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起源於中國古代,自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來開始製作,傳統的製法是將蒸熟的黃豆用稻草包裹起來,稻草浸泡在100度的沸水中以殺菌消毒,並保持在40攝氏度放置一日,稻草上常見的枯草菌因產生芽孢而耐熱度高,殺菌過程不受破壞,高溫培養速度快也能抑制其他菌種,並使黃豆發酵後產生粘稠的絲狀物,這種粘稠的外觀主要來自黃豆裡面的穀氨酸,也是納豆美味的來源。
那麼家庭製作納豆需要哪些步驟呢。
步驟:
1、選取250克黃豆洗淨,不要陳年的,轉基因的。
2、浸泡黃豆十小時以上至黃豆完全泡開。
3、浸泡好的黃豆瀝乾水分,加入一小勺白砂糖攪拌。
4、蒸熟,將加了糖的黃豆放入電壓力鍋隔水煮一小時,用手可以捏碎黃豆為上。
5、用少許溫水融化納豆菌,倒入蒸好的黃豆中拌勻。
6、將拌好納豆菌的黃豆放入燉鍋中,表面蓋上紗布或薄毛巾,將燉鍋調至酸奶模式,發酵時間不得低於二十小時。沒有燉鍋或者酸奶機的話,可以將黃豆放在暖氣片上,覆蓋好紗布毛巾即可,電熱毯焐也可以試試,不過最好準備一個溫度計,需要注意的是,發酵時的溫度不能低於40攝氏度,時間最低要20小時。
7、發酵好的黃豆,表面附有一層薄薄的白膜,攪拌一下會有很多拉絲,納豆製作完成。放入冰箱冷藏一晚上,第二天口感更佳。
8、納豆適合涼吃,高溫會破壞納豆菌,放少許生抽,麻油即可。
全過程黃豆所接觸到的所有器具和餐具必須保持乾淨無油膩,使用前必須用開水燙一遍消毒,以避免其他菌類附著,影響發酵效果。納豆做好後,放入冷凍室冷凍,吃多少可以提前一天取出解凍。
納豆是一種發酵類的微生態食品,氣味較臭,味道微甜。納豆中含有納豆肽、納豆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糖、異黃酮、皂苷、卵磷脂、維生素E、維生素K、二砒啶酸等。
納豆有解酒,保護肝臟,潤腸通便,調節血糖,溶解血栓,調節血脂,排毒養顏,防癌抗癌的功效。
大豆的蛋白質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納豆後,變得可溶並產生胺基酸。
黃豆和黑豆因為營養成分不同,導致它們被納豆菌利用的情況不同。一般我們都用黃豆來做納豆,相對營養和吸收比黑豆的要好一些。
圖片和文章來源網絡,小編略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