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斯林 | 老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就活該被淘汰嗎?

2021-03-02 讀網人

01

昨天四川日報發的新聞。

說華西口腔醫院正式取消現場掛號,全部改成手機預約制。

各大掛號臺上寫著:

「我院實行全預約掛號,不進行現場掛號,請關注我院官方微信服務號預約掛號。」

這讓現場的李爺爺情緒激動,大聲喊:

「你們不能把老人拒之門外啊!」

這當然不是四川華西口腔一家醫院做的決定,事實上,如果用「取消現場掛號」進行搜索,會發現很多城市的大醫院,都在逐步推行這一決定。

只不過有的醫院推行得快一點,有的醫院推行得慢一點。

有網友闢謠說現場有掛號機,在機器上也可以操作掛號。

四川的我沒用過不做評價。

北京的,有博主分享自己的體驗了:

而上海的一些醫院的掛號機,最後還是需要提前在醫院小程序上掛好號預約好才能取號,而且掛號機本身的操作非常費勁,復旦附屬的醫院和交大附屬的醫院還不一樣,乃至於每個機器必須配個志願者在邊上幫忙,大多數人才會操作。

——如果掛號機必須要志願者幫忙才能操作,那取消人工掛號意義何在?

難道因為志願者不用發工資交社保嗎?

02

其實這個處處要用到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對於中老年人造成的不便還有很多,疫情期間格外明顯。

比如疫情稍微緩和一點以後,我帶父母,去南京湯山的一個酒店度假放鬆一下。

入住酒店需要「蘇康碼」,他們不會弄,只能我來幫他們找。

我爸有支付寶,很快就弄好了。而我媽沒有支付寶只有微信,就連我都費了10分鐘時間,才按照網上找的攻略,一步一步從「江蘇政務服務」小程序裡找到她的蘇康碼,幫她完成了申報,成功入住酒店。

我媽在邊上看我在手機上一會打開一個頁面一會關上一個頁面,禁不住感嘆:

「如果就我一個人出來,我該怎麼辦哦!」

確實,老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都有子女陪著出門,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比如之前在鎮江,有老人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使用健康碼,導致坐不了公交車。但老人又不願意下車,最後引起了全車人的不滿,一起罵他。

最後老人只能悵然下車。

你說老人如何搞定這種流程呢?

還有3月份在黑龍江,有老人用的是老人機,無法使用健康碼,導致進不了小區。

防疫人員走上前說:

「必須得掃碼,掃碼才給走。」

老人情緒激動:

「沒有,沒有我掃啥啊。」

兩人聲音越來越大,最後竟然扭打在一起。

扭打中,老人跌倒在地,手機也摔壞了,最後面部受傷送入醫院治療。

到最後他還在問:

「為啥啊?」

還有之前疫情最嚴重時候的「老蘇8811」。

77歲的老蘇是一名退休教師,他們的女兒因為新冠肺炎不幸去世。他和老伴以及外孫女三人住在一起,且都感染新冠肺炎。

那時候是2月5日,正是武漢封城初期醫療資源不足的時候。他們找不到床位住院,也不知道該找誰幫忙。

萬般無奈之下,老人想到了註冊微博在網上求助。

他以為微博上有人和他對話,所以在求助前,先發了一句:

「你好」

又過了一個小時,老人才摸索出該如何發微博,言簡意賅地講了自己的情況:

老蘇就好像是網絡世界的初學者,在生死攸關的時候,逼迫自己學會了在我們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東西。

令人痛心的是,雖然老蘇最後住上了醫院,但還是在2月28日中午,於武漢光谷醫院去世。

但讓人欣慰的是,老蘇的老伴病情經歷反覆之後逐漸穩定,沒聽到什麼壞消息。而外孫女現在也有孩子舅舅(就是老人的兒子)照顧,也不用網友太擔心。

03

也許有人會說,上面這些例子都是因為疫情。

其實不是,就算沒有疫情,其實這些衝突、老人的不方便也長期存在。

比如出行上,有老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只能一筆一划抄寫列車時刻表:

還有每年春運都會拿出來提的,在網上搶票提前已經很難很難了,那那些不會用網際網路的人怎麼搶票呢?

一大早去排隊,排到自己了得知火車票沒有了的心情又如何?

比如去年有一位安徽宿州的大爺,跑了6次火車站排長隊都沒能買到回家的火車票,工作人員一再告訴他:

「去網上看看。」

最後大爺急得跪在了地上:

之後還表示,雖然自己女兒在蘇州打工也有車,但實在不想麻煩自己女兒跑來接自己,就想靠自己...

再比如開頭說的就醫上。

現在在手機上想掛個專家號,都要排到一周以後了,普通號也經常完全沒有。

那不會用手機的老人,又該怎麼辦呢?

購物上。

很長一段時間裡,盒馬對外標榜的成功秘訣,是「不收現金」,一直到被央行整改才改變這一策略。

根據「中國之聲」報導。

還有老人交電話費,跑了十幾個營業廳都被告知不收現金,幾近崩潰....

有人把數字時代還不會上網的老人稱為「數字難民」,因為不會用許多越來越新的服務,他們正和時代漸行漸遠。

並不是疫情造就了這些「數字難民」,其實他們生活的不便一直存在。

只不過之前沒人關心,沒人能體會,所以我們不知道罷了。

04

所幸,隨著呼籲的人逐漸增多,隨著官方媒體的關注。

上面說的種種現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我相信未來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然而,面對這種不便,現在卻漸漸多了一種聲音。

他們認為這些不會用手機的老人,是不願意主動學習、拒絕進步,所以他們被淘汰了是活該。

比如這三千個點讚的評論:

他們認為不會用智能機的人還是少數,不能因為少數人的不便,阻礙了大多數人的進步。

這我完全不同意。

首先,不要以為這都是個別現象。

上面中國之聲也說了,在60歲以上的老人中,只有23%的人會上網。

事實上,根據最新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即使放大到中國所有年齡段的人,我國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依然只有67%。

也就是說,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不上網的,以中國14億的人口來算,有近5億人口——即使除去太小的孩子,也是一個天文數字,而這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

面對這近5億人,其中可能就有你的父母、家人,你還能說出「他們活該」這樣的話嗎?

其次,你們認為這些人是因為自己不願意學習才被淘汰的,所以活該。

那誰來界定這個「願意學習」的值呢?

假如你現在40歲,從沒玩過遊戲,讓你必須通關《黑暗之魂3》,否則就不給你看病。

合不合理?

假如你現在25歲,不怎麼運動,讓你必須能完全走刃地進行單板滑雪,否則就不讓你坐地鐵。

合不合理?

要知道能通關黑暗之魂的人,能流暢刻滑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也不在少數,但我們都能想明白,這是不合理的。

因為出行、醫療、用餐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求。人類的基本需求,是不應該被太多條條框框所限制的。

更別說人上了年紀以後,學新東西就是會變慢。智慧型手機上的字看不清,操作太複雜,甚至有些老一輩人根本就不識字....這都是橫亙在他們面前的一座座大山。

無視這些困難,硬要說「他們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是因為他們懶,不上進。」

這和「窮人之所以窮都是因為不努力」,「你之所以賺不到一個億,是因為你沒給自己訂小目標」等言論又有什麼區別呢?

還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開頭的那句話:

我們呼籲關注這些「跟不上時代的人」,除了這些人就是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就是我們的家人以外,同時也是為我們以後做準備。

現在你我正值年輕,風華正茂,覺得世界都圍繞著我們轉。

但時間是所有人的敵人,衰老是所有人的朋友。

我們總有一天會老的。

到時候,假如出了一個必須用腦電波控制的機器,而我不會用。我不希望因為我不會用,就寸步難行,就被人指著鼻子罵:

「你看那個老頭多蠢,活該!」

對了,文章最後,提一下我們的視頻號。

長話短說,我們現在做了兩個視頻號,分別是「雷斯林」和「雷叔說事」。

在「雷叔說事」裡,你能看到我們對世界的一些看法,以及我們公眾號文章的視頻化演繹。


都是一分鐘左右的視頻,既表達了我想表達的東西,看起來又比較輕鬆,很適合大家不想讀文字的時候隨便刷刷。

另一個視頻號叫「雷斯林」。

在這個號裡,我會像發朋友圈一樣,分享一些日常的生活,一些好吃的好玩的。


總之,生活中讓我感動的種種瞬間,我都會記錄在「雷斯林」這個視頻號裡。

希望你們喜歡,也希望對你們有用。

希望你們也能喜歡。

相關焦點

  • 八旬老人報班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社會發展太快,我們可不能被淘汰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很多人為了和家裡老人方便聯繫,紛紛給老人購買了智慧型手機。大家都以為老人會輕鬆上手手機,但是沒想到,兒孫的一片好意,卻讓不少老人面露難色。自從換了智慧型手機,不少老人連電話都不會打了,甚至連接電話都不會接。
  • 那些強迫老人用智慧型手機辦事的人,就不會老嗎?國務院終於出手
    導 讀「老人出門不知道怎麼使用健康碼」、「宜昌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94歲老人辦銀行卡被抱起做人臉識別」、「老人就醫不會線上掛號」……這樣的新聞報導我們經常看到,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成為這個數字時代的「網絡難民」。11月23日,一位老人獨自冒雨用現金交社保遭拒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引發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 八旬奶奶報班學用智慧型手機:為了不被社會淘汰
    現在很多人為了方便與家裡的老人通話,都紛紛給這些老人買了智慧型手機,但尷尬的是,老人們面對這些智慧型手機花哨的操作方法,實在是有點難以適應,並大呼:"太難了,搞不懂。」近日,湖南長沙的一位82歲的袁奶奶,由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當地老年大學報了「智慧型手機使用課」來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這則消息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據了解,這門課程很豐富,不僅教老人們如何拍照、發微信、朋友圈還教他們購物、和子女視頻以及查看公交時刻表等。這樣老人們就可以緊跟智能時代步伐,平時出行、聯繫都會方便很多。
  • 八旬奶奶報班學用智慧型手機:老人主動適應時代,我們更應便利老人
    近日,湖南長沙一老年大學開設了「智慧型手機使用課」,許多老人都紛紛前來報名,最年長的學習者也近85歲。 社會進步太快,不學習跟不上時代,就要被淘汰。」 生活中,並不乏像袁奶奶這樣主動學習新知識、適應時代的老年人。雖然,老人積極適應時代是一件喜聞樂見的好事,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科技的發展是為了帶給生活更多的便利,當老人跟不上時代步伐,面對各種新科技窘態百出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深思應如何讓科技更加便利老人,同時我們也更有責任去幫助這些老人兒。
  • 老人不會智慧型手機如何訂票?別慌!針對老人的慢服務有了!
    他們大多都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更別說在手機上操作購物或者訂車票出行了。前段時間有段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和關注,視頻裡,某地方需要手機裡的健康通行碼,而有位老人根本沒有智慧型手機,也不會用,工作人員就毫不客氣得不讓老人進出。
  • 老人不會用手機很煩惱?別急,京溪街「手機應用」老人課堂開課啦...
    嘗試著與家人視頻對話可是你知道嗎?在智能數位化時代,手機成為方便溝通、預約、出行,尤其是健康碼使用的便捷工具!然而,對於社區老人而言,能靈活運用手機滿足各種日常生活需求的寥寥無幾。想學,苦於無人教;自學,不會上網,怕弄壞了。每天只能守著手機,等待遊子們的呼喚!
  • 老人不會用「健康碼」、智慧型手機怎麼辦?國家發話了!
    為了讓老人不再因掃碼、刷臉、手機支付等困難而「寸步難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其中涉及老年人交通出行各級政務服務平臺應具備授權代理、親友代辦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網上辦事。
  • 不會手機掃碼,老人會被「丟下」嗎?
    昨日,記者兵分多路體驗鄭州公交、地鐵、辦事窗口等服務行業,替老人進行探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寧田甜丁豐林文圖  智慧型手機時代,各種場合都是手機掃碼。這對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和不會掃碼的老人來說很不方便。
  • 脫掉市場的衣服,雷斯林還剩下什麼?
    在Cherry抽獎只抽男孩子,是性別歧視嗎?一文中,他舉了南京鹽水鴨送給高考生的例子(這個例子跟性別根本沾不上邊),然後說眼瞳和口紅男性用得少,所以男性用戶抽獎,成本太高。我尋思,一個人能用成本來衡量,那麼,人販子該很多。
  • 「瘋子」雷斯林和他的「世界」丨觸樂
    2014年,受人關注的續作《世界2》單機版上線,老玩家「大米」一打開,震驚了,「遊戲變化太大了,有點像《怪物獵人》。」《世界2》砍掉了小怪和副本,PVE直接面對巨型Boss,玩家操作小隊與其搏殺,這種設計當時市場罕有。「玩家不用再辛苦打副本殺小怪,提升遊戲快感,更爽更刺激。」雷斯林解釋道。
  • 社區開辦免費智慧型手機課堂 120位老人過上智能生活
    課堂上,社工們一對一、手把手地教授老年人智能出行、微信、照相、付款掛號等手機應用技巧,讓老年人緊跟時代步伐,享受「智能生活」。1 老師認真教 老人用心學家住甘家巷的邢奶奶說,自己有智慧型手機已經三四年了,可就是不會用,基本上就是打個電話,還只會接電話不會撥。
  • 左家莊街道微課堂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為解決轄區老年人「用機難」問題,使老年人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捷和快樂,加強老年人對外溝通能力,12月11日,左家莊街道市民活動中心開展了一場名為「我教老人用手機」的智慧型手機使用培訓活動。教老年人用手機,也是對老年人的一種關注和關愛,讓他們感受到智能時代的溫度。活動中,培訓老師結合電腦課件和實際操作,向老人們講解並演示了手機基本功能的操作,耐心地教授了社區老人們一些例如「基本設置如何修改、怎麼連接WiFi、如何關掉鬧鐘、怎麼設置字體大小」等手機使用的基本功能。
  • 老年驛站開展智慧型手機培訓,老人想學的越來越多
    「不會用手機感覺和社會脫節了」2020年12月16日,密雲亞瀾灣社區愛儂養老驛站老年課堂又開課了,這次應老人的要求,主講網上購物。該養老驛站活動運營主管高姍姍說,老年課堂已經開了幾次課,除了第一次主講內容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後來的課程內容都是針對老人提出的需求來講課。
  • 揣著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我還沒被社會淘汰,我還年輕
    杭州三墩鎮,金禹社區,一間十幾平方米大的活動室裡,齊刷刷地坐滿了35位老人。  他們一邊聽課,一邊擺弄著各自手中的智慧型手機。前後兩小時,在三位老師的輔導下,這群銀髮老人如願開啟了他們的「數字生活」。  15公裡外的和家園社區,30位老人展開了一場「數字生活擂臺賽」。購物、打車、坐公交、找廁所……圍繞各種數字生活場景設題,他們在分組比賽中提升著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本領。  邁入老年的他們正試圖擺脫「數字鴻溝」的困境,跟上社會的腳步。這其中,也包含著他們複雜的心情。
  • 揣著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 我還沒被社會淘汰,我還年輕
    浙江在線12月22日訊 杭州三墩鎮,金禹社區,一間十幾平方米大的活動室裡,齊刷刷地坐滿了35位老人。  他們一邊聽課,一邊擺弄著各自手中的智慧型手機。戴著500度老花鏡,67歲的邵榮珍坐在第三排,謹慎地在手機上亦步亦趨地操作著,她時不時把眼鏡摘下,抬頭看看屏幕上的指示。
  • BB機沒幾年就淘汰了,誰能預測一下手機能淘汰嗎,要多久?
    手機是終極設備,不會淘汰,只會不斷完善。意念傳遞存在弊端,人的腦子會胡思亂想,自己根本控制不住。等等等,期待嗎?我認為手機在未來15年左右有可能慢慢的退出成歷史,因什麼東西都有成為歷史的,這幾年智能發展太快加上智慧型手機對眼睛傷害很大,智者們在這方面更加努力的改便,感覺藍牙有能力成未來,藍牙把視頻解決了就是天下。從社會電信產品發展趨勢來看,手機已經是普遍民眾最頂端產品沒有其它代替!
  • 公園社區為老人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樂享生活
    近日,為了幫助「銀齡」一族跨越「數字鴻溝」,享受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給生活帶來的便捷和快樂,海州區路南街道公園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昨天上午,在公園社區活動室內,20多名老人圍坐在桌邊,拿著手機,認真地跟隨社區志願者學習手機的應用。志願者們還針對老人娛樂軟體進行詳細輔導。
  • 手機「飛行模式」沒人用,為啥不淘汰?專業人士:其實你不會用!
    眾所周知,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行動支付的出現,現如今人們對於手機的「依賴性」也是越來越強,再加上手機應用場景不斷地擴大,使得我們手機中都會下載很多的APP,導致很多手機自帶的功能,慢慢被手機生產商所捨棄,那麼你們知道為啥手機中自帶的「飛行模式」沒被淘汰嗎?其實是因為有這個3個用處!網友看到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 BB機沒幾年就淘汰了,誰能預測一下手機能淘汰嗎?要多久?
    手機是終級設備,不會淘汰,只會不斷完善。 再過30年普及就淘汰手機了。我同意你感受我的視覺,你就能看到我眼睛看到的東西,我同意你感受我的聽覺,你就能聽到我聽到的聲音。咱倆還可以相互交流想法。等等等,期待嗎?
  • 一堂智慧型手機學習課 幫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數位化時代,老人不能缺席。今天(1月8日),70多位老人共同參加了一堂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了解智慧型手機功能,學習使用各種生活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