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口氣完成20個標準引體向上是十分難的,但是只要經過針對性地訓練,想要達成20個引體向上的水平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20個引體向上對於大學生來說已經是優秀水平了
根據《初中、高中、大學學生引體向上測試評分標準》,大三大四學生如果能夠完成20個引體向上,就已經能夠獲得滿分的優秀水平了,而完成10個引體向上就能達到及格的60分。
不過雖然測試評分標準是這樣定的,但是現在青少年體質的下降是有目共睹的,不要說能完成20個引體向上,連能夠完成10個引體向上達到及格的數量也不是很多。
標準的引體向上應該怎麼做
雙手抓握單槓,掌心朝向身體正前方,握距與肩同寬或者略寬於肩膀;肩胛骨下沉,肩膀遠離雙耳,雙腳繃直或者互勾,核心收緊保持身體穩定;發力將身體拉向單槓,直到下巴超過單槓或者起碼大臂和地面平行為止;在頂峰維持1秒左右,然後勻速下放身體至初始位置。
從引體向上的動作解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做引體向上的過程中,背闊肌為主要的發力肌肉,肱二頭肌為次要的發力肌肉,核心肌群、中下斜方肌和小臂肌肉都處於等長收縮狀態,保持身體的穩定。
因此,想要擁有較強的引體向上水平,我們必須要全面地有針對性地提升各部位肌肉的力量和肌耐力。
通過下面這套輔助訓練動作可以強化引體向上各部位肌肉
根據木桶理論,我們的引體向上能力取決於我們最弱的一部分肌肉水平,通過一系列的輔助訓練動作,我們能夠有針對性地強化引體向上涉及的各個部位肌肉,從而達到補強短板,提升引體向上水平的目的。
一、通過懸吊訓練提升小臂握力
保持引體向上的起始姿態,將自己儘量久地懸掛於單槓上,這樣的懸吊訓練是強化小臂肌肉最好的自重訓練動作,能大幅強化小臂屈肌的肌肉水平和肌肉耐力,幫助我們提升引體向上過程中小臂支撐自身體重的時長。
二、通過澳大利亞引體向上提升背闊肌力量
澳大利亞引體向上也叫斜水平引體向上,利用於胸部等高的單槓進行訓練,雙腳接觸地面,讓身體處於一個傾斜的姿態,發力將胸口拉向單槓。
澳大利亞引體向上可以大幅降低動作需要支撐的自身體重比例,但是一樣可以帶給背闊肌很強的訓練效果,是提升背闊肌力量非常好的一個自重訓練動作。
三、通過平板支撐提升核心肌群穩定能力
平板支撐的時候我們主要依靠以腹橫肌為主的核心肌群來保持身體的穩定,這個和引體向上過程中核心的發力模式相類似,通過平板支撐的訓練可以提升我們核心肌群的肌耐力和穩定能力,幫助我們更好地在引體向上過程中保持身體的穩定。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做平板支撐的時候,要確保核心的收緊,不要出現弓背或者塌腰的現象。
如果你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小臂先發酸無力,那就多做做懸吊訓練;如果你是背部肌肉先沒力氣了,那就可以通過澳大利亞引體向上強化背闊肌力量;如果你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身體晃動過多影響發力,那就可以通過平板支撐來加強核心穩定能力。
想要突破一次20個引體向上可以使用GTG訓練法
當我們能夠一口氣完成一定數量的引體向上的時候,證明已經有較高的引體向上能力了,這個時候可以通過GTG訓練法來快速提升引體向上的水平,達到甚至超過一口氣20個引體向上。
GTG訓練法英文叫做Greasing the Groove,翻譯過來就是潤滑神經溝訓練法,是一種針對某個單一動作的專項訓練方法,其訓練方式就是經常性鍛鍊某項練習,而每組不能練到肌肉力竭,從而最大化地激活專項動作的神經溝通路,達到提升該訓練水平的效果。
GTG訓練法的訓練特點如下:
專注少數動作:一個訓練周期內只做一到兩個動作。短周期內高頻率重複:周期一般在2-4周,每天儘可能多地進行該動作的組數訓練。不力竭組間休息充分:組間休息30分鐘至數小時不等,確保肌肉的充分休息。刺激增強神經系統:高頻率刺激與該項運動相關的神經系統,激活更多相關運動神經元。適用於力量和技巧類動作:如街頭健身神技、力量舉、自由倒立等需要神經系統高度配合的動作。
具體到引體向上的訓練上來,就是如果你選擇一次只能完成10個引體向上就力竭了,那麼我們可以安排每組引體向上做7-8下,確保肌肉不會力竭,然後在充分休息後,一天內儘可能多地完成引體向上的訓練組數,20組甚至40組這樣進行訓練。
然後可能一周後你就會發現自己一組能拉起12-15下引體向上了,然後改變每組引體向上的訓練次數,持續4周左右,你的引體向上水平就會大幅提升,突破20個並不是難事。
總結
20個引體向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難的,但是經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後,我們能夠補強短板,大幅提升引體向上能力,是可以達到甚至超過一口氣完成20個引體向上的水平的。
通過上面的輔助動作我們可以補強自身各部位肌肉的短板,再通過GTG訓練法就能夠在短期內大幅提升完成引體向上的數量,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引體向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訓練動作了。
我是小何Howard,關注我,獲得更多健身乾貨!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