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世界排名位次明顯提升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8月7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世界排名位次明顯提升。2000年,在世界銀行公布人均GNI數據的207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排名僅為第141位;2019年,在公布數據的192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上升至第七十一位,較2000年提高70位。(註: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文如下:

從民生指標國際比較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

本世紀初我國人民生活在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後,黨中央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和新願景。「小康社會」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概念,其所蘊含的民生發展目標具備國際可比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衡量我國小康社會建設的指標明顯改善,主要民生指標達到或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

人均國民總收入不斷邁上新臺階,總體上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本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總量大幅提高的同時,人均國民總收入(GNI)也不斷提升。2000年,我國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屬於世界銀行根據人均GNI劃分的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我國人均GNI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標準;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位次明顯提升。2000年,在世界銀行公布人均GNI數據的207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排名僅為第141位;2019年,在公布數據的192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上升至第七十一位,較2000年提高70位。

人類發展指數逐年提高,邁向「高人類發展水平」行列。人類發展指數(HDI)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制,通過出生時預期壽命、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三大類指標反映居民生活質量的綜合發展狀況。2000年,我國人類發展指數為0.591,低於0.641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公布人類發展指數的174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11位;2018年,我國人類發展指數上升至0.758,在公布人類發展指數的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八十五位,較2000年提高26位,是同期排名提升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並成為1990年引入該指數以來,世界上唯一一個從「低人類發展水平」躍升到「高人類發展水平」的國家。

恩格爾係數明顯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我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8.2%,連續八年下降,已達到聯合國20%—30%的富足標準。隨著小康社會建設不斷推進,我國居民物質生活水平持續改善。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明顯提高。2019年,全國居民每百戶洗衣機、電冰箱(櫃)、空調擁有量分別達到96.0臺、100.9臺和115.6臺,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達到35.3輛。農村基礎設施大幅改善。2017年,我國農村享有基本飲用水服務人口比例和享有基本衛生服務人口比例分別達到86.2%和76.4%,高於85.6%和61.6%的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18年,農村地區通電率達到100%,高於87.2%的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國民身體素質全面增強,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世界平均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身體健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我國國民身體素質顯著增強,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世界平均水平。預期壽命大幅提升。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7歲,較2000年提高5.3歲,分別比世界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4.1歲和1.4歲。嬰兒死亡率顯著降低。2018年,我國嬰兒死亡率為7.4‰,較2000年降低22.7個千分點,分別比世界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低21.5和3.4個千分點。孕產婦死亡率降至較低水平。2017年,我國孕產婦死亡率從2000年的59/10萬下降到29/10萬,顯著低於世界211/10萬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57/10萬的平均水平。

國民文化素質持續提升,基礎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中上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人民對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預期受教育年限大幅提升。2018年,我國預期受教育年限為13.9年,高於12.7年的世界平均水平,較2000年提高4.3年,為同期提升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小學教育普及率明顯提高。2019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4.8%,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2000年的42.8%提高到2019年的89.5%,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00年的12.5%提高到51.6%,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超過4000萬人,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

信息化生活日趨普及,形成全球最大網際網路市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網絡強國、寬帶中國、「網際網路+」行動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數字經濟、「三新」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居民在享受信息化發展成果上有了更多獲得感。行動電話用戶規模居世界第一。2018年,我國行動電話用戶數達到16.5億戶,用戶規模居世界第一;每百人擁有行動電話115.5部,高於106.4部的世界平均水平。網民規模不斷壯大。2017年,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4.3%,較2000年提高52.5個百分點,高於49.7%的世界平均水平;2018年,固定寬帶用戶規模達到4.1億戶,較2000年的2.3萬戶明顯增加。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隨著網際網路在線購物等消費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我國快遞行業服務能力不斷增強。2019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635.2億件,自2014年首次超越美國以來連續六年保持世界第一;年人均快遞使用量為45.4件,年人均快遞支出535.5元,均保持較快增長。

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發生率已低於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2002年我國貧困發生率達到31.7%,高於25.5%的世界平均水平,是為數不多的貧困發生率超過30%的國家之一;2011年,我國貧困發生率降至7.9%,低於13.7%的世界平均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脫貧攻堅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按照世界銀行標準,2016年我國貧困發生率進一步降至0.5%,低於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我國作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疫情衝擊對民生改善的影響亟待克服。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促進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註:本文主要國際比較數據來源於世界銀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網友評論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2019年首破1萬美元
    原標題: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2019年首破1萬美元   7日,
  • 國家統計局: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恩格爾係數連降8年已...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旭 8月7日,國家統計局官網發文披露,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去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這篇文章題為《從民生指標國際比較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由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軍所撰寫。
  • 國家統計局: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超1萬美元,列全球第71
    文章提到,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人均國民總收入排名躍升至第71位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屬於世界銀行根據人均GNI劃分的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我國人均GNI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標準;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 國家統計局表示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你怎麼看?
    2020你8月7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位次明顯提升。
  • 官方談2019人均收入 人均國民總收入突破1萬美元
    那麼,在2019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如何呢?然而,現在官方談2019人均收入相關情況了,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在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現如今,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很多了,在全世界中國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是挺高的。
  • 統計局: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10410美元 排名升至第71位
    統計局: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10410美元 排名升至第71位 2020-08-07 16:03:31|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超1萬美元,列全球第71位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超1萬美元,列全球第71位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20-08-07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
  • 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  olivia chan • 2020-08-07 17:48:12 來源:前瞻網
  •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10410美元 你被平均了嗎?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10410美元!你又被平均了?突破1萬美元大關8月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達到10410美元,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數據一經公布,很快就上了微博熱搜,引來大批網友的關注。
  •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10410美元
    2.今日已公布重要數據 中國7月貿易帳(億元)4422.3,預期2867.5,前值3289.4 中國7月以美元計算貿易帳(億美元)623.3,預期425.5,前值464.2 德國6月季調後工業產出月率8.9%,預期8.1%,前值7.8%修正後7.4%
  •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突破10000美元?
    8月7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的一篇文章裡提到,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上升到了10410美元,這是首次突破10000美元。文章裡提到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說的的是一個國家的公民,在自己國家以及在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所創造出來的總價值。根據商務部的文章,GNI不僅包括我國居民所得,企業所得,政府所得,還包括一部分來自國外的收入。人均GNI這個指標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
  • 最新人均國民總收入來了,這次你被人均了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的最新消息,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接近100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人均國民總收入也有所提升,2000年時,人均國民總收入僅有940美元,在全世界排名偏後,排第141位;2010年,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4340美元,達到中等偏上國家的標準;
  •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突破10000美元?
    8月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項數據,2019年,中國人均總收入(GNI)上升為10410美元。消息被一出,網友炸開了鍋:前不久還說中國有6億人的月收入不到1000元呢,這才兩個月不到,咋就翻了好幾番。大家先穩住,別慌,聽我給大家分析分析。
  • 中國人均GNI突破1萬美元後,人均收入和歐美還有多少差距?
    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的署名文章稱: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這個數字已經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14億人口計算,2019年,中國人均財富約為4.5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1.73萬元(1美元=6.96人民幣),相比美國人均財富高達的32.3萬美元(相當於224.8萬元人民幣),僅相當於美國的14.1%。在人均GDP及收入方面。歐洲是發達國家最多的區域。
  • 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南生注意到,仍然有很多網友分不清「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區別。經常將人均GDP或人均國民總收入,當成了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從而鬧出了一些「低級笑話」。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的區別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境內,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出來的最終產品或服務的總價值。通俗的說:中國的GDP,是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國民 + 外國人」共同創造的——在2018年,約為90.03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去年全年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3.608萬億美元。國民總收入,英文簡稱是GNI。它的算法實際上就是以前的GNP(國民生產總值)。
  • 2019中國經濟「成績單」剛剛公布: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GDP總量與日...
    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在GDP總量和人均GDP這兩個經濟關鍵指標上都取得了關鍵突破:據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990865億元。這也是中國GDP總量首次逼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的高位,經濟總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二。而在人均GDP方面,我國人均GDP也首次突破了10000美元。
  • ...美國政府;外交部回應美計劃對臺出售無人偵察機;2019年中國人均...
    每經編輯:步靜 1丨字節跳動最新聲明:或將起訴美國政府 字節跳動針對美國政府行政命令的聲明:美國總統最新頒發的這項行政命令沒有遵循正當法律程序,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震驚。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啥概念?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信息量很大。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一個經濟數據,為何如此備受關注?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數據背後的故事。人均GDP反映的是每個人平均創造的財富,數值越高,反映出國家經濟產出和發展水平越高。那麼,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什麼水平呢?做個對比就知道了。2001年中國人均GDP為1000美元,18年後中國人均GDP則升至1萬美元以上,不到20年時間,數值實現10倍增長。
  •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1美元約合6.88元人民幣),跨上1萬美元臺階。這一消息引發多家境外媒體關注。
  • ...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GDP總量與日、德、英、法四國之和大體相當
    1月17日上午10點,國家統計局網站準時發布2019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各項數據。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在GDP總量和人均GDP這兩個經濟關鍵指標上都取得了關鍵突破:據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990865億元。這也是中國GDP總量首次逼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的高位,經濟總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二。而在人均GDP方面,我國人均GDP也首次突破了10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