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採用照片的雜誌

2020-12-11 西洋鏡1

2016 年華辰影像春季拍賣會上,《遠東》雜誌新系列僅卷三(共五卷)就拍得207,000 元,令不少人驚嘆不已。其實作為中國最早採用照片的出版物之一、中國早期攝影史乃至亞洲攝影史研究不可多得的範本,以及歐美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爭相收藏的寵兒,《遠東》早在2010 年已經開始在攝影圈子火了一把。

《遠東》雜誌於1870 年5 月由約翰·萊蒂·布萊克(John Reddie Black)在日本橫濱創刊發行,於1878 年12 月停刊,共計發行5 卷25 期。雜誌創刊伊始系雙周刊,1873 年7 月開始改為月刊。雜誌內容既有報刊的時效性,又輔以海量的原版照片,共刊載了20 餘位攝影師的750 餘幅作品,是研究19 世紀中國攝影史最重要的原始刊物之一。

《遠東》雜誌可分為兩個系列。系列一(First Series )於1870 年5 月在日本橫濱創刊發行。雖然主編布萊克的辦刊初衷是希望介紹中國、日本以及其他遠東國家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習俗等,但由於種種原因,當時的雜誌基本圍繞日本展開。1875 年7 月至1876 年6 月,因布萊克的身體原因,雜誌曾中斷發行。後來,布萊克移居上海,於1876 年7 月重新出版了《遠東》雜誌,並將其命名為「新系列」以示區別。「新系列」《遠東》雜誌刊載內容以中國為主,刊登了大量關於中國自然風景、人文建築、風土民情和歷史人物的照片和文章,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廈門、重慶、寧波、鎮江、香港、澳門等地,並穿插了一些關於日本的內容。根據《遠東》雜誌中的一則廣告記載,1876 年9 月該「新系列」雜誌的訂戶大約是300 人。但由於其刊載的中國歷史文化和風土民情的內容和照片是西方人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本雜誌受到了對華感興趣的西方人士的歡迎,1877 至1878 年間,其發行量增加到了1000 份。

做零工的針線娘

與以往報刊雜誌採用版畫製作插圖的方式不同,《遠東》雜誌採用在頁面上手工粘貼原版照片進行視覺化報導的方式,這是中國出版印刷史和圖像傳播史上從插圖向照片轉型的重要證據。因此要全面地了解《遠東》雜誌,必須了解為其拍攝照片的攝影師,正是這些攝影師的攝影活動和照片讓雜誌變得豐滿起來。他們包括雜誌主編約翰·萊蒂·布萊克、託馬斯·查爾德(Thomas Child)、洛倫佐·菲斯勒(Lorenzo F. Fisler)、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聖朱利安·休·愛德華茲(St. Julian Hugh Edwards)、沃森(J.C. Watson)少校等一系列在中國攝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西方攝影師。除此之外,雜誌也展現了當時中國本土攝影師的攝影水平,刊登了部分中國本土攝影師的作品,其中,公泰(Kung Tai)是雜誌中唯一被提及的中國攝影師。

黃鶴樓

主編約翰·萊蒂·布萊克(1826—1880 年)曾是位記者、撰稿人,他愛好攝影,還擁有不錯的攝影技術。其中,《遠東》雜誌中收錄了布萊克在中國拍攝的大部分照片。

《遠東》雜誌1877 年1 月刊刊登了他拍攝的《上海西城門與城牆》(儀鳳門)。這張照片作為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流傳甚廣。然而目前關於他在遠東地區的攝影和出版活動的研究還很少。

上海公園中的鳳尾蘭

託馬斯·查爾德(1841—1898 年),1841 年出生於英國一個建築世家,1869 年成為一名非職業攝影師,1870 年5 月以駐京燃氣工程師的身份被清朝海關總稅務司聘用。1874 年他的妻子和三個孩子也來到北京,1889 年他們一同回到英格蘭,住在倫敦南部的鄉村,1898 年死於意外。

查爾德是19 世紀中葉北京最重要、最活躍的西方攝影師之一,也是早期來華的頂級攝影師。他熱愛攝影,在北京的居所附近改裝了一間攝影室,兼拍人像,同時銷售攝影耗材。作為唯一一位學習過早期攝影技術的職業攝影師,其攝影作品在構圖、光線運用、照片的印製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若非在海關總稅務司有全職工作,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首位駐京「商業攝影師」。

查爾德對北京及其周邊的風景進行了全面的描繪,尤其是北京的皇家園林,這是史無前例的,他也因此而成名。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查爾德的拍攝重心為北京的清代官方建築,尚未涉及私人住宅。專業、高超的攝影技術,使得他拍攝的風景照片銷量可觀。《遠東》雜誌在1877 年7 月刊的封面上印了查爾德作品的廣告清單,標題是「北京及近郊風物——託馬斯·查爾德攝。」隨後的1877 年8 月刊、12 月刊和1878 年1 月刊選用了他的4 幅作品。英國《圖片報》(The Graphic )及《倫敦新聞畫報》也刊載過他的作品。

上海西城門與城牆

威廉·桑德斯(1832—1892 年)是19 世紀在華活動的最出色的攝影師之一。

1832 年8 月27 日生於英國倫敦的伍爾維奇(Woolwich),1860 年曾到過上海,並找了份造船匠的工作。但不久,他發現自己對攝影更感興趣,便返回英國學習攝影,學成後又回到上海。1862 年1 月27 日,他在上海開設了泰森照相館,並在《航務商業日報》(The Daily Shipping and Commercial News )上刊登廣告進行宣傳。泰森照相館位於西方人經常光顧的上海禮查飯店[1] 旁,主要業務有拍攝全景照、人像照、名片小照、洗印翻印底片、出售照片、出售照相器材等。它在此經營了25 年之久,於1888 年毀於大火。

桑德斯還拍攝了寧波和上海兩地英法軍隊與太平軍交戰的照片。1862 年8 月他曾旅居日本,拍攝了大量關於日本風物的照片。當時江戶不允許外國人進入,因此他所拍攝的幕府將軍的顧問班子以及江戶和周邊風物的照片尤為珍貴。1863 年5 月桑德斯還在報紙上刊登提供手工上色照片的廣告,他可能也是中國第一位提供照片手工上色服務的攝影師。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倫敦新聞畫報》還刊登了幾張以他的照片為母版製作的版畫。1866 年,桑德斯與商業攝影師哈裡遜·丁摩爾一同到了北京,拍攝了80 張關於明皇陵、南口、圓明園、皇宮、天壇祈年殿與祭壇等北京風物的照片。

鎮江海關

從1876 年11 月到1878 年6 月,《遠東》雜誌刊登了桑德斯的不少攝影作品。在《遠東》雜誌1876 年11 月刊中,主編布萊克特意對桑德斯及另外一名攝影師洛倫佐·菲斯勒表示感謝。布萊克曾提到:「桑德斯先生的新攝影棚裡設備完備,環境舒適。他已經在上海從業多年,在清朝和日本各地拍攝的景物圖片和肖像照十分出名。自從他的助手施託斯(Stoss)先生從歐洲來到清朝以後,他們的攝影技術又有顯著的提升。《遠東》雜誌上的肖像照大多都是桑德斯先生拍攝的,他十分熱情地幫助編輯承擔拍攝工作。僅憑這一點,我們就足以確定他拍攝的肖像照肯定具有極高的價值。」這裡順帶提一下,桑德斯的助手共有兩位,一位是格裡菲斯,一位是施託斯。19 世紀80 年代中期,施託斯開始擔任菲斯勒的助手,在1877 年到1881 年間,他一直為桑德斯服務。

首位華人律師伍廷芳先生

洛倫佐·菲斯勒(1841—1918 年),美國商業攝影師。在當時很長時間內,他是上海僅有的能和桑德斯一較高下的攝影師,曾為《遠東》雜誌拍攝過很多獨家照片。菲斯勒於1841 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卡姆登。1863 年初,菲斯勒可能收到過上海紐曼照相館的工作邀請。拿到護照後,菲斯勒於1863 年3 月19 日乘美國輪船「塔裡斯曼」號(Talisman)啟程。當時正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船在出海後被「阿拉巴馬」號(Alabama)海盜船截獲。1875 年,菲斯勒要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出面解決此事。

李鴻章

在陳述詞中,菲斯勒曾詳細談到紐曼照相館的工作邀請。據此推斷,菲斯勒確實加入了紐曼照相館。菲斯勒最終到達上海的時間為1864 年七八月間。1866 年,他在上海開設了自己的菲斯勒照相館(Photographic Studio of L.F. Fisler & Co.),直至1884 年,他才與較他年輕21 歲的中國妻子返回美國新澤西州。菲斯勒的照相館從1864 年經營到1884 年,是當時上海地區唯一能與桑德斯的泰森照相館相抗衡的商業影樓。但與泰森照相館的固定經營地址不同,菲斯勒的照相館沒有一個長期固定的地址,總是在搬遷。

安徽巡撫裕祿

《遠東》雜誌刊登過菲斯勒的作品,但文中很少提到他。1876 年8 月刊,曾提到他與桑德斯作為雜誌攝影師一同前去拍攝吳淞鐵路在上海的通車典禮:「我們派駐當地的攝影師桑德斯和菲斯勒已經為火車拍了照片。」他還為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拍攝過肖像:「公使十分高興地同意著名攝影師菲斯勒先生為他拍一張坐姿照刊登在我們的刊物上。」

《遠東》雜誌1876 年9 月刊刊登了由菲斯勒所拍攝的李鴻章肖像照片,並為此表示感謝:「讀者看到的這張照片是去年菲斯勒在北方時為李鴻章拍攝的。難能可貴的是,這張照片展現的是這位偉大人物日常生活的形象,並不是官場的形象。感謝菲斯勒善意地允許我們刊登這張照片。」這張照片也是目前留存下來的菲斯勒拍攝的最著名的照片。

長江上遊的四川重慶

1876 年12 月刊,在文中最後一次提到菲斯勒,對他和桑德斯的熱忱幫助表示了答謝,並特地對他們為雜誌專門拍攝照片表示感激。1877 年,菲斯勒還為在上海召開的第一屆傳教士大會拍攝了相關照片。

聖朱利安·休·愛德華茲(1838—1903 年),是19 世紀廈門最重要的一名攝影師。愛德華茲在廈門進行了長達37 年之久的攝影工作。但他另有很多工作,攝影僅是他的副業,因此他的攝影作品內容僅限於廈門和臺灣地區的風景和人物。愛德華茲一度家產頗豐,曾在西班牙和美國公使館內任職,他是位莊園主,同時還是自由記者、業餘鳥類學家、一家當地報社的代理商、郵商,當然,還經營著一家照相館。同時,他是個累犯,曾因非法走私中國勞工而被判入獄。他還走私鴉片、經營賭場、行賄、勒索、偽造錢幣,數罪並犯,逃逸法外。他的人生既豐富多彩,又極具爭議。

九江附近的朱子故居

他於1861 年抵達廈門,便開始從事攝影活動,開設了當地第一家照相館,同時也是首位在臺灣進行攝影活動的攝影師。1862 年5 月1 日,愛德華茲來到廈門的美國領事館,以美國人身份註冊登記,取得了在廈門的居住權。愛德華茲能流利的說英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他還會說一些馬來西亞語和中國方言。1865 年5、6 月間,他就開始了對臺灣土著的拍攝。1867 年2 月12 日,愛德華茲因非法走私中國勞工,被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處以1000 美元的罰款(在當時這並不是一筆小數目),並被關押進領事監獄一年。儘管他四處求助,但終未能避免牢獄之災。刑滿釋放時,他已是債臺高築。1869 年年末,愛德華茲以攝影師的身份陪同李仙得在臺灣島內旅行。1873 年4 月,他成為美國駐廈門領事館的代理職員,並在此工作了10 年。

揚子江邊的安慶

《遠東》雜誌1876 年10 月刊中刊登了愛德華茲拍攝的幾張臺灣和廈門的照片:「愛德華茲先生居住在這個港口多年。這位傑出的攝影師送給我們很多關於這個港口及這片地域的風景照片。這些照片清楚地展示了那裡的秀美。他還送給我們一些臺灣的精美照片。本期我們從他寄給我們的照片中至少複印了四張。」1878 年1 月,《遠東》雜誌又刊登了他的作品,並對他表示感謝:「我們在此感謝愛德華茲先生。他是位來自廈門的聰敏的攝影藝術家,給我們提供了廈門和臺灣的照片,使我們能夠在本期和接下來的幾期中將它們展示出來。」《遠東》雜誌1878 年1 月刊和4 月刊的封面上還刊登了愛德華茲在臺灣和廈門拍攝照片的廣告。作為插圖,愛德華茲的作品也時常出現在很多報刊文章中。1880 年5 月8 日,英國《圖片報》發表了一幅依據其攝影作品製作的版畫《中國廈門鼓浪嶼的新共濟會堂》。

安慶道臺及其家人

沃森少校(1834—1908 年)是位攝影愛好者,他在寧波協助當地政府管理洋槍隊多年,最著名的事跡是協助清朝政府鎮壓太平天國起義。

1859 年,沃森從澳大利亞雪梨來到中國,於1862 年加入了華爾的「常勝軍」,擔任第四軍團上尉,後來被提拔為少校。在戈登擔任「常勝軍」首領之後,沃森又成為戈登的衛隊成員。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他與另一位軍官庫克(Cooke)上校留了下來,領導寧波的這支中英混合洋槍隊,繼續為清朝效力。這在《遠東》雜誌1878 年10 月刊中有所記錄:「他們仍然受庫克上校和沃森(Watson)少校統領。自從十四年前常勝軍解散後這兩位將領就一直和士兵們在一起。」他長期擔任洋槍隊隊長,向寧波的官員建言獻策。1880 年,他成為寧波治安法官及警司司長。1885 年,中法戰爭時,沃森鎮壓了寧波城內的囚犯暴動。1888 年,沃森被清朝政府授予了四品官銜。在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沃森在維持當地局勢穩定方面表現不俗。但在一次意外衝突中,他不幸負傷,導致失明。1904 年,他再次被清朝政府褒獎。沃森共在清朝46 年,曾幫助寧波鋪設了第一條電報線。1908 年1 月9 日他在寧波去世,享年74 歲。據記載,1908 年1 月24 日在他的葬禮上,英國領事、海關官員、當地政府官員以及外僑都到場弔唁。

鎮江

沃森少校對攝影很感興趣。他是19 世紀70 至80 年代唯一一名在寧波居住的攝影師,作為一位掌握攝影技術的軍人,他在寧波供職期間有機會拍攝到了大量的自然風光和人文作品,也是最早拍攝中國軍隊和寧波地區的攝影師之一。《遠東》雜誌1877 年7月刊曾刊登了他的兩幅作品,並對他表示了感謝:「《餘姚城》和《中英混合部隊》兩幅圖均由沃森少校拍攝。感謝他熱情地將底片寄給了我們。」

寧波附近的隕石

囿於資料,關於《遠東》雜誌的其他攝影師及其攝影活動不能在此一一列舉。但通過以上內容可看出,正是處於各行各業的攝影師在不同地區的攝影活動賦予了《遠東》雜誌斑斕多姿的色彩,成就了它在中國攝影史上的地位。

相關焦點

  • 170年前的中國人肖像史,中國現存最早的照片!
    照相機的發明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同時也紀錄了很多歷史上面一些重要的畫面,在中國一百多年前就有照片的遺留,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1844年10月,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由法國海關總檢查長于勒埃及爾所拍,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照片。
  • 張強院長又一篇文章被《經濟》雜誌採用
    張強院長又一篇文章被《經濟》雜誌採用 2020-12-21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照片上的這個中國士兵是誰?上了美國雜誌封面,美國記者告訴你
    在1938年5月16日,美國《生活》雜誌第一次以一張中國士兵的圖片作為封面,配文是:「保衛中國的戰士「,他是一名15歲的中國士兵,他的眼中有一種堅定的意志,由羅伯特·卡帕在武漢戰役中拍攝,就是下圖:>這張照片完美地展現了當時中國軍人的精氣神,目光如炬、神情堅定、剛正嚴肅,不屈不撓!
  • 180餘張珍貴照片,46萬字原刊報導,1870年代的外國人怎麼看中國
    作為中國最早採用照片的出版物之一、中國早期攝影史乃至亞洲攝影史研究不可多得的範本,以及歐美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爭相收藏的寵兒,《遠東》早在2010 年已經在攝影圈子火了一把。雜誌於1870年5月由約翰·萊蒂·布萊克(John Reddie Black)在日本橫濱創刊發行,於1878年12月停刊,共計發行5卷25期。
  • 汕頭影蹤丨146年前最早的汕頭埠照片
    1867至1872年間,湯姆遜足跡遍布中國南北,其鏡頭下既有達官顯貴與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時局。他將這批照片以《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為名在西方結集出版,近年秦風老照片館斥資購藏了一套完整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 「三高」期刊:《中國電影雜誌》
    《中國電影雜誌》封面1921年以後,專業電影刊物如雨後春筍,集中出現在北京與上海,並以上海為多,僅1925年出版的電影雜誌就達20種以上。今天介紹的這本期刊——1927年1月1日創刊於滬的《中國電影雜誌》,屬於第二類。《中國電影雜誌》初為半月刊,後改為月刊,小八開本,1927年初至1929年初兩年期間,共出版15期。倫德、周觀、周友琳編輯,自第五期起改由鄭漱芳編輯,中國電影雜誌社出版發行,撰稿人有鄭漱芳、陳趾青、周劍峰、陳大悲、黃嘉謨、晨光、愛華等。
  • 三分鐘學會給照片製作雜誌封面效果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後期製作一下雜誌封面效果。沒有基礎的小夥伴一學也會哦,學會這個小技巧大家漂亮的照片就可以做到盡大可能補救。下面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吧!1.找到一張我們喜歡的照片。2.照片導入ps裡面。3.然後我們上網搜索雜誌封面素材,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雜誌圖片(背景需要是白色或者黑色)。4.雜誌圖片導入ps,按回車鍵確定。5.下一步我們把雜誌圖片的圖層屬性改為正片疊底。6.這時候我們的雜誌文字成功摳出。
  • 有稿費,送樣刊,《人民中國》雜誌「美麗中國」欄目徵稿
    >《人民中國》雜誌「美麗中國」欄目向廣大讀者公開徵集攝影作品、人物故事啦!如果你想把拍攝中國自然風景與人物的攝影作品展示在《人民中國》雜誌上,如果你想把照片背後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讀者聽,歡迎踴躍參與徵集活動!
  • 楊冪從不採用中性風格,「破例」穿著男裝拍攝雜誌是很少見的
    如今娛樂圈的女星們總愛為自己的造型和拍照風格操心,最好的「課代表」應該是倪妮、倪妮的著裝和照片的拍攝技巧就像教科書。倪妮經常喜歡嘗試各種風格,這也是成功的原因,但也有很多女星不願意讓自己的長相出格。雖然近兩年仍有不少人嘗試流行的中性風格,但也有不少女星從不看。
  • 近日手機攝影照片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據petapixel報導,當颶風桑迪接近美國東海岸時,《時代》的攝影總監Kira Pollack找到當地的5名攝影師,並允許他們使用《時代》雜誌的Instagram帳號。我們關心的只是如何更快地向讀者傳遞照片。」這次報導的照片可以在《時代》的博客Lightbox上看到。這個圖集已經成為《時代》最受歡迎的圖集之一。上周time.com 13%的流量都指向這些照片。同時《時代》的Instagram帳號在48個小時內獲得了12000個新的關注者。
  • App今日免費:絕美旅行雜誌Fotopedia中國
    不出所望的,這本以精美絕倫的海量照片著稱的fotopedia雜誌終於推出了「中國」的資料篇,而一句「準備好領略神奇」的介紹也讓我們心馳神往;相比熱愛圖片與旅行的朋友都在過去或多或少的接觸過了fotopedia出品的世界各地的資料篇,那麼與我們最息息相關的中國篇目前已經登錄iOS,想要從別人的視角去看親近的周圍麼?
  • 範冰冰上雜誌封面,滿臉油膩「很醜的照片」?
    範冰冰,一位38歲的中國女演員,在2018年爆發了逃稅醜聞,在沉默了一年之後經常出現大家視野。"範冰冰最近登上了日本一家知名雜誌的封面。雖然日本媒體稱讚了"四千年之美"和"現代楊貴妃",但她在Instagram上發布這些照片時,卻被網友嚴厲批評,充滿了油光,被批"最醜的兩張照片"。範冰冰的妝容和氣質與其他雜誌的封面相比,相對平淡,沒有她過去拍過的照片有特色。一些網友甚至寫道:"這可能有點純,以前所有的照片都很霸道,日本樣式都是這樣的。
  • 林丹登上日本羽毛球雜誌封面,照片上的他卻驚現小肚腩
    北京時間7月17日,在國內最大的羽毛球論壇,有網友曬出最新一期的日本羽毛球雜誌封面,正是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林丹。不過,日本雜誌所選的封面照片卻讓球迷們相當不滿,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為環保,雜誌封面用插畫代替照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義大利版時尚雜誌《Vogue》新年1月刊為支持環保減排,由封面到內頁均以插畫代替照片。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日報導,這是該雜誌義大利版發行55年來首次啟用插畫封面。日本插畫家天野喜孝、義大利漫畫家米羅·曼納拉等八名藝術家負責繪畫不同的模特,整個雜誌製作過程「不涉及旅行、寄運衣服或其他任何形式汙染」。當期主題是探討時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今後該雜誌也會改用可降解的塑膠袋進行包裝。該雜誌主編表示,出版時尚雜誌對環境影響很大。
  • 美國女足運動員阿萊克斯·摩根最新雜誌封面及內頁寫真照片
    美國女足運動員阿萊克斯·摩根(Alex Morgan)最新雜誌封面及內頁寫真照片美國女足運動員阿萊克斯·摩根(Alex Morgan)最新雜誌封面及內頁寫真照片美國女足運動員阿萊克斯·摩根(Alex Morgan)最新雜誌封面及內頁寫真照片
  • 熱巴雜誌照片曝光,身穿黃色旗袍紅色絲襪盡顯好身材,性感迷人!
    知名雜誌《時尚COSMO》官方發布了雜誌的開年封面,封面照片正是當紅小花迪麗熱巴,滿身異域風情的熱巴搭配傳統旗袍帶來的視覺碰撞,引發了網友熱議。照片中熱巴身穿黃色旗袍,搭配紅色大衣和紅色高筒襪,配上稍淺些的紅色高跟鞋,優雅又充滿魅力,熱巴對著鏡頭微笑美的要命,真是性感又可愛的代名詞。熱巴拿著一根巨型毛筆在身後,在紅色的背景牆前,像個女俠一樣站著,氣場強大,尺度又拿捏得剛好,照片中滿滿中國風,甚是好看。
  • 張強院長一篇文章被《群眾》雜誌採用
    近日,我院張強院長撰寫的《高質量司法服務促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一文被《群眾》雜誌採用。淮安市淮安區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黨建為引領,主動擔當作為,努力以高質量司法服務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一、堅持把對黨忠誠作為首要政治原則,在思想上高站位人民法院是黨領導下的國家審判機關,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一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 中國粉絲把BTS金泰亨的生日廣告,投在《時代》雜誌上?
    BTS金泰亨的生日是12月30日,正好是年末,對於他的生日應援,已經提上了日程,要說哪裡的粉絲厲害,真的還要數我們國內的了,很多韓國偶像的生日應援,能比得上中國的粉絲團的還真不多,這不,這次的金泰亨生日應援又讓中國粉絲給打破紀錄了,而且還登上了國外新聞。
  • 姚安娜最新雜誌封面照片曝光,與自拍照差異很大被網友吐槽
    雜誌照片被吐槽就比如說姚安娜最近這段時間她拍攝了一組雜誌的照片,通過照片上我們可以發現,她的顏值和身材並沒有多麼的出眾,大家都覺得非常的普通,甚至她的顏值和身材根本沒有辦法達到娛樂圈整體的水平,可以說給娛樂圈拖後腿了。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198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的放馬灘秦墓出土了7幅地圖,經過文物考古專家的研究確定這些地圖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地圖。中國國家測繪局證實,它們比中國經實測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地圖——西安碑林中的《華夷圖》和《禹跡圖》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約早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