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 70 年發展的三大啟示

2020-12-23 求是網

  新中國70年歷史是篳路藍縷、砥礪奮進、成就輝煌的歷史,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考察新中國70年的發展,我們會得出「時間在社會主義這一邊」的重要結論,從中可以合乎邏輯地獲得三大啟示。

  一、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恩格斯有段名言:「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我們比任何一個哲學學派,甚至比黑格爾,都更重視歷史。」中國共產黨人非常重視歷史研究,並且堅持用正確歷史觀教育黨員幹部、統一全黨思想。比如,1945年4月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了黨從成立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一歷史時期,特別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這一時期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統一了全黨思想,從而為黨的七大勝利召開和奪取全國革命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1981年6月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則全面總結了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正確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並向全世界宣示我們要繼續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從而達到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目的,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論前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用正確歷史觀來教育黨員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讓黨員幹部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放在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發展史的6個時間段中加以考察,這對於黨員幹部尤其高級幹部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從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具有令人信服的邏輯力量。2018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全黨同志必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鬥志,勇於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近百年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當然,歷史發展從來不是筆直的,而是充滿曲折甚至遭遇挫折的。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先是東歐演變,後是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經歷重大曲折。但是,中國共產黨人處變不驚,全面分析了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認為蘇聯東歐的失敗絕不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失敗,恰恰是蘇聯東歐共產黨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產生的惡果。我們黨堅定地指出,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體現了一個真正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堅定信念和遠見卓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會主義沒有滅亡,也不會滅亡,而且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

  二、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到多國,其間歷經滄海桑田、地覆天翻,也不過一百多年時間。比起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歷史,比起世界進入近代以後的資本主義發展歷史,這一百多年歷史無疑是短暫的。

  新中國的發展也才70年,但這是極不平凡的70年,是艱辛奮鬥的70年,是彪炳史冊的70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事非經過不知難,回顧新中國70年闢除榛莽的風雨歷程,我們感觸良多,對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這個歷史啟示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後的東方大國取得勝利後,擺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就是如何鞏固、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國內外敵對勢力曾預言新中國政權很快就會垮臺。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此的回答是:「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圖強,很快就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國際地位得到世界普遍承認,創造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十分落後的東方大國取得社會主義建設重大成就的寶貴經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不斷鞏固,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團結,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證。這些實踐探索和成就,為改革開放後的大發展、大進步奠定了基本的前提條件。

  在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上,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獲得了極大的解放和發展,充分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徵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劃分為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後兩個重要歷史時期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這些重要論述是我們正確認識這兩個歷史時期關係的重要遵循,為此,需要把握這3個基本要義。一是「兩個如果沒有」。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把握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臨嚴重危機,就可能遇到像蘇聯、東歐國家那樣的亡黨亡國危機;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二是「兩者不可割裂」。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絕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提出了許多正確主張,當時沒有真正落實,改革開放後得到了真正貫徹,將來還要堅持和發展。三是「兩個不能否定」。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和發展。

  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關係極其重要,它關乎正確認識新中國70年發展,關乎堅定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嚴重政治後果」。

  古人說過:「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多年來,國內外一些敵對勢力大搞歷史虛無主義,打著「反思歷史」「還原歷史」等旗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對中國革命的歷史、對新中國的歷史、對改革開放的歷史,極盡攻擊、醜化、污衊之能事,他們歪曲歷史事實,顛覆科學結論,製造思想混亂。他們「亂史」,目的在於「改道」,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年蘇聯解體、蘇共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蘇聯、蘇共歷史被全盤否定,結果造成嚴重的思想混亂、政治混亂、行為混亂,人們對蘇共、對蘇聯社會主義失去了信心,偌大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很快就土崩瓦解、作鳥獸散了。

  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關係,就是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對社會主義充滿必勝信心的基本依據。正如鄧小平指出:「我們中國要用本世紀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個世紀的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時間,努力向世界證明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我們要用發展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實踐,用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優於資本主義制度,讓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認識到,社會主義確實比資本主義好。」

  三、社會主義中國70年風華正茂

  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都具有宏闊的世界歷史眼光。馬克思在《十八世紀外交史內幕》中說過:「要了解一個限定的歷史時期,必須跳出它的局限,把它與其他歷史時期相比較。」列寧深刻指出:「世界歷史的尺度是以數十年為單位來衡量的。早10-20年或遲10-20年,這用世界歷史的尺度來衡量,是算不得什麼的。」以大歷史觀之,中國共產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70年的社會主義新中國恰是風華正茂。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制定了「兩步走」的發展戰略,即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設想:第一步,用15年的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20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就是毛澤東提出的「兩步走」戰略。由於種種原因,第一步發展戰略的任務完成得異常艱難,但是,在20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尤其是「兩彈一星」研製的成功,奠定了我國成為世界大國地位的基礎。

  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接續推進毛澤東制定的發展戰略,根據時代主題己經轉換為和平與發展和新時期奮鬥目標,制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鄧小平領導黨和人民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提前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戰略目標,穩步推進第三步的發展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實現了歷史性的變革。根據改革開放以來「三步走」發展戰略實施狀況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全方位成就,黨的十九大制定了「新兩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戰略目標把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間提前了15年;第二步戰略目標是從2035年開始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戰略安排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發展戰略上的繼往開來、與時俱進。

  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是我們工作的坐標。黨的十九大後,我們進入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這些時間節點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確立了新時代新徵程上前行的節奏、工作的方位。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大局是穩定的,但我們面臨的風險也是多方面的。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人是時間的駕馭者,是人賦予時間以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付出,凝結成當代中國宏大深刻的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旗幟。這使我們有了再幹好下一個5年的信心,有了再幹一個40年的勁頭,有了再走一個70年的豪邁。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第一個百年目標要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要開篇。向階段性目標衝刺、為下一棒奔跑蓄力,中國共產黨將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續寫光榮與夢想。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回望新中國走過的70年非凡歷程和取得的「兩大奇蹟」,這是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生動實踐。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中華民族的未來、世界社會主義的未來充滿無限信心,因為時間在社會主義這一邊。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列寧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相關焦點

  • 70年,「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給我們哪些啟示
    70年來的輝煌成就,起自於優勢鮮明、獨具特色的治國安邦之路。從體現歷次黨代會和重要中央全會的巨幅照片,到150個激動人心的「新中國第一」,再到蔚為壯觀的英雄模範人物牆,70年大型成就展猶如一個「歷史走廊」,濃縮呈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艱苦奮鬥實現的偉大跨越;又如一個「時間隧道」,深刻見證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 《人民日報》記錄新中國70年光輝歷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我們國家經歷了滄桑巨變,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趟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70年艱難探索有過成功、也有過曲折,它們共同匯聚成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凝聚成為一筆改革、發展、進步的寶貴財富。
  • 新中國舞蹈發展70年回眸
    摘要:自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當代舞蹈已走過70個年頭。70年的歷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呈現出各自鮮明的特點:第一階段,舞蹈藝術創作的起步;第二階段,「中國芭蕾風範」的建立;第三階段,個性化藝術追求的充分展開;第四階段,大展宏圖的繁榮時代。
  • 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 《新中國憲法發展70年》新書出版
    2020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近日,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中國憲法發展70年》,該書是根據近10年來中國憲法發展的新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憲法學研究新成果,對《新中國憲法發展60年》一書進行修訂而成的。
  • 【文萃】新中國70年電影發展的歷史脈絡
    梳理新中國70年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以改革開放為標誌性歷史節點,可以粗略地將新中國70年電影藝術的歷史劃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即改革開放前近30年的歷史;第二階段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即改革開放後40多年的歷史。而在這兩大階段的歷史脈絡中又包含著若干重要時期。
  • 新中國70年成就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提供寶貴經驗
    本年度報告對2019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全方位考察和分析,並對2020年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新中國成立70年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提供借鑑黃皮書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取得了非凡成績,產生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 「全民閱讀」第四十九次長安街大講堂: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邏輯
    第四十九次長安街大講堂: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邏輯全民閱讀★★★★★9月17日晚19:30,長安街讀書會聯合中國財政研究院本次活動邀請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帶領各位觀眾破解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密碼。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傅志華主持本次活動。劉尚希院長指出,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邏輯歸結為四個字,即公共風險。
  • 新中國70華誕,請聽來自全球的祝福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社會經濟面貌日新月異,資本市場從「拓荒」到蓬勃生長,而天風證券正是中國資本市場近20年快速發展的親歷者和受益者。作為親自參與其中的市場老兵,在「摸著石頭」中進行探索和實踐,有過高歌猛進,遇過艱難時刻,也獲得彌足珍貴的啟示。而今波瀾再掀,風帆高揚,在黨的指揮下,我們繪就藍圖,萬裡不迷,緊密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成長,堅定駛向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與祖國同行,浙商基金將致力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科技驅動的資產管理公司。「70年波瀾壯闊,70年榮耀中華」。
  • 中國戲曲學院舉辦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學術研討會
    12月5日,中國戲曲學院召開「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學術研討會」,下設戲曲教育研討會、戲曲導演研討會、戲曲音樂研討會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學術會議四個分會場。中國戲曲學院黨委書記龔裕、院長尹曉東、黨委副書記徐超、副院長冉常建、汪澤和近百名專家、學者出席本次研討會。
  • 「黨建治學」徐光春:指引新中國創造發展奇蹟 ——新中國成立70年...
    「黨建治學」徐光春:指引新中國創造發展奇蹟 ——新中國成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光輝歷程 2020-06-08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足實踐構建理論體系《新中國經濟學研究70年》出版
    據了解, 《新中國經濟學研究70年》是中國社科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書系》的其中一部。該書系分為國家發展建設史和學術研究史兩大序列,計劃出版30種圖書,目前已出版17種。《新中國經濟學研究70年》由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和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張曉晶研究員主編,分上下兩卷,共100多萬字。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年有哪些國家大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日電 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年有哪些國家大事?  記者:冷昊陽 張尼 李金磊  今天是2019年元旦,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包括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個稅法實施等等,一系列國家大事和民生關切,讓新的一年備受期待。2018年12月29日,江蘇揚州,小學生們手持「喜迎元旦」的祝福語,喜迎新年的到來。孟德龍 攝  這些時間節點很關鍵!
  • 駿馬奔騰勇向前 壯美北疆盡歡歌——新中國70年內蒙古實現跨越式發展
    與新中國70年共榮,內蒙古自治區不斷築起成就的大廈:經濟總量由1949年的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728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約595倍;原煤、煤制天然氣和外送電量均居全國首位,稀土新材料、多晶矽等產業規模全國第一;牧民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5.3歲,比1949年的19.6歲翻了近兩番;2013年以來累計減貧142萬人,貧困人口減至15.24
  • 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與邏輯
    關鍵詞: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過程;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   對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的研究從「第二次結合」到「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生動地刻畫了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過程和本質特徵。
  • 劉醒龍長篇小說《天行者》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22日訊(記者袁毅 通訊員鄧鼐)近日,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的長篇小說《天行者》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這一叢書系中共中央宣傳部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由學習出版社聯合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 視頻+圖文全景再現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發布會實況
    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平等 發展 共享: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全國婦聯副主席譚琳,全國婦聯副主席吳海鷹,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蒙曼等出席,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布會。
  • 譜寫新時代長足發展新篇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評論之五
    歷史的大邏輯告訴我們,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西藏的長足發展。1949年新中國成立,兩年後西藏實現和平解放。在新中國的懷抱裡,西藏緊跟全國的發展步伐,經過了民主改革,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西藏自治區的成立,標誌著邁上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19中國大事熱點搶先看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包括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個稅法實施等等,一系列國家大事和民生關切,讓新的一年備受期待。——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紀念了改革開放40周年之後,今年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70年風雲際會,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世人矚目。
  • 治淮70年:年供水能力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0倍
    新華社合肥10月23日電(記者姜剛、吳慧珺)記者23日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獲悉,經過70年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水資源開發利用和配置體系,供水能力大幅提高,抗旱減災能力顯著提升,年供水能力達995億立方米,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0倍。
  • 黑鴨子組合為新中國70歲生日獻禮
    你是我的祖國,提起你的發展驕傲填滿心房。你是我的祖國,有了你的呵護就能幸福安康。你是我的祖國,回到你的身旁感動填滿心房。中國我親愛的祖國,你用開拓進取刷新昨天的輝煌。中國我親愛的祖國,你能矢志不渝實現崇高理想……」在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黑鴨子組合(張繼心、楊茗淇、李美秀)滿懷深情推出原創獻禮歌曲《我親愛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