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科普過GI值→:剛吃完很快就餓了?可能是你吃的GI值太高了很多小夥伴留言要求開講GL值,那今天就來一起揭開GL值的神秘面紗吧!
GL值是什麼?
GI值和GL值要結合起來看。
GI (Glycemic Index)是指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是人體進食後機體血糖生成的應答狀況。
GI 的概念清楚了,但是問題也來了,即使是低GI的食物,但是吃的量大,也能控制血糖和減肥嗎?是不是高GI的食物減肥時都不能吃?答案是否定的,因為GI的概念只說明了該食物升糖的「質」,並沒有規定吃多少。
所以引入血糖生成負荷(GL)的概念,該指標可以反映吃不同數量的該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程度。
計算公式:GL值=GI值(每百克)*碳水化合物含量(每百克)/100
高GL食物 GL>20
中GL食物 GL10~20
低GL食物 GL<10
打個比方:
100克蘋果的碳水含量為12.3克,蘋果GI為36,則100克蘋果的血糖負荷為4.43,所以100克蘋果屬於低GL食物。
100克米飯碳水含量為25.6克,米飯GI值為83.2,則100克米飯的GL為21.30,所以100克米飯屬高於GL食物。
別只關注GI值 GL值也很關鍵
不管是減肥還是控糖,都對「GI」這個概念很敏感。
很多人的做法是,遇到一個食物查查GI值,GI 值高的,就避而遠之;GI低的食物,就放心吃。
簡單粗暴,但是....
GI低就可以放心吃嗎?吃低GI食物就不怕胖了?
1.GI低≠可以放開吃
GI只能代表食物中碳水轉換成葡萄糖的速率和能力;具體吃多少,與食物中碳水的含量有關。
這就要提到GL,血糖生成負荷。
它是用食物的GI乘以攝入食物的實際碳水化合物的量,這樣才能代表實際攝入的食物對血糖的影響。
拿西瓜為例,GI=72,是妥妥的高GI食物了;但一塊100g的西瓜,可利用碳水(去膳食纖維)只有5.5g。
所以西瓜的GL=72%×5.5=3.96。GL<5,算是低GL,不需要避而遠之。
再看蘋果,GI=36,只有西瓜的一半;但是100g蘋果含碳水(去膳食纖維)為12.3g,GL=36%×12.3=4.43,比西瓜還高一點呢,但往往我們對蘋果的警戒性要低於甜甜的西瓜。
2.GI低≠血糖波動小
有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大米粥的GI=69.4,竟然低於大米飯=83.2。
粥,糊糊的東西,好消化,升糖指數不應該更高嗎?
這就要說到GI的小陷阱了:GI計算的是面積。
大米粥屬於快消化的食物,總面積比大米飯小,但引起的血糖波動更劇烈:血糖峰值更高,很快又降低。
這種快消化食物,好比是突降暴雨,淹沒莊稼、流失土壤;消化慢的食物,血糖緩慢釋放,則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
所以你看,光靠查GI吃飯,並不是萬無一失的。
3.低GI≠健康≠低熱量
GI低可能是油脂、果糖等的功勞。
薯片的GI比蒸土豆低、曲奇餅乾的GI比白麵包低、加了大量果糖的可樂升糖指數40.3,也屬於低GI呢。
但你會覺得薯條、可樂是健康食品嗎?
富含油脂的食物消化時間較長,GI較低;但過多的脂肪不僅意味著更高的熱量,也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肥人士和糖友都應該避免。
所以啊,評判一個食物,不能光看GI,要學會將GI和其它營養平衡,尋求一個balance~
兩G都知 放心吃喝
我們要想成功減肥就要控制總能量攝入,同時又要保證不會有飢餓感,這就要限制飲食中總的GL值。
同時我們要養成正確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過量的高碳水化合物攝入;避免煎烤食物,多採用水煮、蒸、燉或低溫處理。
先吃低GI值食物,再吃高GI值食物,這樣可以使得血糖上升的較緩慢一些。
部分食物數值對照表
(以上數值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