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竟成千古名作

2020-12-15 紅衣記史官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澱,凝結出不少祖宗的智慧結晶。其中,對聯和古詩詞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可以改寫成不錯的詩句。同時,某些詩詞句子,本身也就是一副絕妙的對聯。

例如,杜甫有一首被稱為是七言律詩之冠的作品:《登高》,這一整首詩中,有兩聯詩句無論是字句對仗,還是從音律和諧上看,都堪稱是絕妙的對聯。如"無邊"對"不盡"、"蕭蕭"對"滾滾"、"萬裡"對"百年"、"常"對"獨",幾乎每一個字都有與之對應的字。

所以,古詩詞與對聯之間是有聯繫的,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看一首詩作,這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晏殊,大家應該對晏殊也有所了解,他是北宋早期詞壇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宋詞發展的開路人之一,人稱"宰相詩人"。

晏殊在文學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據說寫了1萬多首詞,可惜流傳下來的也就100多首,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詞應該是《浣溪沙》,其中兩句揭示了人生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是宋代金曲之一,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入選《宋詞三百首》。特別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被後世視為千古名作。一問世就受到各種追捧,後世不少文人紛紛模仿,卻終究無人超越此作,可謂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經典。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句詩不是完全出自晏殊之口。

晏殊先是想出了上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但下一句卻一直對不出,苦思冥想了整整一年還是想不到滿意的。

1天, 晏殊邀請小官員王琪一起遊園。雖然王琪只是個芝麻小官,在面對晏殊這個大宰相時卻能不卑不亢,應答如流,晏殊心中對他頗為賞識,於是便將這個上聯,讓王琪對下聯。

雖然上聯只有短短七個字,卻十分講究,比如,"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下聯也要想一個成語才對得上。還有"花"這個字,在下聯中也要找一個與之相配的字,比如"鳥"、"月"之類的,總之,對聯講究的是每一個字詞的意思和詞性及形式都對仗工整。

沒想到王琪也是個厲害人物,他想了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聽完,大呼其妙,當即才思泉湧,填完了這首《浣溪沙》,從此成千古名作,如今還被編入初中生必背詩詞。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對?

古代文人向來喜歡對對子,一副好的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嚴絲合縫,字數也要對等,不能有漏字或者多字的情況出現。這裡最難的就是平仄調還有意境。對聯在古時候,是考驗和選拔人才的一種方法,通過對對聯,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文化內涵,才思是否敏捷等等。

雖然說有些對聯或者是俗語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其中卻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背後也暗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

千百年來,從王侯將相到文人墨客,都和對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中華對聯精粹》這本書中涵蓋了所有傳統的對聯,是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

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中華傳統經典精粹》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大學》、《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商君書》、《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並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喜歡古典文學,但又對,對聯文化一知半解的買這本就足夠了。現在恰逢呢個出版社活動這本經典,僅需49元,既滿足了物美價廉,又補充了知識。對於很多想要提升文化底蘊的朋友來說,是個好機會。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對出下聯,從此平步青雲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首詞入選中學課本,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尤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幾乎人人都聽過。王琪雖然只是芝麻小官,但是在面對晏殊的時候,卻能不卑不亢,應答如流,晏殊心中對他也頗為賞識。他想起去年填的那首詞,也許是為了考教王琪,也許只是單純想了了自己的一樁心願,便對王琪道「我作詩時,每得一句,便題在粉牆上,以便對出下句,有時幾日便能成詩,有時幾月甚至一年都對不出下句。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書生對出下聯後,成初中必背詩詞!
    如"無邊"對"不盡"、"蕭蕭"對"滾滾"、"萬裡"對"百年"、"常"對"獨",幾乎每一個字都有與之對應的字。如若杜甫猶在,由他出上聯,我們來猜,其實有些人就有很大機率能對出下聯。圖片:杜甫漫畫言歸正傳,晏殊有一天邀請他的朋友王琪去府上品茶,然後出了一句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讓王琪對下聯,雖然上聯只有短短七個字,卻十分講究,比如,"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下聯也要想一個成語才對得上。
  • 「宰相詞人」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請聽湖北之聲《煒煒道來》「人間美詞」第三期:《無可奈何花落去》「宰相詞人」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mp324:44來自湖北之聲王新才博士,教授,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副主任,湖北省高校圖工委副主任兼秘書長,武漢珞珈詩派研究會會長。
  • 愛唐宋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什麼經典?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詞意圖)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最為經典,經典在「無可奈何」和「似曾相識」的配對,它們都是足夠流利的口頭現成詞彙,但在這裡卻工巧成對,當然了,「似曾相識」是在這首詞之後發展為成語。
  • 遇見好詩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他的這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也是不朽的佳作,特別是其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成為了千古絕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富貴閒人,太平宰相」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一生創作一萬餘首詞,是不可多得的高產詞人,素有「宰相詞人」之稱。但其作品大部分遺失,僅存《朱玉詞》136首。宋祁《筆記》載:「晏相國,今世之工為詩者也。末年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以來所未有。」政治方面,真宗去世之初,輔助太后穩定時局;仁宗朝,任職宰相兼樞密使,罷免建軍,授予各將軍臨陣機變決斷權利,並調整財賦制度,對西夏取得戰略優勢;興學校,培養、提拔人才,歐陽修、範仲淹等都出自其門下。《晏公神道碑》說他「及為相,益務進賢材。當公居相府時,範仲淹、韓琦、富弼皆進用,至於臺閣,多一時之賢。」
  • 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怎麼都寫不出下句,此人隨口一說成千古絕唱
    宋朝是我國詞作藝術發展的巔峰時期,婉約派和豪放派相映成趣,北宋和南宋爭奇鬥豔,「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與「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同時並舉,這一時期的優秀詞作層出不窮,這一時期才華橫溢的詞人遍布天下!有一個詞人雖然名氣不大,我們卻也絕對不能忽視他。
  • 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一直想不到下聯,此人隨口對出千古絕對
    一個能夠被稱為千古絕對的對仗句,定然是上下句宛若天成、渾然一體的,說了上句,順口便能道出下句;說了下句,腦海自然浮現上句。很多詩詞,偶有絕佳妙句,但往往因為上下句不圓融渾然,失了味道,例如「山雨欲來風滿樓」,這是極為出色的佳句,但上句與之不甚匹配,很多人對上句都沒有印象。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究竟表達了怎樣一種意境?
    他們除了給後來人留下了無數千古佳作外,更重要的是給了人們許多關於人生、生命和生活等方面的思考與啟迪,從而讓我們從中受益匪淺。比如北宋著名詞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就創設了一種深遠的意境,給人以較大空間的聯想與啟發。晏殊,生於991年,字同叔,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詞人,文學家,政治家。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包含的是人生的真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很簡單,說的就是:花兒落去了無可奈何,燕子歸來了似曾相識。仔細琢磨、梳理這兩句的含義,並不那麼簡單,裡面蘊含著對人生與時光的感嘆和哲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於《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他創作的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詞?這是學懂這句詞最起碼的一個方面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真是晏殊寫的?差點兒被騙了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而本期要和大家探討的是晏殊的這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晏殊的代表作,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其中最妙的這一句並非完全是晏殊的原創。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李清照寫了一首「懶詩」,「花」字重複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中年的李清照就再也寫不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樣的句子了,而只有"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了。這和《紅樓夢》中那些小姐們的結局有些相似,可能這便是封建制度的弊病之處吧。說起《紅樓夢》中小姐們的悲慘命運,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林黛玉的《葬花吟》吧,李清照也有一首這樣的詩《殘花》,李清照可比黛玉"懶"多了,她的《殘花》全詩共54個字,但是,一個"花"字竟然被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了千古名作。
  • 晏殊大自然的啟悟: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詞人由眼前的景致,寄寓了更深入的人生思考。這兩句對仗工整,語言流麗自然,還包含了兩個今天還常用的成語,真是妙語天成,韻味無窮。「花落」一句,仍然是上片情感與理思的延續。花落猶如日落不可挽回,盛年也不再重來,這必然讓人感到沮喪和無助。所以詞人說「無可奈何花落去」。「燕歸」一句,則一掃前面的哀傷氛圍,振起全篇。
  • 無可奈何花落去,門前冷落鞍馬稀:世紀歡樂園,再見!
    曾經是多少80後、90後的詩和遠方,承載著多少人的青春和回憶,如今成了門前冷落鞍馬稀、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眼前的苟且。這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每個人都要迎頭趕上!根據相關城市規劃,世紀遊樂園即將關閉,改造為公共公園。 @石灰公社 車事無憂 小程序直播 鄭州世紀歡樂園,再見!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先扯點題外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一個傳說,並非晏殊獨立所作,而是與一個詩人王琪有關。「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在晚春時節,眼看到花瓣凋零心生感慨,隨口吟出。但是對子的下半句卻一直想不出。
  • 王安石出任宰相,蘇軾氣得不行寫首千古名作,沒點水平真看不出來
    當王安石東山再起,二次出任宰相之時,蘇軾就寫了下面這首詩諷刺王安石,沒點水平還真看不出來。全詩短短28字罵人不帶髒字,竟成一首千古名作。《花影》(宋)蘇軾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那亭臺樓閣上面的百花諸影,鋪墊成一層又一層。我好幾次呼喚童子讓他掃走,但是影子是沒有辦法掃走的。等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花影剛剛消逝,退走。
  • 高登:無可奈何花落去
    在深圳隊打成一個兩分以後,福建隊就馬上還以兩分,而且速度快到很多時候連轉播的攝像機都來不及更上。但儘管這樣,福建隊仍然贏不了球。根本原因就算他們如同紙糊一般的防守。大王雖然有著相當強的得分能力,也有著不錯的策應能力,但是防守能力卻一直被球迷所詬病。陳林堅和黃毅超,他們也確實不是什麼太好的防守者。而高登,對於這一位為球隊提供了無限火力的外援來說,我們也確實不能再要求他更多了。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在對聯史上,不少對聯一度被稱為「絕對」,但後來更多人腦洞一開,又想出了更多的上聯(或下聯),於是乎,「絕對」不絕對。 其實,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一個,下聯是:「三才天地人」,上聯據說是蘇東坡對出來的。
  • 李白喝醉寫一上聯,第二天卻對不出下聯,從此上聯成絕對流傳至今
    雖說宰相許圉師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了李白,但唐朝宰相就是流水席,基本上都沒有「善終」,許圉師的兒子因為獵射殺人,他密而不奏,因此獲罪,被貶為相州刺史,他的自身處境堪憂,更加不可能動用人脈去幫助李白。兩人的性格都差不多,都相當豁達,李白自己也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在賀知章推薦下,李白入朝為官,得到了唐玄宗的厚待,不過李白只是給唐玄宗、楊玉環寫詩,並沒有什麼實際職位,期間還寫下那首流傳千古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