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老人嗎?老年人最想學哪些智慧型手機功能?是健康碼、微信還是打車、購物?
12月22日,上海市民政局通過其官網微信公眾號發布徵集投票信息,列出了初步篩選出的部分老年人學習智慧型手機過程中常見場景和問題,希望老年人或老年人的親友投票哪些是最需要的。
上海市民政局介紹,目前,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給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提供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種種「痛點」「難點」,提出解決方案,全市各區也紛紛響應。
上海市民政局積極落實《方案》要求,指導各區民政局緊貼老年人需求,設計了一系列與老年生活密切相關的智慧型手機學習課程,並在前期調研和反饋的基礎上,初步篩選出了部分老年人學習智慧型手機過程中常見的場景和問題。
「請各位老年朋友,或老年朋友的親友投票選出您認為以下場景和問題中,哪些是您和您身邊的老年群體最需要幫助的。」上海市民政局表示,將參考投票結果,指導各區進一步完善接下來的相關培訓活動,為老年人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發現,上海市民政局此次列出的場景共有六大類,分別為基礎手機應用、健康生活、社交應用、便捷出行、文娛生活和線上支付。
其中,「基礎手機應用」包括使用智慧型手機(打電話、使用APP、設置為大字體等),學習語音或手寫輸入(不會拼音的老年人),學習手機上網安全知識;
「健康生活」包括查看和出示健康碼或行程碼,網上預約掛號,看病出示醫保憑證/電子社保卡;
「社交應用」包括使用微信聊天,用手機拍攝照片和視頻、發朋友圈,和親朋好友視頻聊天;
「便捷出行」包括網上購買火車票,預約計程車和網約車,查詢手機地圖,外出使用手機導航,外出旅遊預訂賓館;
「文娛生活」包括關注和查看公眾號(美食、旅遊、新聞等),參加老年大學等線上培訓,網上圖書館借書,使用手機看視頻,使用手機搜索信息;
「線上支付」包括掃碼支付,網上交水電煤費,線上買菜,線上叫外賣,手機轉帳(安全支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