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安124 or 伊爾106?中國決定俄新型大運選型

2021-01-15 鳳凰網軍事頻道

伊爾-76是俄空天軍的運輸主力,但這款運輸機已經是上個時代的產物。


從去年年底至今,大量細碎信息顯示俄羅斯正計劃發展新一代大型運輸機,新運輸機選型有復活安-124與伊爾-106兩個選擇。對於俄羅斯而言,這兩個方案各有利弊,但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俄羅斯在選型時必須考慮一個新的決定性條件,那就是中國的需要。未來中國大型運輸機的發展規劃將直接決定俄羅斯復活大運計劃的選型。

安-124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量產型運輸機,巨大運力時期無可替代。


俄羅斯自2015年介入敘利亞戰事至今,空運能力的重要性被進一步凸顯。目前俄空天軍現役主力運輸機為伊爾-76與安-124。儘管這兩款運輸機在敘利亞戰事期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它們都有各自的致命傷:伊爾-76屬於採用窄體貨艙的第2代運輸機,無法將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運輸至前線野戰機場;安-124屬於重型戰略運輸機,儘管運力強大,但卻無法在前線野戰機場降落,更重要的是其研發與動力配套中心都位於與俄交惡的烏克蘭。

伊爾-106堪稱「C-17斯基」,但俄羅斯無法獨立完成這種高端研發。


正是源於現有運輸機的性能局限,俄羅斯計劃在復活安-124與伊爾-106兩者之間選擇一款作為未來俄軍的主力運輸機。所謂「復活安-124」實際上就是立足位於烏裡揚諾夫斯克的航星-SP航空製造廠(也是安-124的主要製造廠)實現以D-18T發動機為核心的安-124全套技術「俄羅斯化」。而伊爾-106則是由伊留申設計局基本立足於上世紀80年提出,並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被迫凍結的伊爾-106方案,研發體量類似C-17的新型戰略運輸機。

航星SP航空製造廠是俄羅斯與中國進行合研運輸機談判的關鍵籌碼。


如果選擇復活安-124,航行SP廠現有大量的安-124生產技術不僅能將整個計劃的發展風險降至最低,而且計劃成功後幾乎無需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大幅升級即可批量生產,但問題是安-124在現階段俄空天軍中面臨的技術局限無法得到改善。相比之下,伊爾-106方案不僅代表了更先進的發現理念,而且立足俄羅斯新一代PS-90系列發動機即可基本實現比肩C-17的運輸能力,但整個計劃對俄羅斯而言過於複雜。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起到決定性作用。

中烏的軍備合作使中國能通過D-18T發動機左右俄俄羅斯運輸研發。


參照中俄聯合研發C-929大飛機的模式,中俄很可能也會聯合研發新一代運輸機,而事實上,有中國參與是俄羅斯發展新一代運輸機的必要條件。著眼於中國早在2015年已開始從烏克蘭系統引進D-18T發動機,以及中烏兩國悠久的軍事合作歷史,與中國合作是俄突破安-124技術瓶頸的捷徑。如果俄羅斯選擇復活伊爾-106,最大的瓶頸是俄羅斯從未完成新一代戰略運輸機的設計,而中國在運-20上獲得的技術成就恰恰可以填補俄羅斯這方面的技術空白。

運-20使中國運輸機水平開始超越俄羅斯,未來還將誕生「運-20 Plas」。


如果未來中俄開啟運輸機聯合研發,中國給予俄羅斯怎樣的幫助取決於自身需要,因此復活安-124方案很可能最終勝出。此前中國已通過運-20項目在全國建立起高效、系統的大飛機研發體系,在渦扇-20逐漸成熟後,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發「運-20 Plas」並不困難,沒有必要生產中國版伊爾-106。反而中國在安-124這個等級的運輸機領域技術積累相對缺乏,而航星-SP廠恰恰能填補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空白,因此中俄在該領域的合作可能更大。

C-929是中俄大飛機合作可複製的模板,核心技術也可進行軍用化研發。


若中俄聯合復活安-124運輸機,中國可提供由烏克蘭背書的D-18T發動機系統、新一代大飛機結構製造工藝、以及立足C-929大飛機的航電系統。俄羅斯則立足航星-SP廠提供安-124運輸機的整體生產技術,並向中國提供運輸機生產的整套硬體設備。整個復活安-124計劃將在類似中俄聯合研發C-929大飛機的模式下進行,屆時俄羅斯將獲得完整的本土化安-124生產技術,而中國也能通過深度參與復活安-124計劃,早日補上戰略運輸機的短板。


對於中國而言,相比運-20本身,研發運-20的整個高效、系統、可複製的過程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運-20現有技術模式具有拓展至C-17規模運輸機的潛力,但中國要發展安-124等級的大型戰略運輸機卻需要另起爐灶,在這一過程中,深度了解安-124運輸機是相當必要的。「巧合」的是,俄羅斯現階段在新型運輸機研發領域,同樣需要來自中國的至關重要且無可取代的關鍵幫助。

相關焦點

  • 俄烏飛機誰更強?力量與速度對比,伊爾-112V挑戰安-140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的最後結論是,俄羅斯生產的伊爾-112V運輸機在飛行距離、維修成本和燃料消耗方面比烏克蘭安-140客機更加經濟節約。俄烏的飛機在設計上幾乎相同,但是在性能上有所差異。俄羅斯伊爾-112V製造的數量比烏克蘭安-140多,但伊爾-112V的最大時速為500公裡/小時,相比安-140為575公裡/小時。
  • 安-124運輸機有多大?和伊爾-76、圖-160轟炸機放一起比比
    安-124作為戰略運輸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運輸機,也是全球最大的軍用運輸機。那麼安-124到底有多大呢?其運輸能力要比美軍的C-5高出10%~25%,之所以有這個範圍是因為美國的C-5有A型和B型,改進後的C-5B具備更強的運載能力。
  • A400M、安-124、伊爾-76……這些「稀客」運輸機都飛到浦東機場上...
    安-124 圖片來源Lifan_Z 今天凌晨,兩架烏克蘭籍世界第二大運輸機安-124(UR-82009、UR-82029)間隔20分鐘自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起飛,降落上海浦東機場,前來運輸防疫物資。
  • 俄媒稱中國運20山寨伊爾76 用外國發動機和機翼
    「俄羅斯之聲」網站28日發表了題為「伊爾-76的中國仿製品:俄羅斯的發動機,烏克蘭的機翼 」的文章,稱中國運-20暫時仍然配備俄制發動機,尚無法擺脫對俄羅斯和獨立國協成員國的依賴。文章還認為運-20項目一旦取得成功,中國空軍可能會採購300多架改型飛機,建立起可媲美美俄的戰略運輸力量。
  • 昔日非洲頭號戰略空軍:有40多架大運,包括兩架安124巨型運輸機
    利刃/TONE 鮮為人知的是,不過二十年前,利比亞還曾經擁有著非洲大陸最強的戰略空運力量:包括利比亞空軍,利比亞國有的"利比亞阿拉伯貨運航空"在內,利比亞曾一度運營著超過40架各款大型運輸機,甚至還有伊爾-78加油機、安-124戰略運輸機這樣的"大國重器"。
  • 運20和伊爾76與C17的對比,性能強在哪裡?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20 11:49:55 運20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改進,載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
  • 運20換中國心首飛,治癒空軍心臟病頑疾,未來彰顯戰略空軍面貌
    運-20運輸機誕生打破伊爾-76運輸機限制,但相對俄羅斯安-124運輸機來說,運-20運輸機依然存在著不足,而且安-124運輸機最大載重量達到150噸,最大起飛重量超過400噸,而運-20運輸機則是最大起飛重量200噸級別,而且採用D-30KP-2發動機也將限制運-20運輸機進行重大改進。
  • 不怕土耳其關閉海峽:俄軍伊爾76機群緊急出動,保俄敘進攻不停歇
    空運速度特別快在土敘交戰激烈的時候,俄軍伊爾76機群緊急出動,在幾天時間,俄空軍至少8架伊爾76和2架圖154飛機已經抵達敘利亞,顯然這是實施緊急的空運行動,將大量的物資運抵敘利亞,從而保俄敘進攻不停歇。
  • 俄羅斯安124再次出動,2架運力堪比中國6架運20
    在經過2年的調試和地面測試之後,安124戰略運輸機在1982年首飛測試,成功打破了C-5運輸機的多項記錄。據了解,安-124戰略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405噸,配合4臺推力超過220KN的D-18T渦扇發動機,安-124的載重量就可以達到120噸的規模,如果在特殊情況下,安-124運輸機的極限載重量甚至可以達到驚人的150噸,完全是現役運輸機的好幾倍。
  • 同為世界級運輸機舞臺的引領者,C-17和安-124相比,誰厲害?
    美國的C-17和安-124型運輸機都是世界知名的大型運輸機之一,這兩款大型運輸機在疫情期間還是挺常見的。疫情期間的安-124多為各國政府僱傭的民間航空公司所有,而C-17多由各國軍方自行裝備;但儘管它們都作為美蘇兩大陣營戰略大型運輸機的代表作之一,它們之間卻並非一個等級的產品:C-17是280噸級大型戰略運輸機,安-124卻是400噸級大型戰略運輸機;二者之間沒有可比性。從此圖看出,與安-124能夠對標的是美國的C-5運輸機。
  • 曾在俄軍服役,為何又轉入中國空軍?新一批伊爾76公開亮相
    俄當地軍迷對中國空軍戰機非常感興趣,很快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傳了不少美照,轟-6K、殲-10A、殲轟-7A、運-9等中國製造軍機,以及俄式伊爾-76大型運輸機一個不漏地稱為軍迷鏡頭裡的主角。國內軍事論壇和軍事博主很快發現,飛往俄羅斯的中國空軍伊爾-76運輸機居然全部是「新面孔」!也就是說,在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已經成批裝備部隊的同時,空軍還在不斷從俄羅斯進口伊爾-76。
  • 淺析俄羅斯自研伊爾-96-400M「寬體客機」
    從俄官方對伊爾-96-400M的定位來看,該機的服務群體主要是政府和大型國企,參與商業市場競爭的可能性很小,未來也可能成為俄多種特種飛機的改型平臺。 2009年,俄工貿部正式宣布了伊爾-96-300停產的消息。在這之後,只有少量的伊爾-96-400T運輸機還在生產。截至2019年共生產31架該系列飛機,只有11架在運行,古巴是最大的海外用戶。
  • 實力數據說話,國產運20與俄制伊爾76差距真的很大
    中國空軍運20和伊爾76發動機哪個強?我國的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是最近一兩年才服役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在今年春季全國施援武漢期間大顯身手,做到了反應迅速、投送及時。伊爾一76大型運輸機是前蘇聯研製的軍民兩用運輸機,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通過實際數據對比,國產運20與俄制伊爾76差距真的很大。
  •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2009年,俄工貿部正式宣布了伊爾-96-300停產的消息。在這之後,只有少量的伊爾-96-400T運輸機還在生產。截至2019年共生產31架該系列飛機,只有11架在運行,古巴是最大的海外用戶。根據俄國防部消息,俄聯邦政府在2016年時已為伊爾-96-400M項目規劃了500億盧布預算(同期規劃的還有伊爾-114也是500億盧布),其中機身和機載設備的開發和製造可能佔預算40%。
  • 不再是伊爾76改,俄羅斯全新軍用運輸機下線,這級別咱還真沒有
    ,但也代表俄運輸機工業正在全面復甦。安-26是在安-24支線客機基礎上研發的軍用運輸版,改客艙為貨艙,尾部有跳板,載貨5噸,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也曾向前蘇聯購買了50多架安-26,雖然運-7家族中也有「客改貨」的運-7H-500型,但我空軍運輸機部隊仍長期用原裝的安-26運貨運人。
  • 外媒稱中國欲從3國購大批伊爾-76改裝加油機
    【殲20確定使用軟管加油 受油艙特寫照片曝光】【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11月號報導,中國一直在尋求購買二手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空軍的伊爾-76運輸機,整個計劃是希望得到20架經過翻新的伊爾-76MD,其中10架已經在2012年交付。有消息來源說:中國還在積極與烏克蘭合作,希望把一批二手伊爾-76改裝成伊爾-78加油機。
  • 網傳兩架俄伊爾76運輸機攜神秘貨物飛抵駐亞美尼亞軍用機場
    呼號為78847伊爾-76飛行路線圖 根據社交媒體消息,Telegram用戶「Записки охотника」在當地時間11月8日0時25分發布消息稱,一架呼號為
  • 伊爾76舉世聞名,目前全世界有哪些國家裝備它?中國只有一小部分
    並肩作戰參加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戰"疫"的伊爾76和運-20 2020年初,隨著一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而引發的風暴席捲全國,而地處風暴中心的武漢更是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和援助
  • 中國為何要買伊爾78?一次能載百噸油,同時餵飽3架戰鬥機
    圖為伊爾78加油機【霹靂火軍事第318期】近日,據俄羅斯勞動報發表文章稱,如今,中國軍方正在建設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大空軍,所謂大空軍,就是有能遠程奔襲、攻防兼備、空天一體的空中力量。便數中國空軍的現役裝備,最缺乏的裝備當屬空中加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