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反手引體向上有什麼區別?

2020-12-23 王老吉的家常事

正手引體向上運動與反手引體向上運動的部位相同,但在肌肉上的重點不同

引體向上是我們自重訓練的主要動作,作為閉鏈拉力動作,我們在引體向上時,身體的遠端固定並承受體重,近端活動,通過提供拉力的背闊肌、肱二頭肌等肌肉發力完成動作。

無論正手引體向上還是反手引體向上,動作的本質並無差別,運動的部位也是以背闊肌和肱二頭肌為主,但不同的握法會使肌肉的發力側重點不同。

正手引體向上,雙手握單槓時,掌心向外,以背闊肌為主要發力部位。當作正手引體向上的上拉作時,應以背闊肌收縮力為主上拉,同時要注意該部位。

反手引體向上,雙手握單槓時,掌心朝內,以肱二頭肌為主要發力部位。正手引體向上的雙手握距宜寬於肩部,反手引體向上的雙手握距宜窄於肩部;在兩者的訓練難易程度上,反手引體向上稍易於正手引體向上。

關於向上的正手引體。

一、正手引體向上,是背闊肌為主背側肌群的一種鍛鍊方式,也是男孩建立倒三角體位的基本訓練方法。加強正手引體向上的訓練,應堅持常規的正手引體向上訓練,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

二、常規正手引體向上訓練,根據能力,每周三至四次,每次四至六組,每組拉近近力竭程度。引體向上應避免進行力竭訓練、過頻訓練、力竭、過頻引體向上訓練,容易拉傷肩部關節和肌肉。

3.提高引體向上的訓練能力,除常規的正手式引體向上訓練外,還可通過訓練其他背部肌肉組來提高。其它背部肌肉組的訓練方法,有俯身劃槓鈴,坐式繩索/橫槓下拉,坐式繩索/橫槓劃槓鈴,單臂啞鈴劃槓鈴等等。

正手引體向上時,雙手握距可分為寬握距和窄握距。

寬距正手引體向上我們雙手的握距是寬於肩部的,當我們做引體向上時,發力的位置與背闊肌的上半部距離越近,對提升背部寬度有很好的效果。

但過寬的握距會使大圓肌和小圓肌在運動中過度發力,如果大圓肌的小圓肌相對於背部肌肉過於發達,就會對我們的體態產生影響,容易引發隱背症。

狹距正手引體向上我們雙手握距與肩同寬,不能過窄,否則在正手情況下,肩胛骨過度內旋,易引起肩峰碰撞現象。

小距離的正手引體向上發力畢竟是集中在我們的背闊肌上,對整個背闊肌都能起到很好的鍛鍊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握距的差異導致了我們背部肌肉參與運動的比例的不同,或者說,牽扯到所有與拉力有關的肌肉,如背闊肌、肱二頭肌等,都能得到鍛鍊。

關於反手引體向上的問題。

反手引體向上的訓練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與正手引體向上組合進行。通過其它方法對肱二頭肌進行訓練,可以提高反手引體向上的訓練能力,其它方法對肱二頭肌進行訓練可以包括槓鈴彎舉、啞鈴彎舉等。

反手引體向上我們的握距一般與肩同寬或稍寬於肩部,因為在反手握的姿勢下,小臂處於旋外狀態,所以我們的肱二頭肌在這一動作中會更多地參與。據試驗表明,小臂旋外度越大,肱二頭肌收縮時的勢反應越強,鍛鍊效果越好,因此在許多情況下使用反手引體向上鍛鍊肱二頭肌。

然而,儘管反手引體向上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訓練肱二頭肌自重的動作,但他對背部肌肉,特別是對我們背心部位的菱形肌和中下斜方肌,與正手引體向上相比,有著更好的鍛鍊效果。

由於握姿的不同,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的動作確實會導致發力肌肉的動作參與比例不同。

正手引體向上時,背闊肌參與度較高,反手引體向上時,肱二頭肌刺激作用較強,但動作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能夠同時鍛鍊我們的拉力肌。

通過運用正手引體向上與反手引體向上肌肉的不同組合,可以達到較好的訓練效果。

首先進行正手引體向上訓練,能使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鍛鍊,同時使肱二頭肌產生預力竭的效果;當我們正手引體向上做不動時,再進行反手引體向上訓練,能使肱二頭肌和背部肌肉都得到充分的鍛鍊,達到最佳的肌纖維撕裂效果。

相關焦點

  • 正手和反手引體向上有什麼區別?練之前要搞懂哪些事?
    我們平時在健身房時能看見不同的人做著不同的引體向上,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有的引體向上是正手的,而有的是反手的。那麼,正手和反手除了姿勢不一樣之外還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揭秘一下,讓你更清楚地認識引體向上。
  • 你知道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有怎樣不同的鍛鍊效果嗎?
    正手和反手引體向上的鍛鍊效果是有明顯區別的,對於身體各個部位肌肉的刺激程度會有所不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肌肉在反手引體向上的過程中,背闊肌的參與度大幅下降,不過反手引體向上有一個大臂內收的過程,由於引體向上是一個遠固定動作,需要我們懸掛住自身體重並且發力拉起身體,對於沒有什麼訓練經驗的朋友來說是無論正手還是反手引體向上的難度都較大。
  • 為什麼引體向上正手會比反手更累,如何通過引體向上科學鍛鍊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動作的主導發力肌肉是有區別的,所以很多朋友在進行引體向上訓練的時候,會覺得反手引體向上做起來比正手引體向上更累。正手窄握引體向上反手引體向上和正手引體向上的主導發力肌肉不同我們做反手引體向上的時候,沒有窄握和寬握的區別,一般都採用反手握距與肩同寬的姿態來進行引體向上的鍛鍊,此時主導發力的肌肉由背闊肌變為肱二頭肌,背闊肌成為次要的發力肌肉。
  •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是一樣的嗎?這一點很關鍵!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是一樣的嗎?為什麼?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不一樣,正手引體向上鍛鍊背闊肌為主,反手引體向上鍛鍊肱二頭肌為主。
  • 做好反手引體向上,再去練正手,否則你基礎會很差
    所以很多玩家在練引體向上的時候,存在動作鄙視鏈。就是我能練正手引體向上,那反手引體向上還需要練嗎?對吧,很多人一開始就不會去練反手引體向上。但是,其它動作你這麼幹了,也許可行。唯獨引體向上不行,反手引體向上沒有練好,就去練正手引體向上,會存在很多弊端。容易受傷第一點,就是對於純粹的新手來說,你直接去學正手引體向上,會更加容易受傷。我們從兩個動作的姿勢,你就可以發現。
  • 如何區分正手引體和反手引體?4個方面剖析,讓你練背更加高效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區分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的不同。01分析正手和反手進行引體向上的相關知識1、從動作姿勢上來分這兩種引體向上的不同2、刺激的目標肌肉和參與的肌肉有什麼不同當訓練者利用反手窄距進行向上發力的時候,一般依靠的肌群為手臂肌群和背部肌群,例如:肱二頭肌、肱肌;背部肌群參與其中的有大圓肌、背闊肌等,因為窄距和反手握槓,提高了手臂二頭肌的刺激程度,說得更明白一點,
  • 引體向上能鍛鍊的肌肉有哪些?不知道的話你就白練了!
    引體向上是健身愛好者最常使用的健身方法,很多人認為引體向上鍛鍊的就是上肢的力量,其實不然。引起向上也分為很多種,不同種類的引體向上側重訓練的目標也不一樣,主要是分為靜立引起向上和借力引體向上兩類,朋友們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選擇鍛鍊方式。
  • 正手引體向上能做10個是什麼水平?
    但引體向上,不行就是不行,平時不運動的人可能連懸垂在槓上都困難,即便能拉起也必須每一次都克服全身的體重才行,能夠作弊的空間微乎其微。即便作弊,也一目了然,比如下巴未過槓一目了然,比如常見的擺浪引體,乾脆就起名叫「擺浪引體」,強度一定低於標準的引體。所以,不運動的人可能敢誇口說自己的伏地挺身有多強,但鮮有不運動的人敢自稱自己的引體向上有多強。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真相大白了!
  • 反手引體向上應該避免的4大錯誤
    眾所周知,引體向上是鍛鍊背闊肌的王牌動作之一,也是可以利用自重鍛鍊背闊肌的複合動作,只要有單槓的地方都可以練,非常方便,所以,深受廣大健身愛好者喜歡。相對於正手引體向上,反手引體向上也是一個很好的運動,因為它涉及肩部伸展和肘部屈曲,如果鍛鍊得當,它們將有效地針對背闊肌和肱二頭肌,以促進肌肉的增長。
  • 做引體向上時你體會過手臂的感受嗎?今天通過肩關節好好分析分析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到底有什麼區別?相信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問題都能輕而易舉的答上來,「正手引體向上對背闊肌刺激強烈,反手引體向上對肱二頭肌刺激強烈而對背部的刺激不明顯」,我想這種答案是單純的來源於對兩種訓練方式的親身體驗,但你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嗎?難道僅僅是因為做反手引體向上時手臂的運動狀態與二頭彎舉相似?
  • 反手引體向上應採取多大握距?怎麼進行質量最好?詳解這項運動
    導語:引體向上是一項非常經典的無氧運動,很多人都喜歡進行這項運動。這項運動可以通過手的握法分為正手引體向上與反手引體向上,這兩項運動的進行方式有所不同,鍛鍊的部位也是不一樣的。第四步是慢慢地恢復原狀,完成一次反手引體向上。(二)反手引體向上的動作進行要點我們在進行反手引體向上時,需要注意四點:第一點是選擇適當的間距。第二點是牢牢握住面前的單槓,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抹點防滑粉或是佩戴運動手套。
  • 引體向上是背部訓練的最佳方法!必須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而背肌訓練當中,又以「引體向上」為最強的訓練,引體向上如何訓練才好?引體向上可以訓練到哪些肌肉?練引體向上又有什麼必須注意的細節?01引體向上會訓練到哪些肌肉?為什麼引體向上是訓練背肌最好的方法呢?首先你要知道,引體向上會訓練到什麼肌肉。而引體向上最主要用到的,就是闊背肌!而人體最大組最強的肌肉群之一,也就是背闊肌!所以你想練成倒三角身型,就要好好鍛鍊背闊肌,當你練引體向上,將肩胛向內收的時候,闊背肌就會呈現三角形,最理想的體態就會慢慢練出來!
  • 引體向上訓練可以鍛鍊臂力嗎?
    第一,手的握法是反握,只有反握才能儘可能地孤立我們的手臂,常聽人說,正手引體較難,反手較簡單的主要原因是正手需要協調地移動背部的肌肉,然而,反手卻可以更多地藉助手臂上的肱二頭力量。除握手外,發力的方法是儘量保持小臂不動,把身體通過手臂的力量向單槓上拉近,用自己的鎖骨去握緊單槓,動作方向是向肘關節靠近的背闊肌。這時以手臂發力為主,運動的主要位置也是我們的手臂,起著鍛鍊手臂力量的作用。
  • 國防在線「軍事體能訓練進階」系列:引體向上
    基礎練習、動作規範及錯誤動作示範在日常訓練中,動作規範的引體向上應符合以下兩個標準:一、動作全程不得借力,應當嚴格規範地完成引體向上,動作過程中不能出現身體前後擺蕩借力的現象。身體前後擺蕩借力不光會降低引體向上的訓練效果,也會增加肩關節的受傷風險。
  • 背影殺手養成秘訣——天天引體,日日向上
    引體向上的難度,健身的人都很清楚,這位大爺有多變態,自己看看視頻就知道了↓↓↓怎麼樣,俄羅斯大爺驚人的背力和強有力的大手震撼到你了麼?引體向上的種類與背部刺激係數引體向上按不同的握法、握距和身體位置大致可以分為正握、反握、寬距、窄距、頸前和頸後幾大類,不同握法和握距的引體向上,對背闊肌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刺激。
  • 美國運動委員會總結:練背最佳動作是引體向上、槓鈴划船
    很多人在健身時都想把背練得更寬更厚,根據一家非盈利性組織——美國健身委員會的研究結果,對練背最有幫助的動作是以下三個:正手引體向上反手引體向上EMG(肌電圖)測試測試共選取了八個健身動作:TRX訓練繩划船俯身槓鈴划船反手引體向上反向划船
  • 引體向上做不了?其實高位下拉也是非常不錯的替代,一文教你學會
    聳肩時肩胛骨就會向上移動,而背闊肌和肩胛骨沒有直接關係(背闊肌止點在大臂上),過分聳肩只會讓上背部的肌肉代償,讓背闊肌發力感覺下降。解決辦法:有意識地下沉肩膀,控制重量。不同的握法握距有什麼區別?最後一種握姿是旋後握法(反手),與對握一樣,這個握姿也是由肩後伸主導。這四種握姿便是我們在做髙位下拉時常用的握姿,下面讓我們看一看它們有什麼區別。
  • 正手引體向上可以1次做10個,屬於哪種訓練水平?
    引體向上練背的王牌動作之一,它的訓練難度要遠遠高於伏地挺身和深蹲。有不少背部肌肉發達的訓練者,都無法做好引體向上,更別說新人。如果能完成標準的正手引體向上10個,而且沒有任何借力,說明這個人的整體力量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1.正手引體向上的訓練過程正手引體向上,就是將兩側手臂直接向上舉高,同時雙手握距需要大於肩寬距離。
  • 打字機引體向上:超帥氣的懸空街健動作
    實用建議: 為了完成動作,要充分利用伸直手臂和肩部的力量, 因此,要始終保持彎曲手臂時向上的拉力。  教學演練  1 弓手引體向上    正手或反手握槓,支撐在槓上。  用力向一側拉起身體使下巴過槓,一條手臂伸直,另一條手臂彎曲,再回到起始姿勢,將身體拉向另一側。
  • 怎麼通過引體向上來增肌?一天多少個?
    增加肌肉需要在負重狀態下發展整個肌肉群,引體向上運動的目標肌肉群主要集中在背部,因此單靠一個動作是遠遠不夠的;多次練習引體向上可以增加肌肉,增強體質,對我們的上肢力量很重要,包括現在的中學生在體育考試裡也有引體向上的動作,我剛開始健身的時候也是每天只做引體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