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的農村鄉鎮,趕場、趕集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每逢趕集趕場,商販把水果、肉類、蔬菜、日用品、衣物等在鄉鎮指定的道路兩旁支個攤就可以販賣,不僅擠佔道路空間,也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特別在人流量較大的鄉鎮,每逢趕集,各種車輛混雜,交通擁擠,人在車流中隨意穿插,車在人流中蝸牛般移動,不僅極易發生交通事故,伴隨的麵包車、客車超員超載等交通違法也常有發生,交通安全問題非常突出。
近年來,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道路得到了較大改善,但同時農村的汽車、摩託車數量猛增,加上農村道路基礎設施還沒有得到完善,防護、警示等設施不到位,農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也比較薄弱。
依靠為數不多的民警、輔警、鄉鎮「兩站兩員」人員,很難對趕集、趕場的交通混亂情況形成有效的治理。所以,如何破解農村地區趕集、趕場時交通混亂、隱患突出的難點成為貴陽交警烏當區分局農村道路管理的重點。
▲(利用無人機治理農村地區車輛超員超載違法)
▲(積極上門與各地政府部門主管探索農村道路管理)
一、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努力打造楓橋交警中隊
針對轄區內東風、百宜、偏坡、新場、新堡、水田、馬場、羊昌等八個鄉鎮趕集、趕場的實際情況,民警主動走訪各個鄉、鎮政府職能部門領導,積極探討農村趕集、趕場交通混亂的管理的難題,確保「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並通過多次討論、實地研判總結出了「轉移趕集地點—規範路面管理」的整體治理思路,並率先在新堡布依族鄉取得實效。
▲(新堡鄉只有一條主幹道,一遇上趕場路上停滿車輛)
二、新堡鄉趕場,從「路上」到「路外」,從「無序」到「有序」
(一)少數民族人數眾多,過往車輛類型複雜
貴陽市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共有人口5815人,其中常住人口5575人,流動人口240人,多數為少數民族。轄區有新堡村、隴上村、大寨村、王崗村、馬頭村、隴腳村、長坡村七個村,有水上樂園、香紙溝等旅遊風景區。轄區內村民自有車輛超過500臺,其中二、三輪摩託車輛超過300輛,大型貨車20輛,農用車3輛,過境大貨車、營運客車、旅遊客車若干。該鄉每六天趕集一次,每次趕場約有千餘人,每次過往車輛超300臺。
▲(民警利用無人機對趕場趕集進行研判)
(二)趕集趕場時間密集,人車混行存隱患
以前新堡鄉的趕集地點就在主幹道上,途徑此地的大型施工作業車輛、貨車也會從集市上通過,交通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雖然民警、輔警、新堡鄉「兩站兩員」人員在現場疏導交通和查處、勸導違法,但由於道路基礎設施不足,警力緊張,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趕場、趕集交通混亂的核心問題。
▲(鄉政府背後的內部農貿市場)
(三)「轉移趕集地點—規範路面管理」楓橋經驗方法顯成效
為真正解決農村群眾出行安全問題。貴陽交警烏當區分局四中隊民警積極實地走訪調查,利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對趕場路段交通進行研判分析並多次與新堡鄉政府,城管,安監等部門會商解決辦法。
在交警部門的不懈努力和推動下,新堡鄉鄉政府統籌協調內部資源,利用政府大樓背後1000平米空餘場地,建成了有固定攤位280多個、散攤位50多個的內部農貿市場。 並通過廣泛宣傳引導和交警、安監、城管等部門的共同管理,終於把在主幹道上盤踞多年形成的集市全部遷移至建成的內部市場。
困擾新堡鄉多年的路上「趕集、趕場」髒亂差成為歷史。道路恢復了暢通,交通安全隱患也得以消除,從源頭上解決核心了問題,保證了農村群眾安全出行。
▲(農貿市場旁邊的警保聯動交通安全勸導站)
▲(兩站兩員工作人員在內部市場內巡邏)
貴陽交警烏當區分局將以新堡鄉的成功案例為模板,積極探索各個鄉鎮趕場、趕集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真正推動農村地區趕集、趕場從「路上」到「路外」無從「序」到「有序」的改變,同時增強農村群眾安全意識、全力防範和壓減農村地區交通事故。
編 輯:江璐 | 編 審:劉縱緯 | 核 發:孔劍
【來源:貴陽交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