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消費滿滿國際範加煙火氣

2021-01-19 澎湃新聞

繼上周成都迎來2021年的第一場雪之後,

這周,成都迎來冬日暖陽,

整座城市沉浸在明媚的陽光中。

對這座城市而言,

無論是雪花紛飛的天氣還是透徹明亮的陽光,

總能讓人們充滿驚喜和興奮。

在國際範兒十足的太古裡、春熙路,

抑或是在成都味兒濃鬱的火鍋店、串串店,

我們總能看到,

一波接著一波的消費熱潮讓整座城市充滿活力。

「接地氣、煙火氣」,

是白巖松對成都的評價。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

驀然回首才發現,

煙火成都溫暖了2020,

溫暖了你我。

無論時空變換,

煙火成都,一直在。

邁進「十四五」,如何發揮超大市場規模優勢,更關係著成都能否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更好地承擔中央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目標定位,更關係著成都能否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率先取得突破。既連結貫通全球,又富有市井煙火味,更是流量樞紐中心——未來,煙火成都,會更好!

重塑消費格局,培育消費業態,讓成都充滿消費活力

上矩形

夜間經濟、綠道經濟……

煙火氣加碼城市消費動能

下矩形

2019年12月16日,成都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會正式舉行,吹響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衝鋒號。大會明確,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路徑分「三步走」,其中近期目標便是,到2022年,進一步鞏固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費中心地位,形成萬億級消費市場。

劍指萬億級,成都消費市場如同春風裡的百花園,五光十色、奼紫嫣紅。市民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消費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轉型;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首店經濟、夜間經濟、體驗式消費等漸趨成熟的新興消費業態活力持續釋放。時代呼喚消費升級、政策回應民眾需求,而在雙方的持續互動中,這座城市正闊步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翹首未來,光芒萬丈。

當時針滴答滴答指向2020年,成都逐漸開啟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以貫穿全年之勢頻掀消費熱潮。消費券、雲逛街、購物節等一系列消費提振「組合拳」相繼出臺,備受外界關注。從5月開始分4個階段推出「成都新消費 用券更實惠」消費券促消費活動,活動一直持續到年底。「成都新消費 用券更實惠」活動四個階段分別聚焦公園商業、特色小店、金秋旅遊和雲端消費,累計發放財政補貼資金6.5億元,超過807萬人次領取到消費券包,吸引全市6萬多家市場主體參與活動。

在此過程中,煙火成都不斷讓市民增加幸福感。譬如,去年5月28日,在「場景匯·國際消費新新向蓉」——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上,一場以原創音樂情景劇《五花八門消費狂想》為靈感線索的路演吸睛無數。多個新場景和新產品在達人的演繹中一一登場,盡顯成都消費的新突破。「好新鮮的葡萄!」「聽說這是最好吃的晚熟品種呢!」7月26日,在浣花溪公園遊玩的市民驚喜地發現,在公園的川西文化廣場上,白色的臨時攤位一字排開,從基地直供的新鮮瓜果琳琅滿目,品質又好又便宜。一直持續至8月31日的「遊綠道公園品時令佳果」成都特色農產品品鑑展銷活動,是成都以公園綠道為載體,營造公園城市戶外經濟場景,推動場景消費提振信心的縮影。「千億級」綠道經濟,正成為成都獨有的商業模式……

以前所未有之態勢,促進消費回補,釋放消費潛力,以更加動人的姿態彰顯城市煙火氣,彰顯城市韌性,這是成都的選擇。一組數據也許更能直觀地體現溫度,體現消費回暖態勢:去年8月,成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內當月增速首次實現正增長;1-11月,成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78.4億元,較前10月提高0.6個百分點。

當農曆新年臨近,紅紅的喜慶燈籠已經開始出現在蓉城街道。農曆臘月底的成都,購物中心裡播放著新年歌,到處洋溢著新春的歡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都,寫滿蓬勃向上的活力。

汪曾祺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這人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這人間最深入人心、最難捨難分的,是煙火氣。煙火氣,是人間最綿長的滋味,而成都,恰好一直都不缺。

於是乎,去年11月18日揭曉的「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上,成都依然穩居第一,連續12年獲得「最具幸福感城市」冠軍。這份簡單的幸福背後,得益於這座城市迷人的煙火氣。

上矩形

挖掘內需潛力融入全球市場

城市消費格局正在被重塑

下矩形

論及消費,成都這座活色生香的西部重鎮,擁有先天的消費文化基因。自古以來,成都就是商賈重地,經濟繁華的唐朝就盛傳「揚一益二」的說法,現在的成都無論是消費市場能級,還是營商環境都位列全國前列。

在外部環境複雜、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近年,消費的「基礎作用」被一再強調。根據知名經濟學家陸銘的觀察:「一個正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的趨勢是,『消費型城市』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個城市的生活品質正成為對人口遷移的吸引力。」

成都的獨特生活品質,讓無數人心嚮往之。前段時間,網際網路上一段叫作「世界上存在兩個成都」的視頻,把成都定義為「成都的成都與世界的成都」,引來無數人觀看點讚。充滿煙火氣,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讓「成都的成都」與「世界的成都」在這座城市激烈碰撞、鮮活共生。

這座城市,還有著潛力巨大的市場。正如成都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所言:錦江公園綠道全線貫通,「八街九坊十景」漸次呈現,380多家全球首店開門迎客,戶外消費新場景引領疫後生活新時尚,戰略腹地的消費潛能成為吸引全球投資者的風口機遇。

風口之上,成都正不斷鞏固提升西部消費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地位,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努力實現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要打通堵點、暢通循環,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挖掘內需潛力。

對內,伴隨著精彩不停的各類促消費活動,成都正努力更好地發揮國內循環的迴旋空間,擴大內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向外,成都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發揮國際循環的門戶樞紐作用,全面增強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

「首店」,無疑是觀察「雙循環」下成都消費潛力與機遇的最好窗口之一。一組數據,述說著這座城市的內生動能和外向活力——2020年,成都共引入386家各類首店,位居全國第三,持續領銜新一線城市。

當然,增加供給不止於「首店」,更多全球首發首秀為成都融入全球市場分享國際消費資源按下了「同步鍵」,而這一切都標誌著成都氣場全開的國際範兒。在商務部國家高級智庫專家向欣看來,「雙循環」背景下,國際一線品牌的入駐,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循環,並最終真正提升本土商業及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成都市場的機會在於,通過『品牌+業主+政府』三方合力,還將激發更大的消費潛能。」

除此之外,成都的努力絕不僅僅於此,成都還在拓展「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消費網絡方面下足了功夫,擴大跨境電商、市場採購、二手汽車出口等新業態新模式規模,積極開展離境退稅商店現場小額退稅試點。

如今看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成都而言,可謂「十四五」時期的首要「關鍵詞」——在新發展格局中率先突破、建成國內大循環的戰略腹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不僅蘊含著新局之下城市、企業、個人的大把機遇,更決定著成都能否在世界城市體系中進一步爭先進位。這也正如成都的理解,「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既包含連結全球、貫通世界的「國際」之義,又富有市井煙火、時尚前沿的「消費」之味,更蘊含流量樞紐、要素匯聚的「中心」之義。

上矩形

商貿生態圈+「紅點」「奇點」

多維場景釋放新消費活力

下矩形

作為西部頭部城市和四川主幹城市,西部龐大的消費潛力和四川富集的資源優勢,一直是成都在新興城市中崛起的最大依託和堅強後盾。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對「消費」提及關注亦不少,特別是要增強「成都消費」「成都休閒」消費輻射力,拓展「買全球、賣全球」消費供給網絡,加快建設服務於擴大內需、暢通循環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實踐邏輯上,成都提出打造「現代商貿產業生態圈」,意在匯聚全球資源、引導集群成鏈、創新要素配置、推進產城一體,鞏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產業支撐。有觀察人士指出,這種經濟組織方式比以往更注重「專業」和「協同」,既可以降低成本,更能夠提高效率。同時,聚焦現代商貿產業鏈頭部環節,圍繞功能區主導產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發展需要,加快引育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鏈主企業、平臺型企業和總部項目,在更大區域內運籌要素、運作配套、集成鏈條。

如今,成都進一步優化生態圈內7個產業功能區的格局,從消費引領、運營控制功能和供應鏈集成三個層面再度整合成都商貿產業優勢。而這恰好對應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發展趨勢:通過內外市場、線上線下、產業鏈上下遊、文商旅體場景與區域流通的多重一體化,城市將能發掘出更多消費提升的潛力。

與此同時,「場景」亦被更廣泛地應用,以提高需求與供給的匹配度,創造更多新的消費需求。加拿大著名社會學學者丹尼爾·亞倫·西爾認為,「本地場景」可能產生一種「進口替代」的效果。「同樣一件商品,從旅行購物變成本地購物後能夠創造一種本地化的場景,它可能激發人的探索欲,讓人對本不會感興趣的事物感興趣、帶來新的消費。進一步,消費連帶社會各個部門產生效益,並在城市中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16日,成都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會上就曾前瞻性地率先提出這8大最具全球吸引力的消費場景,是具有可行性和強大的國際化指向意義的,即城市是具有生產、美學和價值意義的場所,不僅是每個人的生活空間,更是精神空間、夢想空間。

在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路徑設計上,「場景打造」被放到了極為重要的位置。2020年12月,成都十部門聯合印發《成都市關於持續創新供給促進新消費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再次加碼「場景」打造——新政中,成都則直接出了大招:對標誌性示範場景,擇優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除此之外,新政中還提出,要依託公園、綠道建設,拓展賽事、社團活動等戶外遊憩空間,打造100個公園城市「紅點」「奇點」(網紅打卡點),以及命名一批原創藝術、文創、康養、運動休閒等「新旅遊·潮成都」主題旅遊目的地等,都是釋放新消費多維場景的成都行動。

先行,已經在成都有了探索。「在既有的領域縮小差距,在未知的領域先行一步。」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成都在近兩年裡將「首店經濟」打造成了城市一張相當亮眼的名片,而未來可以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進一步梳理、細化、培育新的消費業態,讓成都宜居生活的城市氣質涵養新的消費增長點,進而成為城市經濟增長強大的內生動力。

end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成都消費滿滿國際範加煙火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成都國際美食節「點燃」夜間消費
    中新網成都7月12日電 題:成都國際美食節「點燃」夜間消費作者 單鵬頭戴橄欖枝,身著袒露左肩的「改良版」拖加,11日晚在成都舉辦的國際美食節上,義大利人馬克(Marco)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這是羅馬人的裝束,為了今天的國際美食節,特意打扮成這個樣子。」希臘的豬肉串,義大利的豬肉卷,印度的脆餅和愛爾蘭的酒……伴著悠長婉轉的爵士樂,在夜色襯託下,這場匯集12國美食的國際美食節「點燃」了成都夜間消費。「沒想到現場來了這麼多人,完全出乎預料!」
  •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地標 成都萬象城二期今日開門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12月6日,成都萬象城整體落成典禮舉行。華潤置地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萬象城的體量超過重慶萬象城、深圳萬象城,是成都中心城區目前面積最大、商家最多的商業綜合體,也是落實成都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又一最新力作。
  • 首店首秀首發 成都加速縮短國際消費「時差」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中國商業重鎮成都正在縮短與國際市場的「消費時差」。六年前的1月14日,成都IFS攜手近300個國際品牌正式開門迎客,其中近90個品牌為首次入駐成都,如今,這一數字已超過250個。再進一步,放大到整個成都市場來看,消費供給持續優化——據成都零售商協會統計,2019年共有473家不同類型品牌的首店落地,同比增長136.5%,具體包括6家全球首店、1家亞洲首店、50家全國首店、26家西部首店、97家西南首店。
  • 全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成都第三,僅次於上海北京
    根據報告,成都的消費舒適度、到達便利度、商業活躍度及國際知名度都較為突出近日,仲量聯行結合《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綜合測評出2020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全國TOP10榜單,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前三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成都。
  • 2020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國TOP10榜單出爐 成都位列第三
    11月24日,仲量聯行綜合測評出2020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全國TOP10榜單,前三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成都。其中,成都錦江區僅次於上海靜安區和北京朝陽區,位列第三。直衝榜首 成都消費測評亮眼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發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其中一個重點內容就是,打造新型消費商圈,推動智慧商圈的建設。此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天津、廈門、青島、大連、哈爾濱等均提出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場城市間的消費拉鋸戰悄然開啟。
  •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發布,成都錦江區位列前三甲
    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大咖說小店:小店經濟成為成都國際消費「新名片」
    在這些見證城市發展、深度挖掘城市魅力的行家眼中,成都的小店又是什麼模樣?「特色小店的演變,折射了成都的發展」成都是遲阿娟的「第一故鄉」,作為成都20多年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和記錄者,她認為成都的消費氣質與生俱來。「現在消費在國民經濟中佔比越來越重,國家也在大力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但在此風潮之前,成都很早已是商業發達、消費氛圍濃厚的城市」。
  • 視頻丨孫裕隆:成都的包容性和創新性是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
    視頻丨孫裕隆:成都的包容性和創新性是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 每日經濟新聞 2020
  • 新消費「成都新政」來了!
    新政裡,成都提出4個目標:消費新場景試驗田、消費新業態策源地、消費新模式先行區、消費新生態培育場。▲交子公園商圈概念圖另一個「成都模式」是「一場景一示範」▼今年6月,成都在《成都市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2020工作計劃
  • 最潮體育消費博覽會在成都開幕,萬張體育運動卡免費領!
    剛剛上榜「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的成都,迎來了國內首個體育消費博覽會。9月11日,CGS成都體育消費博覽會暨成都體育運動及健身展覽會(以下簡稱:CGS成都體育消費展)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熱血來襲!顛覆感官的黑科技頻現據悉,以促進體育消費為導向,CGS成都體育消費展特別設立了體育消費、健身康體、戶外運動休閒、體育場館設施及營造、跑步裝備、電子競技六大主題展區,匯聚300+品牌,展出上千種體育運動及健身產業創新優質產品。
  • 「首屆成都國際商品嗨購節」下月11日舉辦 為跨境的消費「造」個節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9萬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691.8億元,同比下降4.7%,降幅較上半年收窄3個百分點,當月增速自8月以來連續2個月保持正增長,消費回補成效顯現。疫情之下,激發超大市場規模潛力成都需要比以往更有力的舉措。
  • 2020成都體育消費博覽會開幕
    9月11日,2020成都體育消費博覽會暨成都體育運動及健身展覽會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7號館順利開幕。此次展會在成都市體育局、成都市商務局及成都市博覽局的支持下,由四川德納展覽有限公司組織策劃,以打造「中國首個體育消費示範展」為目標,以「升級體育消費,聚勢破局迎新」為主題,搭建產業交流和體育消費平臺。
  • 「首屆成都國際商品嗨購節」12月11日舉辦 為跨境的消費「造」個節
    疫情之下,激發超大市場規模潛力成都需要比以往更有力的舉措。通過實施新消費引領的提振內需行動,成都打造八大消費場景,開展一系列促消費活動,消費品市場已實現穩步復甦。而為加快聚合跨境電商產業鏈核心資源,構建成都跨境消費新場景,市商務局擬於12月11日-16日舉辦「首屆成都國際商品嗨購節」,進而形成全城聯動,營造消費氛圍。
  • 全國首個體育消費展會!9月成都體育消費博覽會來襲
    同樣是2019年,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總部,成為首個落戶成都的國際組織總部;最新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成都由第89位躍居第28位,進入全國前3!,比肩北上廣深,邁入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第一方陣,多場「熱血」比賽與「巴適」文化相碰撞,也讓成都的賽事名城之風愈發強勁。
  • 首批國家文旅消費示範城市,成都為何脫穎而出?
    成都為何能入圍首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之一?作為全球遊客嚮往的旅遊目的地,成都緊扣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戰略,逐漸形成了「以『三城三都』為引導,以滿足遊客和市民日益增長的需求為導向,以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和新經濟為引擎,以多極多點文化消費活動為支撐,以『文化旅遊+』和『文化旅遊融合+』為核心」的成都文旅消費模式。
  • 第二輪消費券近250萬人報名 成都消費全面升溫
    消費券活動開展首月,據支付寶負責人表示,成都超23萬家小店營收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實現逆勢增長。另一方面,成都各大商貿企業推出各類疊加促銷活動,消費之火從線下燃到了線上。 6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盒馬、蘇寧、麗維家、1919等數十家電商企業聯合啟動「成都新消費 樣樣都實惠」數字消費季,帶動線上消費。「直播電商」「社交電商」「內容電商」「社區電商」「農村電商」等發展迅猛。
  • 成都推出促進新消費發展「16條」新政 培育新消費發展產業集群
    央廣網成都12月24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24日從成都市商務局獲悉,為持續創新供給、促進新消費發展,日前,成都市商務局、市新經濟委、市經信局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成都市關於持續創新供給 促進新消費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
  • 培育新消費發展產業集群 成都推出促進新消費發展「16條」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成都新消費創新活力,培育形成消費市場新增長點,釋放消費潛力,市商務局聯合有關市級部門,認真梳理成都市場景培育、企業發展、創新生態等有關政策,學習借鑑上海等地相關政策,結合成都新消費發展特點,制定出臺《若干政策措施》。
  • 彰顯夜間消費成都範 成都融創文旅城「萬聖節」有名堂
    都說成都人愛耍會耍,更重要的是,耍得出名堂。《成都夜間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成都夜間經濟在全天消費中的佔比達到45%,位居8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哈爾濱、西安、成都、長沙)第一,成都市民的夜間生活消費意願更強。白天工作,忙裡偷閒,喝杯蓋碗茶,擺擺龍門陣,成都人對生活的熱愛,好像從來不受時間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