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賽訓練指南|最符合大眾實際的10公裡訓練法

2021-01-21 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松

距離2020「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松暨大運河馬拉松系列賽(常州站)正式開跑還有8天!對於中籤的跑者而言,已經進入了備賽衝刺階段。


你開始訓練備賽了嗎?適合大眾的10公裡訓練法,也許就是你備賽的正確選擇。


10公裡左右有一定的量和強度的刺激,同時又不會耗時過長體力消耗過大,所以10公裡成為很多跑者日常訓練的常見跑量。


而要實現200-300公裡的月跑量,每次訓練跑10公裡左右也是基本要求,這樣才能確保實現月跑量目標。


充分利用好10公裡跑,提升10公裡成績,對於跑者是一種更加符合跑者實際的訓練方式。


經常進行20公裡以上的長距離或者多組800-1000米間歇跑,在跑者訓練中總體佔比還是很小。10公裡有時間、量、強度的積累,最適合大眾跑者,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十公裡跑。



10公裡跑是馬拉松專項耐力的
重要訓練方法


10公裡跑時間不長不短,是馬拉松專項耐力的重要訓練方法,10公裡成績與馬拉松成績有著高度的關聯性。


下表顯示了10公裡成績與馬拉松成績之間的關係。

在專業隊,10公裡跑的速度比馬拉松比賽的配速要快不少,是一種重要的馬拉松專項速度的訓練方法。


所謂專項速度不一定都是指馬拉松比賽時的速度,而是指以圍繞馬拉松專項能力,所施加的不同速度的組合訓練,有可能比馬拉松配速快,也有可能比馬拉松配速慢。


長按圖片☝可保存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只為讓運動員進行馬拉松配速訓練,運動員很容易因為反覆接受同一種刺激而陷入神經疲勞,所以真正好的馬拉松訓練,不可能是天天拉距離,而是通過快慢結合的訓練,全面訓練運動員的能量供應系統,建立紮實的專項能力。


10公裡跑比馬拉松比賽速度快,但又不同於間歇跑、衝刺跑,是一種極佳的馬拉松專項速度訓練方法。


馬拉松430/400/330/300所對應的10公裡成績

 


將10公裡跑進行細化訓練


對於專業運動員而言,10公裡跑往往意味著全速跑,這時的速度基本上可以視作乳酸閾跑。


所謂乳酸閾跑是指從混氧到無氧的臨界值(也有人認為不存在混氧,混氧也屬於有氧),超過這個值,乳酸迅速堆積,你會很快感覺疲勞。


比如間歇跑就是這樣,而處於這個臨界值,你感覺很累,但其實還可以堅持好幾公裡,這時的速度就是乳酸閾跑配速,乳酸閾跑訓練是一種重要的馬拉松專項強度訓練。



對於大眾跑者而言,10公裡跑可以進行充分的細化訓練:

● 比如你可以進行輕鬆跑、馬拉松配速跑直至進行全速跑,10公裡輕鬆跑適合中級跑者,高級跑者如果覺得10公裡輕鬆跑距離不夠,可以延長至15-18公裡;


●  而10公裡馬拉松配速跑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有氧跑,速度比輕鬆跑快,也即馬拉松比賽時的配速,10公裡馬拉松配速跑可以作為成熟跑者日常訓練的主要方法。


●  對於中高級跑者要適當進行10公裡快速跑,也即你在個人能力範圍以內全力完成10公裡,這個強度比馬拉松配速快,但又達不到間歇跑的速度。


這個速度是很好的馬拉松專項速度訓練,跑者往往認為跑快只能在間歇跑中實現,其實,比間歇跑速度稍慢但又比馬拉松配速跑快,這種速度就是所謂乳酸閾跑配速。


在狀態好的時候,乳酸閾跑可以持續45分鐘到1小時,但你會感覺很累,需要一定毅力才能完成。


高級跑者也可以實際測試一下個人10公裡成績,而這種測試跑者事實上很少進行。

備註:最大心率最好採用實測,而不是通用的220減去年齡


不妨多進行提升10公裡跑的

中短周期訓練


10公裡成績與馬拉松成績的關係顯然並不是10公裡用時乘以4再加上2公裡耗時,這裡面有這樣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那就是:10公裡成績越差,馬拉松比賽掉速越明顯,10公裡成績越好,馬拉松比賽掉速越少。


如下所示:

● 10公裡60分 馬拉松成績為433

● 10公裡55分 馬拉松成績為411

● 10公裡50分 馬拉松成績為349

● 10公裡45分 馬拉松成績為327

● 10公裡40分 馬拉松成績為304

● 10公裡35分 馬拉松成績為241


 

所以要提升馬拉松成績,同時減少馬拉松比賽中的掉速現象,好好提升你的10公裡成績特別關鍵,好的10公裡訓練是提升你的耐力的王炸方法。


由馬拉松一姐李芷萱主教練——李國強教授講授的這門為期9周的《10公裡成績提升訓練》課程及計劃,將幫助你精進跑步知識、提高運動表現。



掃碼👇了解課程

無論你是剛能完成十公裡跑步不久的小白,還是有著跑步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這門課程都會適用於你。


你將學會如何改善缺陷、享受跑步的過程,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痛苦承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擊閱讀原文

     助你打破訓練瓶頸,迅速提升跑步成績

相關焦點

  • 精準的按照配速訓練才能有效提升耐力:漢森訓練法乾貨全解析
    目前,大眾跑者已經完全進入冬訓階段,這段時間比賽不多,跑者有較長時間進行備賽訓練,提升自己的能力,為3月份開始的上半年賽季做好充分準備,有什麼好的訓練體系可以介紹給大眾跑者嗎? 之前一文《揭秘美國跑者都在使用的馬拉松備賽方法:漢森訓練法》介紹了美國大眾跑者普遍採用的漢森馬拉松訓練法的基本訓練理念,它是由漢森兄弟創造;該訓練法強調訓練過程中始終貫穿累積性疲勞原則
  • 《丹尼爾斯經典跑步訓練法》:新手如何突破10公裡
    該階段可以不用計時,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日程,利用自己的力量輕鬆完成這個階段的訓練。階段二:這個階段開始加入一些高質量訓練。具體做法是,保證每周一次的8公裡的長距離跑以及每周3次左右的循環跑。重複訓練跑(R跑)是以最大速度完成多個短距離跑,對身體施加適當的壓力。
  • 為何說「組合訓練法」更能提高訓練效率?
    對於大眾馬拉松跑者而言,在訓練環境(運動天賦、後勤保障、訓練時間不能保障)不如專業運動隊的情況下,提高訓練效率的最佳途徑是儘可能將影響運動員專項成績的各種訓練內容組合在一起,力求達到最佳訓練效果。接下來針對馬拉松訓練特點和訓練內容(訓練內容包含有氧訓練、混氧訓練、無氧訓練、速度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和大家分享一下98跑俱樂部破3小分隊「組合訓練法」計劃。
  • 運動會備賽指南
    運動會備賽指南 ////////////////////// 2020年江蘇警官學院運動會將在下周拉開帷幕,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警院學子們有哪些備賽小Tips呢?
  • 【馬拉松訓練】馬俊仁訓練法
    時勢造英雄,馬俊仁教練以全新的姿態創造了馬俊仁訓練法。馬俊仁訓練法是我國田徑界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在無數次失敗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中,不斷探索和尋找突破中迸發出來的。在訓練中合理安排有氧、有氧/無氧、無氧訓練的比例、組合、方式、間歇、負荷、訓練階段與專項的需求,提高了訓練效果(圖4-2)。圖1-1三種素質的互補效應馬俊仁訓練負荷大是眾所周知的, 1992年人均全年負荷量達到8000公裡,月最大負荷量達1000公裡。
  • 揭秘美國跑者都在使用的馬拉松備賽方法:漢森訓練法
    ★ 丹尼爾斯訓練法主要強調在不同訓練階段採取不同的訓練手段;★ MAF180主要講述通過低強度慢跑打好有氧基礎;★ 亞索800則是一種高強度的間歇跑訓練,同時可以根據800米間歇跑成績預測馬拉松成績。這些訓練方法都曾經訓練出許多大眾精英跑者,可謂百花齊放。
  • 地獄式訓練——100RM肌肉訓練法
    >
  • 800米8組間歇加13公裡正常跑21.77公裡
    我是昆明山水,8.8全民健身日,親自跑個半馬 今天是雲南牛人馬備賽倒計次第七次離今年首馬還有14天,今天是備賽訓練第四次,還有六次。跑步距離21.77公裡。備賽訓練計劃今天跑800米間歇8組延伸半馬應個全民健身日的景。昨晚受蚊子侵擾,起床時間到了,竟然只睡了3個小時,肯定不能跑間歇,只好回籠覺三小時,看看天陰正好,10點出門。又一次中午結束,咬牙堅持吧。先看看配速圖。1:55:58時的配速是抽空叫了午餐外賣。
  • 中長跑「速度耐力」訓練法
    :10公裡+間歇訓練400米x8次。方法:按照心率150次/分進行有氧跑10公裡,休息時間:10分鐘。進行400米間歇訓練,強度要求:175~180次/分,休息時間:1分/個。2、間歇訓練:(600米x200米)x5組,方法:按照心率140次/分進行4公裡熱身,休息10分鐘。
  •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 18周馬拉松訓練計劃(附訓練表)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Hanson's Marathon Method,以下簡稱「漢森訓練法」)源自1992年,當時的Hanson兄弟(Kevin,Keith)認為訓練計劃過時,都是在周間做些小訓練,在周末進行大量訓練,他們想要規劃一個更整體更全面的訓練計劃。基礎階段、強度階段、力量跑階段、賽前減量階段。
  • 三種主要跑步速度訓練法比較 你最適合哪種?
    網易體育12月3日報導:法特萊克訓練法、Tempo訓練法和間歇訓練法是三種最主要的跑步速度訓練方法,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也會給你帶來不同的訓練效果。
  • 實話實說,10×10訓練法才是增長肌肉的快車道,想變壯的可以試試
    顧名思義,這種訓練方法起源於德國,而且我們從他的名字中也能夠猜出這是一種高容量的訓練方法,如果你對德國容量訓練法這個名字非常的陌生,那麼我說10X10訓練法你一定就有所耳聞了,沒錯這就是一種以每個動作做10組,每組做10次為主的訓練方式。
  • 李芷萱主教練親傳訓練秘訣:如何提升10公裡專項耐力?
    10公裡左右有一定的量和強度的刺激,同時又不會耗時過長體力消耗過大,所以10公裡成為很多跑者日常訓練的常見跑量。  而要實現200-300公裡的月跑量,每次訓練跑10公裡左右也是基本要求,這樣才能確保實現月跑量目標。
  • 【訓練計劃】31分鐘10公裡訓練計劃
    訓練前提條件:在32分鐘內完成10公裡跑在1小時11分內完成半程馬拉松
  • 【訓練計劃】45分鐘10公裡訓練計劃
    訓練前提條件:在48分鐘內完成10公裡跑在1小時47分內完成半程馬拉松
  • 兩大馬拉松訓練流派方法都在強調這一點
    跑友在學習跑步訓練時,很容易學到具體的跑步訓練方法,但是方法再多都需要合理地組合安排,而非一味LSD訓練或者一味間歇跑訓練,這就涉及到馬拉松訓練計劃的制定,尤其是一個完整的備賽周期究竟應該如何安排。在美國,至少有兩大馬拉松訓練體系比較為跑者所了解,一個是漢森馬拉松訓練法,另一個是丹尼爾斯訓練法。
  • 5x5訓練法
  • 5公裡和10公裡,應該如何科學訓練?
    」5公裡和10公裡有很大的不同,但它們的訓練卻可以很相似。5公裡和10公裡跑者都需要確保他們的訓練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己的有氧能力、移動效率和乳酸門檻,這便需要在訓練中好好結合R跑(重複跑)、I訓練(間歇跑)和T跑(乳酸門檻跑)。這些類型的訓練全都很重要,但有些跑者發現,專注在其中一種訓練上會有更好的效果,有些人則發現使用其他方法的效果更好。
  • 跑步耐力●七種訓練法
    並不是都會適合你,但總會有適合你的,按照計劃進行訓練,你會發現自己的耐力水平會有顯著增長,你將跑得比以前更快更輕鬆。1:一次鎖定一個目標(1英裡約=1.6公裡)如果要選出一種最基本的耐力訓練法,那就是這種了。它的要點在於逐步提高,要堅持訓練,保持耐心,不可冒進。
  • 金字塔訓練法:肌肉快速增長的秘密
    但在健身圈,這三個字可一點都不神秘,因為金字塔訓練法是一個既有科學性又有權威性的訓練方法。當你發現很多肌友只要幾天不見,肌肉就壯了一圈,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都在背後悄悄做【金字塔訓練法】。嚴格來說,金字塔訓練法包括三種類型,分別是正金字塔訓練法、倒金字塔訓練法和混合金字塔訓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