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王翦和王賁父子倆結局怎麼樣了?

2021-03-05 巍巍漢唐

王翦和王賁父子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父子二人一共消滅了5個國家。除了消滅韓國他們父子沒有參與外,其他的五個國家能夠為秦國統一都歸功於他們父子的功勞。

王翦率兵於公元前228年消滅趙國,公元前227年把燕王喜趕到了遼東。公元前226年,王賁出兵大敗楚軍,隨後在第2年就消滅了魏國。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議消滅楚國大計。因為他的意見沒有被秦王嬴政採納,稱病自嘲,回歸故裡,回到他的老家頻陽,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省富平縣東鄉。

李信20萬大軍攻楚失敗後,秦王嬴政親自把王翦接了回來,並且把60萬大軍交給他,也把消滅楚國的重任交到了他的手中。最終於公元前223年消滅了楚國,活捉楚王負芻。

公元前二二二年,王賁率軍消滅了燕國。隨後於二二一年陳兵齊國邊境,逼迫齊王建投降。到這時位置秦始皇消滅了六國,實現了天下一統。

但秦始皇開疆拓土的野心並沒有結束,派蒙恬大軍攻打匈奴。同時派遣王翦出兵攻打南方的百越,凱旋歸來後被秦始皇封為武成侯。

隨後年歲已高的王翦就選擇了功成身退,回到了老家養老。王賁一直陪同在秦始皇的身邊,被秦始皇封為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的時候,王賁就陪在身邊。

王翦和王賁父子死後,王賁的兒子王離也成為了秦國的將軍,跟著蒙恬在北部邊境抵抗匈奴。蒙恬自殺後,秦國北部邊境的長城兵團就由王離領導。

「賁、離繼出,三代無名」,這就是關於王家最後的記載。秦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王離率領長城兵團和項羽展開了血戰,最終投降了項羽最終投降了項羽。

王離於公元前2015年死去,他的兩個兒子王元和王威逃到了齊國,後來王元的後代成為了琅琊王氏的始祖,王威的後代成了太原王氏的始祖。

王翦的墓在到賢鄉巨賢村北,是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離的墓在富平縣美原鎮千口千王堡北,是陝西省第4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王翦父子,為何在秦朝統一後便去向不明
    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王翦父子,為何在秦朝統一後便去向不明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王朝更迭,文化不斷累積,歷史不斷發展。在這眾多王朝中,秦是第一個統一全國的朝代,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大一統,往後的朝代才有了一個完整疆土的歷程。秦也是我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 秦滅六國最大的功臣:不是李斯 也不是滅五國的王翦王賁父子
    自西周實行分封制開始,到春秋戰國時期,戰爭就沒有休止,直到替周天子牧馬的嬴秦崛起,經過幾代秦王的努力,終於在秦王嬴政手中,滅了六國:齊,楚,韓,魏,趙,燕,兼併了六國的土地,一統了天下,才熄滅了幾百年的戰火,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試問秦國能滅六國最大的功臣是誰?
  • 秦始皇統一六國,嬴政手下的九大功臣誰排第一?
    他們分別是:王翦、王賁、王離、章邯、蒙武、蒙恬、蒙毅、李信、李斯,八個武將,一個謀臣,作為以統一為主題的秦國,武將的作用很突出,滅國之戰更是令人讀之熱血沸騰。這裡面武將排前三的應該是王翦、王賁和李信,王賁是大將王翦的兒子,更是秦國滅魏、燕兩國的主要功臣,李信屬於秦軍之中的「少壯派」,曾與大將王賁一起攻打燕國,將燕軍攻擊得潰不成軍,最終迫使老燕王喜不得不將太子丹殺掉賠罪,即便後來李信在攻打楚國之時失利,從秦王對其處理的態度來看,也不能否認李信個人的能力和功勞。
  • 秦滅六國時,秦國派出了七大武將,除了王翦父子還有誰?
    但是,即便如此,想要順利消滅山東六國,依然需要一支精銳之師,尤其是智勇雙全的武將。在秦滅六國時,雖然白起、樗裡疾、司馬錯等名將已經不在了,不過,秦始皇嬴政麾下,還是有不少能徵善戰的武將,尤其是以下七位武將,更是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推動了秦朝的建立。王翦首先,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王翦、王賁父子立下的戰功,或者說是攻下的疆域可以說是最大的。一方面,王翦(?
  • 細數幫助秦始皇成就統一大業的功臣
    秦始皇統一全國的功臣主要有王翦、王賁、王離、章邯、蒙武、蒙恬、蒙毅、李信、李斯等,這裡就來說一說這些功臣。 王翦是秦國名將,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縣)人,生於公元前269年。秦始皇滅掉六國的戰爭,持續了差不多10年。其中,打得最辛苦的是滅趙和滅楚兩場戰爭。
  • 盤點秦始皇麾下的5大名將,王翦僅排第二,王賁位列第四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不僅一統六國,而且還北伐南徵,開疆拓土無數。秦始皇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功績,與他麾下的人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這裡要盤點的,就是為秦始皇一統天下立下赫赫戰功的五大名將,來看看都是誰吧。TOP、5 內史騰這內史騰原本是南郡的郡守,頗有作為,後被秦始皇任命為南陽郡守,這南陽是韓國剛割讓之地,治理起來肯定有很多困難,但這難不倒內史騰。
  • 秦始皇統一六國,全靠王氏父子這倆大將!
    在秦王東進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王翦、王賁父子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王翦,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縣美原鎮千口村)人,少而好兵,精通陣法,深得秦王信任,用為大將軍。秦王政六年(前241)韓、趙、魏、燕、楚五國合縱,公推楚國為首,拜楚國春申君黃歇為上將軍,率五國聯軍,殺向秦國函谷關。秦派王翦等五員大將,各帶兵五萬,分頭迎擊。王翦決定首先消滅為首的楚軍,使五國聯軍無首自潰。
  • 王翦和李斯對秦朝有大功,為何王翦得以善終,李斯卻是慘死結局?
    戰國後期,秦國的武將王翦、文臣李斯為秦王政吞併六國、一統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王翦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是秦國開疆拓土的最大功臣,秦滅六國時,除韓國是內史騰所滅之外,趙、燕、魏、楚、齊五國都有王翦家族之人參與,魏國、齊國是王翦之子王賁所滅,其餘三國王翦都是直接參與,也是主要功臣,王翦可以說對秦統一天下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王翦最終也功績卓著被封官拜爵,拜太師一職,封武成候。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六國國君最後是什麼下場?
    對於秦始皇這位皇帝,被後人譽為「千古一帝」。當然,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的稱號,無疑是名副其實的。對於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說清楚。其中,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可謂最大的功績之一。那麼,一個問題來了,在秦始皇消滅六國的過程中,是如何對待六國的末代君主呢?韓國      秦滅六國大致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
  • 虎父無犬子丨王翦之子王賁:助秦始皇成就霸業,人生巔峰激流勇退
    將門出虎子王賁的父親王翦,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將」之一,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平三晉,滅楚國,殺魏齊。他有勇有謀,被視作秦國繼「殺神」白起之後的又一員猛將。
  • 王翦助秦始皇剷除呂不韋,父子覆滅五國,他們為何能擺脫嬴政猜忌
    而結束一切的秦朝,最出名的兩大武將世家,一是蒙恬所在的蒙氏,二是王翦所在的王氏。拋開秦始皇嬴政的死忠蒙氏不說,單說王氏。秦滅六國,王翦及兒子王賁獨滅五國,滅國之威,平定天下之功,王氏父子能存活下來真要感嘆贏老闆心胸寬廣。
  • 秦國名將王齕、王陵、王翦、王賁和王離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得益於這種軍功制度,才使得秦國名將輩出,基本山可以說是一時難以勝數,順口就能說出很多熟悉的名字——司馬錯、魏章、甘茂、白起、王齕、王陵、王翦、王賁、內史騰、蒙驁、蒙武、蒙恬、王離、章邯等等。其中我們會發現其中有很多王姓名將,很多人都會提出相同的疑問,他們究竟是不是一家人?如果不是一家人,他們之間又是否存在著一定的關係呢?
  • 秦始皇在秦滅六國之後,是怎麼樣處置六國國君的?
    山東六國則恰恰相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歷史給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關於六國國君的下場,情況也不盡相同。一 先來看韓國國君 公元前二三一年,秦始皇正式發起的滅國戰役,第一站就奔向了最弱的韓國。秦始皇大兵壓境,韓王安馬上割地求和,讓出了南陽全境,秦國東出的門戶徹底打開。
  • 中國歷代名將15:王賁
    王賁的畫像實在找不到,這是他的老爹今天我們來講講王賁,王賁作為王翦的兒子,雖然他沒有在武廟之中,但是他絕對稱得上名將。秦王政21年,公元前226年,王賁率領軍隊攻打楚國,大勝,奪取楚國十餘城。公元前225年,王賁帶領軍隊攻打魏國,決黃河之水,淹魏國都城大梁。三月後,魏國的最後一位君主魏王假投降,魏國隨之滅亡。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王賁和李信帶領軍隊攻打燕國,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同年,又攻打代地,俘虜代王嘉,趙國徹底滅亡。
  • 王翦為秦始皇滅楚,逼死項羽祖父項燕,秦朝滅亡後家族命運如何?
    王翦是秦國名將,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大功臣。他的兒子王賁也是秦國名將,父子倆都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在古代,功高震高者多沒有好下場,那麼王翦的結局如何呢?他的家族命運又如何呢?第一,王翦、王賁父子滅了六國中的五國在秦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王翦、王賁父子無疑是功勞最大的。
  • 秦將王翦和其子立下赫赫戰功,他們最後怎麼樣了?
    王翦年輕就愛好軍事,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的閼與,王翦令不滿百石的校尉回家,留下精銳,他帶著這支精銳攻取了趙的九座城邑。秦王嬴政親政後,秦國加快了統一天下的步伐。這場統一戰爭以前236年秦軍伐趙拉開序幕,前後持續15年。
  •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六國國君的結局如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最終剪滅秦楚燕魏趙韓六國,建立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那麼,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六國國君的結局各是什麼呢?一首先,在東方六國中,韓國不僅靠近秦國,而是實力最為弱小。公元前239年,韓王韓安即位,韓王安即位時,韓國形勢危如累卵,處於滅亡邊緣。
  •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如何橫掃六國,成就了他的豐功偉業
    主動承認錯誤,贏得王翦二父子在李信滅楚的故事中,秦王又是另一個人了,他好像是有無數的人格,勤於善變,但是在此故事中,我們能看見的還是秦王的良善。自秦國先後滅了韓、趙、魏、燕四國之後,秦國想要乘勝追擊,一舉攻滅楚國,完成大統一。在這場戰爭的準備中嬴政問老將王翦,而王翦卻回答:"非六十萬人不可。"
  • 王翦、王賁、王離都在歷史上神秘消失,戰功顯赫的王氏家族怎麼了
    秦朝統一天下以後,為秦朝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的王翦、王賁父子,突然就沒有任何歷史記載了,就像空氣消散在空中一樣,看不到一點蹤影了。那麼秦朝初年如此重要的兩個人物,他們究竟到哪裡去了呢?為什麼整個秦朝都沒有他們的聲音了呢?還有,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也沒有看見他們站出來,說過什麼話,保衛過大秦王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