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年5月16日,美國《生活》雜誌第一次以一張中國士兵的圖片作為封面,配文是:「保衛中國的戰士「,他是一名15歲的中國士兵,他的眼中有一種堅定的意志,由羅伯特·卡帕在武漢戰役中拍攝,就是下圖:
這張照片完美地展現了當時中國軍人的精氣神,目光如炬、神情堅定、剛正嚴肅,不屈不撓!想知道這張戰地照片是如何來的,就得了解它的拍攝者羅伯特·卡帕!
「機敏」的出名之路
羅伯特·卡帕他其實並不是美國人,他一開始的名字也不是羅伯特·卡帕,並且他剛開始也不擅長攝影,那麼他是怎麼拍出如此好的照片呢?他又經歷了什麼呢?
他最開始的名字叫做安德魯·弗裡德曼,是匈牙利人,他當初學習的是政治,所以之後他政治線路出了問題,沒辦法只能棄學出逃,最後來到了巴黎,他遇到了一個紅髮女孩塔羅,羅伯特·卡帕雖然學習的是政治,但是他的興趣愛好是攝影,塔羅是一名記者,兩個人相談甚歡,最後就在一起了。
了解到了羅伯特·卡帕的身世背景後,她便給他取了一個名字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這個——羅伯特·卡帕。並且將他帶入了自己所在的行業,也就是戰地記者。因為羅伯特·卡帕拍的照片確實很好,並且在這個行業也確實有天賦,於是塔羅便想著將這些照片賣出去。
之後她以「美國大牌記者」的幌子賣給了法國最有錢的雜誌社編輯。他拍的照片便一直不溫不火的狀態,一直到1936年戰爭中,他拍攝的《士兵之死》,羅伯特·卡帕這個名字轟動了新聞界。
到訪中國戰場
羅伯特·卡帕的名聲很好,在抗戰時期也是被許多國家認可的,於是在1938年,羅伯特·卡帕以美國《生活》雜誌記者的身份,來到中國報導抗日戰爭。
他在中國拍攝歷時六個月,拍攝了相關的政事,拍攝了人們見到救援隊的歡欣,拍攝了流浪乞討的孤兒,拍攝了武漢那位年僅十五歲戴著頭盔的士兵,同年五月份,這位年僅十五歲的鋼盔士兵登上了美國雜誌的封面,封面背後,專業形象的報導了中國的臺兒莊戰役,直接體現出了中國人民的抗戰精神。
還有消息說這次拍行中,羅伯特·卡帕學會了一句中國話:「不要看」,並且這次的拍行將中國當時的戰爭情況生動的表現出來,對中國的抗戰精神抱有深深的敬意,贏得了國際上的肯定和支持。
女友以及羅伯特·卡帕先後離去
羅伯特·卡帕越來越出名後,他的女朋友塔羅也用他的名字來賣照片,但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女朋友直接當場去世,羅伯特·卡帕悲痛萬分,從此一蹶不振,甚至得上了抑鬱症。
他現在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女朋友才獲得的,現在他成功了,在國際上那麼出名,可是他卻找不到最初的那個人來獲得這份喜悅,他走到了中國帶著他女朋友的照片,看到熟悉的人就說她是他的未婚妻,可是卻沒有人知道她已經去世了。
女友去世後,他也不再專心拍攝,開始去賭博,酗酒,嫖娼,他覺得妓女們和他一樣,一樣無所牽掛,他的朋友也說他:「主營賭博,業餘攝影」。賭博到最後一無所有,他再次與美國的雜誌《生活》籤約。
他前往越南拍攝,之後工作快結束的時候發現還有一個爆炸的照片沒有,於是再次孤身一人前往草叢裡去拍照片,同事們都在誇讚他的時候,突然聽到了草叢裡的爆炸聲,幾分鐘過後,人們才反應過來,羅伯特·卡帕還在草裡,果不其然,羅伯特·卡帕躺在了血泊裡。
結語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羅伯特·卡帕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或者突如其來的機遇,我們要時刻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羅伯特·卡帕拍攝的照片多次有人稱讚有戰火的氣息,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每次他都敢近距離地前往戰爭的最前線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戰地記者,本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去換取戰爭的最新消息,而羅伯特·卡帕正是詮釋了何為戰地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