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裡怎麼跑?3個訓練法,助你馬拉松PB

2020-12-10 騰訊網

跑圈裡,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跑好馬拉松,那麼就先跑好10公裡吧。

對於新人跑者來說,跑個三五公裡是為了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對於進階跑者來說,10公裡就成了他們的日常目標距離,需要不斷進步,但是對於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就是馬拉松的基礎。

很多人會對10公裡有一個誤區,認為10公裡就是田徑10000米。實際上10公裡和10000米是兩個概念!

10000米是以米為單位,指的是在標準田徑賽道上進行的徑賽長跑,距離依內圈最短距離;而10公裡是以公裡為單位,指的是室外路跑,賽道沒有標準,會有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

10公裡其實是最健康的有氧運動距離,對於非運動員來說,這要比一場半程馬拉松或者全程馬拉松更加健康的距離,而且也是減肥的最佳運動。

10公裡應該怎樣練?

1、間歇跑訓練

間歇距離一般為400米一組。練間歇之前一定要熱身至少20分鐘,400米的間歇要比10公裡預設的速度要快,差不多接近5公裡的最快速度。間歇期越短,訓練強度越大。

2、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在長距離跑步中非常的關鍵,10公裡也不例外。力量訓練以輕量多次為主,組間休息時間不要太長,可以嘗試伏地挺身,引體向上,卷腹,推胸,蹬腿,深蹲等,練習所有核心肌肉群。建議每周做兩次力量訓練。

3、長距離測試

平時也要多跑長於10公裡的距離,這對於耐力的訓練很重要。比如15~20公裡的拉練,只有跑過長距離才會明確自身在10公裡之後的體能儲備和怎麼分配。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張10公裡和馬拉松成績的關係對照表:

注:表格對馬拉松成績的預測也會有出入,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10公裡水平去完成應有的訓練。

10公裡跟馬拉松比起來,肯定不值一提,雖是短距離,但對於速度和體力的分配會更加的嚴格,所以需要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每公裡配速,可以試著「前慢後快」,一定要把體力留在5公裡之後的半程。

10公裡,距離上而言,也就是馬拉松的四分之一,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裡,10公裡是馬拉松的入門級跑量,如果你能跑完第一個10公裡,稍微練練,就離半程馬拉松不遠了。

『話題討論』

你每天都跑步嗎?

你的10公裡PB是多少呢?

期待你的留言、分享~

關注「跑亮神州」官微,了解身邊的體育賽事

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左下角,您點一下贊,小編工資漲1毛

相關焦點

  • 10公裡怎麼跑?3個訓練法,助你馬拉松PB
    跑圈裡,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跑好馬拉松,那麼就先跑好10公裡吧。對於新人跑者來說,跑個三五公裡是為了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對於進階跑者來說,10公裡就成了他們的日常目標距離,需要不斷進步,但是對於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就是馬拉松的基礎。
  • 10公裡3個訓練法,助你馬拉松PB
    跑圈裡,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跑好馬拉松,那麼就先跑好10公裡吧。對於新人跑者來說,跑個三五公裡是為了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對於進階跑者來說,10公裡就成了他們的日常目標距離,需要不斷進步,但是對於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就是馬拉松的基礎。很多人會對10公裡有一個誤區,認為10公裡就是田徑10000米。實際上10公裡和10000米是兩個概念!
  • 美國跑者練習的漢森馬拉松訓練法究竟該怎麼練
    美國大多數馬拉松跑者在運動時,都普遍採用《漢森馬拉松訓練法》的基本訓練理念,足以體現這套訓練法的專業程度。
  • 精英跑者登上奧運殿堂的鐵血訓練法,漢森馬拉松訓練法
    而風靡近30年的漢森馬拉松訓練法,曾幫助過許多跑步選手實現奧運夢想,現在也是不少市民跑者在追求個人成績時奉行的圭臬。若要研究漢森馬拉松訓練法,雖然在坊間可買到英文版《Hansons Marathon Method》或簡體中文版《漢森馬拉松訓練法》,但少見經整理的精華版完整內容。陳柏長醫師特別以訓練哲學、訓練計劃等各角度深入分析漢森馬拉松訓練法,讓跑者能在最有效率的時間內了解其精隨。
  • 間歇跑:讓你跑得更快的訓練法[42乾貨]
    一般採用10*400到30*400訓練。300米間歇適用青少年訓練。和提高絕對速度時訓練。 *各種馬拉松目標成績的間歇跑配速,僅供參考。全馬比賽目標 800米間歇時間/休息時間 長距離間歇配速3:00小時 2:50分/3分鐘 3:50分/公裡3:15小時 3:05分/3分鐘 4:10分/公裡3:30小時 3:20分/3分鐘 4:30分/公裡3:45小時 3:35分/3分鐘 4:50分/公裡4:00小時 3:50分/4分鐘 5:10分/公裡
  •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秘籍
    如果你是一名跑步愛好者,一定聽說過《漢森馬拉松訓練法》(Hansons Marathon Method),今天登場的Kevin Hanson、Keith Hanson就是這本書的創作者。如果你對他們的成就很了解,可以直接拉到文章底部跟大神親切互動。但如果你還是跑圈新人,那還是老老實實下滑,了解一下這兄弟倆的過人成就!
  • 如果你能跑好10公裡,就離PB不遠了!
    跑圈裡,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跑好馬拉松,那麼就先跑好10公裡吧。 對於新人跑者來說,跑個三五公裡是為了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對於進階跑者來說,10公裡就成了他們的日常目標距離,需要不斷進步,但是對於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就是馬拉松的基礎。
  • 揭秘美國跑者都在使用的馬拉松備賽方法:漢森訓練法
    今天帶領跑者認識另外一種在美國流行的經典馬拉松訓練方法——漢森馬拉松訓練法。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是由漢森兄弟(凱文.漢森、凱斯.漢森)和盧克.漢弗萊創造,是美國本土跑者較為喜愛的馬拉松送訓練法。其中作者盧克.漢弗萊採用漢森訓練法,實現了2008、2012兩屆奧運會選拔賽達標,並把個人最好成績提升至2:14:39。
  • 跑者進階必練!亞索800,最簡單粗暴的馬拉松訓練法
    「亞索800」是由美國《跑者世界》資深編輯巴特·亞索(Bart Yasso)發明並以其命名,號稱最簡單的馬拉松訓練法,是提高跑步成績,提升耐力最有效的訓練手段。簡單而言,「亞索800」訓練法就是通過800米跑,來進行馬拉松訓練並預測完賽成績。
  • 備賽訓練指南|最符合大眾實際的10公裡訓練法
    對於中籤的跑者而言,已經進入了備賽衝刺階段。你開始訓練備賽了嗎?適合大眾的10公裡訓練法,也許就是你備賽的正確選擇。10公裡左右有一定的量和強度的刺激,同時又不會耗時過長體力消耗過大,所以10公裡成為很多跑者日常訓練的常見跑量。
  •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 18周馬拉松訓練計劃(附訓練表)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Hanson's Marathon Method,以下簡稱「漢森訓練法」)源自1992年,當時的Hanson兄弟(Kevin,Keith)認為訓練計劃過時,都是在周間做些小訓練,在周末進行大量訓練,他們想要規劃一個更整體更全面的訓練計劃。基礎階段、強度階段、力量跑階段、賽前減量階段。
  • 《丹尼爾斯經典跑步訓練法》:新手如何突破10公裡
    具體做法是,保證每周一次的8公裡的長距離跑以及每周3次左右的循環跑。重複訓練跑(R跑)是以最大速度完成多個短距離跑,對身體施加適當的壓力。也就是說,5公裡的距離,你需要在跑完頭3.3公裡後做好充分的準備。
  • 《丹尼爾斯經典跑步訓練法》:拒絕平凡,挑戰馬拉松,實現新高度
    I跑),只需要以你自認為可以堅持10~12分鐘的最快配速來跑,單次 I 跑不要超過10公裡或者在周跑量8%之內。比如:周跑量是80公裡,你目前的5公裡用時18分45秒,那麼I跑配速跑80 x 8% x 3分45秒 = 24分鐘。階段四:這個階段建議乳酸門檻跑(T跑)和間歇訓練跑(I跑)組合訓練,訓練量達到平時的一半訓練量即可。每周訓練日建議安排2~3個輕鬆跑。
  •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跑10公裡,那麼你很難跑出一場成功的馬拉松
    如果你想嘗試馬拉松,就先學會怎麼跑出一個完美的10公裡吧。---傑夫·蓋洛威(美國跑步教授) 在國際跑圈裡,尤其是一些知名的跑步俱樂部中,經常流行這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跑10公裡,那你很難跑出一場成功的馬拉松。
  •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跑10公裡,那麼你很難跑出一場成功的馬拉松
    如果你想嘗試馬拉松,就先學會怎麼跑出一個完美的10公裡吧。一場成功的10公裡,是馬拉松最好的奠基石。我們都知道全程馬拉松的距離是42.195公裡,所以並不是你隔三差五就可以跑的,但是你跑一場10公裡,卻非常的容易。
  • 跑10公裡能提高馬拉松成績嗎?
    讓我們來看下切普特蓋的分段成績:美國的跑步教父傑夫·蓋洛威曾經說過,「如果你想嘗試馬拉松,就先學會怎麼跑出一個完美的10公裡吧。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10公裡應該如何跑?10公裡相比於馬拉松來說,是個短距離的路程,對於速度和體力的分配反而更加細緻和嚴苛,因此需要合理分配每公裡配速。
  • 跑步耐力●七種訓練法
    並不是都會適合你,但總會有適合你的,按照計劃進行訓練,你會發現自己的耐力水平會有顯著增長,你將跑得比以前更快更輕鬆。1:一次鎖定一個目標(1英裡約=1.6公裡)如果要選出一種最基本的耐力訓練法,那就是這種了。它的要點在於逐步提高,要堅持訓練,保持耐心,不可冒進。
  • 【馬拉松訓練】馬俊仁訓練法
    時勢造英雄,馬俊仁教練以全新的姿態創造了馬俊仁訓練法。馬俊仁訓練法是我國田徑界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在無數次失敗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中,不斷探索和尋找突破中迸發出來的。馬拉松選手,只是速度耐力或速度好,也出不了優秀的中長跑運動員。」一改過去什麼素質好練什麼項目的理論觀點。如曲雲霞100米的成績達11.89, 800米1:59.85, 1500米3:50.46, 3000米8:12.18, 5000米、10000米、馬拉松跑均為世界水平。他所訓練的隊員各個距離的跑均表現出很高的水平。全面發展,以短促長,以長補短,是馬俊仁訓練法對中長跑、超長跑訓練理念的更新和發展。
  • 北京首個音樂半馬——2018悅節拍音樂半程馬拉鬆開放報名!
    Run To The Beat悅節拍音樂半程馬拉松是北京首個音樂半馬  賽事基本信息:2018年5月20日將在美麗的昌平十三陵水庫景區開賽,設半程馬拉松、10公裡、5公裡三個項目,屆時賽道上將設有多個音樂站,有樂隊和DJ
  • 十公裡很神聖,跑得了是真跑者,跑不了則是一個假跑者!
    如果放棄了對距離的追求,那只能說是個跑步愛好者!即便你能堅持每天跑五公裡。所以,李寧發起了一個賽事叫10K路跑聯賽,而不是5K,可見10公裡對跑步人群劃了一個隱形的區分線。十公裡反應跑步水平10公裡不但區分了真跑者和「假跑者」,而且對於很多跑友來說,十公裡的成績則直接反應出來了他的跑步水平,所以他們會用十公裡的成績來預測馬拉松成績,很多職業跑步教練也會以十公裡的成績來挑選跑步苗子,它也是評判跑步選手能力的標準之一。所以,跑步水平高不高跑個十公裡就知道了,如果很輕鬆,那麼你跑馬拉松也會相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