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驛站開展智慧型手機培訓,老人想學的越來越多

2021-01-19 新京報

密雲亞瀾灣社區愛儂養老驛站開設「智慧型手機」老年課堂。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新京報訊(記者 陳琳)沒有「健康碼」無法進入商場超市購物、手機掛號只能現場排隊、只能現金結帳有時受到限制……針對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遇到困難的情況,一些社區養老驛站開設了「智慧型手機」老年課堂,成為備受老年人關注的熱門課。2020年12月24日,記者從密雲亞瀾灣社區愛儂養老驛站了解到,該社區開設的培訓課已經從基礎入門的「如何使用健康寶」,拓展到網上購物等內容。

「不會用手機感覺和社會脫節了」

2020年12月16日,密雲亞瀾灣社區愛儂養老驛站老年課堂又開課了,這次應老人的要求,主講網上購物。

該養老驛站活動運營主管高姍姍說,老年課堂已經開了幾次課,除了第一次主講內容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後來的課程內容都是針對老人提出的需求來講課。

「聽說今天又有智慧型手機培訓,我們幾個平時玩得好的鄰居都結伴來了,太需要這樣的課程了。」66歲的社區居民侯玉蘭說,她算是用手機用得比較好的,但身邊不少朋友,包括自己的老伴兒,手機僅限用來接打電話。

「這次智慧型手機課的主題是網上購物,內容有連接網絡、下載購物APP、登陸APP、搜索查詢商品、查看評論、商品購買、付款、退換貨等。」高姍姍說,專門為老人開設的老年課堂,講師們都比較有耐心,老人也敢提問。

密雲亞瀾灣社區愛儂養老驛站從2020年11月27日起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首堂課就來了20多位老年人。經過徵求老人意見,第一節課選擇了三項培訓內容,主要是如何使用「健康寶」、如何用手機打車、怎麼查公交線路,培訓課程大概在30分鐘以內。

居民侯玉蘭說,現在智慧型手機的用處太多,「不會用手機感覺和社會脫節了,孩子們又忙,不好意思總是讓他們來教。」

一位老人正在諮詢智慧型手機相關問題。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老人還關注線上購物、手機支付

「打開微信,右下角有個『我』,點開『支付』,往下拉,有個滴滴出行,點開就能打車了。輸入想去的目的地,點『呼叫快車』就能打車了。」高姍姍一步一步教老人們如何打車。這下現場熱鬧了,一些老人恍然大悟,原來微信支付裡有這麼多功能。大家紛紛嘗試輸入地址,「現在可別點呼叫快車啊,點了司機就來了。」高姍姍趕緊制止大家。

很快三項內容就培訓完了,但現場的老人還追著高姍姍,把自己想學的內容告訴她,希望下次能加進來。有的居民希望教一教如何線上購物;還有老人網上購物,想要退換貨,但不知道怎麼找客服;有老人希望學學怎麼在手機上交話費、電費、水費……

69歲的老人陳會青打開手機微信,記者看到她的手機裡有各種微信群,「有時候我在群裡打開一個視頻連結,剛看到一半,就突然出來一個提示,說我手機垃圾太多了,再不清理就『爆炸』了,遇到這種情況我怎麼辦,到底該不該清理?」記者提示她,一定不要打開來歷不明的連結。

市民建議推出老人專用智慧型手機

幾乎每次「智慧型手機」老年課堂結束後,老人們都追問高姍姍,下次課程什麼時候開。「不少朋友都不知道這個課,下次我們提前通知他們。」67歲的社區居民曹瑞英說。

曹瑞英退休前在銀行工作,屬於比較早操作電腦的一批人,她對智慧型手機並不排斥。「但現在手機更新太快了,使用的時候還是經常遇到不明白的,我就和閨女視頻,她教我怎麼用。」曹瑞英說,第一次用手機打車是孩子操作的,後來打了幾次車後,就留下了幾個熟悉司機的電話,要出去就打電話。

居民洪女士說,自己的母親82歲了,身體很棒,天天都要出來溜彎兒,老人沒有健康寶,進商場、去銀行取錢都要手工登記,「我媽每個月至少要去一次發養老金的銀行,把錢取出來,再存到家門口的銀行。每次都要登記身份證號碼,她也記不住,確實挺不方便。」洪女士說,母親只有一部接打電話的老人手機,她希望能推出適合老人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基本功能有就行,不用太花哨。現在很多智慧型手機比較繁瑣,很多功能老人反而不會用。」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磊 陳思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為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課點讚
    有老年人參加培訓課學會了網購,表示網購「省錢又省時」。(12月3日中新網)  我國2G將在明年底全面退網,很多使用「老人機」的用戶將會受到影響。老人機將無法正常使用,需要升級為4G或5G手機。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三大運營商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2億戶,其中4G用戶數為12.79億戶,5G用戶約1億戶。也就是說,目前國內2G、3G用戶還有2億多戶。
  • 保定蓮池區:手機課堂進社區 老人樂享智能生活
    12月7日下午兩點半,蓮池區青東巷社區活動室裡一片濃厚的學習氛圍,50多名來自和平裡街道的中老年居民跟著保定社區教育學院老師和樂滿家俱樂部志願者一起上了一堂智慧型手機操作培訓課。超實用,手把手教老人玩轉微信記者在現場看到,偌大的活動室裡座無虛席,老人們脫去棉服、戴上花鏡,左手舉著手機,右手指尖戳戳點點,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往下操作,還時不時拿起筆在本子上記下步驟,學得認真起勁兒。
  • 線上支付、預約掛號……多地社區為老人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從最...
    安徽蕪湖:跨越「數字鴻溝」 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最近,安徽蕪湖老年大學正在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由大學生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幫助和輔導老年學員們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學習微信使用、網購等內容。並正在通過培訓270餘名班長,開設鋼琴、中醫保健直播試點班等舉措,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更多老年人體驗,通過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設備,上直播和錄播課,更方便更多渠道學習各類知識。蕪湖老年大學教務處主任 湯正東:逐步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覆蓋面,不斷豐富我們老年學員的精神文化生活。
  • 「我教老人用手機」,火了!老年朋友請收下
    一個名叫「我教老人用手機」的小程序,這兩天,火遍「銀髮圈」。小編在微信公眾號查閱發現,「國家衛生健康委離退局」在轉,「發改金輝」在轉,「農業農村部老幹部園地」也在轉……一位老年網友留言道:「『我教老人用手機』好暖心啊!老了也要與時俱進,老了也要享受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小編只想說,老同志們那一顆顆學無止境的心,一樣令人感佩。
  • 老年人最想學哪些智慧型手機功能?有什麼需求您來提
    你家有老人嗎?老年人最想學哪些智慧型手機功能?是健康碼、微信還是打車、購物?上海市民政局介紹,目前,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給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提供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種種「痛點」「難點」,提出解決方案,全市各區也紛紛響應。
  • 合肥一街道開課 幫助老人操作智慧型手機
    12月19日下午,在合肥市西園街道,30多名老人齊聚劉麗康養驛站認真聽課,他們在上手機課。為了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在越來越智能的社會不「被隱形」,全國人大代表劉麗於8月份在西園街道開設「手機課堂」,教老人操作智慧型手機等服務。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 「益起來」公益課堂幫大家解鎖新...
    鄧阿姨表示,自己和老伴獨居,手機應用正是她目前最想學習的知識,之前想請教子女,但他們早出晚歸,陪伴的時間不多而且年輕人也沒有耐心。遇到類似情況的不止鄧阿姨一人,還有老人因不會用手機支付,請朋友吃飯、帶孫子逛超市遇到各種尷尬場面。「我們在微信群、朋友圈發布『老爸老媽的智趣時代』老年人智慧型手機課堂招生公告後,很多老年人第一時間就跟我聯繫,踴躍報名。」
  • 常用手機功能免費學,老年數字大學開課啦
    這兩天,都市條形碼持續關注著有關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話題,雖然大家幾乎都有智慧型手機,可用起來還是存在不少門檻。今天(12月11日)由雲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公共頻道與阿里巴巴共同發起的"數字生活大學進社區公益計劃",第一場活動走進了盤龍區聯盟街道小壩社區,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老年人們的數字課堂。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益起來」公益課堂幫大家解鎖新技能
    鄧阿姨表示,自己和老伴獨居,手機應用正是她目前最想學習的知識,之前想請教子女,但他們早出晚歸,陪伴的時間不多而且年輕人也沒有耐心。遇到類似情況的不止鄧阿姨一人,還有老人因不會用手機支付,請朋友吃飯、帶孫子逛超市遇到各種尷尬場面。「我們在微信群、朋友圈發布『老爸老媽的智趣時代』老年人智慧型手機課堂招生公告後,很多老年人第一時間就跟我聯繫,踴躍報名。」
  • 「我們年齡大了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老年居民在社區學智慧型手機操作
    武漢晚報訊(記者覃柳瑋 通訊員胡貝貝)上課不僅能玩手機,老師還教你玩手機。9日下午,在青山區鋼花村街南苑社區,居民張鋼玲早早趕到社區「IQ一點通」教室,社區要舉行專門針對老年人的智慧型手機教學。當天的課程,除了拍照、使用微信聊天等日常功能外,還特地安排了支付寶電子社保卡買藥的教程。打開支付寶,點擊「卡包」,再找到「證件」,添加證件。
  • 智慧社區「老年驛站」課題組開題座談會在渝北成功舉辦
    座談會會場中國網訊 近日,由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牽頭成立的「老年驛站」課題組開題座談會在重慶渝北舉行。據了解,「老年驛站」課題組計劃在渝北率先建立智慧社區「老年驛站」。座談會圍繞優化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培養居家養老服務人才,打造智慧養老服務試點示範平臺、建立養老質量標準體系與評價機制、完善老人宜居社區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課題調研。
  • 「舞處不在」老年舞蹈隊培訓活動開展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劉石江 通訊員 夏俊嬌) 近日,白馬橋社工站聯合白馬社區開展了「舞處不在」老年舞蹈隊培訓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人大多為社區熱愛舞蹈的老年朋友,她們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活動開始時,阿姨們還略顯羞澀,有些放不開手腳。
  • 寧波智慧型手機操作技能普及工程惠及全市二十五萬人
    為此,寧波市科協聯合市委老幹部局、市教育局、報業集團、聯通公司、移動公司、民生銀行等單位,在2017年開始啟動智慧型手機操作技能普及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超過25萬人。據了解,這一暖心工程由寧波在全國首創,已連續開展了四年,讓中老年人掌握了微信交流、手機拍照、醫院掛號等功能的基本操作,幫助他們跨入了現代信息世界新天地。
  • 學會玩手機後,我和四十多年沒見的姐妹打了視頻
    同桌的老人學得快,幫餘慧蘭點了兩步,又接著看自己的手機了。指尖停留在點開的頁面,她沉默地看著屏幕,不知接下來該點什麼。這時老師王巍已經講到好幾個步驟之後,同桌的老人點開一個頁面,又轉到另一個。餘慧蘭乾脆把已經黑屏的手機放在一邊,掏出老年卡擺弄起來。
  • 南京市江寧區:開展「老有所智 老有所學」智慧型手機系列培訓活動之...
    近日,淳化街道雙崗社區為豐富中老年人退休後的文化生活,將智能與科學帶給他們,開展了一系列智慧型手機培訓活動。11月28日,於淳化街道社區綜合樓組織居民開展垃圾分類相關的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志願者首先結合現行的垃圾分類條例為到場居民宣傳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之後耐心為居民講解了手機小程序的使用方法,並組織居民們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答題比如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廚餘垃圾」,「電子產品屬於哪一類垃圾」等等之類的問題。居民答題踴躍,分類積極,同時也對這種寓教於樂的宣傳方式讚不絕口。
  • 老人不會用「健康碼」、智慧型手機怎麼辦?國家發話了!
    為了讓老人不再因掃碼、刷臉、手機支付等困難而「寸步難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其中涉及老年人交通出行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推動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適老化改造,使其具備大屏幕、大字體、大音量、大電池容量、操作簡單等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點。積極開發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開展應用試點示範,按照適老化要求推動智能終端持續優化升級。建設智慧健康養老終端設備的標準及檢測公共服務平臺,提升適老產品設計、研發、檢測、認證能力。
  • 老人使用「智能+」遇窘迫 如何讓他們擁抱「智能」值得思考
    67歲的張女士對智慧型手機也是一臉茫然。疫情期間,進超市都要掃健康碼,因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進超市買菜,有次她看見一位老人在超市門口都快急哭了,幸好當時她帶有身份證,實名登記後進去了。張女士也很想學習手機支付,這樣買菜就不用帶零錢。可是她總怕別人把手機裡的錢刷走,不敢嘗試。
  • 廣報老年大學手機課發出陣陣歡呼聲
    小區內羽毛球、桌球、舞蹈、棋牌是老年人比較青睞的活動,社區也通過引進健康資源,開展健康義診活動的方式營造老年人健康的生活環境。隨著數據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社區老人的需求也隨之與時俱進。在家不懂得網上買票只能靠女兒,在外不會使用手機「健康碼」只能靠路人;退休金在銀行卡上,不敢用手機支付買菜;與朋友們AA吃飯,大家沒帶現金,微信轉帳給自己去買單,自己沒用過該功能,現金也不夠,場面一度尷尬;「我們不想被社會淘汰,我們想跟上你們的尾巴!」街坊路阿姨發出了社區老人的心聲。
  • 70歲後,我來鏈家學手機
    周圍很多同學都開始用起字大、音量大的老年手機,但徐德厚不想用。「如果用了,不就說明自己服老了?」徐德厚不想給自己帶上老年人的標籤。「時代不能只屬於年輕人,2億多老年人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為什麼不能和年輕人一樣享受時代的精彩?」在智慧型手機面前,老年人的笨拙、無力感,顯露無疑。曾是「天之驕子」,但如今卻跟不上現代科技發展的速度。
  • 人民日報評論: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
    >在農村地區,不少老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出行沒有健康碼,看病不會預約掛號,怎麼辦?現實生活中,許多農村老人只有「老年手機」,有智慧型手機的很多也不會上網、不會手機支付,給生活帶來了不便。資訊時代,幫助農村老人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讓他們會網購,會上網聊天、看新聞,可以使他們的晚年生活更便捷、更豐富多彩,充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發展成果。如何幫助農村老人克服運用智能技術面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