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等能代替力量訓練嗎?

2020-12-23 小黑兔625

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等都可以代替力量訓練。

引體向上,伏地挺身和深蹲都屬於重量訓練,就像在健身房裡做力量訓練一樣,都能鍛鍊我們的肌肉。

上提可鍛鍊背闊肌、肱二頭肌、斜方肌、大圓肌、小圓肌等與拉力有關的多種肌群。

它可以鍛鍊所有與推力有關的肌肉,如胸大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等。

自負荷式深蹲能鍛鍊我們的下肢肌肉,如股四頭肌,臀大肌和膕繩肌。

引體向上,伏地挺身和自重深蹲在重量訓練中與硬拉三大項,臥推和深蹲在力量訓練中效果相同。

與健身房的器械訓練相比,自重訓練也有它的優點,由於採用的都是自己的體重,所有動作都具有較高的核心參與度,能增強我們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提高我們平時的運動能力。

重量訓練還應遵循力量訓練的若干原則

與力量訓練相比,自重訓練,如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總是用自己的體重作為訓練的重量。

如果你達到了相對較高的訓練水平,你就不能像力量訓練那樣,通過增加重量和運動強度使身體繼續前進。

按照力量訓練的超負荷原則和遞增超負荷原則,一定要採用對身體有較大負荷強度的訓練,才能使我們的肌肉和力量不斷增強,身體素質不斷提高;而且,隨著肌肉和力量的提高,一定要逐漸提高訓練負荷強度,才能使身體和肌肉得到不斷提高。

我們通過提升訓練的重量來滿足力量訓練的這兩個基本原則。

採用伏地挺身、引體向上和深蹲等不同運動方式進行自重訓練,可增加訓練強度。

伏地挺身的變換動作

1.窄距伏地挺身/鑽石式伏地挺身

狹長型伏地挺身對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有較高的要求,並能對胸大肌中的縫線產生強烈的刺激。

二、下斜伏地挺身

把雙腳放在較高的平面做伏地挺身,讓身體在一個較低的高度,因為重心的改變,下斜度的伏地挺身需要我們撐起身體更多的重量,就等於變向增加了伏地挺身的重量。

下斜式伏地挺身還可以提高我們胸大肌上段的鍛鍊效果,使我們的胸大肌更加豐滿。

3.突起的掌狀伏地挺身

用爆發力儘可能地把身體撐離地面,在擊掌之後做下一次伏地挺身,因為要把身體撐到擊掌足夠的高度,對胸肌和肱三頭肌的力量要求很高,而且還能提高主要肌肉群的協同發力能力。

四、單手伏地挺身

用單手完成伏地挺身,這是自重訓練中的最後一步動作,能對單側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有很好的鍛鍊效果,能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力量。一隻手伏地挺身雙腳併攏,身體離水平越近,難度越大。

如果你可以單手伏地挺身鍛鍊,那麼你的肌肉如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就會變得很強壯,這比大多數在健身房用臥推進行力量訓練的健身愛好者要好得多。

引進向上變分動作

一、寬距引體上升

引體向上握距越寬,背闊肌的發力越明顯,難度也就越高。用寬距做引體向上,可提高背闊肌的寬度,還可有效鍛鍊大圓肌和小圓肌。

2.快速引體向上

用爆發力快速的做引體向上,向上的速度越快,對力量的要求就越高,對肌肉的鍛鍊效果就越好。

在快速引體向上的過程中仍然要保持身體的穩定,不要用身體晃動的慣性做引體向上,會影響訓練效果,還會增加腰椎的壓力。

3.單手向上的引體

引體向上的終極變式,利用單手和單側背闊肌的力量將整個身體拉長,需要很強的背,握力和手臂力量。

在單手引入時,你的拉力肌群是非常發達的,你可以做到這一點。很多健身中心的力量訓練水平較高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幾個標準的引體向上。

深蹲自重變式動作

單腿箭步蹲式

採用箭步蹲姿,可以在深蹲的基礎上更深入地鍛鍊我們的股四頭肌,記得身體要保證直上直下,重心放在臀部,不要前傾。

二、深蹲跳躍

下蹲起來,然後儘量向上跳,對下肢肌肉有很強的鍛鍊效果,讓你很快就能體會到腿部和臀部肌肉的力竭感覺,對心肺的刺激效果也很強。

3.單腿/手槍式深蹲

最終動作,自重、深蹲,使用單腿力量下蹲和蹲起,對腿部肌肉和核心力量要求很高,可先在屁股後面放置一個矮凳進行訓練。

練習一條腿的深蹲就表示你的腿部肌肉已經很發達了,如果去健身房做力量訓練,就是能輕鬆地蹲起自己體重超過1.5倍的深蹲。

概述

仰臥撐,引體向上,自重深蹲,這是一種自重訓練的動作,對身體和肌肉的影響不亞於在健身房裡做力量訓練。

運用自重訓練的變化動作,我們還可以使訓練強度不斷增加,讓身體不斷地通過運動得到提高。

然而,由於自重訓練和力量訓練的模式仍然存在差異,因此自重訓練在肌肉肥大方面的效果比力量訓練要差不少,是練不成圍度很大的肌肉塊。

但就肌肉耐力和線條而言,重量訓練往往比力量訓練更有效。

相關焦點

  • 一個伏地挺身或一個引體向上,能燃燒多少卡路裡?能減脂嗎?
    對減脂有幫助嗎?說實話,當時聽完他的問題,我確實有點蒙了。我的回答是:如果你只想靠單純的伏地挺身或引體向上來減脂,可能難度有點大,但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你在別的方面(如飲食,有氧)多做一點點,那麼成功的概率就會非常高!
  • 單臂:伏地挺身與引體向上的方法
    以下均個人建議:綜述: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可以強化自己的胸肌、肱三頭、背闊肌、肱二頭……如果你肯循序漸進的堅持並施以正確的方法,那麼會有極佳的鍛鍊效果,個人認為除上述肌肉會得到充分強化,還可以對你的核心力量有很不錯的提升,比單一的器械訓練更能讓你的全身力量更加協調的發展(個人比較推崇徒手健身),可以說伏地挺身與引體向上都可作為自重健身、徒手健身的「開路先鋒」、個人身體綜合素質的基礎,可以作為保持你身體綜合素質的長久鍛鍊的黃金方法,只要你的毅力、你的堅持,終究會成就你的王道……
  • 相比於伏地挺身,我更推薦你做引體向上?你一次能完成幾個引體?
    為什麼相比於伏地挺身,我更推薦你進行引體向上?可能你能一次性完成50個伏地挺身,但不一定能完成15個引體向上。有的人能一次性完成50個伏地挺身,或許你不會感到意外,但是一個人如果能完成15個引體向上,你一定會有崇拜的表情。因為引體向上的難度顯然比伏地挺身要更高。
  • 「耐力訓練」100次伏地挺身,20次引體向上,你都可以做到
    你這樣一周才練一次引體向上,才練一次伏地挺身,不夠。你需要每天都練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但是一次不要練得太狠,每天練個兩三組就夠了,不然練多了,肌肉一個晚上恢復不過來。頻率是提高耐力的首要條件。你既然能想到負重,你就沒有想到降低重量,先把次數提上去嗎?
  • 「引體向上做不了,先練伏地挺身」的說法是否科學?
    可說,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是完全不同的力量訓練方式,這兩種訓練方式的形式都比較獨立,沒有哪一種更容易(比如鑽石伏地挺身),哪一種更難(反握引體向上更容易),或者說練習的方式對另一種有幫助。應當說,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可以同時進行,這樣可以使手臂的力量,胸背的力量能夠全面提升,也有利於增加肌肉的圍度。
  • 那些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最終能練成什麼樣?真相在這裡
    很多人都希望通過健身來改變身材,但是有一大部分人是不願意走進健身房的,他們認為在家做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也可以把身體練得很好,何必要花錢去健身房呢?不過客觀上說,在家依靠自重訓練和在健身房訓練其實還有很大差別的,每一種訓練都有它的特點,但問題在於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些特點,忙活一陣子才發現自己所做的努力和最終的目標有很大的偏差,那麼我們來分析下那些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 伏地挺身練不下去了練引體向上可行麼?
    平時的力量訓練就已經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對於想要提升某一個動作的數量同樣是有幫助的,除非是因為某一種目的只練習引體向上或者其它動作,那麼多頻率的訓練它、並加入適當的休息,在每一個強度下保持一段時間,使肌肉產生適應,然後再逐步加強到一個你又覺得比較累的強度,繼續保持,反覆這樣提高肌肉的耐力就可以提高某一個動作的次數。
  • 初級訓練手臂,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必不可少,這幾個動作嘗試一下
    對於手臂訓練也是我們健身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一個環境,很多器械都需要我們用手臂的力量去拿起。今天我們為了給大家介紹如何練習手臂力量,特別準備了六組訓練二頭肌、三頭肌等動作,看看下面這些動作是不是你能做到的。
  • 為什麼引體向上做起來比伏地挺身難很多,如何均衡兩個動作的能力
    這也就導致了大多數人的伏地挺身能力都比引體向上能力更強,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看上去很壯的人,一口氣能做好幾個伏地挺身,但是卻連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都完成不了,就是因為他的拉力肌群和推力肌群的肌力不均衡造成的。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開始系統訓練的時候,會發現引體向上比伏地挺身難上很多的原因。
  • 引體向上拉不上去嗎?4個動作幫你提升做引體向上的質量提升力量
    引體向上是一個非常高質量的訓練動作,也是練背初期和塑形期最非常重要的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動作幾乎可以強化上上半身所有部位,背部,胸部,手臂,腰腹部位這個動作的變式幾乎都可以強化到,如果你想練好背部,那麼就必須能做引體向上,雖然引體向上不能像硬拉那樣快速的提升力量,但是對於身體的綜合體能提升還是非常重要的
  • 100次伏地挺身,20次引體向上,用我這套耐力練法,都可以做到
    絕對力量訓練、難度訓練、和高次數耐力訓練,訓練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你想做100次伏地挺身,做20次引體向上,你會怎麼做?那很多都推薦你做負重訓練,掛個10公斤槓鈴片,練一段時間試試。但事實上,負重訓練對於耐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
  • 每天練400個引體向上,能增加肌肉和力量、能防身嗎?
    引體向上400個的可行性一次訓練需要完成400個引體向上是什麼概念?給各位舉一個 實例:某男40歲,力量訓練3年半。訓練規律為,每周訓練4至5次,採用分化訓練法,全身主要大肌肉群循環1至1.5次。也就是說,一周有1至2次的機會練到背。
  • 如何一次能做更多的引體向上?
    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引體向上,常被稱為「童年三大項」,(仰臥起坐現在早已被改成卷腹),這三大項中,卷腹最簡單,一分鐘做60個很多人都沒問題,伏地挺身一次做幾十上百個,好象也不是難事。但是,如果誰能做標準引體向上30個以上,幾乎就是大神級別了。
  • 伏地挺身一次可做60個,引體向上只能拉一個,平板支撐1分鐘,為何會這樣?
    伏地挺身因其動作簡單,隨時隨地能做,深受人們喜歡。標準伏地挺身主要是通過胸大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中束髮力。由於其是由雙手和雙腳一同支撐身體的重量。所以,做伏地挺身時,所負荷的重量遠不到全身的體重。 一般人能連續做二三十個伏地挺身,厲害點的能連續做五六十個伏地挺身。訓練有素的則能連續做100個以上。 為什麼有的人能做很多伏地挺身卻做不了引體向上了,因為需要有專項的訓練。
  • 正手引體向上可以1次做10個,屬於哪種訓練水平?
    引體向上練背的王牌動作之一,它的訓練難度要遠遠高於伏地挺身和深蹲。有不少背部肌肉發達的訓練者,都無法做好引體向上,更別說新人。如果能完成標準的正手引體向上10個,而且沒有任何借力,說明這個人的整體力量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1.正手引體向上的訓練過程正手引體向上,就是將兩側手臂直接向上舉高,同時雙手握距需要大於肩寬距離。
  • 2018年中考體育引體向上項目訓練方法
    引體向上訓練方法   1.先吊在杆上,吊到不能吊為止。下來再吊。做5~7組第1組的時候要能在1分鐘以上,每次保持在30秒以上,間休1分鐘;   2.直接拉不上去,可以先墊把凳子半彎著拉上去,也可以跳上杆的同時拉上去,每組做到不能做為止做5組,每組間休1分鐘;   3.如果有啞鈴,要有點分量的,做臥推,每組13個以上也是一樣做到不能做為止。
  • 引體力量:從不能自重引體到負重36kg引體向上
    一旦這樣,身體將失去蹺蹺板姿態,而蹺蹺板姿態是完成一個堅實的引體的必要條件,試想,當我們做平板支撐的時候抬起頭會發生什麼:緊繃度會下降。相同的道理,引體向上就是一個會移動的平板支撐。直接將重物掛在腳上,能幫助我們去建立懸掛的蹺蹺板姿態。這能使我們集中注意力的將腳趾拉到最高處,同時能保持臀肌緊繃,增強肋骨與臀部之間的連接(緊繃)。當然還有額外的收穫,採用這種辦法,必然無法藉助腿部力量去下巴過槓。
  • 正手引體向上能做10個是什麼水平?
    可以這麼說,在常見的健身動作中,只有引體向上是一個最無法作弊的動作。比如玩動感單車時跟不上教練節奏,你可以悄悄放慢節奏;做伏地挺身時力量不夠,你可以通過依靠快速上下和身體不保持直線來省力;做平板支撐時,你可以塌腰或抬臀來延長支撐的時間。
  • 體重300磅,輕鬆搞定飛躍式伏地挺身,甚至還能做擊掌引體向上
    常年保持高強度的訓練,肌肉和脂肪並存,每天都會準時地出現在健身館,保持高強度的力量訓練,遠遠看去就像一座小山,一般來說圍度的增長一定會影響身體的靈活性引體向上是一個最常見的訓練背闊肌的動作,同時也是最經典的多關節複合動作,但是能夠標準的完成這個動作的人並不多見,因為他需要運用到上肢大部分的肌肉群
  • 體重300磅,輕鬆搞定飛躍式伏地挺身,甚至還能做擊掌引體向上
    常年保持高強度的訓練,肌肉和脂肪並存,每天都會準時地出現在健身館,保持高強度的力量訓練,遠遠看去就像一座小山,一般來說圍度的增長一定會影響身體的靈活性,而他可能是世界上最靈活的胖子,下面感受一下他帶來的高難度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