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國:講好品牌故事,不能違背常識

2020-12-23 中國品牌

2020年12月20日上午,「2020中國品牌年會暨中國品牌創刊15年系列活動」在北京湖南大廈隆重舉行。

15年來,中國不斷強大,人民更加富裕,中國品牌的影響力和國際聲譽也不斷提升。

如何讓中國人在這樣的發展進程中,擁有高品質的品牌體驗;如何讓中國品牌持續健康發展,走向世界,這是新時代的中國品牌命題。政府部門和企業界之外,行業專家學者也長期跟蹤中國品牌發展,深耕品牌價值研究。

北京大學教授王齊國帶來主旨演講。

以下是主旨演講全文:

王齊國:非常高興出席今天這個盛會,首先我是中國品牌戰略促進會的參與者,其次我是見證了《中國品牌》雜誌社這15年的成長,作為一個老品牌人,非常高興,我今天實際上就想講三句話:

第一句話講新時代;第二句話講講中國品牌的新使命;第三句話講一下我的思考與對中國品牌的祝願;

一、新時代與美好生活願望

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句話,為什麼這樣說呢?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10月28日召開了,這次大會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成果,第一個成果是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由此中國的經濟社會就拉開了一個新的序幕,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從追求經濟的增長,要轉移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願望,所以說這兩個,一個是論斷,進入中國新時代。

第二個提出了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與人民美好生活之間的矛盾。

要化解這種結構性的問題做了一個重要的闡述,我想這是一個標誌,為什麼呢?

從2017年以後,我們中國所有的經濟和社會活動一定都會圍繞著這個新時代而發生,所以這是我想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就來自於我們中共中央的十九大。而在剛剛結束的今年10月29日結束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當中,中央用一屆全會來解決「十四五」規劃的問題,提出了「十四五」規劃的奮鬥目標,就是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所以我們做「十四五」規劃歸根結底是為美好生活去服務,這些論斷十分重要,所以說我這個開篇就是因為我們進入了新時代。

那麼新時代美好生活跟我們老百姓有什麼樣的關係?與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什麼樣的關係?我來解讀一下這個美好生活的意涵,大概用三點來說:

1、人們有美好的意識形態的信仰,就是叫正確的信仰,價值取向正確。我們過去的價值取向有點問題,這個問題在哪裡呢?我們從上到下都是以抓經濟工作為重點,這個是沒有錯的,我們要把一個很弱的國家,國力迅速的提高,所以說我們用了改革開放40年走過了西方國家200年走過的道路,所以說體現了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的速度」和中國的風採。但是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力和國家形象要成正比,而國家形象的確立要由我們龐大的人民作為基礎,因此我提出過一個叫「有大國民風範」這個大國民風範是個什麼樣的風範呢,我在北大的課堂上,在對研究生的教育當中提出四點。第一點大國民風範首先是有智慧。第二點有情誼。第三點包容。第四點從容,這「四有」,實際上對中國大國民風範的形成至關重要。比如說有智慧,你可以沒有學歷,你不能沒有知識。你可以有智慧但是你更應該有的是判斷,那麼有智慧才不至於對自己的判斷作為失誤,所以說這「四有」就是一個大國民風範的基本的考量,我希望我們未來中國人的選擇都向這方面去發展,所以人精神風貌要發生改變。

2、第二美好生活一是要過有品質的生活,我們從溫飽到小康,再到有品質,這是不斷的進步,所謂有品質,就是不僅僅物質富足,精神也要富足,我常常講的就是人要有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而這種精神追求就決定了你過的好不好,你過的是不是有品質,而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富足了,但是它的精神並沒有富足,而很多人的精神不富足,就會在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當中會迷失甚至讓自己走向了歧途。

3、第三點美好生活的意涵就是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包括尊重以及完全長成,我們每一個人不管你是學者、還是官員,還是我們的老百姓,幸福成為終極追求,所以我們要被尊重以及完全長成是一個重要的考量。這是我要講的第一點。

二、中國品牌新使命

中國品牌新使命首先是在新時代之新格局,中國品牌要擔當大任;

1、剛才講了美好生活願望,就是中國品牌要滿足人民美好願望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可能要奮鬥10年、20年、50年,但是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這是第一要務,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個中國品牌有什麼樣的新使命。

2、破解新時代矛盾要追求價值驅動,價值驅動體現的是對人以及人性的尊重,也就是說人為什麼要活著,為什麼要生產,為什麼要消費,他解決的是一個價值取向問題,而追求價值驅動是任何一個中國品牌都要為之付出的艱苦的努力。

3、提高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我非常高興得今天看到盧麗麗女士今天發布的品牌評價的原則與基礎,這個作為一個國標,很了不起,因為我們做一切這樣品牌的架構說到底就是為了做品牌的影響力,做品牌的競爭力,提高品牌競爭力首先要構建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要有體系、不能自說自話,不能只有觀點,我們為什麼在很多領域沒有發言權,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話語體系,沒有這種智慧財產權體系,因此不斷提高創新能力,通過文化創意+賦能品牌,提高產品和品牌機構的競爭力和美譽度。

4、做強品牌資產,中國的品牌雖然我們說做的已經很大了,但是中國企業的品牌資產面臨著很尷尬的局面,首先我們很多的品牌資產進入不了財務報表,體現不出來。第二點中國品牌資產長期都很弱小,做強品牌資產就是要抵禦西方國家的無端打壓和各種競爭非競爭事件的衝擊,比方說美國對中興、對華為的打壓,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它已經完全沒有規則的打壓,怎麼辦呢?要做強我們的品牌資產。

三、願望與思考

1、中國品牌建設要自己的理論體系做指引,我這裡特別講了一個用小字標註一下,要做純理論研究,中國品牌實際上只有發展,只有15-20年的時間,從2005年北大成立中國品牌研究中心到現在也只不過15年,而2005年很多學者把它稱為元年不是因為北大設立了這樣的機構,重要的是那一年我們中國開始對品牌有了一個正確的認知。做純理論研究就是因為品牌它是從營銷學裡邊誕生出來的一個分支,很多學校並沒有品牌學教程,所以我在北大實施的品牌學教程,《中國品牌》雜誌社用了兩年差不多的時間把它連載完成,實際上就是我們對品牌的一個思考。

2、正確的價值取向以及構建中國的品牌倫理,我講中國品牌倫理首先是以消費者為第一考量,其次才是創造價值,或者為股東著想。

3、講好中國品牌故事,講中國品牌故事要有兩點,第一點不要違背常識,我們很多人現在講品牌故事已經違背常識,不按常識去講話了,這是一個極易犯的錯誤,包括有一些所謂的品牌學者,為什麼說所謂的品牌學者呢?有這樣的機構,很多人就是講觀點、講品牌故事講的很亂很濫,不僅不精彩而且會傷害到品牌的本身。第二要講中國故事,要以中國人的價值取向為根本,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引進了非常多的西方的經濟理論,引進了很多的學術的成果,但是這些成果有的是被我們消化掉,成為我們自己內容,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很生硬的落地中國,水土不服。所以說很多的像這種具有中國價值取向的學術或者是體系被生搬硬套到中國,這是不對的。所以說,要通過中國人的文化,根植於我們血脈當中的文化來講中國故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鍛造一流品牌,講好品牌故事
    鍛造一流品牌,講好品牌故事 2020-09-22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戰電視劇違背常識常理、過度娛樂化 NO!
    原標題:過「篩」抗戰題材電視劇是對歷史的尊重近日,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全國廣電系統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調度抗戰題材、抗美援朝題材、抗疫題材電視劇播出工作,其中提到要弘揚抗戰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講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行動的感人故事。
  • 郭衛民:塑造品牌形象 講好中國故事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塑造品牌形象 講好中國故事中宣部部務會議成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郭衛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將如期實現,明年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品牌故事,怎麼講?
    本文將藉助瑪格麗特·馬克和卡羅·S·皮爾森提出的品牌原型理論,從品牌定位、受眾和傳播力三個角度分析日清、三得利、innocent等講了一手好故事的品牌,並試圖解決以下疑問:把故事講好的品牌們都講了什麼故事,其中有跡可循嗎?它們是如何把故事講好的?
  • 什麼樣的品牌故事是好的品牌故事?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
    所以,一個真正好的品牌故事,核心一定是精神層面的,它可以是工匠精神,企業價值觀,創始人理念,某種情感,某種生活方式…消費者已經對一個品牌的精神層面產生了認同,甚至產生了共鳴,那麼就可以初步判斷這個消費者是該品牌的真正的使用者。要不然,這個消費者也許只是銷售的過客,消費一次就不回頭,甚至連消費了都不知道這個品牌是誰。
  • 「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培訓開講啦!連企學習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2020大連品牌故事大賽」於11月27日-11月29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辦賽前宣講培訓,由好典品牌智庫創始人、「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發起人鄭策文向企業代表分享講好企業品牌故事的方法及技巧,並有近10萬網友通過直播參與了此階段的培訓。
  • 咖啡品牌如何講好新故事?讓渣渣來告訴你答案
    這就是會講故事的魅力。當然,除了品牌本身需要故事外,廣告、產品、銷售、運營、公關及用戶體驗也需要好的故事做支撐。那麼,品牌可以從哪些地方挖掘講故事的空間?故事和產品又該怎樣融合,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買單呢?在可持續越發受到重視的當下,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受到了影響,以可持續發展為大前提的故事可以吸引到很多有態度的消費者。
  • 不會遊泳的企鵝,童書違背常識是創意還是瞎編?
    但日前,有熱心讀者樊小姐向縱相新聞反應稱,她給孩子購買的繪本《小企鵝的帽子》出現了「不會遊泳的企鵝」這一不合常理的畫面,這使樊小姐產生了疑惑,這種違背常識的繪本給孩子看到,不是在誤導孩子嗎?
  • 爭流品牌策劃有限公司:想要做好品牌營銷,講好故事格外重要
    品牌營銷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在營銷的時候講好故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講好故事才能夠給消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讓消費者對於這個品牌更加熟悉更加重視,從而獲得更好的銷量。爭流品牌策劃有限公司認為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那麼有針對性的故事也是非常重要的。
  • 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從江小白、無印良品、桃園眷村說起
    品牌故事為產品賦予獨特的性格,這種性格吸引著氣味相投的消費者。他們消費的不只是具體的產品,還有價值觀。好的品牌故事能為消費者提供社交貨幣,幫助他們表達自我。買錘子手機的潛臺詞是「我是一個有匠心,有情懷的人」;在車庫喝咖啡想表達「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朋友圈發張 roseonly 的照片是在曬幸福,「 Ta 愛我一生一世」。
  • CEO帶貨 匹克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儘管作為運動品牌圈子首個開啟直播帶貨的CEO,許志華親自出圈引流,刷新了對匹克營銷玩法的認知,但作為疫情下的渠道補充手段,CEO帶貨真的會講好鞋圈的故事嗎?這無疑需要在疫情過後,重歸線下的匹克重新審視。網紅屬性實際上,匹克的營銷玩法迥異早有先兆。
  • 火爆的夜市小吃 怎樣講好自己的品牌故事
    當前擺在夜市小吃業者和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要儘快樹立品牌意識,這是推動夜經濟良性健康發展的需要。對於夜市小吃來說,在靜謐而又溫馨的夜晚,人們更多的不是為了一飽口腹,而是在追求一種品味和情趣,吃的是一種文化。過去人們對美食的評價標準是色香味俱全,現在又增加了安全、健康的要求,應該說標準更高了。
  • 5G時代,企業如何講好品牌故事?200年依雲生動演繹
    從工業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個道理是通用的,無論產品還是品牌,誰會講故事誰就會贏!講好一次故事容易,但要持久反覆地講出好故事,尤其網際網路碎片化的今天,沒幾個人能做到。今天要說的這家企業,堪稱最會講故事的法國依雲(evian)
  • 致敬中國品牌日丨講好品牌故事,沉蘊中國力量
    致敬「中國品牌日」,講好中國人的品牌故事。作為數位化智庫型財經媒體的領跑者,《21世紀經濟報導》一直以推動中國品牌成長為己任,尋找和挖掘優秀的中國品牌故事,我們舉辦的中國品牌「金象獎」也是中國最具專業性和影響力的品牌年度盛事之一,自2005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四屆。自創立以來,中國品牌「金象獎」始終堅持活動的專業性、公平性和權威性,獲得了行業內的廣泛認可。
  • 告訴你導演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今天站在獨力片電影導演又是廣告片導演的角度與大家共同來探討一下品牌營銷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的話題電影,一定要吸引觀眾,這是好電影作品的金科玉律。那麼企業如何能通過品牌故事建立起鮮明的品牌形象,並能讓品牌形象成功「突圍」成為消費者的「心裡好」,還能讓企業的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持續保持「好感度」乃至「口耳相傳」?
  • 文言文無非是讀故事,學常識,講人情
    比如這個故事。齊王夫人死,有七孺子皆近。薛公欲知王所立,乃獻七珥,美其一。明日視美珥所在,勸王立為夫人。(選自《戰國策齊策三》) 。根據注釋,珥為珠玉制耳飾。孺子呢,貴妾,七個女人,薛公:齊相田嬰,先不說內容,一定要會識字,就是秀才認字念半邊,沒有注釋,也要知道「王」字邊,多半和玉相關,「子」呢,古代是對人的尊稱,總之和人有關。
  • CEO許志華帶貨,匹克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儘管作為運動品牌圈子首個開啟直播帶貨的CEO,許志華親自出圈引流,刷新了對匹克營銷玩法的認知,但作為疫情下的渠道補充手段,CEO帶貨真的會講好鞋圈的故事嗎?這無疑需要在疫情過後,重歸線下的匹克重新審視。 網紅屬性 實際上,匹克的營銷玩法迥異早有先兆。
  • 國貨黃金時代來臨,品牌如何講好營銷故事?
    傳統國貨品牌正在被重新定義,其核心就在於一個「新」字:新的消費催生新的品質、新的價值,新國貨也需要新的品牌、新的營銷、新的渠道。 如何在新的時代浪潮下講好故事,是所有國貨品牌都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 德芙DO YOU LOVE ME、百歲山貴族故事,細說那些會講故事的品牌
    對於一個品牌,尤其是食品品牌來說,在做好產品的基礎上,講好一個故事,將冰冷的食物賦予人性的溫度是將產品的功能性賣點具象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在食品行業,有時候,走「心」比走「胃」更重要。01 品牌講故事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明知是廣告,卻還是心甘情願為它買單亞里斯多德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我們無法通過智力去影響別人,而情感卻能做到這一點。」
  • 向青少年講好文化傳承的故事
    向青少年講好文化傳承的故事,成為中青報加快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傳播重點。首先,為黨育人、服務青年,需要更多的文化自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如何將黨的文化理論創新同古今歷史(包括黨史、團史等)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