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引體向上應採取多大握距?怎麼進行質量最好?詳解這項運動

2020-12-23 寒窗減脂

導語:引體向上是一項非常經典的無氧運動,很多人都喜歡進行這項運動。這項運動可以通過手的握法分為正手引體向上與反手引體向上,這兩項運動的進行方式有所不同,鍛鍊的部位也是不一樣的。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進行一次標準的反手引體向上。怎麼進行質量最好?詳解這項運動!

01如何完成一次標準的反手引體向上?

(一)反手引體向上的動作進行方式

我們在進行反手引體向上時,需要通過四步驟完成這項運動:第一個步驟是在單槓前進行站立。第二個步驟是伸手抓住面前的單槓,雙手保持適當的距離。第三步是感受肱二頭肌的發力,讓我們的身體提上去。第四步是慢慢地恢復原狀,完成一次反手引體向上。

(二)反手引體向上的動作進行要點

我們在進行反手引體向上時,需要注意四點:第一點是選擇適當的間距。第二點是牢牢握住面前的單槓,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抹點防滑粉或是佩戴運動手套。第三點是堅持進行頂峰收縮,堅持讓每一個動作都完成一次頂峰收縮。第四點是掌握呼吸方式,在發力以前進行吸氣,當我們的身體過了最高點後進行呼氣。

02反手引體向上應採取多大的握距?

通常來說引體向上有三種握法,第一種握法是寬握,第二種握法是中握,第三種握法是窄握。我們雙手之間的距離越大,進行的難度就越大,但是雙手之間的距離過窄,進行的難度也會很大。所以初學者在進行這項運動時應該選擇中握。

我們在進行寬握的時候會鍛鍊到肱二頭肌的外輪廓,我們在進行窄握的時候會鍛鍊到肱二頭肌的內側,除此之外,對於背部肌肉的鍛鍊效果也會略有不同。

03反手引體向上會給你帶來什麼好處?

(一)練出發達的肱二頭肌

堅持進行反手引體向上,會讓我們練出發達的肱二頭肌,因為這項運動主要就是針對於肱二頭肌進行的,所以我們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反手引體向上後,肱二頭肌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二)提高手臂的力量值

堅持進行反手引體向上,我們手臂的力量值會有所提高,也就是這項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臂力。

(三)增加體能

堅持進行反手引體向上,對於我們的個人體能,也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好了,自己的肌肉力量越來越大了,自己的體能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結語:堅持進行這項運動,我們會得到兩塊發達的肱二頭肌,讓我們快速提升臂圍,讓整個人變得發達而健美。我認為這項運動是可以明顯針對於肱二頭肌進行的運動,只要能掌握正確的進行方式,就一定能讓自己的手臂肌肉有一定的提升。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讓我們趕緊進行這項運動吧!

相關焦點

  • 正手反手引體向上有什麼區別?
    無論正手引體向上還是反手引體向上,動作的本質並無差別,運動的部位也是以背闊肌和肱二頭肌為主,但不同的握法會使肌肉的發力側重點不同。正手引體向上,雙手握單槓時,掌心向外,以背闊肌為主要發力部位。當作正手引體向上的上拉作時,應以背闊肌收縮力為主上拉,同時要注意該部位。
  • 為什麼引體向上正手會比反手更累,如何通過引體向上科學鍛鍊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動作的主導發力肌肉是有區別的,所以很多朋友在進行引體向上訓練的時候,會覺得反手引體向上做起來比正手引體向上更累。我們在做正手引體向上的時候可以採取寬握或者窄握兩種握距。正手寬握引體向上我們背闊肌上部肌纖維發力會更多,此刻大臂和身體處於一個水平面,肘部朝向身體兩側,除了背闊肌外大圓肌和小圓肌也會參與動作發力,能夠提升我們背部肌肉的寬度。
  •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是一樣的嗎?這一點很關鍵!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是一樣的嗎?為什麼?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鍛鍊的部位不一樣,正手引體向上鍛鍊背闊肌為主,反手引體向上鍛鍊肱二頭肌為主。
  • 你知道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有怎樣不同的鍛鍊效果嗎?
    寬握引體向上會讓大圓肌更多地參與動作,提升整體背部寬度,動作難度也會較大一些;而窄握引體向上由於手肘位於身體前側,背闊肌的發力會更充分,對不背部的厚度刺激會更大。再來看看反手引體向上的動作解析雙手抓握單槓,掌心朝向身體後方,握距與肩同寬或者略窄於肩膀;發力將身體拉向單槓,至下巴高於單槓或者肱二頭肌徹底被擠壓為止;
  • 正手和反手引體向上有什麼區別?練之前要搞懂哪些事?
    首先是正手引體正上,正手引體向上,握橫槓是指在抓握槓的時候,要使手背的位置朝向自己,再利用手臂的力量將身體抬到橫槓之上,使胸部的位置在橫槓的位置,最好是下巴也在之上。這種類型的引體向上主要鍛鍊的肌肉部位是我們的背部肌肉,同時也能鍛鍊到我們的手臂肌肉和胸肌。
  • 上半身的硬拉:反手寬距引體
    今日,我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我個人認為被譽為上半身的硬拉的動作:寬距反握引體向上。動作過程如下,雙手呈反手抓槓,握距比肩略寬,將身體拉至下巴過槓,頂峰收縮一秒後,緩慢下放身體至手臂伸直(不鎖死關節)的狀態,然後依次重複。
  • 如何區分正手引體和反手引體?4個方面剖析,讓你練背更加高效
    >這兩種動作首先握槓的方向不同,正手是讓手掌心朝外,而反手則是讓手掌心朝內,在進行握槓的過程中,正手選取的是寬距來完成背部肌肉的刺激,而反手則選取窄距進行背部的訓練。2、刺激的目標肌肉和參與的肌肉有什麼不同當訓練者利用反手窄距進行向上發力的時候,一般依靠的肌群為手臂肌群和背部肌群,例如:肱二頭肌、肱肌;背部肌群參與其中的有大圓肌、背闊肌等,因為窄距和反手握槓,提高了手臂二頭肌的刺激程度,說得更明白一點,
  • 如何做引體向上,效果最好?
    如果你想要讓你引體向上訓練效果最大化,完成高質量的引體向上,下面給你分享的幾個實用的建議,讓你做引體效果大大提升。讓我們先從常見的錯誤開始。在做引體向上時,你需要完成全程的上拉訓練。引體中我們可以選擇是寬握還是窄握,其不同在於雙手之間的距離。首先我們的握距不能太寬,因為握距越寬,肘關節也就越朝外,在上拉的過程中對肩膀的壓力會過大,容易導致受傷。
  • 如何做引體向上,效果最好?
    在健身訓練中,引體向上是名副其實的金牌動作之一,特別是練背,如果說練背只能選一個動作,那相信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引體向上。在做引體向上時,你需要完成全程的上拉訓練。很多人在做引體時,僅僅只會做上半程或者下半程,如下圖,這是不對的。
  • 引體向上訓練可以鍛鍊臂力嗎?
    以下將先介紹如何通過引體鍛鍊臂力,然後進行一些擴展,使之能注意到不同細節可以鍛鍊的部分:1.鍛鍊手臂引體主要用來鍛鍊背肌,但通過改變一些動作的細節就能鍛鍊我們的手臂。第一,手的握法是反握,只有反握才能儘可能地孤立我們的手臂,常聽人說,正手引體較難,反手較簡單的主要原因是正手需要協調地移動背部的肌肉,然而,反手卻可以更多地藉助手臂上的肱二頭力量。除握手外,發力的方法是儘量保持小臂不動,把身體通過手臂的力量向單槓上拉近,用自己的鎖骨去握緊單槓,動作方向是向肘關節靠近的背闊肌。這時以手臂發力為主,運動的主要位置也是我們的手臂,起著鍛鍊手臂力量的作用。
  • 為什麼可以用大重量做高位下拉,卻做不了引體向上,問題在哪裡
    比如身體後仰幅度過大,下拉時身體前後移動幅度過大,下拉時直杆運動軌跡是否與背闊肌基本垂直,小臂是否與地面基本垂直,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大圓肌、肱二頭肌發力過多,降低背闊肌發力。在做高位下拉時用大重量鍛鍊本身就容易導致動作變形,產生借力或藉助慣性進行鍛鍊。
  • 引體向上提升計劃(基礎階級)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訓練計劃,適合引體向上數量≤10個的朋友。是一個很基礎的訓練計劃。我想會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的。今天的訓練計劃如下,朋友們請和我一起來訓練吧。訓練計劃:1.盡全力做標準引體向上,完成自己能做的最大次數。
  • 新手最多可以進行幾個引體向上?如何進行引體向上?來看真相
    導語:引體向上是一項需要藉助單槓進行的運動,這項運動非常經典,在健身界中時常會出 現。今天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項運動的進行方式,看看引體向上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對引體向上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今天的內容。
  • 引體向上一個也拉不起來?按照這種方式練,輕鬆搞定寬握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可以說是和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一樣知名的自重訓練動作了,大學生體能測試也會把引體向上作為考核的一項,可見其重要性。與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不同,這兩個動作基本上只要是個身體健全的人就能做,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而引體向上就不一樣了,實際上有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完成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更別提難度更高的寬握引體向上了。
  • 引體向上一個也拉不起來?按照這種方式練,輕鬆搞定寬握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可以說是和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一樣知名的自重訓練動作了,大學生體能測試也會把引體向上作為考核的一項,可見其重要性。與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不同,這兩個動作基本上只要是個身體健全的人就能做,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而引體向上就不一樣了,實際上有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完成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更別提難度更高的寬握引體向上了。
  • 你能做幾個引體向上?美國海軍陸戰隊女兵引體向上最高標準10個
    沒查到相關資料,從每天接觸的健身房會員以及周圍朋友的情況來看,連一個引體向上也做不了的男性也大有人在。再看健身房裡會員的訓練情況,很少看到有男生練習引體向上。可見,引體向上不僅對於缺乏運動或不運動的人是個大難題,對於有健身習慣的人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引體向上標準參考:從公開的資料來看,引體向上只針對男性測試。在政府組織的國民體質監測項目中,暫無引體向上的測試。
  • 引體向上謹防肩部損傷
    ,一些戰友在引體向上訓練後出現了肩部損傷。引體向上主要用到臂力和腰腹力量,同時需要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共同參與。上肢骨骼肌中的肩帶肌在上拉過程中發力尤為明顯,如果熱身不充分,在肌肉沒有活動開的情況下受到猛烈刺激,就易造成肩部損傷。戰友們進行引體向上訓練前應充分熱身,喚醒頸部和肩部肌肉。選對握法。引體向上的握法有反握、正握和對握,考核時採用正握。正握的握距分為寬距和與肩同寬,兩種寬距刺激的肌肉不相同。
  • 美國運動委員會總結:練背最佳動作是引體向上、槓鈴划船
    很多人在健身時都想把背練得更寬更厚,根據一家非盈利性組織——美國健身委員會的研究結果,對練背最有幫助的動作是以下三個:正手引體向上反手引體向上EMG(肌電圖)測試測試共選取了八個健身動作:TRX訓練繩划船俯身槓鈴划船反手引體向上反向划船
  • 背影殺手養成秘訣——天天引體,日日向上
    引體向上的種類與背部刺激係數引體向上按不同的握法、握距和身體位置大致可以分為正握、反握、寬距、窄距、頸前和頸後幾大類,不同握法和握距的引體向上,對背闊肌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刺激。頸後寬距引體向上>反手寬距引體向上>正手寬距引體向上>正手窄距引體向上。
  • 引體向上能鍛鍊的肌肉有哪些?不知道的話你就白練了!
    引體向上是健身愛好者最常使用的健身方法,很多人認為引體向上鍛鍊的就是上肢的力量,其實不然。引起向上也分為很多種,不同種類的引體向上側重訓練的目標也不一樣,主要是分為靜立引起向上和借力引體向上兩類,朋友們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選擇鍛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