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減肥的人,一定聽過「七分吃、三分練」。
三分練,指的是運動,七分吃指的是飲食。
一句話說明了,在減脂減肥過程中,飲食的重要性。
事實上,很多人只通過調整飲食,就能瘦下來。
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吃很多低GI的食材,即升糖指數較低的食材。
而很多人,也是照著一些低GI的減肥食譜進食後,體重也慢慢下降了。
那麼,吃低GI的食物,就能「無痛減肥」?
事實上,沒有一種減肥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
低GI食物如果選擇不對,也會越吃越胖。
下面我們一起「破解」GI值的常見迷思。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GI值?
GI值又被稱為升糖指數,指的是食材進到體內後,造成血糖升高的速度快慢指數。
比如有些食材在進入體內後會被快速分解,造成血糖快速上升,這就是高GI食材。
反之,食材進入體內分解速度較慢,繼而造成的血糖升高速度也慢,即為低GI食材。
事實上,最初區分食材的GI值,是為了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和穩定自己的血糖水平,而不是為了減肥。
但是,現而今,更多天聽到食材的GI值的人群,大都為減肥人群,而不是糖尿病患者。
而在很多人將食物從GI值跟減肥掛鈎,成為減肥的一部分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多誤解。
高GI、低GI食物有哪些?
一般來說,除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能影響食物的GI值,其他營養素也會影響其GI值,比如食物纖維、脂肪等。
低GI指數的食材有什麼好處?
上面說到了,一開始低GI食物是為了糖尿病患者,更好的穩定自己的血糖水平。
所以,除了能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的同時,採取低GI食物,對健康還有其他好處:
不容易堆積脂肪;不易感到疲倦、昏昏欲睡;飽腹感時間延長,不容易有飢餓感;降低三酸甘油酯、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 (LDL);容易控制血糖值,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只吃低GI食物就能減肥?
現在很多博主就引導減肥者吃低GI值的食物,事實上這裡有一個迷思。
雖說低GI食物能延長飽腹感,降低胰島素分泌速度,降低血糖,繼而減少堆積脂肪。
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低GI食物,都有減肥的功效!
低GI ≠ 低熱量
比如,富含油脂的食物因為消化時間較長,所以GI值較低,如奶油、純牛奶,堅果類等。
所以,如果只吃一些低GI食物就能減肥的話,天天吃花生、奶油等就能減肥?
結果可想而知是不能,所以在看食物的GI指數,還是得看食物的熱量。
此外,一些低GI食物如果攝入稍多,那麼自己的血糖值也難以控制,比如奇異果。
烹調、加工方式
在烹飪方式過程中,,對於含有澱粉類的同樣食物,塊狀的和切碎、稀稠的,GI值也會較低,比如稀飯就比蒸煮出來的米飯GI值要高。
這裡說的其實是一個思路,可以將很多含有抗性澱粉的低GI食物,如薯類食物,可以直接蒸煮來吃。這樣比其他如搗碎做泥的方式,要更有利於減脂。
簡而言之,就是儘可能減少深加工食物,儘可能的吃原全食。
此外,料理過程中的調味料、油品等也可能會影響GI值,要注意。
怎麼吃才能更健康,更有效的減脂?
想要通過低GI值達到減脂的目的,除了將總熱量可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外,還要掌握以下原則,才能達到既健康又減脂的目的:目的。
多補充食物纖維
大部分的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都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
這些食物除了能增加飽腹感,還能避免吃下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避免吃太多精製碳水化合物
未加工的食物,通常GI值都較低。可選擇全穀類食物如糙米、藜麥等代替白米飯、麵食,除了能攝入更多的食物纖維,還能讓血糖水平不像「過山車」一樣。
澱粉類食物糊化程度
避免蒸煮烹調的時間過長,食物過於糊化,這樣是為了延長消化時間,避免血糖很快升高。比如白粥比白米飯更容易升高血糖。
均衡飲食
將熱量維持在合理的範圍,儘可能的避免油炸,燒烤、高糖食材的前提下,將每一種營養素都照顧到,這樣才能避免營養失衡。繼而避免在成功減脂後,造成營養不良。
GI值並沒那麼神
想要藉由低GI值來管制自己的食譜,而達到減脂的目的,大可不必。
其實,更重要的是控制每天的熱量總攝入量、均衡飲食,定期參加運動訓練。
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基礎代謝,才能既能更高效率,又健康的減脂。
當然,在飲食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食物的GI值,儘可能的避免長期進食高GI值的食物,也是對健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