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製藥IPO:曾因汙染被關停,「高新技術」頭銜成謎。第一大供貨商...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2019年12月26日,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力製藥」)IPO過會,擬登陸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不超過4074萬股,發行後,社會公眾股佔總股本比例不低於10%;擬募集資金2.37億元,用於「GMP改造二期擴建項目」「藥品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

  價值線發現,比起其他新三板公司,三力製藥的「轉板」之路頗為坎坷,剛剛啟動IPO上市輔導之際,就遭遇因汙水問題被相關部門關停,隨後兩度易主承銷商。

  過會之際,另有媒體質疑公司「高新技術」頭銜名不副實,第一大供應商負責人是關聯方且公司不披露實屬違規!

  IPO期間換了兩次承銷商

  比起其他新三板公司,三力製藥的「轉板」之路頗為坎坷。

  2015年掛牌新三板時,三力製藥主辦券商為廣發證券,而在隨後啟動IPO輔導時,公司卻放棄了廣發,選擇了名不見經傳的江海證券,但二者的合作關係卻只維繫了半年。

  2017年初,三力製藥終止了與江海證券的上市輔導合作,並轉與申萬宏源證券籤訂輔導協議。

  此後還不到一年,2017年8月30日,三力製藥再度宣布了申萬宏源證券「分手」,並於11月1日重新接受申港證券的上市輔導。至於為何兩度變更上市輔導機構,公司並未給出明確解釋。2018年12月,三力製藥終於發布招股說明書。

  價值線研究院找到了安徽工業大學2014年的一項研究論文,文中指出:「取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於主板和創業板市場進行的發行申請為研究樣本,建立模型逐一對其進行實證檢驗。發行人與IPO機會可獲得性的實證結果顯示,承銷商聲譽與發行申請是否通過發審委審核顯著正相關,說明承銷商聲譽越高,發行申請通過發審委審核的可能性越大。」

  相比於被三力製藥拋棄的廣發證券和申萬宏源,江海證券、申港證券均為投行項目較少的小型券商,如此「舍大求小」令人匪夷所思。

  三力製藥這位現任「守門人」還在近期因違規受到行政處罰。

  據滬證監決〔2019〕139號文件,2019年9月20日,申港證券因股票質押業務部分項目融資用途管理不嚴格,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上海監管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據深證會〔2019〕502號文件,2019年12月20日,申港證券在開展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中部分項目融資用途管理不嚴格,違反了深交所《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的相關規定,而被深交所處以暫停股票質押回購交易權限3個月的處分,自2019年12月21日起(含當日)至2020年3月20日止(含當日),不得新增股票質押回購初始交易。

  曾因汙水問題被關停

  就在三力藥業剛剛啟動IPO時,曾發生過較嚴重一起汙水排放事故,遭遇停產並全面整頓。

  據《貴陽日報》2016年04月13日報導:

  2月24日,清鎮市紅楓湖鎮蘆狄哨村群眾向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反映,該村桃花園出現死魚現象,村民們懷疑是上遊平壩夏雲工業園區一藥廠直排汙水所致。

  接到投訴後,環保部門高度重視並迅速行動。2月25日,平壩區環境保護局立即派出執法人員趕赴夏雲工業園區,對村民們懷疑的藥企三力製藥公司及周邊的廢水排放企業進行現場檢查,結果發現三力製藥公司汙水排放口所排廢水呈黑色,有刺激性氣味。

  因涉嫌跨界汙染,該事件迅速受到省環保廳的關注。3月23日和3月31日,貴州省環境監察局組織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和安順市環境監察支隊、平壩區環境保護局赴現場進行調查,最終判定三力製藥公司直接排放的生產廢水是導致河水受到汙染的主要因素。貴州省環保廳下發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企業立即停產整改,並由安順市環境保護局針對其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立案查處。

  省環保廳透露,現三力製藥公司已經被全面停產整頓,同時該廳對三力製藥公司提出要求,必須全面落實環保「三同時」要求,必須安裝生產廢水在線監控,企業生產廢水須經夏雲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進行再處理後才能恢復生產。

  2016年4月25日,身處新三板的三力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水汙染物在線監控系統未安裝,同時汙水處理工藝未按照環評相關要求進行建設,並出現外排生產廢水超標的情況。於2016年4月15日受到了安順市環保局的行政處罰:1、停產整改;2、罰款5萬元。

  「高新技術企業」頭銜涉假?

  據招股書披露,2015三力製藥年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並於2018年再次通過驗證,有效期至2021年。

  金色光等多家媒體曾在報導中質疑公司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資質。

  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於2016年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諸多條件,其中包括以下兩條:

  (1)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於3%。

  三力製藥招股書中,員工類別中竟沒有研發人員。

  在招股書的「員工情況」部分,公司的員工類別共分為生產技術人員、銷售人員以及管理人員三大類。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述人員人數分別為102人、127人、69人,合計298人。

  在下面的注釋中有一行小字:「註:生產技術人員含生產人員與研發人員。」這在眾多招股書中,算是「標新立異」的一家了。正常情況下,一家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擬上市公司,為了顯示自家的高研發、高投入情況,往往會著重突出研發人員的人數、學歷、專利等等情況,恨不得字體「加大加粗」,生怕發審委和投資人看不到。這樣的表述有些「底氣不足」。

  在招股書的主營業務成本部分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生產員工人數為102人。

  難道公司當期並沒有研發人員,102人實際上全是生產人員?那公司是如何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如何做到「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10%以上」的呢?

  或者這102人中其實也包含了研發人員,但為何這102人的薪酬全部計入了主營業務成本,而不是部分計入研發費用呢?

  無論怎麼解釋,都難以自圓其說。另外通過三力製藥掛牌新三板時披露的2017年年報發現,公司2017年研發人員人數為22人,佔員工之比7.75%,也未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標準。

  其次再看公司的研發費用是否達到3%的要求呢?

  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至2018年研發投入分別為1823.38萬元、2305.15萬元、2640.59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之比分別為3.54%、3.61%、3.66%。儘管都踩著3%的紅線,但好歹也算超過了標準。

  然而,公司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為281.09萬元、270.00萬元、686.33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之比不足1%。和上述公司披露的研發投入可謂是相去甚遠,若按照如此研發支出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無疑是沒有機會。

  研發投入與研發費用的金額為何相去甚遠呢?正常來說,醫藥企業的研發投入高於研發費用並不算少見,主要由於研發投入分為研發費用化與研發資本化兩部分,其中費用化部分計入研發費用,資本化部分記入無形資產。

  三力製藥是否存在將部分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情形呢?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的無形資產主要為土地使用權,而專利技術僅僅零星十幾萬元而已,並不存在大量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情形。

  換句話說,公司可能是將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等等諸多非研發性開支都計入了研發投入,甚至可能以此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如果真是這樣,那不僅不合乎相關會計準則的要求,更是騙取了報告期內每年15%的所得稅優惠,情節嚴重。

  第一大供應商負責人竟是關聯方且未被披露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三力製藥第一大供應商負責人竟是其關聯方,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也沒有披露相關信息。

  2016~2018年連續三年及2019年上半年,亳州市盛龍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龍藥業「)始終系三力製藥的第一大供應商,採購佔比曾一度高達39.84%(2017年),2019年上半年,盛龍藥業仍佔據28.88%的份額。三年半的時間裡,三力製藥向盛龍藥業發生的採購金額累計約2.5億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盛龍藥業成立於2010年11月8日,法定代表人為翟繼龍,經營範圍為中成藥、中藥材、中藥飲片、化學藥製劑等產品銷售。

  從安徽省藥品經營許可證公告(2012第1號)獲悉,盛龍藥業的法定代表人為翟繼龍,企業負責人正是趙洪玲。盛龍藥業有效期至2021年1月的藥品經營許可證也顯示,企業負責人為趙洪玲。

  早在盛龍藥業之前,翟繼龍與趙洪玲便有過合作,翟繼龍和趙洪玲分別持有亳州市昌祥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祥藥業」,已於2017年2月16日註銷)60%和4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昌祥藥業註銷兩個月後,2017年4月6日,趙洪玲與三力製藥、王珏犇合作設立了安徽久奇。其中,趙洪玲為法定代表人,持有55%股份;三力製藥出資280萬元,佔比35%。

  天眼查信息顯示,盛龍藥業和安徽久奇均位於亳州市藥都大道南,兩者在工商登記中的聯繫方式為同一個手機號碼。

  然而在三力製藥的招股書中,沒有關於供應商與三力製藥之間存在關聯關係的描述。那麼這是否合規呢?價值線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不差錢的三力製藥IPO,重銷輕研,兩個依賴令投資人抓狂
    ▲數據來源:iFinD 數據 三力製藥招股說明書第一大供應商亳州市盛龍藥業公司,在2017年,向公司供應的原料甚至佔當年三力製藥採購比例的39.84%!三力製藥的第一大供應商,亳州盛龍藥業2017年就為一件事頭疼。自己建倉庫,惹出了一樁官司。最終,法院終審判決亳州盛龍藥業敗訴。而盛龍藥業似乎對裁決結果很生氣,為565萬元工程款,成為涉訴被執行人,資產被凍結。
  • 三力製藥銷售費73倍研發 參股公司與供應商同手機號
    天眼查顯示,作為三力製藥採購額超7000萬元的第一大供應商,亳州市盛龍藥業有限公司的參保人數為1人。此外,亳州市盛龍藥業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共遭9次行政處罰。三力製藥持股35%的安徽久奇藥業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趙洪玲還曾持有另一家已註銷公司——亳州市昌祥藥業有限責任公司40%的股權。翟繼龍系趙洪玲的合作夥伴,亳州市昌祥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另60%的股權由翟繼龍持有。
  • 大供應商負責人是關聯方 三力製藥被指隱瞞關聯交易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獨家|第一大供應商負責人竟是關聯方三力製藥被指隱瞞關聯交易本報實習記者 陳婷 記者 曹學平 廣州報導2019年12月26日,頭頂「年度納稅大戶」光環的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力製藥」)IPO終獲批,擬登陸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不超過4074萬股,發行後,社會公眾股佔總股本比例不低於10%;擬募集資金
  • 被質疑隱瞞關聯交易 三力製藥IPO帶病過會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中心1月3日訊(記者裡豫 李冰巖)踩著2019年的尾巴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力製藥)主板IPO終於獲批,三力製藥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074萬股,募集資金2.37億元。這家高度依賴單一產品開喉劍噴霧劑的中藥企業,因為第一大供應商盛龍藥業的負責人趙洪玲與上市公司還共同出資設立了另外一家企業久奇藥業,被質疑應認定盛龍藥業為三力製藥的關聯方,而招股書並未對該關聯關係予以披露。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還發現,三力製藥的參股公司安徽久奇與第一大供應商盛龍藥業的聯繫方式完全相同,而三力製藥也並未對兩家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作出說明。
  • 兩知名藥企被收購|德昌祥藥業|漢方藥業|藥企|三力製藥|-健康界
    據了解,三力製藥擬向資產控制方支付定金人民幣1億元,根據雙方協議約定,除甲乙雙方對交易對價無法達成一致外,如因公司單方原因終止本次交易,則資產控制方有權不予退換上市公司所支付交易定金。此次貴州三力製藥擬收購漢方藥業及德昌祥藥業51%的股權,或是通過併購,拿下漢方藥業和德昌祥藥業的優質產品,豐富公司的產品線。新股上市,過度依賴單一品種  剛剛在今年的4月28日,貴州三力製藥登陸上交所。
  • 利泰製藥:高新技術存疑 曾現商業賄賂事件
    廣東利泰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利泰製藥)計劃於5月11日上會,謀求上市融資資格。由於利泰製藥主要生產胺基酸大輸液產品,胺基酸大輸液在2009—2011年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2.30%、78.95%、83.75%,因此公司也被業界廣泛質疑過分依賴單一產品。
  • 貴州三力擬重組擴產品 標的曾因財務規範度問題遭棄
    但值得注意的是,標的德昌祥曾因財務規範度等問題遭棄。嘉應製藥於2019年終止收購德昌祥,歷時一年半的重組以失敗告終,嘉應製藥表示,德昌祥財務規範性未達到上市公司收購要求,而且存在短期難以解決的歷史問題。
  • 平壩區夏雲工業園區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獲準首發上市
    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市申請26日獲得中國證監會發審委會議通過,它也將成為貴州轄內第30家A股上市公司。  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我區夏雲工業園區內,成立於1995年9月,是一家中成藥研發、生產型企業,主要產品為治療喉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類藥品,擁有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開喉劍噴霧劑、強力天麻杜仲膠囊等核心產品,它將成為我區首家A股上市公司。
  • 方大系「祛魅」:旗下3公司現金牆炫富 江西公司卻因汙染被罰1500萬
    他表示,這是東北製藥員工連續第二年拿到萬元紅包,也是東北製藥退休員工第一次拿到紅包。圖片來源:東北製藥官方微信號從2018年東北製藥混改之後,方大集團通過幾次增持入主東北製藥,成了其主要控制人。方大系公司一面發現金「炫富」,另一面卻因汙染被罰。
  • 製藥行業汙染有多重?
    新聞眼  製藥行業汙染危及環境  近年來,因為製藥企業環保不達標而導致停產,甚而由於企業違規排汙致使環境遭受汙染的事件屢屢見諸報端。2010年,環境保護部發布首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在工業汙染源主要水汙染物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居前的7個行業中,醫藥製造業赫然在列。
  • 貴州三力上市:主打開喉劍噴霧劑 張海家族身價26億
    雷帝網 雷建平 4月28日報導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貴州三力」)今日在上交所上市,發行4074萬股,發行價為7.35元,募集資金2.4億元。當前,張海為子承父業,與其母親王惠英一起分別為公司第一、第二大股東。IPO後,兩人一共持股約60%,以此計算,王惠英、張海母子身價近26億。
  • 市值超43億元,貴州三力今日成功上市
    投資界(ID:PEdaily2012)4月28日消息,國內兒童藥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貴州三力今日登陸上交所主板,發行價為7.35元/股,募集資金淨額為23684.10萬元,總市值達到43.09億元。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主營業務為藥品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當前產品主要圍繞兒科、呼吸系統科、心腦血管科、消化內科等領域,主要產品為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開喉劍噴霧劑和強力天麻杜仲膠囊等。其中,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和開喉劍噴霧劑是國家專利產品及獨家品種,已列入國家醫保目錄及部分省份的地方基本藥物目錄。
  • 桃園一製藥廠起火爆炸 周邊3家工廠受波及燒毀
    臺灣旭富製藥桃園廠區20日發生大火及爆炸,火勢至21日凌晨大體撲滅。該廠6棟廠房及周邊3家工廠全燒毀,並致1死1傷。綜合《聯合報》、中央社等媒體報導,旭富製藥桃園廠區20日因生產線進行化學溶劑處理,不慎引發火災。
  • 液晶材料、OLED材料供貨商西安瑞聯新材料IPO申請已獲受理
    液晶材料、OLED材料供貨商西安瑞聯新材料IPO申請已獲受理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19 來源:創商網     北京時間
  • 貴州三力擬收購兩家醫藥公司 或為豐富產品線
    雖然在公告中,貴州三力表示這只是意向性協議,擁有較大不確定性,但是雙方有關定金的限制條件可以看出,貴州三力對於收購這兩家公司股權勢在必得。貴州三力表示,公司擬向資產控制方支付定金1億元,根據雙方協議約定,除雙方對交易對價無法達成一致外,如因上市公司單方原因終止本次交易,則資產控制方有權不予退還上市公司所支付交易定金。
  • 方盛製藥(603998.SH):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方盛製藥(603998.SH):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 香港現「有毒校服」:校方籲停止穿著 供貨商下架
    供貨商則表示,實時停產「有毒衣物」。消委會驗出兩款校服含致癌染料,其中一款由「成順發校服」提供。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雪芝 攝  檢驗49款校服 多數有問題  此次共測試49款分別來自22家校服供貨商的樣本,主要屬款式較常見,售價由每件50元(港元,下同)至每套280元不等。
  • 今年已有19家焦化企業關停 山西向「汙染大戶」焦化產業「開刀」
    90萬噸4.3米焦爐關停;10月30日,山西銀炎集團婁煩東升煤焦有限公司60萬噸4.3米焦爐關停;11月3日,臨汾市古縣錦華焦化有限公司60萬噸4.3米焦爐關停;……一大波焦化廠關停的背後,是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決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任務,
  • 貴州三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
    第一節 本次證券發行基本情況 一、本次具體負責推薦的保薦代表人 申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並上市的保薦機構,指派具體負責推薦的保薦代表人為王東方和周洪剛。;的議案》; 18、《關於修訂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關聯交易管理制度>的議案》; 19、《關於修訂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利潤分配管理制度>的議案》; 20、《關於修訂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議案》; 21、《關於修訂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係管理制度>的議案》; 22、《關於制定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內幕知情人管理制度
  • 從「可輕鬆護眼貼」到「益掌通」,華北製藥入局微商前路漫漫
    捉銷師訊:近年來,隨著新零售模式興起,消費模式升級改革,微電商行業也就此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期,各種微商企業與團隊攜各種產品魚貫而入。 於是,在近段時間,華北製藥的益掌通納米原液也隨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而走進大眾視野。這究竟是一款怎樣的產品?這款產品真的能如宣傳的那樣包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