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積極探索樓宇黨建新模式

2020-12-16 西寧晚報

為進一步助推樓宇黨建與轄區企業發展相結合,大眾街街道黨工委按照「發揮特色優勢,培育黨建品牌,服務經濟發展」的工作理念,緊扣「服務中心、建設隊伍」的主旨,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目標,提出將基層黨建覆蓋至樓宇,在全力打造樓宇黨建中激發強大戰鬥力。

提亮一個品牌,發揮E站優勢。以共和路社區轄區內新千商場為試點推進樓宇黨建建設,以黨員之家E站、居民之家E站、志願服務E站、非公企業E站、樓院組織E站實施黨組織組建,通過深化創建黨建服務品牌工作活動,積極發揮黨建品牌的示範帶動作用,探索打造聯動協同、立體輻射、共建共享的黨建陣地,有效發揮「服務、凝聚、引領、發展」核心功能,以品牌一體化樹立樓宇黨建新標杆、新模式,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搭建一座橋梁,豐富黨日活動。每月定期組織召開黨建聯席會議,通過開展「每月一主題」活動,在樓宇範圍內開展文藝演出、政策宣傳、志願服務等活動,凝聚商業街區的人氣,推動商業發展。通過「一月一議事」研究樓宇黨建項目各E站如何為黨員、非公企業、商戶、群眾提供便捷服務,以黨組織文化活動豐富居民業餘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推行一種管理,完善網格模式。初步建立起了形式完備的服務模式,縱橫式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完善了網格員責任制度、民情知曉制度、服務承諾制度,服務方式如根系一般全方位觸及居民生活的各個角度。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洪濤表示,「如今,樓宇黨建如同一個『吸鐵石』,擴大黨組織覆蓋面,以服務為重點推動黨建功能提升,以資源為保障確保黨群服務順暢,推動城市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區域黨建力量融合,黨建各領域工作融合,能夠實現黨建與經濟社會互融互通,共促共進。」

記者 施翔

相關焦點

  • 探索樓宇黨建新模式,綻放紅色青春力量!
    經過不斷的摸索、提升和完善,冼村街道黨工委整合多方資源,聯合合富輝煌集團黨委打造了邦華環球廣場黨群活動中心,推進黨組織建設向「兩新」組織集聚的商務樓宇延伸,開啟樓宇黨建新模式。這是首個以「樓宇黨建」為中心,匯集「青年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愛心幫扶點」、「黨建聲音圖書館」、「廣東廣播電視臺直播天河」等多個功能區域建成的高層商務樓宇黨建綜合體,是位於國家級CBD寫字樓的黨群活動中心。活動中心內設六大板塊,各板塊之間功能各異、優勢互補,其宗旨是突出黨建引領作用,突出政治和服務功能,起到組織、宣傳、服務黨員幹部、職工群眾,凝聚黨心民心的作用。
  • 樓宇黨建 為「豎起來的社區」賦能
    2019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擴大新興領域黨建有效覆蓋,創新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依託物業服務企業、產權單位、骨幹企業等建立樓宇黨組織。為樓宇黨建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加強樓宇黨建工作,促進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新形勢下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改革創新的必答題。
  • 打造樓宇黨建「紅色名片」
    「這個月的主題黨日學習什麼內容……」每天一大早,萬方城·(兆維)樓宇黨建共同體的黨員微信群就熱鬧起來,大家交流學習內容、學習心得,學習氛圍非常濃厚。2016年11月,兆維公司入住萬方城,針對樓宇內入住的網際網路企業多、新社會階層人士多、年輕人多的特點,大膽提出建設萬方城·(兆維)樓宇黨建共同體的想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
  • 順義區積極探索物業管理新模式,「三率」穩步提升!
    自《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開始實施以來,順義區積極探索物業管理新模式,健全完善全區各社區治理體系,物業「三率」穩步提升。目前,順義區195個住宅小區中已有185個小區實現了物業覆蓋,覆蓋率為94.9%。黨建引領的基層治理新模式正在順義區多個社區「落地開花」。目前全區6個街道管理著超過60%的居住小區和物業企業,其中空港街道以黨建引領打造「紅色物業」,引領物業企業參與社區治理,在全市各個街道中率先成立街道物業管理科,搭建起物業管理專班,並在各社區居委會設立物業管理工作專員。
  • 「四史」學習教育‖靜安的這些樓宇,故事多多
    公司中國總部外籍副總裁蘭珍珍同時也是黨建觀察員,她時常感慨「在外企開展黨建,可以幫助企業健康成長」。上海是樓宇黨建的發軔地,商務樓宇林立的靜安區是最早探索樓宇黨建的地區之一,並在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城市基層黨建新路中,不斷深化發展樓宇黨建。
  • 深耕樓宇黨建 打造高質量「立體園區」
    新東街道緊扣「抓黨建就是抓生產力」的黨建理念,拿出實招力舉,以整樓推進、專項突破、全域提升為目標,探索適應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黨建工作新思維、新方法、新路徑,聚力打造高質量「立體園區」。運用「眾籌思維」實現商務樓宇內的公司、組織和團體黨建聯動、資源聯享、活動聯辦,以「化零為整」的黨建理念求取最大公約數,圈出最大同心圓。先後舉辦初心讀書會、政治生日會、白虎山黨性教育活動、學習強國知識競賽等系列黨性教育活動,累計服務「兩新」黨員450餘人次。
  • 內蒙古陳巴爾虎旗:著力打造牧區「融合黨建」新模式
    近年來,旗委深入實施「北疆先鋒」工程,不斷強化黨建工作融合發展理念,推行牧區「融合黨建」工作新模式,讓基層黨建工作有效融入到助推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大局,努力把黨建優勢轉化成為發展動能。一、實施「富民黨建」,實現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創新實施「黨建+」脫貧攻堅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和第一書記的駐村幫扶作用,為穩定脫貧、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一是黨建+技能培訓。
  • 初家街道:樓宇黨建破冰為「豎起來的社區」賦能
    如何讓「高冷」的商務樓宇更有溫度?如何讓黨建的觸角延伸到樓宇的每個角落?如何實現樓宇發展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近兩年,初家街道立足實際,深入思考,積極探索樓宇黨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徑。下面,跟隨小編來看一下,關於建設樓宇黨建,我們都做了啥!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一行調研東區法院黨建工作
    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研究室主任姜啟波一行蒞臨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法院,就法院黨建工作開展專題調研。攀枝花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代理院長黃志勇,副院長戴洪斌,東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康,東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蔣毅等陪同調研。姜啟波一行先後實地參觀了東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科技法庭、執行指揮中心、黨建長廊、幹警文化長廊、圖書室、職工健身房等場所,了解東區法院的基礎設施建設、黨建工作、隊伍建設、案件質效、司法改革等工作開展情況。
  • 河南義馬:東區街道打造黨建品牌 引領高質量發展
    「我們抓住上級扶持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機遇,按照黨工委基層黨建工作『十件事』中『壯大一個支撐』振興集體經濟安排部署,制定方案,倒排工期,穩步推進總面積124畝的示範園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2座大棚的骨架建設,改良大櫻桃30畝,栽植桃樹、梨樹15畝,預計到12月底,能夠建成溫室大棚4座
  • 大鵬鎮積極探索這種新模式
    大鵬鎮積極探索「黨建+旅遊+鄉村振興」模式,通過鄉村風貌提升與環境綜合整治、農旅產業整合與區域聯動發展等舉措,依託國家4A級景區北帝山旅遊風景區的輻射效應,積極打造成為全縣「旅遊+」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典範。
  • 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檢察院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模式
    「黨旗紅」下的「檢察藍」——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檢察院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模式□本網記者 陳琦 莆田長安網記者 陳靜 通訊員 陳蘭英 胡秀紅「如何實現黨建工作在檢察院的落細落實落地,我們在長期的黨建工作實踐中找到了答案,通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黨建服務觸控一體機智慧黨建宣傳新模式
    觸控一體機近幾年,國家對黨建工作的高度重視,網絡發展到哪裡,黨建工作就要覆蓋到哪裡,「智慧黨建」是現在社會黨建工作的一種新理念。黨建服務通過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黨建信息資源融合共享,穩步提升新時代黨建文化水平。黨建服務一體機作為一款智能方便黨員群眾互動學習的新興設備,講線下面對面互動與線上平臺交流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線上線下良性互動,充分發揮網絡學習資源共享優勢,在線交流優勢,數據分析優勢,激發黨員群眾學習積極性。
  • 「東區黨建紅」加強地企共建 推動使命共擔
    加強地企共建 推動使命共擔隨著國有企業退休黨員移交工作的陸續完成,為進一步做好對移交人員的管理與服務,加強地企共建,深化區域化大黨建格局,大力弘揚三線建設精神,教育引導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務實拼搏,2020年12月3日,東區區委組織部聯合攀鋼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
  • 新型「政務管家」,成都高新區環球中心樓宇社區開業
    3月31日,位於環球中心N2寫字樓22樓的樓宇社區正式營業了!記者在現場看到,環球中心樓宇社區面積為380餘平米,除了設有綜合、醫療審核、黨建等政務服務窗口外,還有多功能室、仲裁庭、會議室等供企業預約使用。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嘉興南湖新區城市基層黨建打出「特色牌」
    南湖新區有大量商務樓宇,僅南湖CBD就集聚了14幢商務樓宇,這些樓宇中既有零散黨員,也有一些小微企業的黨支部。過去,這些零散黨員無處參加黨員活動和學習,而單建的小微企業黨支部因為精力不足,組織生活也不夠規範。去年以來,全區以「三整一全」集中攻堅作為具體抓手,狠抓落實,按照「整園、整樓、整線」路徑推進兩新黨建提質升級。
  • 成都高新區:黨建與產業同頻共振 點亮最美「紅色天際線」
    本報記者 李爭粉249棟樓宇,入駐企業數量超1萬家,從業人員約28萬人,這些樓宇串起了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發展的活力版圖。而讓這些「冷冰冰」的樓宇變「溫情」的就是成都高新區打造的「紅色天際線」樓宇黨建品牌。
  • 青島李滄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
    根據山東省委組織部和團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李滄區在「青年工作委員會」(簡稱「青工委」)成立的基礎上,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率先探索建設了有保障、有基礎、有成效的實際工作載體——李滄區「青年工作服務平臺」,形成了黨建引領團建工作,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覆蓋。
  • 東莞中行依託「復興壹號」平臺助力智慧黨建
    「『復興壹號』黨建平臺的上線,真是我們的好幫手。黨員們通過微信或者銀行卡交納黨費,從技術上實現黨費繳納情況實時統計與管理。」近日,廣東省東莞航道事務中心黨建工作負責人在使用了中行「復興壹號」平臺後興奮地說道。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讓黨員的教育管理與新時代的要求相結合,提升黨建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