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寶佛畫——唐密十二天像高清全圖

2021-01-13 騰訊網

日本國寶佛畫

唐密十二天像高清全圖

所謂十二天指方位之神(天的意義與神相同)。平安時代以後傳入日本的密教在東、西、南、北四方之外,加上四維、上下及日月而產生了十二尊守護神這樣的組合。若將尊像名與方位列舉來看的話,各是風天(西北方)、水天(西方)、羅剎天(西南方)、閻魔天(南方)、火天(東南方)、帝釋天(東方)、伊舍那天(東北方)、毘沙門天(北方)、梵天(上方)、地天(下方)、月天及日天。本作品傳存於東寺(教王護國寺),與同存該寺的五大尊(五大明王)像五幅一起,正月時用於宮中的儀禮,是件傳存有序的作品,從中可明顯看出日本繪畫所受中國唐和五代的影響。

平安時代是日本古代的一個歷史時期,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一攬大權為止。在奈良朝末期,朝廷與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激化。為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桓武天皇於784年決定從長岡遷都到山城國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平安時代的稱呼來自其國都的名字。

平安時代相當於中國的中唐和晚唐,那時中國佛教流行天台宗和密教,所以日本也流行天台、密教兩宗。日本佛教雖然是從中國移植的,但傳到日本後逐漸日本化了。日本佛教國家主義色彩濃厚,日本當時的佛教弘法大師空海回國後的一切活動都是為國家的,他把東寺(在京都)改為教王護國寺,還將高雄寺改為神護國柞真言寺。這種濃厚的鎮護國家思想是日本佛教的特色之一。

平安時代以後,每年正月於宮中舉行祈求玉體安穩(指天皇身體無恙之事)、鎮護國家、五穀豐穰等大規模密教儀禮。這也稱作「後七日御修法」。提倡者雖是弘法大師空海(774-835),但真正被實行應在空海去世之後,是東寺歷代最高責任者所需從事的例行事務。通常,在寺院內設置真言院的常設道場,並以兩界曼陀羅為本尊,其旁配以五大尊及十二天像。其畫像前後曾經過多次傳摹。

由於大治二年(公元1127年)東寺寶物倉庫失火,原本的畫像被燒毀,本作品即於當時重新再加以製作的。這段經過在記載了東寺歷史源由的《東寶記》中有詳細的敘述。根據其記載,當初乃東寺長老勝覺命覺仁按照弘法大師樣本所描繪。然而,卻被鳥羽院指斥為「疎荒」。故而據說重新叫來美作法眼,以仁和寺圓堂本為底本而完成製作。這件再製作本被認為即是本作品。

在十二幅之中,製作手法雖略有不同,不過,其左右對稱具均衡感的姿態與細密的描寫、醇鬱的色彩與截金紋樣的組合等特色(截金指將金、銀箔切成小塊,裝飾於繪畫或雕刻作品上的技法),在很多方面顯示了這個時期對濃厚裝飾美的偏好。可以說是當時最高等級的作品。

【作品名稱】唐密十二天像法相圖

【作 者】佚名

【作品類別】繪畫

【創作年代】平安時代(日本)

【作品材質】豎軸 絹本 設色

【作品尺寸】144.2cm×126.6cm

【文物現狀】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

1月天像

1 月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月天的梵文為Chandra,外表做菩薩形。原本為印度教神祇,後來被列入密教十二天之一,成為佛教的守護神,為住空二十八宿十二宮神一切宿眾之主。

這幅月天像,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坐於毛氈座上的姿態是其特色。月天左側的佛右手捧著月兔,在其它的畫作中,可見到月天手捧月兔,或者乘坐白鶴的例子。

2 日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日天梵名為Surya,以菩薩形現身。原為印度教神,後來被列入密教的十二天之一,成為佛教的守護神。為星眾七曜諸執遊空一切光神之主。

這幅日天像,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坐於毛氈座上的姿態是其特色,也有乘坐三頭到七頭白馬馬車的例子。

3 西北方:風天像

3 風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風天是守護西北方之神,為風神無形流行神之主。

本幅風天像,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原為教王護國寺所藏。十二天,是八方、天地以及日月的守護神,風天是守護西北方之神。風天即風神,面呈老相,右手持幡杖,寶相花卉紋與唐草紋給人一種高貴的印象。賦彩厚重,紋樣醒目,筆致洗鍊,加上風天身後的二重圓光,仔細地描繪出風天像的獨特性。從風格特徵來看,有學者認為本圖應該是1040年的作品。

4 西方:水天像

4 水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水天是守護西方之神,水天為川流江河大海龍眾之主。

本幅水天像,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水天彷佛從深色的背景中浮現而出,就像水的精靈一樣優美,其衣著色彩柔美如花朵一般。水天膝蓋的部分,周圍以明色暈染,又以截金手法的紋樣裝飾。這些特色,都顯現了符合佛畫最盛期的典雅之趣。

5 西南方:羅煞天像

5 羅煞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羅剎天是守護西南方之神,為羅剎食血鬼眾之主。

此幅羅煞天像,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原為教王護國寺所藏。十二天,是八方、天地以及日月的守護神,羅剎天是守護西南方之神。右手持劍,左手呈劍印。本圖三尊像的構圖簡明而描寫風格獨特,前方的兩名侍者,眼睛細長而別具魅力。羅剎天的火焰光背與衣著上的鳥獸紋樣,也使得本圖具有特別的吸引力。

6 南方:閻魔天像

6 閻魔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焰摩天是守護南方之神,為五道冥官太山府君司命行疫神諸餓鬼等之主。

本幅閻魔天像,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原為教王護國寺所藏。十二天,是八方、天地以及日月的守護神,閻魔天是守護南方之神,右手手掌向上,左手持人頭幢。閻魔天以慈悲相表現,身上披掛的華麗裝飾品,都用金銀箔加以妝點。

7 東南方:火天像

7 火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火天是守護東南方之神,為火神及諸持明神仙眾之主。火天經常以表情嚴肅的老人形象呈現,本幅的火天卻顯得溫和而親切。

本幅火天像,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原為教王護國寺所藏。十二天,是八方、天地以及日月的守護神,火天是守護東南方之神。火天經常以表情嚴肅的老人形象呈現,本幅的火天卻顯得溫和而親切。

8 東方:帝釋天像

8 帝釋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帝釋天是守護東方之神,為蘇迷盧等一切諸山所攝天鬼之主。

本幅帝釋天,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原為教王護國寺所藏。十二天,分別是八方、天地以及日月的守護神,帝勢天是守護東方之神。本圖之截金紋樣與華麗的色彩特別出色。此外,值得注意之處是,前方侍者的衣著上有著粗細變化的描線,和京都國立博物館所藏的《釋迦金棺出現圖》有著非常類似的表現。

9 東北方:伊舍那天像

9 伊舍那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伊舍那天又稱大自在天,是守護東北方之神,為魔眾之主。

這幅伊舍那天像,是宮中真言院為了每年正月所舉辦的「御七日修法」活動,於大治2年(1127)所繪製的十二天像之一,原為教王護國寺所藏。十二天,分別是八方、天地以及日月的守護神,伊舍那天是守護東北方之神,右手持三叉戟,左右持血杯。本圖用色豐富而截金華麗,乃是平安時代後期佛畫的優秀之作。

10 北方:毘沙門天像

10 毘沙門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毘沙門天又稱為多聞天,是守護北方之神,為藥叉吞食鬼神之主。右手持寶棒,左手持寶塔,在毛氈座上呈結跏趺坐。這是教王護國寺舊藏的十二天像之一,由於從相關文獻可知其製作年代,是非常重要的作品。用色豐潤而截金紋樣華麗,顯示出院政期的喜好,是一幅優美的毘沙門天像。

11 上方:梵天像

11 梵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梵天是守護上方之神,為色界靜慮一切諸天之主。梵天的傳統形象乃四顆頭、四張臉以及四隻手臂,口中不斷地誦讀《吠陀經》。特別在北印度,他常常有著一綹白鬍鬚,代表他幾近永恆的存在。

東寺舊藏的十二天像,繪於大治2年(1127),全12幅之中,僅梵天與風天兩幅繪製地特別仔細,尺寸也特別大。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這兩幅有可能是逃過長久元年(1040)大火之災的留存品,但一般還是認為,畫風的差異乃是因為畫師不同所致。

12 下方:地天像

12 地天像

規格:縱144.2釐米 橫126.6釐米

地天象徵大地,與梵天呈對比,別名堅牢地神,為地上諸神及樹下野沙諸神之主。這幅地天色彩豐富,裝飾凝練,乃是院政時期的代表作。

▍版權聲明:

本文為網絡採集文章,由玉泉寺編校發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當陽玉泉寺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相關焦點

  • 分享:《日本國寶十二天》超高清打包一套
    十二天,原是古印度敘述事史詩的《摩訶波羅多》(Mahābhārata)裡,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八個方位及其護法,已存在於婆羅門教教義中,後密宗在印度興起,襲承八方天的信仰,還加上日天、月天、上方天及下方天等,成為佛教的十二天信仰。
  • 唐密三大祖庭
    敕賜錦繡褥十二領繡羅幡三十二首。又賜道場僧二七日齋糧。敕近侍大臣諸禁軍使。併入灌頂。」758年,應不空所請,唐肅宗在大興善寺設置灌頂道場,從而在華夏大開灌頂之風。764年,不空奏請皇帝將49位全國著名的僧人從其他寺院集中到這裡來,集中譯經、修習密法。正因如此,大興善寺成為盛唐時傳播弘揚唐密的中心,這裡被譽為唐密祖庭。
  • 佛教護法神:種子字十二天像全圖
    佛教護法神:種子字十二天像全圖絹本著色 金泥 掛軸  縱122.7cm  橫41.8cm
  • 日本國寶帶你夢回唐朝
    日本方面派出了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四大國立博物館館長、醍醐寺第103代座主的豪華陣容護寶而來。90件展品全部來自醍醐寺珍藏,其中包括13件日本國寶、31件日本重要文物。它們將分別在上海博物館和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上海的展期至7月10日結束。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展覽開幕式上稱,日本此次拿出的是一份「夢幻展品目錄」。
  • 唐密文化——唐密真正的修行方法
    唐密就是恢復了唐朝開元三大士來中國的密宗。不是到了日本以後,被日本人有所走樣了的密宗。東密是歪曲了的。真言密語為什麼有用?是菩薩在佛面前有這個願望,如是眾生裡有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就念這個真言咒語,就能成功的。真言咒語也不是菩薩從頭腦裡想出來的,是發的那個大願時,入定以後,身體裡面法性活動,就發出自然的語音。是從法性裡自然流露出來的語音,因此成為真言咒語。
  • 略說唐密
    與此同時,唐密在對外的影響亦極大,日本、朝鮮、印尼、爪哇、西域等國人紛紛入唐學習。其中,日僧空海、最澄入唐學習,學成後傳入日本成為東密和臺密。然而,唐密之傳承要求極高,非普門傳燈阿閣黎(法師)不能收徒傳法。教內約束極嚴,授法必須建立曼荼羅,否則犯三昧耶戒。因此,傳承不易,更易受社會變亂之影響。
  • 唐密十二天(圖)
    唐密十二天法相關於唐密十二天,對於漢傳佛子來說是比較陌生的,除非您是學習東密(真言宗)的佛子,否則相關的記載,您得用心查閱大藏經密教部。依據唐朝不空阿闍梨譯之《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一卷》記載,『十二天乃是往古諸佛。為度眾生而來現也』、『地水火風。日月諸天皆有內外養育之恩。』。然而諸天對眾生有養育之恩,但眾生多不知報恩,多造惡業,故十二天怒時,均有許多天災的發生。此經記載:『如是諸天何時歡喜何時瞋怒。謂諸國王及諸人民。以非治世作不善業。殺盜常行而舍正法。爾時諸天皆生愁憂。愁憂即過便生瞋怒。』
  • 超級貴重而美麗的天守閣!被日本視為國寶的五座名城!
    同樣的,日本的歷史雖短,但在戰國和江戶時代,許多的將軍大名都會建造自己的城堡,如今更有被稱為「國寶五城」的歷史名城留存至今。姬路城(兵庫縣)兵庫縣的姬路城即使是不知道「國寶五城」的人,可能也曾略有耳聞,可見它作為日本第一名城的呼聲之高。
  • 日本空海大師當年創立的唐密,是他傳承後返歸中國的
    日本空海大師當年創立的唐密,是他傳承後返歸中國的 他就是持有曼荼羅感的靜先生 因為聞名遐邇的高野山金剛峰寺,作為日本古義真言宗的總本山,是中國唐代時的日本遣唐使、書聖、日文平假名的發明者、著名的弘法大師空海(774~835)創建的。 更關鍵的是,這場盛會的主角,也是一位大師級的中國高僧,據說,是他,傳承了當年空海大師在日本創立的唐密後,又把唐密返歸了中國。這到底是是怎麼一回事呢?
  • 佛教:「唐密」的短暫復興
    此外,漢地也有密教,這就是唐代開元年間,經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史稱「開元三大士」)傳人中國、經由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而形成的唐密。唐密曾經在唐中期盛極一時,唐代宗室對此十分虔信。公元845年武宗滅佛之後,中華唐密就此衰微,逐漸斷流,「北宋時僅存餘緒於五臺、巴蜀,至南宋,作為一個宗派已不復存在,只留下「瑜伽焰口施食法』和準提、大悲等神咒,在各寺院傳行」。
  • 法門寺地宮與唐密曼荼羅
    李唐王朝後期崇尚密宗,兩部大法在中國蔓衍,因而在開元以後結壇於法門寺地宮,於地宮內構建了一個寓意包羅萬象、無盡變化的唐密曼荼羅世界。過去人們對漢地密宗的實物知之甚少,因之對書本的研究總不能深入,而且還產生過一些非議和偏見,現在法門寺地宮的開啟,使失傳千年之久的唐密文化打開了神密的大門,不僅展示了法門寺內道場佛舍利供養曼荼羅世界和唐密文化的真實內涵,還填補了晚唐密宗史的空白。它也給學術界的研究帶來了契機。因此,法門寺地宮是現代密教研究的新起點。
  • 《二謝帖》是王羲之代表作中的精品,但現已經是日本國寶
    王羲之《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此帖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視為國寶,為中國書法界所知不過百餘年。高清放大版局部1 但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現在是日本的國寶,沒辦法回歸中國。中國政府曾交涉過很多次無果,只能享有這電子版本。這也是現在王羲之書法的價值所在,就算不是真跡也好,現在連臨摹版下等真跡也沒有,看來這放大高清的電子版也很不錯了。高清放大版局部2 此帖用筆挺勁,結體縱長,輕重緩疾極富變化,完全擺脫了隸書和章草的殘餘,成為十分純粹的行草體。
  • 日本東寺佛像展:高僧空海留唐學法請回的寶物,展現唐代密宗精華
    中國唐代的中晚期,極為盛行印度傳來的密宗佛教,在中國經過幾代高僧的闡發之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唐密」佛教,為了區別於後來的「藏傳密宗」,而稱「漢傳密宗」。唐密在唐代時東傳日本,一直延續下來,被稱為「真言宗」。把唐密帶到日本的高僧名叫空海(774年至835年),他弘法駐錫的寺廟,是京都的東寺(也稱教王護國寺),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
  • 唐代佛畫藝術
    展子虔的人物以及佛畫代表著隋代的最高水平。展子虔的畫風依然是繼承學習的是顧愷之及張僧繇。 從現存文物中可以看出,唐代人物畫佛畫還繼續大量的運用的是前代的勾線法和染色法。但是這個時期線條開始有了變化,暈染逐漸成熟。這和中國畫的用絹處理日臻成熟有著很大的關係。 唐閻立本師學張僧繇鄭法士,從留存的傳為其作品的風格中明顯可以看出這一點。
  • 盛世真言之一:中國唐密傳承的前世今生
    那麼,什麼是唐密?唐密法脈在歷史上為什麼曾經失傳?民國時期轟轟烈烈的唐密回傳熱潮為什麼悄然落幕?當代密法傳承中有哪些亂象?唐密復興第一代阿闍梨有著怎樣的求法歷程?唐密回歸後祖庭有哪些新氣象?唐密要全面復興必須解決哪些問題?
  • 與敦煌齊名的法隆寺金堂壁畫遺憾中止展出,日本「最美觀音」留下一日驚豔!
    同行的老師感嘆,只是在法隆寺細細觀看的一整天,已值回來日本這一趟。有人形容,這裡是「國寶盡收眼底的特等席」。法隆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國寶 觀音菩薩立像(百濟觀音)飛鳥時代·7世紀 日本法隆寺藏而金堂壁畫,乃是7世紀末金堂重建時所繪製的彩色佛畫傑作,是日本最古、最大規模的壁畫群,也是現存飛鳥時代唯一佛畫。
  • 精彩細節,展示日本佛畫的魅力
    作天女造形的功德天(亦稱吉祥天,廣施福德之女神)和婆藪天脅侍於觀音菩薩兩側,從而構成三尊像的形式。其中,婆藪天是婆羅門出身而侍奉於觀音菩薩的仙人(婆羅門是印度種性制度中最高地位者)。觀音菩薩和功德天的身軀以纖細的墨線描繪,輪廓在線再以硃紅色稍加暈染。觀音菩薩的衣裙上,除了金箔和金泥外,還以金箔細切而成之截金,在整塊布面上貼飾出紋樣。
  • 唐密在我國幾近失傳,將日本和尚冊立為真言宗八祖
    是陳凱歌電影《妖貓傳》中那個長睫毛帥帥的日本小和尚的老師啊!年輕的日本僧侶空海法師,和白居易一起參與完妖貓故事後,回到日本就開創了真言宗,成為真言宗的開山鼻祖。那遠在大唐長安的青龍寺就成了日本真言宗的祖庭,在日本僧人的心目中不啻於中國的那爛陀寺,具有崇高的地位。後來,該寺被改為皇家園林。
  • 1905年的中國全圖,找找你的家鄉那時叫什麼又在哪裡
    《大清帝國全圖》,初版時間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整套為兩冊分裝,一為《大清帝國全圖》,一為《大清帝國分省圖》,均為八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