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引體向上能做10個是什麼水平?

2021-01-19 御行健身

可以這麼說,在常見的健身動作中,只有引體向上是一個最無法作弊的動作。比如玩動感單車時跟不上教練節奏,你可以悄悄放慢節奏;做伏地挺身時力量不夠,你可以通過依靠快速上下和身體不保持直線來省力;做平板支撐時,你可以塌腰或抬臀來延長支撐的時間。但引體向上,不行就是不行,平時不運動的人可能連懸垂在槓上都困難,即便能拉起也必須每一次都克服全身的體重才行,能夠作弊的空間微乎其微。即便作弊,也一目了然,比如下巴未過槓一目了然,比如常見的擺浪引體,乾脆就起名叫「擺浪引體」,強度一定低於標準的引體。所以,不運動的人可能敢誇口說自己的伏地挺身有多強,但鮮有不運動的人敢自稱自己的引體向上有多強。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真相大白了!

正手引體向上10個是什麼水平?

之前在寫關於引體向上的文章時已經查閱過不少資料,但沒有查到有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成年人引體向上的能力。不過,通過下面幾個群體的引體向上標準,或可評估正手完成引體向上10個處於什麼水平上:

(1)學生。我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是這樣規定的,初中、高中和大學的男生需要做引體向上測試:初三男生完成13至15個為優秀,7個及格;高三男生完成16至18個為優秀,9個為及格;大三和大四的男生完成18至20個為優秀,11個為及格。

(2)軍人。我國《軍人體能標準》中規定,單槓引體向上12個為及格,16個為優秀。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沒有強制要求女兵參加引體向上測試,但2017年有1萬名女兵主動參加了該項測試,其中有765位女兵完成了11個引體向上。

(3)普通人。國家體育總局2018年發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沒有引體向上的測試要求。實際情況是,不運動的人,尤其是不做力量訓練的人,多半無法完成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

從以上三個群體的情況來看,若能完成10個正手引體向上,絕對超越大多數不運動者,同時也達到了初高男生引體向上標準的及格線,與大三大四男生的及格線僅差1個,和軍人的及格標準也僅差2個,可以說水平相當不錯。

實際生活中的情況

一個正手(正握)引體向上動作的順利完成,主要引靠背闊肌、大圓肌、斜方肌下部,以及肱二頭肌、肱肌和肱橈肌協同發力。但現在的成年人,疏於運動,更缺乏力量訓練,特別是很少用到背部肌群,所以背部肌群的薄弱造成引體向上的困難。背肌乏力的人,只能不自覺地使用肱二頭肌發力來努力做引體向上。然而,高熱量的飲食和缺乏運動造成肥胖普遍,體重普遍較大。在這種背肌弱、體重大的情況下,想依靠手臂就拉起肥胖的身軀,幾乎沒有可能,但身體瘦弱的人是有可能不標準地拉幾個引體向上的。

所以,可以做兩點小結了:

(1)普通人若能完成10個標準的引體向上,絕對屬於佼佼者。再練練,可以和大學男生和軍人PK一下了。

(2)若想有能力完成引體向上,必須在平時多進行力量訓練,尤其是背部肌群的訓練。

相關焦點

  • 正手引體向上可以1次做10個,屬於哪種訓練水平?
    如果能完成標準的正手引體向上10個,而且沒有任何借力,說明這個人的整體力量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1.正手引體向上的訓練過程正手引體向上,就是將兩側手臂直接向上舉高,同時雙手握距需要大於肩寬距離。在徒手訓練中,你可以一次性完成50個伏地挺身和50個深蹲,一到引體向上就很困難。即便你有經常訓練的習慣,可能也無法做好引體向上,更別說一次做10個動作。主要難點在於:上肢肌肉、背部肌肉以及核心肌群薄弱。
  • 正手反手引體向上有什麼區別?
    反手引體向上,雙手握單槓時,掌心朝內,以肱二頭肌為主要發力部位。正手引體向上的雙手握距宜寬於肩部,反手引體向上的雙手握距宜窄於肩部;在兩者的訓練難易程度上,反手引體向上稍易於正手引體向上。關於向上的正手引體。
  • 你知道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有怎樣不同的鍛鍊效果嗎?
    ,幾乎完全由肱二頭肌發力來拉起自身的體重,對於肱二頭肌的刺激會非常強烈,一組反手引體向上做下來肱二頭肌就會充分地充血感受到泵感。反手引體向上能鍛鍊肱二頭肌我們可以通過彈力帶輔助來提升引體向上的水平由於引體向上是一個遠固定動作,需要我們懸掛住自身體重並且發力拉起身體,對於沒有什麼訓練經驗的朋友來說是無論正手還是反手引體向上的難度都較大。
  • 為什麼引體向上正手會比反手更累,如何通過引體向上科學鍛鍊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動作的主導發力肌肉是有區別的,所以很多朋友在進行引體向上訓練的時候,會覺得反手引體向上做起來比正手引體向上更累。我們在做正手引體向上的時候可以採取寬握或者窄握兩種握距。正手寬握引體向上我們背闊肌上部肌纖維發力會更多,此刻大臂和身體處於一個水平面,肘部朝向身體兩側,除了背闊肌外大圓肌和小圓肌也會參與動作發力,能夠提升我們背部肌肉的寬度。
  • 正手和反手引體向上有什麼區別?練之前要搞懂哪些事?
    我們平時在健身房時能看見不同的人做著不同的引體向上,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有的引體向上是正手的,而有的是反手的。那麼,正手和反手除了姿勢不一樣之外還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揭秘一下,讓你更清楚地認識引體向上。
  • 做好反手引體向上,再去練正手,否則你基礎會很差
    所以很多玩家在練引體向上的時候,存在動作鄙視鏈。就是我能練正手引體向上,那反手引體向上還需要練嗎?對吧,很多人一開始就不會去練反手引體向上。但是,其它動作你這麼幹了,也許可行。其次,正手引體向上適合寬距,如果是窄距的話,那麼你的手肘就容易發生內扣。內扣之後,如果是背部發力,倒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是手臂代償。那你就能明顯感覺到手肘內側位置,會很疼,長期下去的磨損就叫網球肘。反手引體向上的話,就是更加適合新手。
  •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是一樣的嗎?這一點很關鍵!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是一樣的嗎?為什麼?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不一樣,正手引體向上鍛鍊背闊肌為主,反手引體向上鍛鍊肱二頭肌為主。
  • 如果你能做引體向上,但數量不多還很醜,4個步驟讓你完美引體
    如果你仔細去想,上述的4條原因中,最終都可以歸結到最後一條原因上來,因為你能看到很多國外的大體重健身網紅,依然能完成非常漂亮的引體向上。Tips 1 吊槓練習設想一下,你打算完成10個標準的引體向上,但悲劇的是,你連完成10個引體向上所需的吊槓時間都堅持不了,那怎麼可能完成目標呢?
  • 一口氣20個引體向上什麼水平?使用GTG訓練法,你也可以做得到
    20個引體向上,就已經能夠獲得滿分的優秀水平了,而完成10個引體向上就能達到及格的60分。20個引體向上已經算優秀水平不過雖然測試評分標準是這樣定的,但是現在青少年體質的下降是有目共睹的,不要說能完成20個引體向上,連能夠完成10個引體向上達到及格的數量也不是很多
  • 如何從0到能做1個標準的引體向上,學會這6個步驟,輕鬆搞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單獨的訓練某些肌肉,也很難完成一個完整的引體向上,比如經常做與引體向上發力比較類似的高位下拉,即使你可以拉起很重的重量,但嘗試引體向上時還是無法完成。如果你可以很標準的完成水平引體向上15個以上,那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 你能做幾個引體向上?美國海軍陸戰隊女兵引體向上最高標準10個
    2018年9月30日,浙江省教育廳公布了一份名為《2017學年全省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測試情況》的報告,其中新生引體向上的合格率僅為55.73%,也就是說有近一半大學新生(男)引體向上拉不到10個。它是目前中國大學生體質體能情況的一個現狀縮影。那麼中國成年男性情況又如何?
  • 25種引體向上,你能解鎖幾種?
    眾所周知,引體向上是一個絕佳的訓練動作,能極大地強化上肢拉肌群,提升核心力量,避免前後側不平衡.然而不為人所知的是,引體向上其實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類動作,在雙手遠固定的情況下拉起身體,都可以稱為「引體向上」;特別是當你能完成10個以上的常規引體時,就應該嘗試更進階的動作,這樣才能進一步刺激身體去適應更難的動作,提升訓練效果
  • 如何區分正手引體和反手引體?4個方面剖析,讓你練背更加高效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區分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的不同。01分析正手和反手進行引體向上的相關知識1、從動作姿勢上來分這兩種引體向上的不同相反當我們用正手向上運動的時候,雖然也會讓手臂的肱二頭肌、肱肌和肱橈肌參與其中,但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背部的大圓肌、背闊肌、菱形肌和斜方肌,可見正手寬距做引體向上,對於背部的刺激更強,但是技巧要求會更高。
  • 背影殺手養成秘訣——天天引體,日日向上
    他在12小時的時間內,完成了4989個引體向上的挑戰,打破了該項目的金氏世界紀錄。頸後寬距引體向上>反手寬距引體向上>正手寬距引體向上>正手窄距引體向上。註:頸後寬距引體向上是難度最大的,不僅完成不易,而且容易對自己的肩關節造成損傷;另外,反手寬距引體向上可以很好的練到肱二頭肌,正手寬距引體向上可以刺激到三角肌後束,正手窄距引體向上可能難度稍小,但也更容易完成更多次數,可以鍛鍊到肌肉耐力。所以無論哪種引體向上,都可以嘗試,沒有固定說哪一種最適合或者最有效果。
  • 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該如何練背?7個你在家能做的動作幫助你!
    肌肉含量增高,就算你不動也能幫助你消耗更多的熱量!但是在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練背還是需要多做引體向上,引體向上絕對是你背部乃至上半身力量訓練的動作之王!引體向上全部教程:第一步:1個快速提升你拉力水平的方法,幫助你突破1個引體向上!
  • 多少次引體向上才能做雙力臂?掌握4個技巧,10次引體就能突破
    當我展示雙立臂的時候,經常會有人在下面提問:「多少次引體向上,才能夠做雙立臂?」這個答案是不一致的,有些人15次引體就完成了雙立臂,也有些人能做20次引體向上,但還是做不了雙力臂。我自己是在10次引體向上的基礎上,完成了雙力臂,而且那10次引體向上也做的不完美。這也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雙力臂其實更講究技巧,力量雖說重要,但是技巧更勝一籌。那麼我在解鎖雙立臂的時候,具體用了4個技巧,今天就來分享一下。
  • 想要做引體向上,更加如魚得水嗎?這幾個建議你了解一下
    因為很多男性在中學時代就需要考核引體向上,我們會發現很多男性做一個都非常吃力,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引體向上的難度。將近80%的人都不太會做引體向上,有一些人即使會一兩個也並不是很擅長。那麼怎樣才能夠做好引體向上呢?怎樣才能做更多的次數,並且能更好的體會背部發力呢?怎樣才能夠讓引體向上的效果極大發揮呢?下面這幾個建議,能夠讓你輕鬆玩轉引體向上。
  • 引體向上做不起來,是什麼原因?引體向上的原理了解一下
    主要測試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在完成一個完整的引體向上的過程中需要眾多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的共同參與做功,是一項多關節的複合動作練習。引體向上這個鍛鍊方法是較好的鍛鍊上肢的方法,是所有發展背部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的練習方式中參與肌肉最多、運動模式最複雜、發展背部骨骼肌的肌力和肌耐力最有效的練習方式,是最基本的鍛鍊背部的方法,當然這個訓練動作也是中考和高中體育會考的考試選擇項目之一。引體向上是訓練上肢力量的黃金動作之一,但是卻不是力量大就做得了,前面提到了它是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體重向上做功。
  • 如何快速提高引體向上的數量?四個步驟教你從0至10次引體向上
    這是一篇乾貨文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的引體向上,主要教大家在短時間內從剛學會引體向上,到逐步能完成10次的。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大部分人甚至沒有辦法單獨完成一個完整的引體向上,更不要說做很多次或者做訓練組了。小楊教練想在這裡告訴大家如何比你以前做更多的引體向上。只要大家遵循五個簡單的步驟,那你就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從0~10次。
  • 如何提高引體向上的次數?這7個方法幫助你拉起10個甚至20+個!
    畢竟,自重訓練比較方便,沒有什麼場地和器械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鍛鍊。在自重訓練中,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往往是最受歡迎的兩個動作。一個是推類動作,能夠練到胸肌和肱三頭肌;一個是拉類動作,能夠練到背闊肌和肱二頭肌。伏地挺身相對來說門檻較低,大多數男性還是可以完成幾個伏地挺身的。然而,引體向上的門檻就更高了,很少有人能夠一口氣做標準的10個以上的引體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