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我國新增湘西、張掖兩個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公園數量居世界首位!

2022-01-06 馬蜂窩旅遊

 

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上,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至此,我國的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超過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武陵山脈腹地。

園區以巖溶地貌景觀為主體,以紅石林、寒武系金釘子和高原切割型峽谷群景觀為主要特色。兼有典型的地質構造事件、古冰川氣候事件與古生物遺蹟等諸多地質現象。

來自馬蜂窩用戶@悠幽淡香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最顯著的特徵是由色彩斑斕的褶皺泥巖和砂巖組成的彩色丘陵。

遠看紅霞盡染,近看則分辨出黛青、暗褐、丹紅、焦黃等斑斕色彩,這些色彩呈平行條帶狀,順著山丘的走勢如彩帶似飛虹,極富層次感和韻律感。

來自馬蜂窩用戶@紅苕酥

今天就跟著窩主一起走進這兩片神奇的土地吧!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脈腹地。

這裡擁有160處新舊石器時代遺址,是土家族和苗族主要聚居地,還以紅石林、德夯大峽谷、坐龍峽和眾多壯觀的瀑布而聞名。

來自馬蜂窩用戶@叮那個咚

紅石林是一種形成於奧陶紀時期的紅色碳酸巖石林景觀,因為巖層中含有濃度不等的鐵氧化物,而產生奼紫嫣紅、變幻莫測的獨特外表,可以說非常罕見。

來到古丈縣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到處可以看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化石。

來自馬蜂窩用戶@冬盡了

紅色的石林、石崖、石牆、石峰分布在群山中,還會因天氣光照的變化,產生不同的變化,讓人恍若游離在外星。

這裡還是電視劇《招搖》的取景地,也吸引了不少劇迷前來打卡。

來自馬蜂窩用戶@倖存者格蕾絲

♦️推薦:德夯大峽谷

「德夯「為苗語,翻譯過來就是「美麗的大峽谷「。德夯不僅有最原始淳樸的德夯苗寨,還有壯險雄奇的德夯大峽谷。
德夯大峽谷地處雲貴高原與武陵山脈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峽谷中段,保護面積108平方公裡,是大峽谷自然風光最精彩部分。 

德夯大峽谷是國內典型的石灰石巖溶峽谷地貌,谷深幽長,大峽谷中有許多小峽谷,如大龍峽、小龍峽、高巖峽、大連峽、玉泉峽、夯峽、九龍峽等。景區內溪流眾多,絕壁高聳,古樹倒掛,奇峰突起,峰林重疊。

來自馬蜂窩用戶@藍蓮花

據專家考證,峽谷地質屬寒武紀地質年代,古生物化石豐富,屬高原臺地邊緣巖溶峽谷地貌,國際地質界稱之為「金釘子」剖面,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景區自然風光非常美麗,是張家界風景名勝區孿生姊妹景區。其地質上有根本區別。張家界屬石英砂巖,峰林地貌具有陽剛之氣,而德夯風景區石灰石巖,峰林地貌顯示出婀娜之秀美。

♦️推薦:坐龍峽 

來自馬蜂窩用戶@悠幽淡香

坐龍峽是喀斯特地貌景觀群,有湘西「天然空調」的美譽。

不過最大的特色,還要數石壁之間那恐怖的棧道了——無論木頭搭成的窄道還是絕壁側面的臺階,都是懸空的,恐高的蜂蜂最好不要嘗試。

來自馬蜂窩用戶@悠幽淡香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絲路重鎮甘肅省張掖市。

來到張掖,你會發現粗獷的大西北也有柔美的一面。這裡擁有包括裕固族在內的眾多少數民族和577處文化景點。

來自馬蜂窩用戶@三六度張‍

最顯著的特徵是由色彩斑斕的「彩色丘陵」,同時還擁有丹霞地貌和蛇綠巖套,其國際地質意義被眾多地質學家所研究。

冰溝丹霞 來自馬蜂窩用戶@三六度張

♦️推薦: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來自馬蜂窩用戶@天際流

張掖出名緣於丹霞地貌,張掖丹霞論色彩為中國一等,雨後欣賞尤為浪漫。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複合區,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來自馬蜂窩用戶@紅苕酥

主要包括冰溝丹霞和七彩丹霞兩大風景區,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造型奇特、氣勢磅礴。

就像用彩筆在山頭上作畫一樣,一道道的塗在山上,以橙紅色為主,間隔著淺黃色、黃白色、青色,有些地方在偶爾露出的陽光下還反射出金色的光芒。

這裡也是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姜文執導的《太陽照常升起》和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的外景地。 

此外,這裡還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在景區內有不少攝影者扛著「長槍大炮」四處拍攝取景。

來自馬蜂窩用戶@一蕊Aries

近兩年還有熱氣球等項目,讓這片土地多了一絲浪漫。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進入景區務必愛護生態,聽從景區指示。此外如果次日還來看的,買票時跟售票員說明敲一個次日章,否則第二天進來需重新買票。

來自馬蜂窩用戶@孫瘋人

♦️推薦:馬蹄寺

民國學者羅家倫曾經來到過張掖,留下了「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的動人詩句。

來自馬蜂窩用戶@三六度張


青藏高原的隆起,切斷了印度洋吹來的水汽,西北地區形成了大規模的荒漠。

但幸運的是,來自太平洋吹來的溼潤空氣使得祁連山成為了深入西北的一座溼島,從山中發育的一條條河流,滋潤了河西走廊。

來自馬蜂窩用戶@三六度張

馬蹄寺所處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裕固族聚居區,他們自稱為「堯熬爾」,他們是草原帝國的移民,據說是匈奴人的直系後裔。

據說馬蹄寺所處的馬蹄山,還是匈奴單于的避暑勝地。

來自馬蜂窩用戶@三六度張

馬蹄寺是一個龐大的石窟寺院建築群,石壁上鑿刻的多個石窟佛像,十分奇幻壯觀。

既有漢傳佛教的寺院、藏傳佛教殿宇,又有天馬蹄印、元代壁畫、佛像等眾多的傳說古蹟。

現在對外開放的是其北寺,主要值得參觀的有千佛洞、格薩爾王殿、三十三天佛窟等區域。

來自馬蜂窩用戶@三六度張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

最新旅遊資訊,第一時間知曉

點個在看為我國的大好河山打call

相關焦點

  • 中國擁有居世界首位的世界地質公園,新增湖南湘西、甘肅張掖
    我很喜歡這種自然原生態的景觀,尤其是地質公園,在過去的旅行計劃中,自然類景區的探秘佔據了我很大的一部分內容,那麼這一次新增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雖然湖南湘西的還沒有去過,卻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我們分別來聊聊這兩個地質公園。
  • 中國新增兩處世界地質公園 總數量升至41處居全球首位
    原標題:中國新增兩處世界地質公園 總數量升至41處居全球首位   7月7日,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
  • 湘西地質公園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華聲在線7月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 通訊員 葉慶子)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佔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首位。
  • 中國再增兩處世界地質公園 總數達41處居世界首位
    記者7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佔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首位。
  • 中國新增兩處世界地質公園
    本報北京7月8日電  (記者嚴冰)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 走進我國新增的兩座世界地質公園,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魔力
    在近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09次會議上,中國再添兩處世界地質公園申請成功。在全球161處世界地質公園中,我國共有41處,佔全球數量的四分之一。新增的兩處分別是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和張掖世界地質公園。這兩處你都去過了嗎?如果沒去過,計劃動身吧!
  • 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居全球首位|你去過幾個?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郭香玉)記者7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參加新晉世界地質公園網絡 歡迎儀式
    7月16日晚,聯合國新晉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歡迎儀式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分會場慶祝活動,在芙蓉鎮園區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舉行。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黃遠峰,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副館長鍾琦,湘西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祝期祥等參加網絡歡迎儀式。
  • 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四川巴中召開
    封面新聞 記者謝穎10月27日,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地質領域專家學者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地區的41家世界地質公園主管部門代表齊聚一堂,共謀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
  •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十大地理奇觀之一
    #旅遊攻略#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甘肅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公園處於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界處、祁連山向河西走廊的過渡帶。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以彩色丘陵和冰溝丹霞地貌而出名,被譽為世界的一抹水色胭脂。彩色丘陵如四處飄舞的多彩絲綢。窗欞狀-宮殿式建築的命名地是張掖世界地質公園。
  • 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稱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裡,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裡,北距臨澤縣城20公裡。  中國丹霞地貌總數達790處,集中分布在東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乾旱區的26個省區。其中,張掖丹霞地貌面積達536平方公裡以上,是我國乾旱地區最典型和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 湘西獲2021年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舉辦權
    紅網時刻湘西10月27日訊(通訊員 葉慶子)10月27日,在四川省巴中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召開的2020年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閉幕式上,接過會旗,成為2021年度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東道主。
  • 省林業局到湘西世界地質公園調研「金釘子」建設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劍河縣「金釘子」「八個一工程」項目實施,充分吸取優秀地區經驗做法,2020年12月21日至23日,貴州省林業局組織黔東南州林業局、劍河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到湘西世界地質公園調研「金釘子」建設工作。
  •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實現語音智能化導覽
    紅網時刻湘西1月6日訊(通訊員 葉慶子)近日,隨著湘西州民族文化景區景點智能導覽牌在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安裝到位,該博物館正式步入了遊覽智能化階段,真正實現了「一(手)機在手,隨心暢遊」目標。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永順縣芙蓉鎮,該館建築面積為4876平方米,館內分為「金釘子」「紅石林」「礦產資源」「歷史文化」等9個廳,擁有礦物化石和文化類展品200多件,全方位、立體化介紹湘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與特點,多角度展示湘西的地質地貌景觀、民族人文景觀和生物多樣性,是湘西州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 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獲2020年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
    10日晚,江西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等三家世界地質公園申辦2020年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舉辦權進行了激烈的答辯陳訴。最終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贏得了一致認可,成為舉辦2020年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的東道主,並在11日的大會閉幕上「接旗」。
  • 鑄造天地間最美的詩與遠方——2020年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和丹霞大...
    1月7日,張掖七彩丹霞國家5A級旅遊景區花落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的10大類、225項任務全面完成,7月7日,張掖地質公園成功晉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以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重點的文化旅遊品牌創建工作結出了豐碩成果,為推動全市全域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帶上這份超全攻略即刻出發來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浪
    9月23日,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在芙蓉鎮揭碑,神秘湘西再添世界級金字旅遊招牌。湘西古老神秘的歷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淳樸熱情的山民在這個秋天開始造夢,帶著湘西全域旅遊「十大」美景、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十大」美景向世界張開懷抱,笑納天下遊人。 弦動別心曲,葉落知深秋。
  • 我國再添兩處世界地質公園
    5月5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1次會議決定,批准中國國土資源部和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於2015年申報的內蒙古阿爾山、新疆可可託海國家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為我國第34、35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我國同時提交的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和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的擴園申請也一併通過。
  • 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北京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面積620.38平方公裡,分為「一園四區」,由西部龍慶峽園區及古崖居園區,東部的千家店園區、南部的八達嶺園區組成。地質公園以前寒武紀海相碳酸鹽巖為物質基礎,以中生代燕山運動地質遺蹟為核心,集構造、沉積、古生物、巖漿活動及北方巖溶地貌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 @內蒙古,剛剛又一處自然景觀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在5月5日閉幕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1次會議決定,正式批准內蒙古阿爾山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為我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