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海歸赴雲南山村支教:讓家鄉的明天更美好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9月底,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二中的學生唐銀華已經一個多月沒來學校了,郝琳碩等三位老師決定去家訪。周末一大早,她們和帶路的學生唐壽祖一起出發,坐了1小時車,爬了2小時山路,才來到了昔久村——這裡的學生每周都要背著十幾本書,走這麼遠的路上學。

  郝琳碩是「中國教育行動」(Teach For China)的義務支教項目成員。她2006年進入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學習經濟學。2010年8月,郝琳碩在哈佛大學讀完大四後申請到中國農村教英語。「一路走來,『教育』對我的成長是最重要的。」郝琳碩說,「中國還有那麼多貧困地區的孩子,我常常問自己——你能為山村孩子做什麼?」

  來雲南一年多,郝琳碩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次家訪了。她說:「走完了全班56名學生中的40多戶吧」。她走過的村子遍布在松桂和西邑兩個鎮。

  「第一次有老師來我家」

  家訪的意義在於了解孩子的內心。而在「中國教育行動」的志願者來鶴慶之前,當地老師並不經常家訪。

  郝琳碩剛開始教八年級時,一位叫趙福根的男生引起了她的注意。他平時幾乎不和同學講話,成績也是全班最後一名。其他老師建議不要在這個孩子身上花費太多精力。郝琳碩家訪後得知,趙福根讀小學時父親過世,姐姐在昆明打工,他和媽媽住在叔叔家的房子裡,家裡只有椅子和灶臺。

  「和他媽媽聊天才知道他很喜歡跳舞。」郝琳碩說,「我覺得這是個『希望』!」——她鼓勵福根在學校「藝術節」上表演。每周二,郝琳碩帶著福根去找音樂老師,一起編舞、排練。演出前,她還特意去縣城為福根借來了演出服。

  比賽當天,福根表演的「孔雀舞」得了舞蹈組第一名!現場轟動了,同學們齊喊著「福根」的名字。害羞的福根在臺下對郝老師說:「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自信!」

  之後,趙福根的作文《那天的舞蹈和掌聲》得了全班最高分,英語成績也逐漸進步。他在作文中寫道:「郝老師來到我家,那是第一次有老師來我家……她幫我學跳舞,告訴我我能行……那天比賽,我永遠都忘不了那掌聲,和同學們送我的糖,甜甜的。我感覺在學校也有人愛我了。謝謝你們,我愛的人。」

  「讓家鄉的明天更美好」

  「中國教育行動」是一個旨在聯合中美兩國優秀青年力量,深入中國教育資源薄弱地區參與一線教學實踐,改善當地教育環境,提升教育質量的公益組織。鶴慶二中現有5名「中國教育行動」的支教志願者,3位中國人,2位美國人。「中國教育行動」在提供優質教育方面有三個核心理念:提高學業成績、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形成追求成就感的文化。項目成員不僅比當地老師花更多時間備課、定期接受教學培訓以提高學生的成績,他們更重視的是後兩點理念。

  郝琳碩長期家訪後發現,山裡的青壯年大部分出外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他們出去了還回來嗎?大山以後誰來負責呢?」於是,郝琳碩結合自己在國外接觸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發起了一項為期8周的研究型學習活動——「讓家鄉的明天更美好」。她鼓勵學生尋找自己村子的問題,通過考察歷史地理情況、採訪村裡的老人、團隊討論等途徑,最終提出解決方案。她和其他志願者利用午休時間和晚飯之餘給15個小組培訓方法,提供幫助。方案評比第1名的小組獲得了暑期來北京參觀的獎勵。

  八年級的施錫梅說:「以前,我總認為改變家鄉是大人的事,與我無關。不過,現在我明白了,改變家鄉,人人有責。我們要擔起這份責任,為了家鄉的明天,我們要盡最大的力量。」

  郝琳碩覺得自己的收穫遠多於給予孩子們的。接下來的一年,她希望把這個活動推廣到鶴慶的其他學校,還打算繼續關注班裡的孩子,讓他們學會自信,學會幫助他人。「不管以後在哪兒,做什麼,我都會繼續用我的力量影響山裡的孩子們,因為他們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對於他們的改變,我們義不容辭。」郝琳碩說。(王瓏錕)

相關焦點

  • 山村支教十年的邵陽男孩要結婚啦
    這幾天支教10年的侯長亮與支教4年的雷宇丹在昭通彝良海子向陽坪小學邀請學生見證他們拍婚紗照的視頻在網絡走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平凡而偉大的故事↓↓↓雲南昭通市彝良縣,支教10年的侯長亮與支教4年的雷宇丹,因為對支教事業的熱愛走到了一起。
  • 美遇·藝行|中國美術學院赴貴州省黔東南岜扒小學支教小分隊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號召,2019年7月2日,中國美術學院赴貴州省黔東南從江縣高增鄉岜扒村岜扒小學支教小分隊出發,將在那裡開展鄉村美育工作。支教隊一行15人,為期8天,開展了6場公益支教活動,主題內容包括夢想、環保、感恩、想像.
  • 合川區:香龍小學「支教走教」走出實效 促進山村教育均衡發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5時45分訊(通訊員 汪治忠)為有效緩解農村小學師資短缺難題,促進音、體、美學科教學的優質均衡發展,日前,合川區香龍小學組織音、體、美專職教師隊伍,走進偏僻的山村小學,開展支教走教活動。
  • 背80斤書上山的支教老師要結婚了,與女友拍出最美婚紗照
    「今年寒假,我和雷老師準備結婚了,開始我們也和所有新人一樣,找拍婚紗的公司,想去雲南麗江、海南三亞拍,雷老師糾結了很久,最後她為了給我省錢,也為了讓婚紗照更有意義,就選擇在學校自己拍。」侯長亮說,像所有新娘子一樣,拍攝前,雷老師用心地做了很多準備,還買了紅紙,自己動手寫上大的喜字和有關支教的標語。
  • 抖音研究生支教老師為學生送公主裙:希望我的公主可以快樂成長
    支教老師和學生的感情能有多深?近日,重慶市西沱鎮小學一年級學生因支教老師張靜宇即將離開,哭成了一片。這離別場景被張靜宇記錄在抖音短視頻後,受到近千萬網友關注。視頻中,孩子們穿著老師送給自己的白雪公主裙,輪番對著鏡頭揮手,眼裡卻全是淚水。
  • 煙大志願者和雲南小朋友的支教約定
    據煙臺大學「彩雲支南」協會負責人閆世傑介紹,每年的暑假支教都是煙臺大學彩雲支南協會濃墨重彩的一筆,自2012年協會成立以來,現如今進入第8個年頭,「這就像我們與雲南山裡孩子的一個約定,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被迫中斷前往雲南的計劃。但是,我們為孩子成長助力的心依然炙熱,我們不想失約。」
  • 有你的努力 家鄉明天更美麗!
    有你的努力 家鄉明天更美麗!
  • ——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定西支教記
    遠在1600公裡之外的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用持續22年的支教接力為這道難題提供了答案。  1998年,天津師範大學師生捐款20萬元,在定西市安定區捐建了一所希望學校,命名為「天津師範大學希望學校」。2002年,天津師範大學成立研究生支教團,在全校選拔了第一批研究生奔赴西部,服務地正是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一年一屆研究生赴定西支教的扶貧接力大幕就此拉開。
  • 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香港的明天更美好——土耳其人士高度讚揚香港國安法光明日報記者 馮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頒布生效,土耳其各界高度讚揚其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認為這一法律的實施將為香港重新帶來穩定、
  • 支教老師給山村女孩發衛生巾,網友大讚暖男
    12月15日,廣西河池巴馬縣一山村支教老師楊非凡給女同學購買發放衛生巾的視頻,網上熱傳,並上了熱搜。你的簡單的一句話、一個舉動,也能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們的世界,讓他們更自信、更健康地成長。▼女教師舉家支教 點亮孩子們眼中的星辰大海 從蘭州舉家到臨夏縣支教,慄文君老師在這裡的一年半時間,將教書寫成了一本「故事會」。
  • 95後大學生紮根和田實習支教
    從2018年起,北京市大力出資實施大學生支教項目,面向全國大量招聘實習支教大學生。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95後學生魏恆博成為實習支教團的一員,2019年8月來到和田後,他被分配在和田市阿克恰勒鄉第二小學實習支教。在阿克恰勒鄉第二小學實習期間,魏恆博主要講授語文課程。新疆和田實習支教結束後,魏恆博作了一個重要決定:留下來。
  • 雲南小夥榮膺全美十大華人傑出青年!雲南第一人!
    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留學生杜天榜上有名,成為該獎項創立以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雲南人。杜天因創辦中國留學生線上互助平臺——互聯幫以及位於西雙版納的「明天苑」項目而獲肯定。杜天(左二)參與了「中國人自行車騎行橫跨美國交流活動」將優質資源帶回家鄉為積極響應家鄉雲南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2019年杜天回到家鄉西雙版納,同時也將互聯幫優質的平臺資源帶回國內。
  • 「明天會更好」主題晚會帶你走進東華扶貧故事
    歲月留聲,奮鬥留影。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10月13日晚,「明天會更好」東華大學扶貧故事主題晚會在松江校區舉行。晚會以東華大學援疆、援滇、援藏工作為背景,通過「大美新疆」「彩雲之南」「高原西藏」三個篇章,以訪談、微視頻、現場連線、文藝表演等方式,生動展現了近年來學校開展精準扶貧、對口支援中扶貧幹部、支教教師、師生團隊接力前行、忘我奉獻的感人故事和精神風貌。東華大學官方B站、抖音和微博同步直播。
  • 校長張來斌帶隊赴雲南楚雄南華縣調研扶貧工作
    校長張來斌帶隊赴雲南楚雄南華縣調研扶貧工作 2020-12-06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教育局舉行2020年音體美實習支教工作座談會
    為進一步了解當前我市音體美大學生實習支教工作情況,表彰音體美師範生實習支教短視頻大賽獲獎代表,12月18日,市教育局舉行第四屆音體美實習支教工作座談會暨短視頻大賽頒獎儀式。會上,張衛民首先祝賀大家在實習支教短視頻大賽中獲獎,在實習支教中收穫了教學經驗;其次感謝大家來到我們贛南的鄉村學校支教,給我們鄉村學校的孩子們帶來了音體美專業教學;再次祝賀大家即將完成大學學業,即將走入社會,即將擁抱我們未來美好的生活。
  • 《只為那一刻與你相見》結局:夏苒苒山村支教,邵哲銘苦等四年
    而夏苒苒經歷過這一系列事件後,也看淡了很多,選擇離開這座城市,和穆青一起到山村支教。在山村裡每天生活都很恬淡,夏苒苒也一待就是好幾年。蘇陌在經歷過這些事後,也決定徹底放下邵哲銘了,並在出國前夕,去看了夏苒苒,並告訴夏苒苒丫丫並非是邵銘哲的孩子,而邵明源的孩子。一切的故事也來到了結尾。
  • 大連譯院選派志願者赴黔支教
    本報訊(李樹梅) 5月30日,大連翻譯專修學院首批5名志願者起程奔赴貴州盤縣支教。該校響應中央關於東西部地區學校對口支援、提高西部地區教育水平的號召,在大連市高校中率先做出了兩年內分派4批20名師生赴貴州盤縣支教的決定。   大連翻譯專修學院是一家創辦僅6年的民辦高校。
  • 在這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支教老師千裡之外分享支教感悟
    9月10日下午,「脫貧攻堅勇擔當,人和育人創未來」——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召開,學校部分赴涼山支教的老師,通過網絡視頻,與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支教的感悟和收穫。「老師們,教育人生的美好價值,在遠方,更在我們每天耕耘的三尺講臺。」人和街小學校長肖方明在致辭中,首先向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的332名教職員工致以最真摯的祝福。
  • 博白縣中學舉行赴四川支教老師歡送會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按照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幫扶行動第二批支教教師到崗任教的通知》,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蔡東雲工作室」組織安排骨幹教師赴涼山開展教育幫扶支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