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十個古建築

2021-02-23 群眾新見聞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讓我們一起領略下古代建築的神奇魅力吧!

是現存最完好的古城牆之一,造型美觀防禦設施齊備,為中國歷代築城之僅有,是研究古代築城的珍貴資料。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與滕王閣、黃鶴樓並稱三大名樓,是其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樓,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的「祖庭」和「釋源」,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

大昭寺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

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於世,兩塔是中國最高最大的石塔。

一處規殿閣群居的古寺廟,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

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曾遭到多次火災損壞,其中有罕見的藝術珍品。

歷史建築群建築之一,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臺,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

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古建專家羅哲文譽其為「中華第一塔」 。

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傳言說「王家歸來不看院」。

體現了中國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這些建築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平。

鼓樓位於西安城南端,東與鐘樓相望,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

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各方面都居同類建築之冠。

矗立在洪洞縣的霍山之巔,廣勝寺分上、下二寺,以琉璃寶塔最為著稱,是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

岱廟俗稱「東嶽廟」,是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是歷代帝王祭祀的地方,中國四大古建築群之一。

六和塔位於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智元禪師為鎮江潮而建,取佛教「六和敬」之義。

是僅存的三教合一的寺廟,始建於1400多年前,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

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以漢族傳統建築風格為主,兼備了蒙、滿等民族風格,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是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

設計獨特建造工藝精湛,外廓城周長超過60公裡,是世界第一大城牆,入選世界紀錄協會。

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從元代起民間稱其為「鐵塔」。

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取「慈悲之華,必結莊嚴之果」的大乘教義而命名,是完整的遼金寺廟建築群。

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呈三足鼎立之勢,是雲南歷史文化的象徵,也是最雄偉的建築之一。

天壇是帝王祭天的地方,建築布局呈「回」字形,北高南低這表示天高地低,設計巧妙、建築高超。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宮殿的牆壁上布滿了壁畫,藝術價值實屬世上罕見。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首例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精湛的徽派民居聞名天下。

福建土樓總數約三千餘,形如飛碟散布在山林之間,是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現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

中國古代帝王宮苑,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

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

中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以雄偉的建築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於世,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現存遼代三大寺院之一,大雄殿是古代遺存最大的佛殿。

殿內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中國蘇州城內的園林建築,佔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

 13.  曲阜孔廟

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堪稱中國古代大型建築的典範。

是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雁塔晨鐘」是「關中八景」,是西安市著名的旅遊地,塔身輪廓呈現錐形形狀,塔形玲瓏秀麗造型優美。

是一種特殊的石雕藝術,首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足見國家對其保護的重視。

我國現存地面上時代最早、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其風格穩重樸素造型生動,顯示了漢代高超的建築技巧。

是中國最早的木構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中唐代雕塑精湛,有重要的藝術價值。

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趙州橋的設計和工藝,在世界古橋是首屈一指!

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文化建築群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也是全國古塔中的孤例。

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木塔,也是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築,世界木結構建築的典範。

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山」,是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年代最久、無壩引水的宏大水利工程。

故宮舊稱紫禁城,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是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佛光寺屬世界文化遺產,佛光寺大殿現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構建築,被譽為「中國第一國寶」!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每一處中國古建築都如同一部沉甸甸的史書,是華夏印記,亦是歷史圖騰!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你去過幾個?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讓我們一起領略下古代建築的神奇魅力吧!是現存最完好的古城牆之一,造型美觀防禦設施齊備,為中國歷代築城之僅有,是研究古代築城的珍貴資料。「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與滕王閣、黃鶴樓並稱三大名樓,是其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樓,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你都知道嗎?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讓我們一起領略下古代建築的神奇魅力吧!是現存最完好的古城牆之一,造型美觀防禦設施齊備,為中國歷代築城之僅有,是研究古代築城的珍貴資料。「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與滕王閣、黃鶴樓並稱三大名樓,是其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樓,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 這些著名的五十個古建築,你去過幾個
    中國古代帝王宮苑,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
  • 這些著名的五十個古建築,你去過幾個?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的「祖庭」和「釋源」,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中國古代帝王宮苑,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傑作。中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中國聞名於世界的十大古建築
    中國聞名於世界的十大古建築璀璨的中華文化造就了5000年輝煌的歷史。在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瑰寶之中,有多得數不完的東西可以去欣賞和研究,而雄偉的古建築無疑是其中耀眼的明珠故宮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故宮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故宮,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老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間半,是世界最大的宮殿,也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 中國最美鄉村,古建築博物館,江西婺源必遊的八個旅遊景點
    婺源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為江西省上饒市下轄縣,西毗景德鎮,北枕黃山,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景點多而分散,每年春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海,無疑是婺源最受遊人歡迎的旅遊資源。除了油菜花,秋天的婺源也是觀賞紅葉的最佳地點,古樸的建築映襯下的紅葉帶給婺源入冬前別樣的生機勃勃。這裡也是我國徽州古建築保留最好的地方之一,有「古建築博物館」之稱。
  • 【中國精髓】穿牆透壁: 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
  • 中國古建築演變史!
    中國古建築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宮殿、陵墓、廟宇、園林、民宅,每個時代的建築都有自身的特徵,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建築演變吧!中國古代建築已經具備了雛形。漢代未央宮復原圖佛教傳入中國後,開始出現了佛教建築。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山東煙臺蓬萊閣,宋明清古建築匯聚的仙境
    閣中高懸一塊金字模匾,上有清代書法家鐵保手書的「蓬萊閣」三個蒼勁大字,東西兩壁掛有名人學者的題詩。閣南有三清殿、呂祖殿、天后宮、龍王宮等道教宮觀建築,均依丹崖山勢而築,層層而上,高低錯落,與主閣渾然一體。
  • 中國元素 飛簷, 中國古建築神來之筆
    飛簷,中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之一,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飛簷為中國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簷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仿佛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 「十問」古建築修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30日訊 從「箭扣長城」風化殘垣到「千年遼塔」破敗悲涼,近年來,傳統古建築的損毀及受災情況讓人觸目驚心,國家文物局及相關單位也在積極對古建築進行適度的修繕。每一座古建築背後都有著一個時代的故事。這磚木搭成的史書,如何才能被更好地傳承?修繕後,古建築又將對公眾有哪些影響?
  • 中國古建築的屋頂形式
  • 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國古建築知識一點通》入選 「2019年度中國好書」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在中宣部指導下,由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承制的《2019年度中國好書》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播出,「2019年度中國好書」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共六大類
  • 帶你穿牆透壁,欣賞美輪美奐的中國古建築
    《穿牆透壁: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為作者二十年來中國古建築考察的心得總結。
  • 發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話說古建築,ID: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建築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原生態建築體系之一,經歷了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開始、直到建造房屋,最終形成獨立體系這樣一個過程。
  •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建築,美得驚心動魄!
    《書畫文化》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古代匾額:中國古建築中的方寸之美
    匾額是中國古建築的必然組成部分,它的產生,相傳緣於中原河洛文化的發展,是華夏文明的一種體現。匾額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以凝練的詩文、精湛的書法和深遠的寓意,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築藝術融為一體,集字、印、雕、色的大成,述說著上千年的歷史,被稱為「古建築的靈魂」。
  • 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一代代如此循環往復,直到進入二十世紀,中國與世界相撞,如同其他領域有形無形的遺產,中國建築迎來了危機時刻:或者找到自己的特點,使無論古建築保護還是新建築設計都能延續傳統的精華,或者尚未來得及理解自身就走向消亡。
  • 【紀錄片】《中國古建築》:品味古建遺世之美
    《中國古建築》紀錄片是由雪花啤酒出品,聯合清華大學建築歷史研究學者,歷時3年拍攝製作完成的。 全片共分為《天覆地載》、《唐風詠時》、《卯木春雪》、《匠心獨運》、《夕陽凝紫》、《庭院深深》、《湖山品園》和《營造傳承》8集,分別從歷史、技藝、文化、傳承四個角度系統的向觀者介紹中國古建築的知識。
  • 營造構法——0基礎讀懂中國木結構古建築
    中國建築史的「源起」佛光寺東大殿——中國建築「第一國寶」1937年,梁思成與林徽因一行重新發現了隱藏於五臺山豆村鎮山巒間的佛光寺。本期講座將從梁、林重新發現佛光寺的經歷展開,梳理佛光寺建造和修繕的歷史,全面剖析東大殿柱網、鬥拱、梁架等核心建築結構,分析東大殿的設計方法與特點,通過對比歷代典型建築,解讀唐代木構建築的時代特徵與在中國建築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礎上,結合殿內保存的唐代雕塑、壁畫及墨書題記,賞析唐代建築藝術的高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