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當老闆、女兒上名校,鄭淵潔談育兒心得:孩子成材抓好這三點

2020-12-22 淑的寶麻麻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鄭淵潔

鄭淵潔是國內知名的童話作家,雖然他只有小學肄業,但是卻一個人堅持創作《童話大王》三十餘年。

鄭淵潔最厲害之處並不僅僅在於創作出深受中國小讀者喜愛的各種卡通形象(比如皮皮魯和魯西西、舒克和貝塔),而在於面對一雙天資不同的兒女,他能夠因材施教,並最終培養成材。

兒子鄭亞旗小學畢業後,鄭淵潔決定自編教材對孩子定製「個性化」教育,幾年後,鄭亞旗從自家的「學堂」上畢業了。9年前,鄭亞旗和父親一起打理他們的「童話王國」,並出任公司董事長。

有人曾開玩笑說鄭淵潔一家三代小學都未畢業,但是,這不影響他培養出學霸女兒,三年前,女兒鄭亞飛高三畢業,被美國六所大學同時錄取。

兒子當老闆、女兒上名校,鄭淵潔的教子方法看似無跡可尋,卻又「有據可依」。

孝順教育

提起「孝」,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愚孝」,甚至有人搬出一些傳統糟粕,如「埋兒奉母」來抨擊孝道。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在《論語》中曾對「孝」做過精闢的解釋: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怎麼孝敬?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事父母,必竭其力。

鄭淵潔曾在書中提到,對於家長來說,最息息相關的教育是孝順教育。因為孝順教育的成功與否關於父母晚年的幸福指數。

我出生那一年,鄭淵潔去過一趟菲律賓,那時候出國會獎勵指標——用來購買冰箱、彩電、電子琴、微波爐這些。

回國後,鄭淵潔帶著兒子去出國人員服務部買電視,在那裡,他發現有賣的直角平面電視(帶遙控器使用),他覺得很新奇,就買了。

回家的路上,兒子發現爸爸行駛的路線不對,就問爸爸,他說:「把電視給爺爺奶奶送去!」

兒子疑惑不解問道:「那咱們自己不看嗎?」鄭淵潔說:「咱們比爺爺奶奶活得長,別說直角平面電視了,將來看原子彈電視的機會都有呢!」

後來有一次,鄭淵潔給兒子買了幾隻很大的對蝦,兒子吃的時候發現爸爸不吃,鄭淵潔心虛的說:「我對蝦過敏(自己捨不得吃)。」

沒想到兒子接著說出的這句話讓他震驚不已,鄭亞旗說:「這隻蝦你吃,將來我吃原子彈蝦的機會都有!」

鄭淵潔說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對兒子的「孝順教育」成功了。

「百善孝為先」,鄭淵潔買電視和吃蝦的經歷告訴我們:孝就是時時刻刻心裡裝著父母,「孝道」,不止是對長者的敬重,更是一種家風的傳承。

平等教育

畢卡索談起自己成功的秘訣時曾說了一句:「向兒童學習。」對此,鄭淵潔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說:「父母生了孩子,等於是上天恩賜給你一個想像力的免費導師。」

有了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小時候常常是家裡的「開心果」,因為寶寶們大多數時候不經意說的話看起來「胡言亂語」卻又「意味深長」。

鄭亞旗小時候,有一次爸爸在餵他吃蘋果泥,突然,聽到沙發下面傳出來收音機裡的音樂聲,鄭淵潔問兒子是什麼聲音,孩子說:「沙發裡會不會有個樂隊?」

順著這條靈感的啟發,幾天之後,鄭淵潔寫了一部作品《紅沙發音樂城》。

在鄭淵潔看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有三種:

第一種:家長將自己定位成長輩、管理者;第二種:家長將自己定位成孩子的朋友;第三種:家長將自己定位成孩子的學生。

鄭淵潔說在家裡,孩子可以對他大呼其名,他覺得孩子是老師,而自己是學生,老師叫學生名字是在正常不過了。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把孩子稱呼為老師,在實際生活中施行起來有點「做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童話大王」、需要從孩子那裡汲取創作來源。

如此來看,第二種應是父母和子女相處的最理想狀態,然而,現實中的父母常常將自己定位成第一種,即「管教者」——孩子什麼都不懂,要聽父母的話。

持這種想法的家長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①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②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③父母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犧牲者的形象,讓孩子產生負罪感;④和孩子說話使用命令式口吻;⑤孩子的一切要由你來決定;⑥當眾出孩子的醜。

對此,鄭淵潔建議: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是發現孩子的長處,告訴他什麼地方行,因為人性的本質是渴望肯定與欣賞。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其實不是孩子不行,是你不行,誇獎、讚美、正面評價永遠比任何辱罵和說教更有用。

奇蹟教育

鄭淵潔曾在機場舉著孫女的畫像接機,孩子看到後驚喜、難以置信,他告訴孫女,這就是奇蹟。

鄭淵潔說:「奇蹟教育」就是讓孩子從小相信奇蹟會發生。

比起帶給孫女的「奇蹟」,鄭淵潔為女兒鄭亞飛創造的「奇蹟」才是我眼中真正的「奇蹟教育」。

女兒高三,鄭淵潔沒有對「孩子」使勁,而是讓孩子見證了自己創造「奇蹟」的過程。

父親親手為女兒創造了四項「紀錄」:

奇蹟一:堅持一個人寫《童話大王》30年

從《童話大王》創刊開始,鄭淵潔每天清晨四點半到六點半堅持寫作兩個小時,從不間斷。

奇蹟二:單場籤售15個小時

5年前,在成都售書時,鄭淵潔從上午十點一直到次日凌晨一點,籤名售書15個小時,直到最後一位讀者離開。

奇蹟三:7個月時間瘦身五十斤體重

鄭淵潔最胖時體重有二百多斤,女兒開玩笑說希望老爸能瘦點兒,為了讓女兒看到一個「全新」的爸爸,他7個月時間減掉五十斤體重。

奇蹟四:歷時十五個月給讀者寫了八十八萬字贈言

鄭淵潔當著女兒的面用15個月時間為讀者寫贈言,數量達到數十萬字。

堅持寫作、減肥成功、回饋讀者,女兒親眼目睹父親的「蛻變」,這是一種靠時間積蓄的能量產生的心靈震動:孩子看見「奇蹟」、相信「奇蹟」並學會創造「奇蹟」,這正是「奇蹟教育」的本質。

結語:鄭淵潔育兒的三大法寶:「孝順教育」、「平等教育」和「奇蹟教育」,看似普普通通,卻又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他說:「有了孩子,對於每位家長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催人奮進的機會。」

謹以此文與天下父母共勉!

——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少兒不宜」鄭淵潔:小學輟學爆紅35年,兒子不上學年入1.5億,女兒被6所名校搶著要,不愧是童年男神!
    鄭淵潔對現行教育的批判可謂鞭辟入裡,他認為學校裡的教育對100個孩子實行一種教育方式,而真正的教育應該對一個孩子實行100種教育方式。鄭淵潔有一個兒子,鄭亞旗;和一個女兒,鄭亞飛。兒子上小學時,老師批評有些學生「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輪迴一般的經歷再次上演,他立馬給兒子辦了退學,自己在家教孩子。
  • 鄭淵潔:我愛我的小豬兒子!我從不羨慕別人家的猛虎和千裡馬兒子!
    但他女兒特別想去上學,鄭淵潔拗不過女兒。後來他想通了,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既然女兒喜歡學校,就應該讓她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成長。 之後,他一直支持女兒上學,女兒順利接受中國教育後,被美國六所名校同時錄取,成為家裡的第一個學霸。
  • 《馴兔記》:荒唐的故事背後,隱藏的是這3大冰冷的育兒現實
    重溫了鄭淵潔老師的《馴兔記》 ,再次被這個略帶黑色幽默,而又寓意深刻的故事震撼到了。看似可愛荒唐的兒童故事背後,隱藏的是這3大冰冷的育兒現實。為了教育的整齊劃一,孩子的天性總是被扼殺故事開頭,皮皮魯和好友梁果進入了同一所學校。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可女兒卻是普通的音樂老師,人設「翻車」了?
    相比那些長篇大論的「毒雞湯」,對於孩子的教育效果會更加的立竿見影。最值得敬佩的事,無論是多麼調皮的孩子,在李玫瑾教授那裡,都會有很好的教育方式,這不禁會讓人聯想:如此厲害的教育專家,教育自己的孩子來想必更是得心應手吧。
  • 臺灣虎媽兩個孩子全上名校,教育心得:培養好習慣從小學開始
    更讓人佩服的還在於她在育兒教育方面的成就,她的一兒一女全都被美國名校錄取,兒子進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女兒則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等七所名校爭搶,一度在臺灣本地引發轟動。
  • 3個兒子全部考入斯坦福,媽媽坦言:要想孩子成材,狠抓小學教育
    3個兒子全部考入斯坦福,媽媽坦言:要想孩子成材,狠抓小學教育許多 媽媽抱怨,自打小孩上小學,生活的幸福感猛然降低。在她讀書和工作的期內,再忙都沒有懈怠對孩子教育,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依次把三個兒子全都送入史丹福大學,在教育兒女方面十分成功。總結陳美齡的教育心得,我得到了以下幾點,非常值得我們所有爸爸媽媽學習。
  • 小S狂曬大女兒、三女兒,卻冷落二女兒?原來你是這樣的媽媽
    「今天大女兒許曦文參加團體現代舞勇奪金牌! 其實,早前小S就曾說起三個女兒在舞蹈上都取得過很好的成績。 童話大王鄭淵潔小時候就是一個個性獨特的小孩,甚至還有點叛逆。 鄭淵潔上學的時候,作文課上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文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結果鄭淵潔交上去的作文是《早起的蟲子被鳥吃》。 老師批評他,鄭淵潔不服老師的訓斥在課堂上抗議。
  • 十年前,被鄭淵潔「人肉」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鄭淵潔對此感到非常驚訝:「他居然說出了當年皮皮魯專營店的電話號碼!」互相確認身份後,章懿哲和鄭淵潔在微博上互通過四條私信,鄭淵潔對章懿哲表達了遲到的謝意,感謝他15年前的生日祝福,同時也感謝他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很美妙的夜晚。章懿哲因為這件事擁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他還接受了很多家媒體的採訪,講述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
  • 郭德綱和鄭淵潔都同意兒子不上學,其結果卻不同,你學不了
    郭德綱在一次訪談中說,兒子讀書成績不錯,而且就算不好,考不上國內的大學,也聯繫人打點好,送到國外讀書,鍍個金什麼的,這個時候的郭德綱也如日中天,不算有什麼焦愁了。完全可以給兒子鋪一條好路。而且我絕對相信郭德綱內心並不希望兒子走他的老路。
  • 《平井信義育兒法》:不疾不徐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體諒他人之心
    套用到「育兒」這件事上,我覺得:父母們應該多聽聽那些自身與孩子關係融洽的育兒專家們怎麼說。平井信義就是這樣一位專家,他養育過11個兒孫。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和他的子女、兒媳婦、女婿、孫子、孫女在一個屋簷下和和睦睦地長時間生活過。三世同堂,對很多現代人來講,是不可想像的「災難」。但是,平井信義一家卻能其樂融融。我認為,這本身就說明了「平井信義育兒法」的成功。
  • 育兒專家的「人設」翻車了?李玫瑾的講座各地開,女兒卻是普通人
    李玫瑾老師走紅後,很多家長開始猜測:有這麼優秀的母親,還懂孩子心裡想的什麼,一定把孩子教育得特別好吧,人家孩子最差也是985名校畢業的! 但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談及女兒時,卻讓很多家長表示意外,難不成育兒專家的「人設」翻車了?
  • 和兒子一起成長——淺談我的育兒心得
    上周六我來幼兒園接兒子,聽到三位老師都在表揚兒子最近表現很好、進步很大,我感到十分欣慰,也很慶幸當初擇校時毅然選擇了離家並不是最近但口碑很好的市直一幼,同時也衷心地感謝陽光班這些盡職盡責、教學有方的老師們,正是你們的辛勤付出、細心培育,才有這棵棵幼苗的茁長成長。
  • 「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什麼感覺?3個媽媽說出了真心話
    「喪偶式育兒」、「隱形爸爸」這樣的名詞近些年層出不窮,家有「隱形爸爸」的媽媽們經歷「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什麼感覺?聽聽這3位媽媽的真心話。依依媽媽,職場媽媽,女兒9個月女兒剛出生的時候,爸爸還是很關心我們娘倆的,還和我一起討論怎麼把女兒培養成材。
  • 鄉村「赤腳大夫」的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秘訣只有24字,值得學習
    鄉村「赤腳大夫」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秘訣只有24字,值得學習這位爸爸名叫蔡笑晚,是浙江瑞安的一個小村落的村醫,他自己沒有上過大學,但6個孩子中,有5個是博士,1個是碩士,都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大兒子名叫蔡天文,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生。
  • 虎媽應採兒盼兒子考清華,為什麼明星的孩子扎堆上名校
    硬核老母親應採兒又上熱搜了。前些天應採兒在節目中教Jasper學中文把兒子訓哭了。 最近,應採兒在活動中又公開了對Jasper未來的規劃。她表示目前已經把Jasper轉到了上海學習中文。
  • 你或許不認識鄭淵潔,但是你一定看過舒克和貝塔!嚴謹祝福上熱搜
    鄭淵潔坐在位置上,一邊一遍遍的說著「鄭淵潔」是最沒出息的人,一邊偷偷的將土炮連接起來。這次闖禍不小,鄭淵潔趁著自己老爸還沒收到消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成了一篇有起承轉合的小說,等老爸回家,雙手呈上。父親鄭洪升讀著這篇檢查,看得直樂,第二天幫兒子去學校找老師求情。
  • ...王祖藍現身抖音直播分享育兒心得:作為爸爸,我可以忍住女兒的哭聲
    畢竟,自從女兒出生,王祖藍在網友們心中的形象就由"全網家庭地位最高的男人"瞬間變身"女兒奴",他不但經常曬女兒萌照,"爸爸力"MAX帶娃陪玩更是不在話下。近日,抖音直播"硬核帶娃攻略"專題活動邀請教育專家、明星、達人同網友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王祖藍也現身直播間分享自己的"帶娃心得",引來眾多網友關注。"你覺得我身上有什麼東西是我給不了女兒的,他就會在男朋友身上找?"
  • 這不是我們熟悉的鄭淵潔,他的人生太刺激了
    要不怎麼說現在的孩子沒見過世面,想到「童話」就是「溫柔」。 在哥上學的時候,鄭淵潔的作品,可是叛逆小鬼的聖經,思春少年的cult片。
  • 母親腦梗14年不能自理,兄妹四人齊上陣,每天三次按摩兩次洗澡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能用這句話來概括。「久病」是一塊試金石,通過考驗的子女,重新給「孝順」做了定義。母親腦梗14年不能自理,兄妹四人齊上陣看到網上的一段視頻,醫院病床上,一個瘦弱的老人側身躺著,她的三個兒女正一起給這位母親做著按摩。
  • 家族連出11個博士,都是名校!女兒談教育:從小學開始狠抓這三點
    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如今也沒有多少個人可以比得上,他的稱號都是這樣的:「世界1000位最有創造力名人」、「世界1000位偉大科學家」,他真的是貨真價實的科學界的泰鬥人物。自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還把孩子教育得非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