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木結構古建築前50座

2021-02-18 文博圈

我國木結構建築按照現存者最後重建紀年排序

沒有確切紀年證據的按照推測斷代的結論編排

針對出現的錯誤,誠心希望指正

南禪寺大殿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西南陽白鄉李家莊陽白溝小銀河北岸,內有唐塑佛像。

大平梁上墨書題記記載重建紀年,歷代補修,1974年屋頂進行復原性維修。是唯一一座保存下來的,第四次法難之前建造的佛寺。此內景圖為老照片,目前佛前兩個脅侍菩薩已經被盜下落不明。

廣仁王廟大殿

唐大和六年(832)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4公裡古魏城城垣遺址內中龍泉村北的高地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道廟建築,2016年萬科龍計劃對其及周邊進行整治和修復。

佛光寺東大殿

唐大中十一年(857)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東北豆村佛光山,是國內唯一一座唐代官式建築,內有唐代壁畫、彩塑、題記,大梁有功德主名字,被發現明確紀年證據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譽為中華第一國寶。

目前正式確認唐代完整木構就以上三座殿宇。

以下是兩個部分構建為唐代:

莫高窟196洞窟的木製窟簷

唐景福二年(893)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莫高窟九層樓以南。

開元寺鐘樓一層

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北部正定市區

二層清代重修,一層推測為唐代,國內唯一唐代鐘樓實例,1990年落架大修。

龍門寺西配殿

後唐同光三年(925)一說為後唐清泰二年(935年)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西北65公裡的石城鎮源頭村北二裡許的龍門山,五代唯一懸山式木構。

天台庵彌陀殿

後唐長興四年九月二日(933)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東北25公裡處的壇形孤山上,一直以來被推測為唐構,去年大修發現明確建造題記,證明其:創立於後唐天成四年,長興四年大殿完工,金大定元年、元至大四年、明景泰六年、清康熙九年分別重修。

大雲院大佛殿

後晉天福三年(938)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西北23公裡龍耳山,內有國內唯一五代壁畫。

鎮國寺萬佛殿

北漢天會七年(963)

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北15千米的郝洞村,內有五代彩塑,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華林寺大殿

五代閩乾德二年(964)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福建省政府大院旁邊,是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

正定文廟大成殿

梁思成先生推測五代

位於河北省正定市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建築。(目前維修中,可以參觀外觀)

宋代指1100年以前

閣院寺文殊殿

遼應歷十六年(966)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縣城中部,內有遼代壁畫。

莫高窟427窟簷

北宋開寶三年(970)

莫高窟437窟簷

北宋開寶三年(970)

位於甘肅省敦煌莫高窟。

崇明寺中殿

北宋開寶四年(971)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城東南15公裡的聖佛山東麓,俗稱狼谷寺。

濟瀆廟寢殿

北宋開寶六年(973)

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區西北2公裡濟水東源處廟街村。

莫高窟444窟簷

北宋開寶九年(976)

位於甘肅省敦煌莫高窟,照片來自趙楊。

北吉祥寺前殿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城西15公裡禮義鎮西街村。

北吉祥寺中殿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城西15公裡禮義鎮西街村。

莫高窟431窟簷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

位於甘肅省敦煌莫高窟。

獨樂寺觀音閣

遼統和二年(984)

位於天津薊州區。

獨樂寺山門

遼統和二年(984)

位於天津市薊州區。

遊仙寺毗盧殿

北宋淳化年間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南10公裡宰李村西的遊仙山麓。

梅庵大殿

北宋至道二年(996)

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區西2公裡梅庵崗,1995年重修。

老君堂慈氏塔

北宋鹹平三年(1000)

位於甘肅省敦煌莫高窟。

安禪寺藏經殿

北宋鹹平四年(1001)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西南。

保國寺大殿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洪塘鎮靈山。

元妙觀三清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不對外開放。

崇慶寺千佛殿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城東南22.5公裡處的紫雲山山麓。

芮城城隍廟大殿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最晚為1016年)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永樂南街。

奉國寺大殿

遼開泰九年(1020)

位於遼寧省錦州市義縣,是國內單體古建築最大。內有遼代彩塑。

萬榮稷王廟大殿

北宋天聖元年(1023)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太趙村,唯一北宋廡殿頂木構。照片來自趙楊。

興梵寺大雄寶殿

北宋天聖三年(1025)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東觀鎮東觀中學校園內。

南吉祥寺過殿

北宋天聖八年(1030)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城西20公裡禮義鎮平川村,照片來自張建軍。

開善寺大殿

遼重熙二年(1033)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舊城址的東北角。

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遼重熙七年(1038)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區,內有遼代彩塑,其中露齒菩薩最為著名。

壽聖寺正殿

北宋皇祐元年(1049)

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城內東北部。

隆興寺摩尼殿

北宋皇祐四年(1052)

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城東門裡街。

隆興寺山門

北宋皇祐四年(1052)

隆興寺轉輪藏殿

北宋皇祐四年(1052)

佛宮寺釋迦塔

遼清寧二年(1056)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我國最古老,世界最高的木塔。

開化寺中殿

北宋熙寧六年(1073)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區東北17公裡舍利山腰,大殿內有宋代壁畫。

府城玉皇廟玉皇殿

北宋熙寧九年(1076)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市區東北13公裡處澤州縣金村鎮府城村北崗上,挨著前面的獻殿太近,無法拍全。

▲殿內宋塑

法興寺圓覺殿

北宋元豐三年(1080)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東南20公裡處慈林山,1980年整體搬遷至此,內有十二圓覺彩塑。

周村東嶽廟拜亭

周村東嶽廟正殿

推測北宋元豐五年(1082)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周村鎮周村村北。

高都景德寺後殿

推測北宋元祐二年(1087)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高都鎮高都村中。

青蓮寺釋迦殿

北宋元祐四年(1089)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裡寺南莊北側硤石山腰。

金洞寺轉角殿

北宋元祐八年(1093)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西呼延村西1.5公裡的山坡。

布村玉皇廟

推測北宋早期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布村。

【千年古建遊學】

談起古建築,更容易讓人腦海浮現出的是帝都金碧輝煌的宮殿。誠然,故宮已成為代表中國的古代建築群,是聞名世界的中國文化符號。不過。它代表的是清代古建築的最高水平,若論對於中國古典建築的典型部分——鬥栱的運用,則遠不及唐宋。

談起唐宋古建築,了解古建築的朋友,則首先會想到山西的唐宋遺構。確實,中國現存元代以前的木構建築,山西佔了近80%。

而這一次,我們要帶大家走訪嶺南大木作,則與北方古建風格截然不同。

嶺南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孕育了嶺南建築的璀璨絢麗,也賦予其無比的複雜性。嶺南古典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的重要分支,是指嶺南地區自秦漢至明清形成的以木構架為主要結構的富有地域特徵的建築體系。

與北方地區的古典建築相比,嶺南古典建築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建築風格精細繁密;木構建築較多採用歇山頂、硬山頂、穿鬥式或穿鬥抬梁式混合結構為主,部分保留了北方地區的早期建築手法;建築裝飾強調立體感;色彩豔麗,裝飾題材傾向於世俗務實;建築與地方氣候環境結合較好,注重防風、防洪、防潮、防腐、防火的設計;重視與地形結合,建築布局多樣。

在廣東境內,就有6座宋代遺構,可供大家領略宋構風採。

這6座宋代遺構從分別是德慶學宮的大成殿、肇慶梅庵的大雄寶殿、佛山祖廟的正殿、廣州光孝寺的大雄寶殿、潮州開元寺的天王殿及潮州許駙馬府。

特別提示:本次行程不包括潮州開元寺及潮州許駙馬府。

一、 廣州  光孝寺 大雄寶殿  廣州佛教叢林之冠

在廣州藏有一組極具唐風宋韻的古建築,不點出來,相信很多人都難以置信,這就是廣州的光孝寺。寺內保留了唐宋寺院的平面格局、唐代石經幢、五代南漢的東西鐵塔、六祖瘞發塔、宋代的欄杆、雖歷經明清重修但仍舊保留宋韻的各座殿、閣等等。

大雄寶殿現狀雖然是順治年間重修保留的格局和樣式,但細節上卻充滿宋代風韻,如上下皆卷殺的梭柱、最多兩朵的補間鋪作、舉折平緩的屋頂,而大殿背後更是留下了原裝的南宋欄杆。

大雄寶殿背後的宋石勾欄局部,歲月模糊了石獅的面容,斑駁了精美的雕刻。

東鐵塔,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鐵塔,為五代南漢皇帝御製。

二、 佛山  祖廟大殿  宋明兩朝跨代組合

佛山祖廟的大名在廣府地區可謂婦孺皆知,這座奉祀真武大帝的古廟創建於北宋年間,毀於元末,明洪武初年又重建起來,明朝年間又經歷代增建,因此,祖廟內保留了珍貴的明代遺構,如明景泰年間的敕封靈應牌坊、明宣德年間的前殿。更寶貴的是,明代在重修祖廟正殿時,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前簷柱的宋代鬥拱,使祖廟正殿成為世間少有的宋明建築樣式跨代組合。

正殿前簷柱的鬥拱為宋代遺構,為國內唐宋遺構中罕見的八鋪作雙杪三下昂。


明景泰年間的敕封靈應牌坊是目前國內最早的三間四柱四樓牌坊,也是最早的立體式牌坊之一。

清代的陶塑、灰塑也是佛山祖廟的亮點之一。

三、 肇慶梅庵大殿  嶺南最古老的木構

梅庵,相傳是一位名為智遠的和尚,為紀念六祖慧能曾在此植梅而建,歷代屢有興廢、重修,但建於公元996年(北宋至道2年)的梅庵大雄寶殿,奇蹟般地完整保留了1000年前的大木架構,是廣東境內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

大殿鬥拱壯碩,有柱子高度的近二分之一,月梁、梭柱,皆形制古樸,枦鬥下刻出皿板,表現南北朝、唐代早期建築之遺意。

大殿內的架構,月梁造。

刻出的皿板。多見於廣東、福建的宋、明古建築中。

梅庵的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硬山頂,面積169平方米。殿內鬥栱設計獨特,具有濃鬱的北宋時期嶺南地方風格,其中栱栓、昂栓、齊心栓是我國宋代建築鋪作上用「栓」的難得實例。

嶺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廣東唯一的千年木構、中國孤例的鬥拱(昂栓、栱栓、齊心栓)、研究嶺南古典木構建築的重要實例。

六祖井,相傳為六祖所挖,但井口瘦削的蓮瓣紋,更像是宋代的作品。

四、 德慶學宮  大成殿  嶺南最古老之孔廟

德慶學宮大成殿,創建於1011年(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是我國元代木構建築的瑰寶。

德慶學宮建築群由大成殿、崇聖殿、尊經閣、鄉賢祠、杏壇等建築組成,佔地面積八千多平方米,是嶺南現存最古老的孔廟。大成殿鬥種類複雜,計有11種之多。下簷鬥拱梁架保持了宋代風格,柱頭和補間鋪作均為七鋪作單抄三下昂,兩根直昂昂尾均長二橡,甚為罕見,其出跳總長居全國現存唐宋同類鬥(七鋪作)之首位。上簷前後簷鬥,是元代遺構,其採用象鼻子昂的形制,為較早形態,其後流行於清代。大成殿殿身梁架採用大了袱結構法,省去4根重簷金柱和2根八椽,使殿內空間完整開闊,為華南建築孤例。

▲下簷的鬥拱


▲仔細觀察殿內的梁柱,則不難看出元、明的風格。

另外,大成門外的一對青石石獅也是不可忽視的看點,據說這對石獅雕刻於宋代,筆者實地觀察,位於東側的蹲獅(公獅)有唐代石獅遺風,而西側的立獅(母獅)則有南朝石獅之遺風,為全國少見的珍貴石刻。

【行 程 安 排】

11月17日

上午 8:30 

光孝寺南門口集合

午餐:四會

下午 德慶學宮

晚上參觀肇慶古城牆

11月18日

上午 肇慶梅庵

午餐:肇慶

下午 佛山祖廟

17:30 送達廣州高鐵站

【研 學 費 用】

1380元/位

費用包含:

1)含2頓午餐+1頓早餐+1頓晚餐,美食豐富,全程礦泉水;

2)住宿品牌連鎖酒店一晚,單房差每位210元

3)含所有景點門票;

4)空調大巴;

5)領隊、司機、講師的勞務費、專家的課時費等活動組織費用;

6)全程沒有安排任何購物的時間;       

不含往返廣州大交通

嶺南千年古建遊學

快速報名

或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參加

特別提示:

活動時間:2018年11月17日~18日

活動對象:不限

活動亮點:當地優秀講師分享古建築心得

體力消耗:輕微,坐車時間稍長

消費級別:中等偏上,住高端品牌連鎖酒店,吃特色餐

報名後有事退出怎麼辦:

1、行程報名結束封團之前,全額退款;

2、已經封團至開團前三日退出,退還團費90%(VIP退全額);

3、行程開始三日至一日前,退還團費70%;

4、行程開始前一日退出,退還團費50%;

5、已經出發,臨時退出,退實際未產生費用(有可能包含門票、餐費、住宿)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你都知道嗎?
    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於世,兩塔是中國最高最大的石塔。一處規殿閣群居的古寺廟,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中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你去過幾個?
    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於世,兩塔是中國最高最大的石塔。一處規殿閣群居的古寺廟,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中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構件詳解】中國古建築的木結構
    中國傳統古建築結構複雜,這套木結構建築掃盲圖依照北宋李誡所著《營造法式》標註,結構各構件位置及名稱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 六椽栿 - 木結構古建築掃盲
    這是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的剖面圖,其主梁採用六椽栿對前乳栿的結構。圖片引自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這張照片是山西長子縣西上坊成湯廟正殿,這座大殿進深為八椽,梁架採用六椽栿對前乳栿用三柱,由於遮擋,照片沒能拍到前面的乳栿,乳栿的後尾過內柱做成壓跳壓在六椽栿下。
  • 營造構法——0基礎讀懂中國木結構古建築
    梁思成 先生言:「中國建築之個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藝術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結構本身之材質方法而已。」了解中國的古代建築尤其是木構建築,是認知我們的文明文化的重要途徑。中國建築史的「源起」佛光寺東大殿——中國建築「第一國寶」1937年,梁思成與林徽因一行重新發現了隱藏於五臺山豆村鎮山巒間的佛光寺。
  • 中國最美的50個古建築,你去過幾個?
    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於世,兩塔是中國最高最大的石塔。一處古寺廟,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古建專家羅哲文譽其為「中華第一塔」 。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傳言說「王家歸來不看院」。
  • 中國五十個古建築
    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於世,兩塔是中國最高最大的石塔。一處規殿閣群居的古寺廟,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中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我國現存最高、最古、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應縣木塔
    自古樓閣是登臨的聖地,樓閣的修築,代表了木結構建築的最高發展水平,是技藝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應縣木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且唯一一座木構閣樓式塔,被譽為「中國現存的遼代建築中形體最宏偉的傑作」。在世界現存古木建築中,形體如此高大、年代如此久遠的木塔已是孤例。應縣木塔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 中式營造 | 古建築抬梁式構架,宋清兩代有何不同?
    位於前、後簷最外一列柱子稱為簷柱,位於山牆正中的柱子稱為山柱,在建築的縱中線上的內柱稱為中柱,除中柱以外的內柱,均稱金柱。從故宮現存建築看,明代建築柱子尚保留了側腳、生起的作法,清代則很不明顯。【中式營造記錄】中式營造 | 尋蹤中國現存唐代木結構古建築中式營造 | 尋蹤中國現存五代十國時期木結構古建築中式營造丨尋蹤中國現存宋代木結構古建築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七十八座,河北易縣荊軻塔
    到了遼乾統三年,即公元1103年,在荊軻衣冠冢上建了聖塔寺院,並且在荊軻的衣冠冢上建造了這座「荊軻塔」,之後歷代各朝皆有重建修葺。到了宋乾道三年,即公元1167年5月,當時的刺史劉楷回歸故地,以舍利子200粒貯以金瓶銀閣,葬於地宮之中,並且重建了「荊軻塔」。元代張柔始建保定府、蓮花池之後,他基於荊軻的知名度在荊軻的衣冠冢前建石像生,在山上栽植松柏。
  •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抗震智慧
    中國很多現存古建築經歷戰爭、地震仍屹立不倒,足見其優越的抗震性能。1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 北魏(公元491年)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公元491年),距今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多次戰爭、地震,仍巍然屹立。
  • 這些著名的五十個古建築,你去過幾個
    中國古代帝王宮苑,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
  • 籍籍無名的小廟,來自大唐,竟是中國第二古老的木構建築!
    其實由於中國的傳統建築為木結構,能夠保存千年以上的屈指可數,目前公認的有明確紀年保存較為完整的唐代木構建築只有三座:南禪寺大殿、佛光寺東大殿和廣仁王廟正殿,這三座均在山西。哪怕是加上甘肅莫高窟196窟窟簷和推斷為唐代的正定開元寺鐘樓下層,也不過5座唐構,一隻手剛剛數得過來。
  • 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不在中國,故宮太和殿只能排第三!
    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卻並不在我們中國,甚至我們中國故宮的太和殿只能夠排名第三。排名在我們中國之前的,都是我們的鄰國日本。第二是京都東本願寺大師堂,榜首則是奈良的東大寺大佛殿,這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大佛殿長約57米,寬約50米,高則約49米。東大寺迄今為止已有著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成為了南部七大寺之一。
  • 這些著名的五十個古建築,你去過幾個?
    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於世,兩塔是中國最高最大的石塔。一處古寺廟,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中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城市古建築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漢民族古代縣城,與雲南麗江、四川閬中、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我國目前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縣城之一(另一座為麗江古城)。
  • [分享]古建築修繕保護措施方案資料下載
    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世界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承德市2014年對避暑山莊松鶴齋、芳園居、月色江聲等14座古建築進行修繕,總投資約3000萬元,目前主體工程已完成,預計6月底全部完工。避暑山莊避暑山莊避暑山莊承德市2014年對避暑山莊松鶴齋、芳園居、月色江聲等14座古建築進行修繕,總投資約3000萬元,目前主體工程已完成,預計6月底全部完工。
  • 中國10大古建築,令世界驚嘆!
    1、萬裡長城長城象徵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裡山巒重疊,形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牆南北盤旋延伸於群巒峻岭之中。6、布達拉宮布達拉宮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 被稱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薩乃至青藏高原的標誌,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宮殿裡,收藏著極為豐富的文物和工藝品,同時也珍存著獨一無二的雪域文化遺產
  • 日本學者曾斷言:中國沒有唐代木構建築!
    眾所周知,古代的中國人最喜歡用木頭蓋房子,木頭不比金石,容易腐朽,所以幾千年來留下來的木構古建築少之又少。中國現在能夠看到最早的木構古建築是唐朝時期的,並且全國範圍內也只剩下3座了,可謂「國寶」。而這三座建築都在山西!
  • 中國古建築到底有多牛 | 拆開太和殿,你會看到什麼?| 【環球觀築】
    以求達到封建禮制社會的  穩定與繁榮  因此  建築屋頂的規格  便代表著房屋所有人的  社會地位與身份高低  ▽中國古建築屋頂形制| 製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太和殿  作為龐大帝國的宮殿  自然享有所有屋頂形制中  最頂級的規格  那就是  重簷廡殿頂  加上皇家專用的  頂級金色琉璃瓦  使大殿看起來  金碧輝煌  ▽太和殿屋頂示意,註:中國古建築把瓦的等級劃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