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不到3 % 的人受益於艾草
而你,將從此受益
[我為了下這首曲子花了半個小時,你要不要聽一下]
艾草的一生,好像都在為五月做準備;艾草的一生,也是守護人類的一生。
陽春三月,南方就已經艾葉飄香,此時的艾草既鮮嫩又壯實,而春天,正是食「艾」的最佳時機。艾草除了用來「灸」,原來還能入膳和入藥。這個季節艾葉鮮嫩多汁,可用於製作艾葉餈粑、艾葉餛飩、艾葉粥、艾葉蛋餅等美食。也可根據個人不同體質,用艾葉與不同藥材食材調配做成藥膳食用。
中醫指出,艾葉不僅是一款常見的蔬菜,也是一味實用的藥材。在《詩經》、《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等古籍中均有關於艾葉醫藥用途的記載。在民間為了治病祛邪,也有三月三吃艾餈粑,五月五門口掛艾葉、洗艾葉藥浴的風俗。而民間更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說法。
進入四月,田野裡的艾草和水邊的菖蒲就開始比賽似地瘋長。待到五月端午的清晨,艾草早已生得綠茵茵的,卓然而立,高可及腰。佩戴著晶瑩的露珠,身披著薄霧的紗裙,如待嫁的女兒,溫婉柔美,靜靜地佇立,等著晨雞喚起採艾人。
時至五月,新鮮的艾草被抱回家,有的掛在門楣,有的斜倚牆角,變成了一個個乖巧、柔順的門童,日日夜夜忙著驅蚊闢邪,執著地守護著風風雨雨的歲月;有的被抱去熬成清亮亮的水,給需要她的肌膚做「木蘭香草浴」,洗去瘡癢邪風;有的被心靈手巧的爺爺搓成一條條麻花辮子樣的艾草繩,盤在那兒等著夏天系在梁上做蚊香用;有的被心靈手巧的婆婆做成「小艾人」「小艾虎」「小香囊」,拴在孫子、孫女的頭頂,脖子上;有的被選去做成青果樣糯香甜軟的艾餈粑粑、翡翠蛋或是熬成碧玉樣的雞湯端上餐桌。
小時候經常看見奶奶使用艾條。每逢潮溼天或者「翻風落雨」,老人就會拿著長長的艾條在膝蓋附近繞圈圈,燃著的艾條,冒著嫋嫋白煙,帶來滿屋藥香……
《詩經》云: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說的是眉眼鮮亮、柔情似水的艾草會被精選出來,做成「金艾絨」。先把艾草晾乾,在通風處放上三年;再置於石臼內,千百次地反覆搗杵,擇去艾梗與碎渣,直至艾葉變成柔卷如雲、溫軟如絮的「艾絨」;最後再搓成大小一致的細長條存放在金黃色的綢緞盒子裡。這樣的「金艾絨」宛如公主,成了國寶。
「金艾絨」是專供灸用的。艾灸,乃中國最古老而神秘的醫術之一,屬中醫外治法。《本草綱目》云:艾葉能灸百病。著名的溫灸養生就是通過把百草之王艾草特製成艾條,點燃後放入溫灸器中滾動於經絡或患處四周穴位,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絡,溫補元氣,調和氣血,潤澤面色,煥發健康神採。說艾為百草之王,似乎有些誇張,實則並不為過。地球上的植物有億萬種,唯有它燃燒後氣味獨特,可淪肌浹髓,溫暖如陽,彌久不消。三千年前,在屢屢驗證之後,它才被我們的老祖宗指定為灸的專用品,也正是因為有了它神奇的療效,才有了灸法,有了它,才有了璀璨千年的艾灸文化。
艾草之名見於《本草綱目》:「此草可刈疾,久而彌善,故字從,而名艾。」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能夠消除頑疾,使人安寧的草本植物。五月原本就是「惡月」,其時令已近盛夏,蚊蠅滋生,百蟲活躍,各種常見病多發病趁機流行。《離騷》中說「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有《莊子》記載「越人燻之以艾」;《孟子》說「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所以能夠刈疾的艾草高高懸掛在五月的門楣,是最有效的「闢邪寶器」。
「金艾絨」是用來點燃的。我每一次拿起「金艾絨」,就像看到出塞的昭君,帶著一種捨生取義的悲壯。「金艾絨」的作用太多了,她會在合適的日子裡被點燃,去燻貴婦人眼角的皺紋,不論那皺紋是因丈夫的不忠,還是歲月的無情,都會慢慢地為之撫平。孕婦六七個月時胎位不正,點燃艾條去燻灼腳趾上的至陰穴,每天一次,幾個療程以後,可愛的嬰兒就像聽到了艾姨的召喚,乖乖地把調皮的小屁股一扭,小腦袋一拱,難產的臀位就變成了順產的頭位。生完寶寶後的產婦,受了風寒腹部疼痛,封閉門窗點燃艾條,慢慢地燻蒸腹部的關元、氣海,小腿上的足三裡和三陰交,讓艾香順著穴位無聲無息地滲入,抵達。這時的「艾」便是綿綿不絕的「愛」,驅散著所有的寒冷與涼風。
早先農村缺醫少藥,在民間,曾經有過專門「燒艾火」的職業。一些略懂穴位和中醫的先生,每日裡提著艾條,專為需要的患者做艾灸,走到哪兒都會受到歡迎和尊敬。燒艾火的過程其實非常簡單,沒有溫灸器時可以用手直接拿著燃燒的艾條對準幾個穴位慢慢遊走;也可以把艾絨做成艾炷──寶塔樣的小堆直接放在切好的生薑片上,點燃塔尖等著薑片受熱,然後把薑片在幾個穴位之間挪移,只要好好照看經常挪動讓皮膚保持溫熱,不被灼傷就可以了。
艾絨燃燒時,看不到火苗,只有獨特的清香隨著嫋嫋的煙霧瀰漫,在香氣繚繞中,艾草體內自然天成的純陽之氣,源源不斷地輸入穴位,輸入人體經絡。「艾」就這樣變成了綿延悱惻百回千轉的「愛」。艾草,用它青春的顏色和溫柔的氣息,涵養滋潤著上下幾千年的國人。
在日本東京,有一個風俗,每建成一座新橋,都要邀請年齡最大的長者第一個踏橋渡河。有一年,東京的永代橋建成之後,當時請一百七十四歲的萬兵衛第一個「初渡」。在舉行「初渡」的儀式上,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將軍問萬兵衛有何長壽之術。萬兵衛答道:「這事不難,我家祖傳每月月初八天連續灸三裡穴,始終不渝,僅此而已。我虛度一百七十四歲,妻一百七十三歲,子一百五十三歲,孫一百零五歲。」德川聽後,很是感慨。足三裡這個長壽穴也因之傳揚天下。日本人「嬰兒灸身柱,促發育;十七八歲灸風門,預防感冒;二十四五歲灸三陰交,促生殖健康;三十以後灸足三裡,促長壽;老年時灸曲池,促耳聰目明,預防中風」的灸法保健穴俗也便就此形成了。
其實,日本人的灸法源自於中國,特別是其中「灸足三裡,得長壽」的養生秘訣。最早灸法見之於《黃帝內經》,宋朝《扁鵲心書》中也有記載:「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
艾草屬菊科,可是她不似菊花以俏麗的花朵悅人,她是以碧綠的艾葉、以體內的香氣悅人。有一首詩寫得好:「端午時節草萋萋,香艾茸茸淡著衣,無意爭豔呈媚態,芳名自有庶人知。」不媚不妖,無意之中,艾草的清香就縈繞在人間的煙火氣息裡,深情溫暖。艾草的芳名也銘刻在泛黃的詩卷裡,古色古香。
在二零一七年四月,為了探尋和拯救那些遺落在荒野裡、野地裡、山坡上、溝田間……日漸被人遺忘的艾草,為慶祝即將於5月26日-29日在湖北蘄春召開的「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暨第三屆李時珍蘄艾健康旅遊文化節」,由北京灸道堂中醫研究院發起和獨家贊助的「尋找中國最美的艾草」大型公益活動,歷時一個月,將在全國近百個縣市採集上百種艾草,最後匯聚在大會現場。
值得所有喜歡艾草的人高興的是:本次採集到的全部艾草,將會被北京灸道堂中醫研究院以活株的形式完整的保存下來,並在灸道堂活態艾草博物館裡(籌備中),供全國各地的艾草人移植使用和延續生長下去。
此外,據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創始人紀凱會長介紹,此次尋艾活動後,該活動的贊助單位北京灸道堂中醫研究院將繪製全球第一張動態的《中國艾草地圖》,發現一處,標註一處,該地圖數據計劃每年更新一次,力爭通過五年時間完整勾繪出中國絕大部分艾草坐標和生長地,不僅為保護瀕臨滅絕的稀有艾草品種提供依據,還將全景向國外同行展示中國艾草產業的發展進程和規劃。
五月的腳步又近了,青青的艾草正可著勁地往上躥。《桃花扇》裡說:「積得些金帛,娶了些嬌艾。」其實艾草哪裡需要金帛,也並非那麼嬌氣,只要你願意,只要你喜歡,盡可去採摘,盡可讓自己沉浸在濃濃的艾香裡,身心舒泰……
艾的一生,就是守護人類健康的一生
從今天起,做一個有艾的人
田間、山頭、荒野
努力去發現它
從今天起,做一個用艾的人
居家、養老、保健
都不要離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