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喝藿香正氣水防中暑的執勤交警
前些天看到的短新聞,這本來是個很感動人的,記者採訪高溫天氣下堅守崗位執勤的交警,交警被曬得滿臉通紅,滿頭大汗的說:「我們必須在車外站崗執勤,還要在負責範圍內巡查,所以很容易中暑。民警也是人,這大熱天,誰在室外站上一兩個小時也受不了,只能不斷喝藿香正氣提神。我現在都把藿香正氣水當白水喝,一天至少四五瓶,就怕中暑。」[1 ]
交警的說法符合一般國人認識,藿香正氣水是我國傳統夏季疾病的常用藥,常用來治中暑、防中暑、治嘔吐腹洩等;微博、朋友圈還不時有傳什麼「藿香正氣水的妙用、另類用法」「棉球蘸藿香正氣水貼肚臍退燒」等神貼。不過,這些傳說、經驗及貼子有沒有科學依據?或者說,交警執勤時不斷喝藿香正氣水有什麼問題?
藿香正氣水藥方來源
藿香正氣水藥方最早出自唐代「藥聖」孫思邈《千金翼方》:藿香正氣散【處方】 藿香、紫蘇、厚樸、茯苓、陳皮、白芷、半夏(湯洗七次)、桔梗、大腹皮、白朮、甘草。【功能主治】治傷寒頭疼,增寒壯熱,或感溼氣,霍亂洩瀉,常服除山嵐瘴氣。
到了宋代,藿香正氣散收入了有「國家藥典」地位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處方】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朮、陳皮、厚樸、苦桔梗、藿香、甘草。【功能主治】解表化溼,理氣和中。治外感風寒,內傷溼滯,發熱惡寒,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噁心嘔吐,腸鳴洩瀉,舌苔白膩等。【藥理】方中藿香芳香化溫,和中止嘔,並能發散風寒,紫蘇、白芷辛香發散,助藿香外散風寒,兼可芳香化濁;厚樸、陳皮、半夏曲行氣燥溼,和中消滯;白朮、茯苓健脾去溼;大腹皮行氣利溫;桔梗宜肺利膈;生薑、大棗、甘草調合脾胃,且和藥性。諸藥合用,共成解表化溼,理氣和中之功。
藿香正氣水說明書
藿香正氣水說明書
本品含生半夏
[成份]蒼朮、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輔料為乾薑汁、藥用乙醇。
[功能主治]解表化溼,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或夏傷暑溼所致的感冒,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支(5毫升)~1支(10毫升),一日2次,用時搖勻。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飲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吐瀉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後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7.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8.服藥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9.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10.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1.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2.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說明:說明書品名下方顯著位置的「本品含生半夏」是一句「含毒藥材警示語」,按國家食藥監2013年11月4日發布的「關於修訂含毒性中藥飲片中成藥品種說明書的通知」,凡是含《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3號)中收載的28種毒性藥材製成的中成藥品種(見附錄),其說明書【成份】項下標明該毒性中藥飲片名稱,並在相應位置增加警示語:「本品含XXX」。「生半夏」正是28種毒藥材之一。
[不良反應] [禁忌]依例「尚不明確」;配方含酒精,與部分藥品聯用可致嚴重的「雙硫侖樣反應」,卻沒在說明書中警示,均說明其不負責任。
現在說明書的成分及適應症,實在跟唐宋時期沒多少區別,時間過去1000多年,現代人仍痴迷愚昧時代憑陰陽五行邏輯組成草藥方,實在對不起生於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
藿香正氣水藥方成分分析
我們先對藿香正氣水處方成分的毒副作用作一分析,以下內容主要來自《中華本草》及《常用中草藥不良反應及其防治》。
【厚樸】有腎毒性,可導致腎臟損害,在歐洲被禁用。厚樸含木蘭箭毒鹼,可能有箭毒樣作用,可引起心動過速。
【生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強烈剌激,生食0.1~1.8g 即可引起中毒。對口腔、喉頭、消化道黏膜均可引起強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則燒痛腫脹、不能發聲、流涎、嘔吐、全身麻木、呼吸遲緩而不整、痙攣、呼吸困難,最後麻痺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半夏也可致肝腎功能損害。生半夏對大鼠妊娠和胚胎具有非常明顯的毒性。
生半夏是《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附錄的28種毒藥材之一。
半夏最近一起廣為人知的事件是「張喜案」。2011年,張喜感覺胸悶氣短渾身乏力,前往永安堂王府井診所進行治療,坐堂醫診斷為「肝血虛、胸痺、心腎不交」並開具了處方,每劑含半夏40g。兩療程後,張喜感覺症狀加重,於是停藥入院,最終診為尿毒症。2012年7月,張喜將永安堂告上法庭,2015年05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王府井永安堂賠償500萬元。[3 ]
【大腹皮】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乾燥果皮,又名檳榔衣,有興奮胃腸道平滑肌、促胃腸動力作用,化學成分含檳榔鹼,所以也跟IARC1級致癌物檳榔等同。
【甘草】主要成分是甘草酸,有類皮質激素和雌激素樣作用,可導致水鈉紊亂,低血鉀,高血壓高血糖,流產,小兒乳腺發育,男子陽痿及外陰萎縮,睪丸萎縮至蠶豆大小。
【白芷】白芷全草含有揮髮油,根含比克白芷素、比克白芷醚、歐前胡內酯、東莨菪素等。超量易中毒,可興奮呼吸中樞、血管運動中樞、迷走神經及脊髓,嚴重時,導致呼吸中樞麻痺致死。中毒反應:首先出現噁心、嘔吐、頭暈氣短、心慌、大汗淋漓、血壓升高、煩躁不安、驚厥,強直性、間歇性痙攣,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最後死於呼吸中樞麻痺。
【酒精】含乙醇40%~50%,這對幼兒、酒精過敏者是危險品;如果患者不知情,在服用藿香正氣水同時也服用一些特定藥品,如頭孢類、阿西林、硝咪唑類、磺脲類降糖藥等,很可能引發嚴重的「雙硫侖樣反應」,因為這些藥品可抑制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使乙醇在體內氧化為乙醛後,不能再繼續分解氧化,導致體內「乙醛蓄積」中毒:面部潮紅、眼結膜充血、視覺模糊、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出汗、口乾、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難、急性肝損傷,驚厥及死亡等。
防暑、解暑良藥?加重症狀
藿香正氣水最常見的一個用途是所謂夏季「解暑、防暑」,夏季也是其銷售旺季,傳統上,很多工礦企事業單位還將藿香正氣水作為防暑降溫勞保用品發放。
人類是恆溫動物,在高溫環境下會排汗降低體溫;但如果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水分攝入不足導致脫水,不能充分出汗來散熱,體溫可能升高到危險水平,就會導致中暑;中暑根據其嚴重程度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到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如不搶救及時有可能導致死亡。
一旦發覺有中暑跡象,體溫升高、大汗、口渴、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就應儘快脫離高溫環境轉陰涼處,口服補液鹽或淡鹽水(1000ml水加一茶匙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用涼水擦拭皮膚降溫;如果體溫持續維持較高或昏迷的要及時送醫院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中暑患者應避免飲含酒精飲料、咖啡、蘇打水、茶水或糖水,其中含酒精飲料可加重脫水、加強不適。國內流傳很廣的「用20%~30%酒精擦拭皮膚降溫」也是錯誤的,酒精經皮吸收會給病人帶來風險,美國NIH及CDC的資料要求不可用酒精擦拭降溫,國內急診學教科書、《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2014版)》也均要求只用涼水擦拭皮膚降溫[4 ]。不過,第八版中醫急診學仍推薦酒精擦拭降溫[5 ],所以謬種流傳也源自中醫教科書?
因為藿香正氣水含40%~50%的酒精,很自然並不適合於中暑患者飲用,也不適於「預防中暑」,因為酒精有脫水效應,會增加高溫損害的易感性。
感冒及腸胃感冒
藿香正氣水說明書表示:「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或夏傷暑溼所致的感冒,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這實際包括普通感冒及「胃腸型感冒」。
普通感冒指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呈自限性,如無併發症,5~7天可痊癒,並無可「治療」感冒的藥品,但常見的複方感冒藥可安全有效緩解感冒帶來的頭痛、流涕、發燒等不適症狀。不過對幼兒,美FDA認為複方感冒藥對幼兒未顯示有效性且存在風險,建議不要給4歲下幼兒用複方感冒藥,僅在有需要時用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退熱即可。[6 ]
中醫則根據古老的五行陰陽學問可笑的將感冒分成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溼感冒、體虛感冒等類型,郎中就裝模作樣的「辯證施藥」開不同的草藥方子;然而這些沒什麼科學根據,也沒有什麼統一標準;藿香正氣水似乎就是用於風寒、暑溼感冒,但沒有證據表明其能縮短病程,更不用說跟普通複方感冒藥比緩解症狀的有效性,各種不良反應倒是很明確。
胃腸型感冒,準確來說並不是一個正規的醫學名詞,在中國多特指由病毒引起腸胃炎;在英語中「Stomach Flu」是「Gastroenteritis/腸胃炎」的俗稱,主要由病毒,如「柯薩奇」、「諾如」、「輪狀病毒」等引起,也包括少部分由細菌引起,其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和/或發燒等。病毒引起腸胃炎也多是自限性,無有效抗病毒藥,舊資料推薦的抗病毒藥利巴韋林(病毒唑)、鹽酸嗎啉呱(病毒靈)無效且有較嚴重副作用,不應該使用;非細菌感染的一般無需使用抗生素;最大威脅是腹瀉導致脫水,因此最重要的是及時口服補液鹽或自配補液鹽(1升水混入6茶匙糖和1茶匙鹽)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按WHO統計,2003 年有187 萬名5 歲以下兒童死於腹瀉,而通過簡單的口服補液的方法就能夠安全和有效地治療90%以上各種病因和各年齡患者的急性腹瀉。[7 ]
WHO認為如果大便非常頻繁,似水或帶血,或者持續3天以上,應當尋求醫療幫助。如果無法獲得醫療幫助,可以進行一個服用環丙沙星的3天療程 (成人每天2次每次500mg,兒童每天2次每次15mg/kg)。此外,WHO認為對兒童決不能用止腹瀉藥物,因為它們可能引起腸梗阻。[7 ]
似乎正因為「胃腸型感冒」由病毒引起,無有效抗病毒藥,抗生素無效,最主要的是補液,而國人在長期中醫藥文化薰陶下,不管是醫生或病人都強烈傾向要使用藥物治療,藿香正氣水這類草藥濫竽充數治療,其「顯效」不過因為本來就是自限性疾病,盲目相信藿香正氣水還可能耽誤了規範的補液,並帶來用藥風險。
很多人「胃腸型感冒「時服用藿香正氣水是希望減輕「嘔吐腹瀉」症狀,但是從其成分上看正適得其反:生半夏、白芷均有致嘔吐作用;而大腹皮的檳榔鹼有促進增強腸蠕動作用,是傳統通便草藥,腹瀉患者服用只會加重。本質上,腹瀉和嘔吐應該都是動物排出有毒物的本能,現代醫學認為不必刻意抑制,但刻意加重症狀也沒道理,重要的是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企圖服草藥減輕嘔吐腹瀉不適卻實質加劇症狀實在是愚不可及。
《中醫急診學》也有推薦用藿香正氣水治霍亂的,這也是一種胡搞。霍亂是因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亂弧菌汙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腹瀉性感染病,如未經治療,可在數小時內致命。據WHO統計,每年估計有300萬至500萬霍亂病例,有10萬至12萬人死亡,當然絕大多數病例發生在極不發達、衛生惡劣國家。雖然霍亂是如此可怕,但據WHO的經驗,利用口服補液鹽,可使多達80%的病例得以成功治療;極嚴重脫水的患者需要靜脈輸液。對霍亂弧菌有效的抗菌藥物如鏈黴素、氯黴素、強力黴素、複方SMZ等,因為較明顯副作用,一般是能不用就不用。[8 ]
藿香正氣水的不良反應
前面介紹到藿香正氣水的各成分毒性很明顯,而作為成藥,藿香正氣水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挺高,有醫生統計本院1560 例服用藿香正氣水的患者中觀察到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 88%,主要表現為皮膚潮紅、頭暈和口苦等[9 ]。另有學者對收集國內醫藥期刊報告的零散的101例霍香正氣水所致的ADRs /ADEs 病例報告進行統計與分析,其主要不良反應及臨床表現如下:[10]
這些不良反應從霍香正氣水的成分中可推測出關聯:
廣藿香、厚樸、生半夏、酒精均有過敏可能;
酒精與頭孢、甲硝唑、替硝唑等藥物聯用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廣藿香醇、半夏和厚樸致呼吸困難、抽搐、喉部痙攣、甚至呼吸機麻痺死亡的報告;
對有十二指腸潰瘍病史的患者,酒精可能致上消化道出血;
半夏、厚樸可能致心動過速;
半夏、白芷都有致嘔吐作用。
如前面對中暑、腸胃型感冒、感冒的介紹,這些疾病本來只需及時服用很安全的補液鹽、複方感冒藥即可,可見霍香正氣水的不良反應是完全不必要的傷害。因為酒精有脫水效應,給脫水、腹瀉類病患服藿香正氣水就是妨礙其生存,也增加後期用藥發生「雙硫侖樣反應」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1例不良反應中,有27例是兒童一次服用了10ml或20ml發生不良反應,1.從體重對比看,兒童服用成人劑量10ml,相當於成我單位體重的4~5倍,屬超劑應用的;2.嬰幼兒肝臟功能發育還不健全,容易產生酒精中毒;3.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先興奮後抑制作用;4.服酒精或經皮膚大量吸收入血,引起腦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造成腦及腦膜充血水腫,引起精神興奮,出現煩躁不安。藿香正氣水是無效有害的,猶其是對嬰幼兒,所以也不必相信什麼降劑量服用,沒有用的草藥,劑量打折也是純傷害,同樣,網上流傳的藿香正氣水擦拭退燒、貼肚臍退燒也是不可靠一樣有會攝入酒精。
霍香正氣水不良反應病例展示:
【過敏性皮疹】患兒,女,4歲。因咳嗽、厭食、嘔吐1d,就診。診斷為胃腸型感冒,給予藿香正氣水5 ml口服,2次/d。約15 min後,患兒較早不安,出冷汗,嘔吐少許白沫,顏面、頸部、耳廓潮紅,皮膚瘙癢,有灼燒感,全身出現紅斑皮疹,尤以面頰、頸、胸背部明顯,連成片狀,患兒呈痛苦面容。[11]
【幼兒中毒反應】男6例,女1例;年齡3—8歲。發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消化不良。6例口服藿香正氣水10 ml,1例口服20 ml。均於口服後1h內出現抽搐、雙眼上吊、口周發紺、牙關緊閉,重刺激無反應,經吸氧、糾正酸中毒、止痙、調節微循環、促進毒物排洩等治療後,患兒於1d左右均全部清醒,反應正常,語言流利,行動靈活,未見明顯後遺症。隨訪1年,未發現異常。[12]
【幼兒乙醇中毒】根據中醫理論用藿香正氣水治療小兒秋季腹瀉50例,其中3例分別為8、10、11月齡男嬰,臨床均符合秋季腹瀉診斷,治以藿香正氣水3m1,每日3次,溫水稀釋後口服,首次服藥後10min均不同程度表現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口乾思飲、顏面潮紅、呼吸心跳加快、體溫升高。立刻給予補液,30min後均安靜入睡,3h後症狀完全消失,數日後腹瀉止,痊癒。~該醫生自述開始不知藿香正氣水含乙醇!認為是個別嬰兒對乙醇較敏感所致!寫文分享經驗:嚴格掌握用量,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停藥,並給予補充足夠水份。這可是三甲青海紅十字醫院!真可怕!同樣以藿香正氣水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論文也真不少,而規範安全的做法不過口服補液鹽![13]
【過敏皮疹】患兒,男,13 歲,因腹痛、腹瀉給予藿香正氣水20 ml口服,服後約10 min,出現胸悶、憋氣、呼吸困難、心悸、全身皮膚潮紅,頸部出現風團樣丘疹,腹痛加劇,給予對症治療,約2 h 後上述症狀逐漸消失。[14]
【過敏性休克】患者,男,36歲,因急性胃腸炎,口服藿香正氣水1支,30min後頭昏、心悸、出汗,四肢出現少量蕁麻疹,瘙癢。臥床30min後上述症狀消失。當日患者又服1支,15min後覺天旋地轉、心悸氣急、出汗、口吐白沫並昏倒在地。診斷為過敏性休克。經急救後好轉。[15]
【雙硫侖樣反應】石家莊白求恩軍醫學院2005年6月~2011年6月共接診服用藿香正氣水後發生雙硫侖樣反應患者10例,其中兒童兩例;合併藥種類:頭孢哌酮鈉2例,頭孢唑林鈉1例,阿莫西林1例,甲硝唑2例,替硝唑1例,酮康唑1例,未合併其它藥物一例。臨床表現服藥後5min~1h,出現不同程度皮膚潮紅(顏面部顯著)、眼結膜充血、視物模糊、胸悶、氣促、煩躁、心悸、頭痛、頭暈、嗜睡、噁心、嘔吐等症狀。心電圖檢查4例為竇性心動過速。[16]
【雙硫侖樣反應】男,20歲,因咽部疼痛來衛生隊就診,診斷為急性扁桃體炎,給予頭孢哌酮鈉靜滴,輸液至第4天時,患者自覺鼻塞、頭痛頭沉、食欲不振,衛生隊給予藿香正氣水10ml口服。約10min後自覺氣喘、胸悶,顏面潮紅,脈搏增快。經緊急救治半個小時後症狀完全消失。次日,患者自覺頭痛頭沉無改善,又一次口服藿香正氣水10ml,半小時後,又出現以上症狀…..[17]
【飛行員服藿香正氣水過敏】28歲男飛行員,感覺頭暈、鼻塞,自服藿香正氣水20ml,服藥1h後自覺皮膚瘙癢,頸、胸、腹部可見大量不規則紅色斑疹,結合病史,診斷為藥物過敏反應。給予抗過敏治療。作者認為需加強空勤人員用藥管理,杜絕飛行員隨意就醫或擅自用藥,對保證飛行安全非常重要。[18]
回過頭來看交警問題
本文開頭問了交警把藿香正氣水當白水喝有什麼問題,看過此文的應該知道:1. 藿香正氣水含酒精,對已中暑者會造成危害,也並不能預防中暑,相反會因為酒精的脫水效應增加高溫損害的易感性;2.藿香正氣水含40%~50%的酒精,交警執勤時也不能喝酒啊!
藿香正氣水,多大的生意?
查詢國家食藥監的註冊庫,「藿香正氣水」有179個批文!另外,同一處方還有其它劑型,如藿香正氣口服液、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合劑、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衝劑、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片等家族成員,查「藿香正氣」共有649個批文。「藿香正氣液」及其它片劑、丸劑不含灑精,所少會少了因為灑精到來的不良反應,但一樣是對中暑、腸胃感冒無效,其它副作用還是一樣。
「藿香正氣」有多大的市場?查不到很權威的直接統計數據,但早在2007年,有專家預測市場規模25億人民幣,但行業龍頭老大太極集團則認為市場規模可達100億人民幣,而太極集團當時計劃投資10億,用10年時間實現藿香正氣液等系列產品年銷售額突破20億。其它廠家也有增加投資增加產能、拓展市場。[19]
小結
藿香正氣水是傳統解暑、防暑、嘔吐腹瀉用藥,但現代醫學有足夠證據證明這些可能脫水的場景下,及時服用補液鹽才是安全有效的;藿香正氣水無效反而加重症狀,其不良反應也不可忽視,特別是對幼兒及合併服用其它藥品的患者是個明顯風險。藿香正氣水處方源自唐代孫思邈的藿香正氣散,1500年過去了,其成分、功能主治、巫醫式藥理幾乎沒變更,有什麼理性的理由讓你相信這種千年不變的殭屍藥方?對得起這個科學昌明的時代?對得起所受過的教育?
當然,識別藿香正氣水無效有害不存在多少技術難度,任何人只要有正常閱讀能力,將國外權威機構的中暑、腹瀉指南、中國權威部門指南拿來與中醫的胡說八道進行交叉對照就一目了然。為何藥監部門仍許可這樣的害人藥大量生產、銷售?其原因就是藿香正氣系列產品,數百家藥廠在生產,數十億的年產值,豐厚的愚昧稅!
參考資料:
[1 ] 北京晨報,北京民警高溫下穿長袖制服站崗:把藿香正氣當水喝,http://t.cn/RLqxM4w
[2 ] 國家食藥監,「關於修訂含毒性中藥飲片中成藥品種說明書的通知」,2013年11月4日
[3 ] 北京二中院,北京永安堂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與張喜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http://t.cn/R2OsFMW
[4 ] 中國疾控中心,《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2014版)》
[5 ] 姜良鐸主編,中醫急診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6 ] FDA,FDA Statement Following CHPA's Announcement on NonprescriptionOver-the-Counter Cough and Cold Medicines in Children http://t.cn/8k4NsMT
[7 ] WHO,腹瀉,http://www.who.int/topics/diarrhoea/zh/
[8 ] WHO,霍亂,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07/zh/
[9 ] 江秀琴等,我院中醫科1560 例服用藿香正氣水患者情況分析,光明中醫,2012.2
[10] 雷光遠,藿香正氣水致不良反應/不良事件101 例分析,中成藥,2012.11
[11] 楊惠民,藿香正氣水的不良反應,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年1期
[12] 郭蓮芝,7例口服藿香正氣水中毒原因分析,護理研究,2000 年8 月
[13] 崔莉娜,藿香正氣水致乙醇中毒3例,陝西中醫雜誌,2008.10
[14] 史文慧,藿香正氣水致過敏反應1例,2007.8
[15] 盧國珍,口服藿香正氣水致過敏性休克一例,中國中藥雜誌,1991.9
[16] 孫富國,藿香正氣水致雙硫侖樣反應10例,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年6期
[17] 李繼元,瀋陽部隊醫藥,2008.7
[18] 權修閘,飛行員服用藿香正氣水致過敏反應1例,海軍醫學雜誌,2012.2
[19] 京華時報,眾藥企開打藿香品牌爭奪戰,2007
附錄: 28種毒性中藥
《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3號),附錄28種毒性中藥品種包括: 砒石(紅砒、白砒)、砒霜、水銀、生馬前子、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蟲、紅娘蟲、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黃、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鬧陽花、雪上一枝蒿、紅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紅粉、輕粉、雄黃。
已開通薇信,搜索"遠離中醫藥「或」goodbye_tcm「可關注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媒體、網站轉載請付正常稿酬。
如果此文對你及家人有幫助,迴避巫醫藥風險,減少不必要支出,或見識中醫藥之黑暗…..
請投幣實際支持我的勞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