中國靈活就業人員規模達2億左右,穩就業、保就業又有什麼新招?

2020-12-22 小麥超有錢

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就業市場受到了巨大衝擊,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處於「六穩」工作、「六保」任務首位。如何「穩就業」、「保就業」成為多方關注的問題。

8月7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李忠說,「我國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達2億左右,在解決勞動者生計同時,緩解了城鎮就業壓力,成為吸納就業蓄水池。」

人社部部長張紀南近日表示,當前,穩就業的任務依然艱巨,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下一步,將突出重點群體,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政策落實,努力實現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那麼最近國家又出臺了哪些優惠政策?保障了哪些重點群體?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小店經濟成容納就業「新貴」

靈活就業這一話題,可並不是近期才「熱」的。曾經火遍全網的「地攤經濟」,其實就是靈活就業的一種表現形式。

6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

地攤經濟火遍全網,同為「中國生機」的小店經濟顯得低調樸實了許多。小店通常指面向居民消費的批發、零售、餐飲、美容美髮、維修、配送服務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僱員10人以下或年營業額100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及年營業額1500萬元以下的網店。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的這種小店作用其實非常大。往小裡說,小店的崛起不僅能給周邊居民帶來便利,也是養活一個家庭重要的經濟供給站;往大裡說,數量眾多的小店還牽動著就業的增長,間接促進其他相關產業的恢復發展。

近日,美團發布7月小店經濟復甦大數據。7月全國小店消費復甦率超90%,新增小店達到9萬餘家。

小店經濟不僅火爆今夏,7月,商務部聯合多部門發布的《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提出小店建設的願景,5年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的目標。

《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明確扶持措施

願景雖好,如何達標,成為我們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問題。而且,小店經濟之外的就業群體,有沒有優惠政策扶持呢?

靈活就業人員中,小商小販多、生活服務業就業多、大齡失業人員多,抗風險能力弱,受疫情衝擊更直接。靈活就業人員還面臨著資金籌集難、場地支持難、服務保障難、能力提升難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針對不同群體,提出了不同側重點的支持措施:

這些重點支持措施正好和以上問題一一對應,靈活就業人員關心的資金籌集問題、場地支持問題都有對應的解決辦法。服務保障方面,以就業重點群體——農民工群體身上體現得最詳盡。

讓農民工在家鄉有工作,在城市能穩定

為了緩解農民就業壓力,國家將從兩個方面出臺服務保障措施,為農民分憂:對外出農民工,努力幫助其穩在就業地;對返鄉農民工,千方百計挖掘崗位促進其就地就近就業。

這兩項服務也成果斐然:人社部副部長李忠表示,「截至二季度末,農民工外出務工總量達1.78億人,恢復至去年同期97.3%。」

促進就地就近就業方面,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負責人吳曉玲介紹,截至7月底,全國新增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1300多萬人。其中,有5%的返鄉留鄉農民工通過雲視頻、直播直銷等新業態創業。

此外,政策明確表示,還將為農民工提供平等就業服務,在就業地、參保地全面放開失業登記,及時提供求職幫助,同時妥善處理各類勞動爭議,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

《意見》明確,要加大對困難靈活就業人員的幫扶力度。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及時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範圍。

相關焦點

  • 保市場主體 挺新就業形態 多地出臺穩就業一攬子舉措
    央廣網北京6月11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在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的背景下,多地快馬加鞭出臺穩就業一攬子舉措,穩定市場預期。上海11日對外宣布出臺穩就業促發展「26條」,廣東近期推出穩就業保就業「稅務九條」,雲南也在不久前發布了穩就業17條意見舉措。加大力度保市場主體、支持新就業形態等,都是多地政策舉措的共同發力點。
  • 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
    1-5月份城鎮新增就業49.2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44.7%;失業人員再就業12.6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0.5%;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5.3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7%;全省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29.7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4.3%;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規模達3070萬人,其中省內就業1842萬人、省外轉移1228萬人。
  • 關注新就業形態:新崗位湧現 靈活就業與長期就業結合
    核心閱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好於預期,離不開一系列保就業政策的實施,也得益於新就業形態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在拓寬就業渠道、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勞動者收入等方面,新就業形態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不少人就業的新選擇。
  • 以穩就業為重點守住「六保」底線
    上半年,無論是全國還是河南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都有較大幅度下降,河南省外出務工人員近期出現回流跡象。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今年河南省應屆高校畢業生達66萬人,加上往年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約3萬人,需就業畢業生總量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穩就業也面臨新的機遇。儘管就業形勢複雜嚴峻,但我國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全國上下積極推進「六保」工作,為河南省穩就業工作提供了重大機遇。
  • 專訪|湖南省人社廳廳長胡奇:打出穩就業保就業「組合拳」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以來,面對就業總量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就業工作,全省就業形勢逐步改善,穩中有進。上半年,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4.53萬人,完成年目標任務49.33%;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98%,低於4.5%的控制目標。在就業總量壓力與疫情影響下,我省上半年的就業工作是如何做到穩中有進,下半年又將採取哪些穩就業的舉措呢?7月29日,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胡奇接受了湖南日報記者專訪。
  • 穩就業、保就業:對外經貿大學召開2020年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會
    兩位負責人分別介紹了本學院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展情況,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思路。總體來看,各學院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出了很多高招、實招和新招,多措並舉,取得一定實效。有力有效 促進就業 夏文斌校長講話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提出要採取有力有效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學校也把就業創業工作作為學校工作重中之重。
  • 優先穩就業,全力保民生
    就業,一頭連著老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無論對民生保障還是高質量發展,都至關重要。就業穩則人心安,人心安則社會穩,經濟社會發展才能行穩致遠。「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著力穩企業保就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共出現39次。
  • 抗疫情穩經濟持續深入攻堅 靈活就業讓就業市場「活起來」
    商務部也加下發通知,鼓勵企業間可以共享員工保就業穩流通。根據統計,僅盒馬一家企業疫情期間通過共享員工的方式,解決了全國3500人的就業。  盒馬鮮生"共享員工" 原某餐飲企業員工 李琳:我現在就是一個負責撿貨,也讓我就是額外的話多增加了一份收入。
  • 新職業不斷湧現 幫助重點群體實現靈活就業
    核心閱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好於預期,離不開一系列保就業政策的實施,也得益於新就業形態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
  • 河源稅務落實省稅務局「稅務九條」支持穩就業保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既是「六穩」之首,也是「六保」之首。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保就業稅務工作的通知》(下稱「稅務九條」),從堅決全面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依法有效緩解資金壓力、助力新就業形態發展等方面提出九條支持政策措施,並同步發布《廣東省促進創業就業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分門別類歸集六個方面29項政策,著力穩就業保就業,紮實有效服務「六穩」「六保」大局。
  • 支持靈活就業倡議書發布 平臺企業共促靈活就業
    、百度、滴滴出行、京東集團、美團、騰訊、58同城、智聯招聘等8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共同發布《「新時代履行新責任,新經濟助力新就業」平臺企業支持靈活就業倡議書》,呼籲全國各類平臺企業充分挖掘靈活就業巨大潛力,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穩定現有就業機會的同時積極創造更多更高質量就業機會。
  • 【六穩六保在河南】河南:多措並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當前,河南正在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就業新形態 擇業新舞臺(傾聽·關注新就業形態)
    核心閱讀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好於預期,離不開一系列保就業政策的實施,也得益於新就業形態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
  • 穩崗位,保就業!泰安打出政策「組合拳」
    與傳統的現場招聘不同,直播招聘採用全新的直播帶"崗"、實景推介、實時洽談等形式,為"雙選"搭建起了穩就業、保就業的"雲端平臺"。除了像梁夢瑤一樣的應屆大學生外,94 萬企業參保職工、未就業登記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等群體都是泰安市今年推出的一攬子保就業政策的惠及人群。企業在,崗位就在。為緩解企業壓力,泰安市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和社會保險費減免政策,按規定將相關納稅人稅費減免政策延續至年底。
  • 準度 力度 溫度——看廣西如何發力「穩就業」「保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首次提出「六保」措施。而在這「六保」之中,此前位居「六穩」之首的就業再度被置於第一位。這足以說明從「穩就業」到「保居民就業」,就業問題始終居於重要地位——這是千方百計穩住就業基本盤的信號,也是政策要繼續加碼升級的信號。
  • 致敬奮鬥者|三管齊下戰疫情保用工穩就業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寶安區人力資源局而言,成為保企業用工、穩員工就業的一道加試題。疫情低風險地區復工復產集結號吹響之後,該局在科學戰疫的同時,主動出擊,落實復工防控補貼等惠企政策,組團赴外省外市攬才,並創新開展雲招聘,點對點開通專車接務工人員返深上崗。
  • 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積極穩就業保民生攬人才 助推經濟社會...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六穩」「六保」要求,全力強化穩就業保民生舉措,高水平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魯網12月10日訊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六穩」「六保」要求,全力強化穩就業保民生舉措,高水平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網際網路+靈活就業成為直銷發展新形態
    12月15日,針對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帶來的就業環境變化對直銷發展的影響,探討直銷行業靈活就業模式,研究新形勢下直銷行業在就業方面的作用和貢獻,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了「直銷在保就業中的作用」研究報告發布研討會。
  • 穩就業應重點從供給側發力
    為了穩就業,中央提出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強調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要精準施策。我寫這篇文章,就是要討論政府應該怎樣穩就業,或者說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應從何處發力。  就業關乎民生,政府責無旁貸。而目前要研究的是,穩就業政府該做什麼而不該做什麼?我提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事出有因。
  • 南華縣持續發力穩就業保就業
    南華縣通過開展「四萬三進」活動,把各項就業政策措施緊密融入全縣各級各部門職責和細化到相關人員的具體工作中,全面持續發力,將「穩就業、保就業」進行到底。為166戶企業減免失業保險費90.08萬元,退繳失業保險費6.8萬元;為96戶企業發放普惠性穩崗返還159.47萬元,惠及企業職工2355人,為4戶企業發放困難企業穩崗返還55.98萬元,惠及企業職工2355人;為4戶企業兌付結構性獎補資金1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