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公安向人民報告
平安紅河
police
紅河公安向人民報告
平安紅河
2019
十大亮點工作
紅河公安
一
紅河公安:
全州網吧上網「刷臉」就行
為解決網吧實名上網、容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管理難題,紅河公安警企聯動,借力科技,成功研發推行「人臉識別上網」系統,網民不用帶身份證、無需到前臺登記,對著電腦看一眼,不到3秒鐘即可完成實名上網登記,這不僅有效解決了社會管理過程中實名上網、容納未成年人上網問題,更節省了網吧的人力物力,而且給網民帶來了方便,全州網吧「人臉」識別技術全覆蓋,首推微信、支付寶認證上網,強化社會治安管理,提升服務群眾質效。
網民通過支付寶、微信和網喵APP身份認證,僅3秒鐘便完成身份核驗,無需到前臺刷卡,網民可自主在線充值網費,開啟自助上網新模式。
1快速高效身份認證
2實名制
向實人制轉變
傳統上網刷驗身份證,是本人與否取決於網吧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運用該技術後,人員身份核驗交由軟體自動識別,確保了上網「實人制」,從源頭杜絕公卡上網現象。
此前網吧收銀員身兼數職,運用該技術後,大大減少收銀員其工作壓力,從實際上為網吧業主降低了成本,真正體現了服務群眾新舉措的優勢。
3節約網吧人力成本
二
紅河個舊:
「五員+」開闢社會治理新模式
箇舊市公安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造性提出了信息員、調解員、法制員、宣傳員、服務員的「五員+」工程破解基層社會治理大難題新模式,打造出箇舊市域治理體系新格局。即組織全局民警、輔警進社區、進村寨當好「五員」,每個社區或村小組指定一名聯絡員配合。以民警+輔警+村社聯絡員為一組,掛鈎一個社區或村小組,每季度不少於一次走進基層、走近群眾,開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普法教育、宣傳發動、服務群眾等工作,最終達到「五帶、四知、三清、兩好、一滿意」的目標。也就是把政策帶下去,把法律帶下去,把服務帶下去,把社情民意帶上來,把群眾需求帶上來。在走訪中,知每個家庭成員,知家庭社會關係,知家庭經濟狀況,知家庭成員遵紀守法情況,做到村情清、社情清、民情清。通過工作,逐步實現群眾基礎好、社會治安好「兩好」並最終實現人民群眾滿意的目標。
同時,寫好「+」的下半篇文章,將「+」的內容外延至鄉鎮綜治辦、信訪辦、村建辦等相關行業和部門,吸納多元主體力量參與,共同解決收集到的問題,形成齊抓共管的社會治理體系。
三
紅河綠春:
搭建服務群眾連心橋
綠春縣公安局在「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主題實踐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零距離,打造綠春公安服務群眾名片。
將通曉本地5種少數民族語言和英語、越南語口語交流好的同志建檔建庫、上板公示,為不通曉漢語的少數民族、越籍入境人員、外國旅遊過境人員進行翻譯服務,為前來辦事的群眾提供免費翻譯服務。
1組建「翻譯服務員」
2成立溫馨「小圓桌」
專門安排熟悉少數民族語言的輔警為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填寫相關申請表格材料,方便群眾辦理,做到真情服務。
四
紅河建水:
創新黨建、業務「雙積分」閉環管理模式激發民警幹事創業
2019年2月以來,建水縣公安局黨委通過改進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把全局民警、職工納入考核範圍,在全局實行黨建、業務「雙積分」閉環管理考核,具體情況是:以黨員積分制管理抓黨建,以星級量化考核促業務。將黨員積分和業務考核分值設定為80分,60分作為評定集體或個人是否合格的門檻分。黨員積分加扣分按1:1分值推送到星級量化分值上,同時,星級量化的加扣分也按1:1分值推送到黨員積分上,這樣就形成了閉環式互促互推考核。80分的分值設定意味著「跳跳可以摸高」,「松松就不合格」。考核採取下考一級的方式,也就是黨委考支部,支部考個人,通過周記、月考、季評的方式,形成工作有要求、過程有督促、完成有考核、結果有運用。在考核中,催生比學趕超內生動力,倒逼隊伍後進追先進、中間趕先進、先進超先進,盤活了隊伍存量,更好地發揮隊伍的整體作用,維護社會穩定。通過黨建引領公安工作,建水2019年公安執法質量考核工作取得了全州第一的優異成績;全縣刑事案件發案數持續下降,2019年,全縣刑事案件同比減少399件,同比下降20%,成為全州刑事案件唯一下降的縣市;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測評同比躍升33位。
五
紅河州出入境管理局:
做優「服務+」提升
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紅河州出入境管理部門持續推進「放管服」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在積極推廣「只跑一次」「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網上辦、異地辦」等做法的同時,按照「不破法規破常規」的工作原則,結合實際推出更多惠民生的新舉措。
規範了出入境證件的辦理須知,製作發放《一次性告知單》,探索建立《紅河州公安出入境接待窗口容缺受理制度》,有效解決申請人來回跑問題。
1做優服務+容缺受理
讓群眾「不白跑」
2做優服務+智能警務
讓群眾「輕鬆跑」
對原有的網際網路辦證服務平臺進行升級完善,實現了「網上預約、支付寶和微信繳費」等新功能,出入境「一網辦證」體驗更加豐富、順暢,申請人只需30秒就能完成繳費環節。
在推出免費快遞服務的基礎上,又推出了免費照相和二次籤注免費快遞流轉服務,解決了申請人在照相館與辦證大廳往返跑的問題,避免了申請人在縣市辦理二次籤注後再到州公安局制證的情況,節約了申請人的時間精力。
3做優服務+免費紅利
讓群眾「不用跑」
4做優服務+自助延時
讓群眾「隨心跑」
推廣雲南省「一部手機辦事通」及國家移民管理局APP,加大出入境自助設備的配備,引入自助照相、自助受理等設備,用科技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全面推出周六窗口全天開放、辦證高峰延時服務和加急辦證綠色通道服務。
六
紅河彌勒:
「慧蟻租房系統」
打造數據警務特色名片
彌勒市公安局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中,積極順應「大數據」發展趨勢,拓展數據賦能應用攻堅,培育出享有良好群眾口碑的數據警務特色名片—「慧蟻租房系統」,在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模式和提升實戰應用功效方面邁出了全新步伐,成為出租屋安全管理的得力助手。
2018年以來,彌勒市公安局圍繞出租房屋管理難點破題攻堅,自主研發了集數據採集匯聚、實戰應用研判為一體的「慧蟻租房系統」。慧蟻租房系統管理包含門禁、電控鎖、閉門器、電源廂、電池硬體設備。具有房東對承租人進行人臉識別進門授權、對承租人數據信息採集的功能。通過生物特徵代替傳統刷卡,提高了城中村治安管理和出租房屋的安全防範水平,住戶因為感覺到居住的安全倍感滿意。慧蟻租房系統的主要優勢是以房東自主管理為主,提升租客體驗,提高出租房屋安全防範水平。房東租客只需要拍兩張照片就可以完成信息登記,對不按時交房租的,「慧蟻租房系統」還提供了簡訊催繳、禁止回家等功能。
七
紅河州交警支隊:
建好兩站、激活兩員
激發農村交通安全治理新動能
紅河州公安交管部門積極探索創新,在全省率先統一規範農村「兩站兩員」體系建設。堅持規範農村「兩站」建設是基礎。全州範圍內以鄉鎮、行政村、村民小組為單位,科學布點,實施鄉(鎮)、村、村小組網格化管理。在全州133個鄉鎮建設鄉鎮交管站和警保合作勸導站。整合鄉鎮政府及職能部門資源,配備專兼職交通安全員,負責領導、組織轄區內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壓實農村交通安全屬地責任,織牢管理防控網;整合保險行業部門資源,聯合建設一批警保合作勸導站,充實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社會化管理輔助力量。堅持用好「兩員」隊伍是關鍵。根據轄區人、車、路的需要,科學合理配備交通安全員和勸導員,始終堅持選好、培訓好、履職好、考核好作為用好「兩員」隊伍激發效能的重要抓手。通過建設農村「兩站兩員」建設規範化、人員專職化、工作程序化、手段科技化、服務便民化的農村交通安全體系,有效擴大農村交通安全管理覆蓋面。為全面服務農村交通安全,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的農村交通安全治理新體系,破解農村交通安全治理難題作出了積極地貢獻。
八
紅河河口:
築牢「放管服」思想根基
篤行致遠樹立服務標杆
河口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結合實際,以微警務理念為核心,始終做到「大警務」對接群眾「小日子」,有力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開通POS機、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繳費功能,繳費方式多樣化,改變了群眾排隊繳費的擁擠狀況;推行「容缺辦理」服務,公安信息系統內能夠查詢的信息,不再要求群眾提供。
1民心為先
開啟「順心鎖」
2民生至上
開啟「暖心鎖」
實行365+1天全年無休息工作制度,推行「十分鐘工作法」,實行受理、審批、制證當日辦結;在自助超市擺放港澳自助籤注機,為群眾提供簡單快捷的辦證服務,實現了自助籤注即時辦理。
出入境窗口具備英、日、越、「瑤」、「苗」五種語言人才,利用語言優勢,主動做到熱心服務,文明接待;在接待大廳專設2個「外國人業務窗口」,為境外人員辦理住宿登記、停留居留業務。
3民情互動
開啟「連心鎖
4民意始終
開啟「放心鎖」
制定了《河口縣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職責及協調機制規定》,成立由31家成員單位組成的「河口縣外國人服務管理協調領導小組」,通過層層管理,逐步實現境外人員管理「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的管理目標。
九
紅河瀘西:
警務小創新 平安大舉措
——「老年警校」、「平安網格志願者」工作模式探索紀實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瀘西縣公安局探索以「綜治牽頭、公安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借力平安創建工作,組建平安志願者隊伍,構建「人防網」,拓展群防群治渠道,提升群眾參與度。
維穩力量拓展延伸,「神秘組織」初露頭角。紅河州首家「老年警校」在瀘西成立,280餘名熱心人士成為第一屆警校學員,同時擔任起「平安網格志願者」的角色。「廣場舞大媽」、「門球精英」、「常樂勸導隊」等一系列「神秘組織」悄然而生。
「培訓+實踐」雙管齊下,打造「王牌情報組織」。「老年警校」創立以來,共培訓平安網格志願者1000餘人次,開課50餘場。截至2020年1月,平安網格職員者隊伍已擴展到800餘人,新增設金馬新壩片區、白水「三元地區」片區。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期間,成為一支中堅力量,自發參與巡邏防控,法律宣傳、交通勸導等工作。
同時,平安志願者還配合公安治安巡防,遍布街頭收集各類情報。大媽「盯梢」、公園看報「臥底」等齊上陣,用「人肉監視器」監控全城。發現違法犯罪線索、不安全隱患、不穩定信息,便第一時間向政法機關傳輸,成為瀘西維穩隊伍的有力補充和社區民警的「千裡眼」和「順風耳」。
十
紅河元陽:
創新管理模式促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紅河州元陽縣地處哀牢山南部,是集邊疆、山區、民族、貧困於一體的農業大縣,元陽縣公安局圍繞中央「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的農村工作思路,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著力創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元陽縣公安局黃草嶺派出所結合當地實際,探索打造「343」工作法,通過「匯聚黨建三個力、構建治安四張網、服務群眾三個站」舉措,形成「黨建作引領、平安不發案、服務零距離」社會治理新模式。由鄉政府牽頭,圍繞「治安防範、巡邏防控、矛盾糾紛調解、人口管理、預警防範」5項內容,在全鄉組織開展「無案村委會」創建活動,先後命名了河堤村委會、龍塘村委會兩個近20年未發生刑事案件的「無案村委會」。目前,仍有墮鐵、南林、河順、墮谷4個村委會保持了5年內不發刑事案件。2019年,黃草嶺鄉刑事案件下降了33.3%,行政案件下降了40%。近六年來,實現了命案零發案、矛盾糾紛零上交,基層治理體系健全完善,治理水平明顯提升,為建設哈尼「諾瑪阿美」(美麗、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