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們剛接觸跑步時,只不過是為了身體的健康,單純的跑跑步鍛鍊身體而已。慢慢地、慢慢地接觸跑步的人多了,跑圈大了,什麼奇葩都能遇到,逐漸的發現跑圈也存在不少鄙視鏈,那會有哪些呢。
1、跑得快的看不起跑得慢的。
跑得快的跑者看不起跑得慢的跑者,這已經不是新鮮事了,經常會聽到兩撥跑者的高調爭論,
佛系跑者:我們跑步的初心是為了健康,而且不是為了成績、為了速度而忘記自己為什麼而跑步。
魔系跑者:跑步本來就是拼速度的競技運動,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
對於跑步方面,跑得慢可以長期養成一個好的健康運動習慣,而跑得快屬於有天賦、有付出、有實力,在跑步中得到提升可能有機會站臺拿獎金,大家各有各的跑步目的,互相尊重即可。
2、跑全馬選手鄙視跑半馬選手。
跑圈裡流傳「半馬不是馬,全馬才是真正的馬拉松。」對於較真的跑者來說半馬也就跑了一半的距離而已。每到跑完比賽發朋友圈的時候,半程選手的獎牌總是被全程選手的獎牌光芒所掩蓋,畢竟42.195KM比起21KM看起來就厲害很多。
雖然半馬和全馬想差一半,但實力方面的確是兩個不同的層次,按這樣子算,半馬後面還是10KM、5KM,跑多少公裡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在跑步中進步。
3、跑越野的鄙視跑全馬的
有很多跑越野的跑者都是從全馬升級上來的,但會有一些跑者反而覺得全馬一點難度係數都沒有。
我記得我跑全馬比賽跑崩時,接觸到一個越野跑者,兩個人35公裡後一直慢搖跑著聊天,跟我聊天:跑馬拉松一點意思都沒有,就只是路跑,哪座城市跑都一樣,還是跑越野好,翻山越野,這次跑這場馬拉松只不過是接下來越野賽做準備而已,……(然後跟我嘚瑟他跑越野的比賽有多牛逼。)
倘若是高手就不會到處炫耀自己有多厲害了。
4、正經跑者鄙視玩賽跑者
跑馬是為了什麼?
正經跑者:跑馬為了PB。
玩賽跑者:跑馬為了紀念這場比賽,我要多拍點照片留念。
跑馬是要正經還是玩賽都取決於自己,有人負責PB,有人負責紀念,挺好的。
5、裝備黨鄙視裸奔黨
「速度不夠,裝備來湊。」這是裝備黨常說的一句話,跑馬前一晚必須要拍一組定妝照發朋友圈。定妝照裡面有什麼?(精選上衣、精選褲子、專門用來比賽的跑鞋、運動手錶、運動袖套、運動套襪、腰包、號碼牌、能量膠、鹽丸、各種裝飾等等)
而裸奔黨,除了馬拉松衣服……沒了。
裝備多與少不重要,主要看個人的顏值高不高。
其實,跑圈的鄙視鏈固然會存在,畢竟跑者與跑者之間都會存在攀比心,嫉妒心,當跑者多了,便會成為一條完整的鄙視鏈。跑圈裡一些自大的老司機最為可怕,自認為站在跑圈的頂端,除了跑步外,日常就歧視一些新手跑者,從中獲得內心的「優越感」。
我也接觸過一些跑者,跑步成績很不錯,圈裡公認的「大神級、精英級」跑者,他們很低調,為人也很友善,並不會因為你跑得慢,而孤立你,相反,他會帶著其他跑友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跑步的確可以讓一個人的內心變得更加自信,但自信過頭便容易自大,實力比你差的人有很多,實力比你強的人也有很多,沒必要自以為自己有多厲害。
只要邁開雙腿跑起來總是好事。享受跑步這個過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