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明朝滅亡的罪名,為何會扣到弱女子的身上,她結局怎樣?

2020-12-18 騰訊網

陳圓圓:後半生過得悽涼,自縊、出家、投水,總之令人憐憫!

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出於對個人主義野心家吳三桂出賣國家民族利益、叛明投清行為的憤慨,曾把他的這段史實,聯繫上一位青年女性,並結合當時一部分人的認識,誇張地寫成了不朽的名篇《圓圓曲》。關於吳三桂投降滿清的原因,吳偉業用「衝冠一怒為紅顏」做了詮釋。三百年來,由於《圓圓曲》流傳遠近,膾炙人口,詩中的「紅顏」,被誤認為是吳三桂降清,甚至導致明朝覆亡的重要根源。

眾所周知,這裡的「紅顏」指的就是崇禎末年蘇州名噪一時的歌妓陳圓圓(原名邢沅),她被國丈田弘遇買到北京後,幾經輾轉,後來落入寧遠總兵的吳三桂手中,李自成攻佔北京後,開始時吳三桂表示願意歸附,在赴京和李自成會合的途中,他突然聽到某些逃跑的官兵傳說,京城的明朝官員都被農民起義軍逮去拷訊追贓,他的父親吳襄和留在京城的陳圓圓也被掠走,因考慮到個人權勢、地位、安全等複雜因素,他進過權衡,轉而做出投靠清軍的決定,希望能重新再奪回陳圓圓。不久後,便回駐錦州,順治五年又移藩漢中,《圓圓曲》的歷史背景,就寫到這裡為止了。

順治十五年,清廷派出三路大軍,進攻遠在滇中,受到大西軍扶持的南明永曆小朝廷,並獲得勝利,吳三桂因此被留鎮雲南,兼管貴州。據說,陳圓圓在此時也被吳三桂接到南明的「滇都」昆明

為了迎接陳圓圓來滇,已成為清朝平西王的吳三桂,特意在北郊為她建造了別宮——野園。據當時昆明的文人王思訓介紹。野園「樓閣苕嶢海市連」,廣闊幽深,「鳳笙龍笛圍紅鸞」,終日歌舞歡宴。水池中有兩座高臺、飛梯相通,十分壯觀。

吳三桂窮奢極欲,荒淫無恥,陳圓圓不過是他的玩弄品。隨著歲月流逝,人老珠黃,她被冷落、被遺棄的結局,就是必然的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吳三桂在昆明,早已尋找到了許多新歡。在他新搜羅的「麗人」當中,有從正面、側面、背面看著都很美的「四面觀音」和「八面觀音」,在王宮附近的「香亭」中、還藏有寵姬阿香。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圓圓的境遇可想而知。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吳三桂因不滿清廷「撤藩」,起兵反清。五年後,吳三桂在湖南衡州(衡陽)自稱「大周皇帝」。但只半年時間,吳三桂便暴病身亡。他的孫兒吳世璠在貴陽繼位,最後被清軍追擊,退守昆明。康熙二十年( 1681年),清軍分兵入滇,吳世璠自殺。連續八年,戰火遍及半個中國的吳三桂之亂,終於宣告結束。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曾經是「逆藩」吳三桂眷屬的陳圓圓,卻不知下落。

陳圓圓是藩王的姬妾,一向屏居深宮,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她的狀況。而在吳三桂橫徵暴斂,民不聊生時,平民百姓更沒有閒情逸緻,去關注陳圓圓這樣一個過氣的女人。等到清軍勝利入城,「逆屬沒官解京」的時候,並沒有人太關心陳圓圓是否在內;但她傳奇般的遭遇,還是引起了省內外一些文人的同情。比如,同時代的鈕繡就曾美化她,說是吳三桂造反時,陳圓圓曾「速止不聽」,因此出家當了女道士,於丁已年(1677年)病死於滇南,所以逆屬的名單中是沒有陳圓圓的。另外,當時在滇的文人,有的說「昆明城破,陳圓圓先死」。也有人說:「桂妻張氏前死,陳圓及偽郭后俱自縊」。還有人說:「三桂死,圓圓猶在」。

至於吳三桂為陳圓圓建造的「野園」,在清軍攻城時已被化為一片焦土,僅殘存下一個池塘,後人稱之為「蓮花池」池畔高山附近,有個小土丘,人們說那就是陳圓圓的香冢。一些人認為昆明城破前,陳圓圓化妝逃出城投進蓮花池而死。道光七年,雲貴總督阮元的兒子阮福,還把這個情節寫進了《後圓圓曲》。

道光十年(1830年),雲南文人楊載彤與宦遊來滇,當時正協修省志的廣東人黎訥和浙江人史昺,在昆明西郊三聖庵中,看到了陳圓圓老年尼裝的打座像庵尼告訴他們,代代相傳,庵堂是康熙年間法名寂靜的「開山祖師」重建的。寂淨師傅「俗家姓陳,江南人,吳王時紀」,死後在南郊曇華庵,她遺留下一串素珠和幾隻畫有龍鳳的瓷碗。另有一個「中繪水西異獸」的黑漆盤子,那是「吳王」平水西後賜給她的紀念品,一直被喚做「陳娘娘盤」。庵中還留有她為修復庵堂改名「三聖」而立的碑記。

黎訥和史昺事後都寫有《訪像記》。黎訥覺得,老尼「質樸,似非欲以謾詞為利者」,但這是個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的傳聞,不必「鑿空求」,史昺則認為,老尼「初不言其名圓圓,然其為圓圓,信矣。」

只憑三聖庵尼轉述的前代傳說,以及毫無款識和紀年的物證——素珠、龍鳳瓷碗和「陳娘娘盤」(按:康熙四年二月,吳三桂所部進徵水西,生擒土司安坤見《東華錄》),自然很難確認寂靜便是陳圓圓。不過,從兩篇《訪像記》提供的情況以及陳圓圓所處的環境來分析和研究,說她遁入佛門,終老三聖庵,還是可信的。

我們不妨以鈕繡所記的「明崇禎末,有名妓陳圓圓者……年十八,隸藉梨園」為依據,假定她和冒襄認識的次年,即崇禎十五年(1642)為十八歲。那麼,到吳三桂反清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她已經四十九歲。在年華老去、吳三桂另有所寵的情況下,因失意而削髮為尼,原是極自然的事。至於具體情況,則末便臆測。

在卑視婦女的封建社會中,陳圓圓度過了悲劇的一生。童年淪入娼門,長大後又像商品一樣被買進北京,成為權豪貴族的玩偶,她雖以「聲色」換來了短暫的寄生生活,但「一斛明珠萬斛愁」,精神世界是空虛的、痛苦的。等到年華老去時,又陷入被冷落被遺棄的窘境。最後看透人世無情、浮生如夢,走上了消極避世的道路,卻因此得到「善終」。

吳偉業的《圓圓曲》是一部藝術作品。儘管有著鞭撻吳三桂這一醜惡人物的積極內涵,不過,毋庸諱言,從漢代趙飛燕開始定下「女人禍水論」的調子,還是使這位詩人受到不小的影響。實則明朝的復亡、吳三桂最初的叛變行為,正如日後不少人所指出的那樣,怎麼能把原因完全推到陳圓圓一個弱女子的身上去呢?

清末寺人趙藩吟道:

鄯闡城頭海月寒,吳宮風卷百花殘。(宋代大理國時期,昆明被稱為鄯闡)

色空空色聊參破,不信觀音解脫難。(吳三桂的姬妾分別有「四面觀音」、「八面觀音」之稱,後來一個歸了將軍賴塔,一個歸了將軍蔡毓榮)!

相關焦點

  • 吳三桂為何入京勤王也敢遲到,真的是為了陳圓圓嗎?
    吳三桂為何入京勤王也敢遲到,真的是為了陳圓圓嗎?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是天啟二年的武進士。明末時期,吳襄原本可以平靜的安安穩穩過日子,但是後金對關外的不斷侵擾讓他不得不防。身為武進士,他自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敵寇進攻,吳襄便在遼西一帶辦起了團練,抵抗後金的入侵,居然頗有成效。
  • 陳圓圓天生聰穎,從小就是美人,她的一生有著什麼樣的色彩呢?
    陳圓圓是個怎麼樣的女子呢?陳圓圓天生聰穎,從小就是美人胚子,所以她姨母在她身上花費了一生的功夫,這陳圓圓從小讀書識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到了十三.四歲,便成了一位婷婷玉立,出水芙蓉般的美人胚。儘管陳圓圓不願意,可是一介女流,她又怎麼能鬥得過田弘呢。
  • 一怒衝冠為紅顏吳三桂與陳圓圓的相知相愛相離
    吳三桂有人認為他是明末清初的戰場梟雄,明朝遺老,漢人子弟認為他是背國無恥反,滿清八旗子弟認為他是二姓家奴,反戶,男人認為他是個虛偽的偽君子,女人認為他衝冠一怒為紅顏,有血性,有氣概。此時田國舅的靠山田貴妃剛剛去世他急需物色新的靠山,他把陳圓圓帶入京中田府,平時讓她撫琴弄舞,招待貴客,慢慢的陳圓圓的豔名傳遍了京城,整個京城的高官勳貴都知道了,他於是獻給了崇禎帝身邊的大太監王承恩。大太監收得陳圓圓就讓她在宮裡接受,女禮儀的訓練,進一步學習琴棋書畫。
  • 明朝滅亡之後,朱由檢和他的家人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朱由檢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明朝316年的基業止步於朱由檢的手中。作為末代皇帝,明朝的滅亡原因有一部分與朱由檢有關,但他也為了拯救明朝做了一部分的努力。只是朱由檢的努力終究是徒勞的。公元1643年,李自成帶著農民軍隊闖進了北京城。彼時,朱由檢就在煤山上,看著北京城內一片刀光劍影,他知道明朝的命數盡了。
  • 明朝擁有火器,為何會輸給女真騎兵,明朝末年為何戰力這麼弱
    但凡事都有例外,大明卻是在擁有火器的情況下輸給了清朝的騎兵部隊,明朝末年到底是發生了什麼,為何明朝末軍隊戰鬥力這麼弱。明朝會打不過清朝的騎兵冷兵器難道是因為明朝的科技太弱小了麼,非也非也,眾所周知明朝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個盛世,科技水平必然是非常的高超。
  • 蓮花池 陳圓圓魂歸處
    這蓮花池又稱「龍池」、「冷泉」,昆明人對它有很深的感情,最早的記載可追朔到唐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就是「滇陽六景」之一,有「龍池躍金」的美譽。在老昆明人的記憶中,當年蓮花池還有著一段不堪的過往。這英雄美人到也般配了,吳三桂得了美人後,的確愛進骨頭裡,對陳圓圓是萬般寵愛,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摘下來給她呢。說到這裡,我寧願相信,他們是有過愛情的,這武夫,的確是愛過美人的。英雄美人自此日日形影不離,你儂我儂的。
  • 明朝錦衣衛為何會沒落?看似威風凜冽,實則壓垮經濟,加速了王朝滅亡!
    說到明朝錦衣衛,我們都會認為,就是一個特務機構。錦衣衛官員身穿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神出鬼沒而且手段殘忍。他們的出現,往往伴隨著陰謀、告密和殺戮,讓人不寒而慄。
  • 《圓圓曲》:陳圓圓到底有多大魅力?讓吳三桂放棄了至親和名節
    不僅男子為國朝擔憂、奔走,致使青史留名,金陵秦淮河畔的八位奇女子也同樣,或是關心,以才情抒發己志,甚至是左右著國家命運,她們合稱為「秦淮八豔」。今天聊到的江南名妓陳圓圓,傳說中就是這八位裡最美豔的一位。
  • 吳三桂死後,陳圓圓去哪了?專家發現「聶」字墓碑,終於揭開謎團
    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話在吳三桂和陳圓圓身上充分體現了,昔日李自成攻佔北京之後,吳三桂本想投靠他,但是得知陳圓圓被陳所抓後,就幫清兵攻打了李自成,那麼吳三桂死後,亂世紅顏陳圓圓,最終去了哪裡,結局如何?今天就由小編來說說。
  • 東林黨和宦官專政,究竟誰才是明朝滅亡的根源?
    在非常多的歷史論壇上,關於明朝的討論此起彼伏,而當說起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很多人都加這個罪名強加到東林黨上,認為它比宦官幹政還要惡劣,那麼歷史上的明朝究竟是因為東林黨還是宦官而導致滅亡的呢?創辦東林學院的東林先生而到了明朝末年,為了爭權奪勢,東林黨人和宦官之間展開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使得明朝末年的朝政非常的腐敗不堪,而在明朝被大順推翻之後,
  • 歷史上的陳圓圓和李自成有染嗎?未見史載
    陳圓圓是明朝末年一位響噹噹的人物,她天生麗質,才藝雙絕,從小變做了姨夫的養女。因姨夫經濟寬裕,在家當做大小姐一樣養著,因此變得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奈何時運不濟,姨夫生意破產,陳圓圓被賣到高檔青樓中,成為一代名妓。
  • 得九邊者得天下:「九邊」易主與明朝的滅亡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學界乃至民間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源於萬曆、天啟皇帝惰政、不視朝;有人認為源於明末時的氣候小冰期及農民起義;還有人認為明朝亡於東林黨的空談誤國,種種看法十分多元。清朝統治者也多次強調,明朝不是清朝滅亡的,而是李自成滅亡的。
  • 陳圓圓絕世美人,卻不受崇禎皇帝待見,無情將美人拒之門外
    ——《影梅庵憶語》陳圓圓從小身世悽涼,母親很早就去世了陳圓圓是在自己的姨媽家長大的,原本她也不姓陳是跟了姨媽生活才改了姨夫的姓氏,陳圓圓小的時候是非常的聰明,而且樣貌也是十分的出眾,因為姨夫貪財將年幼的陳圓圓賣到了戲園子,陳圓圓在蘇州梨園也是色藝雙絕的名伶。
  • 大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在幹什麼?清華教授:明亡不可思議
    而接替明朝的清廷,由於異族統治的原因,在思想和體制上進一步僵化,也就為全面落後於西方世界而埋下了伏筆。 這難免讓人感到好奇,這一起事件,最終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那麼在明朝滅亡的時候,世界各國又在幹什麼呢?
  • 崇禎帝之悲:擁有江山與愛將,但卻有兩個女子令他「愛而不得」!
    每當這個時候,崇禎都非常汗顏,第一感覺張嫣做為一個婦道人家都能以大局為重;第二真的是感覺愧對列祖列宗,大明走過了幾百年,不能到他這裡就再也走不下去,那樣的話,他沒法向列祖列宗交代!所以,崇禎除了皇后和重要的幾位妃子,很少流連在後宮女子身邊。
  • 如果陳圓圓長成這樣,她還怎麼傾國傾城?
    如果陳圓圓長成這樣,她還怎麼傾國傾城?剛看了新版《鹿鼎記》,陳圓圓的出場真的是讓人不能接受,大跌眼鏡,陳圓圓確實是圓圓了。但是她一出場實在是讓人接受不了,臉圓圓、油膩膩的陳圓圓,真的是這麼多版中,感覺最差的,在此也要對曾經認為最不好看最不適合的寧靜姐姐的陳圓圓表示道歉。
  • 吳三桂降清:衝冠一怒真是為陳圓圓?其實根本原因並非如此
    崇禎末年,李自成帥軍攻破明朝京都,崇禎吊死煤山。據傳當時進京以後,李自成有個手下叫做劉宗敏,他擄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聽聞勃然大怒,遂降清,引清兵入關後與多爾袞會合,一同舉兵攻打李自成。意識到明朝已經是名存實亡,手握重兵的吳三桂並不傻,馬上帥軍返回山海關,靜觀其變。他不是不想在亂世崛起,而是當時吳三桂也明白,以他的實力,還不足以與後金(清)和李自成三分天下。所以這個時候,吳三桂成了皇太極和李自成都積極爭取的「吃香人物」,擺在吳三桂面前的只有兩條路:降清或者歸順李自成。
  • 陳圓圓被孫可望汙辱始末
    幾人在平西伯府酗酒之後,發現了陳圓圓,孫可望借著酒意將其強暴並帶到了自己的住處。幾天後,他看到有人搜查時倉皇而逃。孫可望這個人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秦淮八豔之一的陳圓圓卻被他玷汙了,並不是大家相傳的劉宗敏,孫可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又與明末清初的歷史有著什麼樣的關聯,這個歷史人物又是為何毫無名氣的呢?
  • 身高197公分的女排名宿趙蕊蕊為何會吐槽自己是弱女子?
    趙蕊蕊,中國女排歷史上最好的球員,因為197公分的身高,趙蕊蕊曾經被稱為「女排第一高」,在趙蕊蕊的生涯中,雖然飽受傷病的折磨,但是憑藉著拼搏的精神,她還是帶領球隊獲得了奧運會冠軍、亞洲杯冠軍等榮譽。在退役後,趙蕊蕊更是華麗轉身,成為了一名女作家,繼續活躍在公眾視線面前。
  • 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在做些什麼?教授:明亡不可思議
    事實上天下之事、全球之 是都是一個整體,尤其是涉及到像明朝這樣的一個超級大國的事情,在當時幾乎是世界性的大事。那麼,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在做些什麼?清華教授:明亡不可思議。大明王朝是一個特別有個性的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等等特質使得它成為了一個特別「硬」的朝代。這個朝代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強硬朝代,哪怕是刀劍加身,他們也決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