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年前的中國人肖像史,中國現存最早的照片!

2021-01-16 極樂文典

照相機的發明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同時也紀錄了很多歷史上面一些重要的畫面,在中國一百多年前就有照片的遺留,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844年10月,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由法國海關總檢查長于勒埃及爾所拍,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照片。

1860-1870,兩個南方女子正在梳妝。當時的女子常於腦後梳圓髻,講究光潔,在髻上橫插一把精緻的小木梳。

義大利傳教士南懷謙拍攝的晚清一對夫妻。

1872年,中國留美幼童,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由容閎倡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

1903年,慈禧扮觀音。

義大利傳教士南懷謙拍攝的晚清兩個準備進京趕考的學子,其中一個拿著當時頗為新潮的洋傘。

1913-1917年間,周恩來(前一)和南開學校老師伉乃如(前排左二)及同學合影。

1936年,美國著名記者斯諾拍攝的《毛澤東在陝北》。1937年,斯諾經過四個月的採訪活動撰寫出近代新聞報導傑作《西行漫記》。在採訪紅軍活動中,斯諾拍攝照片用了三十卷膠片。他選擇了二十多幅照片給《紅星照耀中國》作插圖。這幅照片上毛澤東頭戴紅星八角帽,神採奕奕。

1916年,林徽因(右一)與表姐妹們的合影。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

1938年,準備上抗日戰場的年輕國民黨士兵,頭戴德式鋼盔。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作封面,拍攝者羅伯特卡帕。

1948年,清華大學女子排球隊。

《良友》的封面女郎通常都是「年輕、富有、魅力的女性」。

1934年,四川理縣嘉絨少女。

「我們熱愛和平」。1952年抗美援朝期間拍攝的一張照片。照片的印刷品在中國大地流傳,也傳到了朝鮮。戰壕裡、指揮部的地圖旁邊、野戰醫院裡……志願軍戰士們幾乎人手一張,都是那種小型的印刷品。照片激勵了戰士保衛和平的決心和信心。

1968年4月16日,解放軍戰士王國祥,作為黑龍江省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的代表,應邀到哈爾濱市郊區公社為農民講述他學毛著的先進事跡,群眾把自己佩戴的170多枚毛澤東像章戴到他身上。

相關焦點

  • 汕頭影蹤丨146年前最早的汕頭埠照片
    1867至1872年間,湯姆遜足跡遍布中國南北,其鏡頭下既有達官顯貴與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時局。他將這批照片以《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為名在西方結集出版,近年秦風老照片館斥資購藏了一套完整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 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晉祠公園 牡丹花開正豔
    中新網太原4月30日電 (楊傑英 楊潤德)「五一」小長假到來之際,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晉祠公園內牡丹競相綻放,國色天香、嬌豔動人的花海,引得眾多市民前往觀賞、拍照留念。晉祠公園內牡丹競相綻放。 據史料記載,900年前就有此花,一半粉紅、一半紫紅的花朵。」據晉祠公園工作人員介紹,「二喬」別名洛陽錦、二色紅,是牡丹名品種之一,出自洛陽,中花品種,是洛陽牡丹的傳統珍品,在複色系中排名第一。晉祠公園內牡丹競相綻放。 晉源區新聞中心供圖   「五一」小長假期間,晉祠牡丹將進入盛開期,遊人可盡享花海春光。
  • 杜虎符:中國現存最早調兵憑證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秦杜虎符鑄於秦惠文君稱王前,秦國只有惠文君一人稱君,所以,杜虎符是惠文君在位時製作的。掌握在駐紮於杜地(戰國時秦國杜縣,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軍事長官手中 。杜虎符杜虎符:中國現存最早調兵憑證杜虎符的情況
  • 千佛石塔——我國現存最早的樓閣式佛塔
    石塔立面形象精湛美麗,各層高度逐漸低矮,塔身寬度層層遞減,使塔的輪廓微微內收、挺拔俊秀,呈四角錐體狀,為中國重樓建築與印度塔身構造巧妙結合的產物。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樓閣式佛塔,對於研究北朝時期我國佛教、造塔以及雕刻藝術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塔身、塔剎數十年身首異處 。
  • 中國現存木結構古建築前50座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4公裡古魏城城垣遺址內中龍泉村北的高地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道廟建築,2016年萬科龍計劃對其及周邊進行整治和修復。位於河北省正定市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建築。誠然,故宮已成為代表中國的古代建築群,是聞名世界的中國文化符號。不過。它代表的是清代古建築的最高水平,若論對於中國古典建築的典型部分——鬥栱的運用,則遠不及唐宋。談起唐宋古建築,了解古建築的朋友,則首先會想到山西的唐宋遺構。確實,中國現存元代以前的木構建築,山西佔了近80%。而這一次,我們要帶大家走訪嶺南大木作,則與北方古建風格截然不同。
  • 現存最早《公羊傳》等150部古籍重慶展出
    本文轉自【中國網】;現存最早且完整的《公羊傳》註疏合刻本等150部珍貴古籍近日在重慶圖書館開展。這些展出的珍貴古籍包括:現存最早且完整的《公羊傳》註疏合刻本、鈐有明代皇后印章的《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我國古代顏色最多的套版印刷書籍清代盧坤輯《杜工部集》、唐寫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南宋刻本《名公增修標註隋書詳節》等。其中,展品中元刻本《監本附音春秋公羊註疏》是《公羊傳》現存最早且完整的註疏合刻本。
  • 現存最早的石刻地圖:宋代《禹跡圖》石刻
    《禹跡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地圖之一,也是我國地圖學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在古代科技史上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及突出的歷史地位。
  • 現存最早古琴譜出自寧王之手
    朱權71年的人生中,46年都是在南昌度過,寧王府在南昌開府後,成為宗室大藩,朱權和他的子孫在南昌這片文化的沃土上縱橫馳騁,對於江西乃至整個中國的書畫、戲劇、文學、音律都遺存下一筆筆豐厚的財富。  朱耷兒時生活在寧王府  「我之所以提出重建寧王府的建議,是希望南昌能夠豐富滕王閣景區的建設。」歷史上的寧王府位於滕王閣景區的協調區,如今的省歌舞團院內。
  • 何新:中國現存最早的光明教——唐代的獨眼神刻碑
    何新:中國現存最早的光明教——唐代的獨眼神刻碑中國現存最早的荷魯斯之眼——獨眼神文物  【說明】有博友在本博發帖稱西安碑林大秦碑上有天照獨眼。問之老頑童,言其說甚是。茲取得老頑童授權,將何新未刊札記中關於大秦景教與共濟會關係的未定稿文,發布於此。
  • 現存最早的自貢地圖
    80年前,自貢市在抗戰中誕生,成為四川盆地除成都、重慶之外的第三個省轄地級市,其市名與行政區域從一開始就與「自流井」「貢井」兩口鹽井緊密相關
  • 我國現存最早的墓碑——平邑麃孝禹碑
    平邑麃孝禹碑,出土於平邑縣原平邑集附近,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是迄今我國現存最早的墓碑。又稱麃孝禹刻石、河平刻石。
  • 100年前拍的東嶽大帝照片
    下面這張照片,是北京東嶽廟的東嶽大帝,上個世紀20年代拍的。這座東嶽大帝神像相傳是元代雕塑名家、道長劉元所塑,可惜已毀。1947年,一些外地流亡學生佔據了北京東嶽廟,他們舉著破除封建迷信的幌子對廟裡進行破壞,元代塑像慘遭砸毀。建國後,北京東嶽廟關閉,直到1999年才恢復對外開放。
  •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專著
    《神農本草經》是漢以前藥學知識的第一次大總結,代表了秦漢兩代的藥學成就,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學專著,被奉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 2.所載藥性理論和藥物功用,奠定了中藥學的基礎,對中藥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3.首創藥物按三品分類法,成為後世藥物按功效分類的先驅。
  • 中國最早採用照片的雜誌
    其實作為中國最早採用照片的出版物之一、中國早期攝影史乃至亞洲攝影史研究不可多得的範本,以及歐美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爭相收藏的寵兒,《遠東》早在2010 年已經開始在攝影圈子火了一把。《遠東》雜誌於1870 年5 月由約翰·萊蒂·布萊克(John Reddie Black)在日本橫濱創刊發行,於1878 年12 月停刊,共計發行5 卷25 期。
  • 中國大陸現存最早的大學畢業證:均由英文書寫
    事實上,它不僅是一張畢業證,還是中國大陸現存最早的大學畢業證,來自西南交通大學,目前珍藏於西南交大檔案館,人們仍然可以在校史館看到它的仿真件。這張畢業證背後有怎樣的歷史?1896年,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就創辦學校一事上奏光緒皇帝獲準,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 (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應運而生。
  • 現存刊刻時間最早的王安石文集再現三卷孤本
    永樂拍賣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馬海燕)現存刊刻時間最早的王安石文集——宋龍舒郡本《王文公文集》再現三卷孤本。這三卷孤本28日亮相永樂拍賣預展。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儘管生前著作等身,但他未曾親自編纂自己的詩文作品。1086年去世後,其門生、長孫、曾孫等先後數次編撰其遺文。
  • 二里頭遺址,最早的中國
    「紫禁城」、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青銅鑄造作坊、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龍圖騰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神秘的王朝揭開面紗,漫漶的史實日漸明晰,伴隨著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開館,3800年前的絢麗生活圖景今天正式呈現於世人面前。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你都知道嗎?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的「祖庭」和「釋源」,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中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寧波現存最早的電話號碼簿,竟然這麼潮!
    寧波現存最早的電話號碼簿,竟然這麼潮!br/>▲四明電話公司沿革(部分)011926年版的《電話號簿》為有據可考的現存寧波最早的一本公開出版的電話號簿封面右上角印有「本簿按號分送不取分文如再索者每本繳費大洋壹角」字樣,封三中間則印有「版權所有不得翻印」,說明當時的電話號碼本雖是免費分送不贏利
  • 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大陸,最早認識到地球是圓的
    一直被認為是國內現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世界地圖;現被南京博物院所收的藏本,為明萬曆三十六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一直以來,這幅堪稱時代巨製的歷史地圖,被認為是李之藻在義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的幫助下繪製的,特別是其中涉及的歐洲、美洲地理部分,並說《利瑪竇中國札記》書中有所謂的記載,說其「母圖」是基於1570年的《奧特裡烏斯世界地圖》;甚至還有一種聲音,說這圖壓根就是利瑪竇的作品,利氏在自己所攜帶來的歐洲地圖的基礎上,翻譯一下,把中國移到中央,再細化、添加點中國的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