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的地圖的東部,有一片空白,像是有人拿餐刀,在一塊完整的蛋糕上挖去一個大洞,看上去很不協調,這塊地區,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中國,它的名字叫賴索托。
南非地域遼闊,國土面積多達121.9萬平方公裡,人口5650萬,還曾是非洲的發達國家。而賴索托只有區區3萬平方公裡,人口220萬。由於被南非團團包圍,對外發展受到嚴重製約,因此經濟上非常貧窮落後。
賴索托的存在讓南非也頗為不便,原本直線距離很短的布隆泉和沿海城市德班,由於有賴索托橫在中間,所修的鐵路不得不順著兩國的邊界,繞一個大彎,不僅維護鐵路浪費大量金錢,民眾出行的成本和行程也多出不少。
(賴索托區位圖)
既然這種地緣格局,對雙方的發展和生活都造成了不便,為何小國賴索托和大國南非之間,沒有選擇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呢?
一、歷史小國的高傲。
實際上,賴索托建立的時間,要比南非早得多,它曾是非洲南部歷史最悠久的王國之一。早在歐洲殖民者進入之前,巴蘇陀人就一直生活在這裡,他們飼養牲畜,種植莊稼。到19世紀初時,巴蘇陀族酋長莫舒舒一世,統一各個部落後,建立起巴蘇陀蘭王國。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殖民者登陸南非,1837年布爾人入侵卡利登谷地,以塔巴恩丘為中心對外蠶食鯨吞巴蘇陀人的土地,還用武力將當地土著趕往東部山區,巴蘇陀人和布爾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英國人進入南非後,巴蘇陀人不得不面對兩個殖民者的瓜分盤剝,並在1850年和1852年重創英軍,迫其撤離巴蘇託蘭。但強悍的布爾人不斷侵略,奪得巴蘇陀蘭大半領土。為了避免被完全吞併,莫謝希向英國提出保護要求。1869年英國殖民當局和布爾人劃定邊界,巴蘇陀人失去卡利登河以西土地。
可以看出,雖然巴蘇託蘭面積狹小,深處內陸,但世代居住於此的巴蘇陀人,面對南非這個新生國家,有著歷史上的心理優越感。雖然貧窮,但也不願低下高傲的頭。
(巴蘇佗人)
二、保槍戰爭的隔閡。
1871年,買下布爾人開普敦殖民地的英國人,將巴蘇託蘭併入開普敦,整個殖民地仍由布爾人管理,這讓曾經飽受欺凌的巴蘇陀人非常不滿。因此巴蘇陀蘭仍然擁有自己的武裝,不願接受布爾人的管理。
1880年,開普敦政府試圖解除巴蘇陀人的武裝,強制收繳槍枝和武器,此舉招致巴蘇陀人反抗。他們發動起義,和布爾人軍隊大打出手,戰爭持續了八個多月,直到1881年雙方籤訂停戰約定,允許巴蘇陀人保留槍枝。由於此次戰爭為保留槍枝而發生,因此史稱「保槍戰爭」。
此後巴蘇陀人基本上保持高度自治,再次成為英國的被保護國,保留酋長權力。
後來,南非布爾白人政權念念不忘吞併巴蘇託蘭,於1931年向英國提出再次接管巴蘇託蘭。還利用團團包圍的地域優勢,通過過境交通、關稅制度和糧食供應等方面施加壓力,逼迫巴蘇託蘭接受盤剝,將其變為南非的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供應地。
英國撤出後,巴蘇陀蘭立刻宣布獨立更名為賴索托,離開了南非聯邦,而雙方長期以來的隔閡,使得南非布爾人政府也沒有對其挽留。
(賴索托風光)
三、黑人南非的衰退。
當年賴索托堅決要脫離南非,主要是與布爾人之間的仇恨,而當時的南非布爾白人不留賴索托,也基於種族歧視的原因。
可隨著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如今的彩虹之國,早已物是人非。布爾白人或遠走他鄉,或淪為底層,黑人成為南非的主人。但不懂國家治理的他們,很快將南非弄得一團糟,不僅經濟嚴重衰退,大量湧入的黑人也使得人口暴增,治安嚴重惡化。
而土地面積狹小的賴索托,同樣面臨著人口爆炸式增長的難題。一旦兩國合併,南非不僅要長期對貧窮的賴索托進行補貼,大量的賴索托人還會湧入南非,和南非黑人搶飯碗。所以合併對於南非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綜上所述,在歷史上賴索托由於民族敵視,不願併入布爾人統治時期的南非。而如今,南非的黑人政權又出於自身利益,將賴索托視為累贅,不願與其合併。看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中之國仍將繼續留存。
(參考資料:《國中之國:菜索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