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據媒體報導,江蘇蘇州。一位網友在火車站拍下小夥子一口氣幫五個老人取火車憑證的視頻感動了很多網友。五個老人在火車站拎著大包小包取火車憑證,因為不會操作,一旁的小夥子一口氣幫了五個老人。網友紛紛表示:天氣是冷的,人心是暖的,為這個小夥子點讚。
延伸閱讀:
老年人困擾:手機搶票不會 網上繳費不會
在老年人眼裡,如今在車站窗口用現金買票,背包一背就走的時代變了。取而代之的是,網際網路、電子支付這些他們反覆研究都未必明白的「先進」支付方式。在老人眼裡,日常生活中的水費、電費、燃氣費繳納方式不再簡單,如果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操作,就有可能走很遠才能使用現金繳費。
記者體驗:多數老年人買火車票仍會窗口排隊
年終歲尾,每年的春運高峰即將到來。在春運高峰人潮中,會有不少老年人,他們或要返回家鄉,或要去另一座城市和孩子團聚。面對春運高峰,老年人首先需要做的是購買火車票。乘坐火車出行,今年65歲的張大爺依舊選擇傳統的窗口購票方式。因為對於網絡購票和自助購票機這兩種購票方式,他需要在年輕人的幫助下才能完成操作。
記者注意到,想要通過專屬APP購買火車票,老年人需要先下載好APP,然後進入註冊頁面,點擊註冊兩個字。之後就要填寫自己的姓名、所設密碼、選擇證件類型、姓名、證件號碼和聯繫方式。完成這些步驟之後,就算註冊成功了。可以返回主頁進行購票,在主頁的上方選擇始發站和終點站,然後選擇車次進行點擊、選擇乘客、提交訂單、進行支付便完成了網上購買火車票的程序。
12月16日,在石家莊北站,記者注意到在窗口排隊買票的多數是老年人,而年輕人們則在旁邊的自動售票機前刷身份證取票。和老年人排隊購票會耽誤一些時間相比,年輕人們刷身份證取完票後,幾分鐘就能進站。
老年人聲音:不會網上搶票 買票求助子女
「我女兒一家在合肥居住,我和老伴經常會去那邊看她。原來我和老伴都是去火車站排隊買票,可現在年輕人都在網上購買火車票了,遇到出行高峰,窗口根本就買不到票。」64歲的市民武女士說,沒有辦法,每次還要讓女兒從網上幫自己先定好票,然後他們老兩口再去火車站取。在武女士看來,現在購買火車票不如以前方便了。
「平時買票雖然排隊人多點,但是至少能買上,真要是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這些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人,真的出行都困難。」68歲的市民王先生說,自己沒有智慧型手機,根本不會進行預約購票。對他來說,每次節假日購買車票都是一大難題。「我老家在天津,節假日就想回家看看。可是現在大家都在網上搶票,我去窗口排隊買票經常空手而歸。」說起這些,王先生嘆了口氣。
「每回我從網上購買火車票,我媽就坐旁邊,我手把手教了不下十次,但她就是領會不了。」市民周女士說,弟弟在北京工作,母親特別想學用手機購買火車票。周女士說,自己特別理解母親的心情,一是想念弟弟希望能隨時去看,二是擔心總讓自己網上購票添麻煩,三是母親想跟上年輕人的步伐,不想被時代拋棄。
對策:愛心窗口優先服務老年人
其實,針對老年人購買火車票,鐵路部門也採取了相關措施。火車站的人工窗口均可使用現金購票。同時,愛心窗口可優先為老年旅客辦理現金購票、改籤等業務,以方便老年旅客購票。目前,在票量充足的前提下,12306售票系統能自動識別60歲以上的老年旅客並優先安排下鋪。一份訂單含多人同行的,系統也會自動分配相鄰座位。想為自家老人購買下鋪票的朋友,可提前規划行程,儘早購買火車票。
進站乘車時,火車站均設有人工驗證口,老年旅客也可選擇通過人工驗證乘車。老年旅客出行如需要鐵路部門提供幫助時,家人可提前通過鐵路12306客服電話、官方網站、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進行重點旅客預約服務。
科技是冰冷的,但時代應該是有溫度的。一代人終將老去,這個社會不妨等等他們。
記者體驗:稍微複雜的繳費 老年人應付不了
水費、電費、暖氣費、燃氣費、手機費、寬帶費、醫保費……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必須要接觸的繳費內容,伴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這些生活繳費的方式也再改變。「原來都是在窗口用現金繳納電費和水費,可現在卻流行在網上支付了,我感覺自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70歲的市民趙先生說。
記者打開一款可以進行生活繳費的APP,看見首頁上有一個生活繳費選項,點開該選項後,就可以出現水費、電費、燃氣費、有線電視、暖氣費等選擇內容,然後按照需求進行選擇繳費項目。繳費項目選定後,便可以輸入姓名和卡號,最後便是進行網上支付繳費了。
除了這個APP之外,繳納水電費還可以選擇下載國家電網的網上國網,關注石家莊供水有限責任公司的微信公眾號。「網上繳費在年輕人眼中很便捷,省時間,但對於我們老人來說真的有些應付不了。」市民張先生說,自己今年72歲了,才剛剛從老人機換成智慧型手機,稍微複雜點的操作根本完成不了。
記者也注意到,在幾個供電營業廳的窗口前等待繳費的都是老年人。「我也有手機,也有微信,但我沒有綁定銀行卡,總感覺網絡不安全,怕不小心點了什麼連結,卡裡的錢就丟了。」73歲的於先生說,自己總感覺只有親自把錢交到工作人員手裡才踏實。
老年人聲音:跟上時代步伐只能不斷學習
74歲的龔先生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繳納水費、電費成了他的一個難題。「原來家門口的超市就能繳納電費,可從去年開始超市搬家了,每次繳電費要去離家有些距離的營業廳辦理。」龔先生說,自己每次繳納電費都要騎上十幾分鐘的自行車,為了減少繳費次數,自己每次總是要繳納足額的費用才放心。而水費,龔先生則選擇去自家附近的銀行去繳納,「在銀行可以選擇人工窗口和自助機繳費兩種方式,雖然使用自助機時會有工作人員幫助,但每次我都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所以還是會選擇人口窗口繳費。」
說起繳納電費,68歲的市民田女士說起了自己經歷的一件事。「去年夏天,當天中午我正在家裡做飯,突然停電了。我一看電錶發現是沒有電了,我趕緊拿著電卡去附近的超市繳費。可到了超市,卻發現他們的機子連不上網無法繳費,我又來到了附近的一家銀行,到了那裡,工作人員再次嘗試後,也無法為我繳納費用。」田女士說,自己當時特別著急,就趕緊給女兒打了電話。可是女兒的電話卻總是沒有人接,銀行工作人員告訴田女士可以去供電營業廳繳費,也可以選擇網上支付。網上支付田女士根本不會,只能選擇去營業廳。
「詢問了好幾個人,我得知最近的供電營業廳距離自己近4公裡。」就這樣,田女士騎上自行車,來回半個多小時才繳納了電費。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種問題,在營業廳田女士一次繳納了500元的電費。
「都說網絡繳納水電費很簡單,看孩子繳納只需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但我們這些老年人可能十幾分鐘才能綁定成功。更是有不少老年人,要學好幾次才能完成自主操作,過後沒準還會忘記操作過程。」採訪時,記者聽到了不少老年人的心聲。
對策
智能終端,就是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包括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電信服務、加強應用培訓和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
互動
有人感嘆:年輕人都邁入5G時代了,很多老年人還停留在「無G時代」。如果您是一位老年人,您是否遇到過類似「智能生活下的困擾」?如果您家有老人,您認為怎樣才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或者整個社會應該怎樣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友善、貼心、細緻的服務?關於「智能生活下老年人的困擾」,您有什麼想說的?歡迎您在燕趙晚報官方微信、微博下留言,或通過96399熱線向我們反饋。
(原標題:年輕小夥看打工老人在火車站不會取火車票 一口氣連幫五位老人)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四度視頻 石家莊日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