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 「益起來」公益課堂幫大家解鎖新...

2020-12-23 蘭州新聞網
學會用手機 生活真方便
老人認真學習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

連日來,本報刊發了「破解數位化社會『老來難』」追蹤系列稿件,聚焦網際網路智能化時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不便,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12月14日下午,不少讀者致電晚報諮詢社區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的具體位置和上課時間。為此,本報積極對接廣武門派出所彭裔涵警務室、五泉街道、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廣武門街道新華巷社區、甘肅柏草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蘭州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推出「益起來」老年人學用智慧型手機公益課堂,為社區老年人群體就近提供智慧型手機教學服務,探索社區老年人群體發展需求。

渴望學習新技能

手機課堂解決老人煩心事

12月15日,家住白銀路的鄧阿姨拿著報紙來到甘家巷社區,諮詢手機課堂如何報名。社區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鄧阿姨。「阿姨,我們周四下午開課,您帶著手機來就行,手機課堂是公益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我感覺這課很好,正是我需要的。」鄧阿姨表示,自己和老伴獨居,手機應用正是她目前最想學習的知識,之前想請教子女,但他們早出晚歸,陪伴的時間不多而且年輕人也沒有耐心。遇到類似情況的不止鄧阿姨一人,還有老人因不會用手機支付,請朋友吃飯、帶孫子逛超市遇到各種尷尬場面。

「我們在微信群、朋友圈發布『老爸老媽的智趣時代』老年人智慧型手機課堂招生公告後,很多老年人第一時間就跟我聯繫,踴躍報名。」12月15日上午,甘家巷社區黨委書記楊鈺娟介紹社區老年智慧型手機課堂「駐點常學」經驗時說,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還設立了智慧型手機應用諮詢服務點,幫助老年人及時解決日常手機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書記王婷介紹,該社區老年人人數約佔轄區總人口的40%,她希望聯合專業社工組織在社區舉辦系列智慧型手機培訓課程,引導老年人融入現代生活,提升幸福感。

派出所反詐達人也來了 課程設置合理多元

聽聞記者正在多方聯繫社區就近開辦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提供智慧型手機教學服務時,廣武門派出所社區民警彭裔涵也找到了記者。「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也是咱們轄區居民,老人們反映他們也想要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方便日常生活的需要。我們派出所也想加入進來,在轄區開設手機課堂的同時,多為老人們講解一些使用過程中常見的電信詐騙種類以及識別方法,讓老人們更放心地學手機、用手機。」

據了解,廣武門派出所已建立反詐聯盟群 107 個,精準邀請 12739 人進群,並發送反詐知識短消息 30 餘萬條,線上、線下開展反詐宣傳 34 次,創作反詐短視頻 7 部, H5 網頁 4 個,改編反詐流行歌曲及順口溜 5 組,製作反詐公益宣傳扇 6000 把,發放宣傳彩頁近萬張,多舉措、全方位開展反詐宣傳,最大限度地提高轄區群眾的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意識,守牢轄區群眾的「錢袋子」。

四個課程報名點

方便老年群體就近學習

根據前期甘家巷社區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經驗,經與各個社工組織對接,此次「益起來」老年人學用智慧型手機公益課堂安排有手機基本設置、上網、微信加群、玩轉朋友圈、收發紅包、微信手機支付、乘車掃碼、上網瀏覽等基礎課程,也有下載安裝APP軟體、出行地圖的應用、網上醫療與掛號、退休認證等進階課程。採取線下面對面教學的方式,圍繞老年人「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慧型手機的問題,幫助老年人了解智慧型手機的基礎知識,掌握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技術和方法,提高出行、就醫、消費、辦事等智能應用能力,更好地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

課程設五泉街道(聯繫電話:8111468)、甘家巷社區(聯繫電話:18893706691)、曹家廳社區(聯繫電話17358187845)、新華巷社區(聯繫電話:18809496538)四個報名點,有學習智慧型手機需求的市民可就近選擇撥打聯繫電話諮詢、報名,具體開課時間根據報名情況電話通知;有意願開設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的街道、社區也可撥打晚報熱線4286666聯繫,我們視報名情況,擇期安排蘭州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上門送教,為老年人提供便利貼心地服務。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 文/圖

相關焦點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益起來」公益課堂幫大家解鎖新技能
    為此,本報積極對接廣武門派出所彭裔涵警務室、五泉街道、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廣武門街道新華巷社區、甘肅柏草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蘭州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推出「益起來」老年人學用智慧型手機公益課堂,為社區老年人群體就近提供智慧型手機教學服務,探索社區老年人群體發展需求。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嶺南街幫你免費解鎖新技能!
    小e了解到,嶺南街開設了一系列智能化手機學習小組,服務轄區內老年人,提高老年人對智慧型手機的認識和軟體的使用她說智慧型手機的各種軟體,對她來說更像是一部「天書」,「如果不會使用這些軟體,感覺真的有點被時代拋棄。」幸好,嶺南街有一群熱心的社工,為蔡玉梅這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提供好培訓、指導。「社工很用心,我們學了,稍一不用就全忘了,但是社工會定期給我們複習,耐心講解。」
  • 中益華齡智慧助老 行動「益起來」學用智慧型手機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2020年12月8日,由中益老齡事業發展中心、華齡智能養老產業發展中心舉辦的智慧助老行動「『益起來』學用智慧型手機」公益活動在京啟動。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街道60多位老人參加現場學習,掌握智能技術。他指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發後,全國老齡辦印發了《關於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的通知》,要求用三年時間在全國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幫助廣大老年人解決使用智能技術方面的困難。
  • 老年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出行、導航、健康寶怎麼辦?別錯過這部公益...
    不過,對於老年人群體來說,不會上網、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卻成為其享受便捷服務的障礙。當老年人出行、導航、使用微信、使用健康寶等,遇到「數字鴻溝」問題怎麼辦?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特推出《用愛跨越鴻溝、點亮數字生活》系列公益廣告,快來一起點擊觀看吧!
  • 溫州電信「小董課堂」 讓老年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一群老人走進溫州電信南站營業廳二樓沙龍室,當他們拿出智慧型手機點亮屏幕的那一刻,這個普通的周一下午有了特別的意義。來自溫州電信的「小董」老師一對一、手把手教老人們使用手機應用的畫面,在寒冷的冬日顯得格外暖心。進入智能和數位化時代後,不少老年人逐漸成為「網際網路邊緣人」, 持「機」興嘆,望「碼」卻步,已成眾多老人在智能時代的常態。
  • 公園社區為老人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樂享生活
    「老師,你快來幫我看一下,我的『表情』哪裡去了?」「老師,快來,我想給小孫子發紅包怎麼發?」居民們一句句期盼的催促,活動室裡志願者們忙碌起來。近日,為了幫助「銀齡」一族跨越「數字鴻溝」,享受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給生活帶來的便捷和快樂,海州區路南街道公園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昨天上午,在公園社區活動室內,20多名老人圍坐在桌邊,拿著手機,認真地跟隨社區志願者學習手機的應用。志願者們還針對老人娛樂軟體進行詳細輔導。
  • 大學生社區開課,手把手教老年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年輕人用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解決生活中大部分需求,而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則在出行、消費、就醫等方面遭遇諸多不便。周勝傑表示,很多老年人雖然口袋裡裝有手機,但往往只是擺設。 老年人渴望享受科技便利雖然年紀大,但不少老人也希望能像年輕人那樣「玩轉」手機,感受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各種便捷。在學習智慧型手機操作的課堂上,65歲的劉叔叔最先學習的是購買火車票。
  • 「我來教您用手機」服務超11萬人 公益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江楚雅網際網路時代改變了大眾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工作一切息息相關的事物都變得越來越智能化。但對老年一代而言,適應智能化顯得有些吃力。智慧型手機不會用、學會了第二天就忘了……這些都是老人面臨智能化社會常遇到的問題。
  • 保定蓮池區:手機課堂進社區 老人樂享智能生活
    怎樣發送定位、怎麼使用微信裡的收藏識記和「掃一掃」付款功能,是這堂課的主要內容。來自保定社區教育學院的年輕教師杜昆精心製作了一個共19頁的PPT文件和列印了多張二維碼,老人們通過掃碼都進入到了杜老師發起的群聊中,還學習了怎樣搶紅包和發紅包,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整個教學過程中,樂滿家俱樂部的志願者們站在活動室四周,隨時手把手輔導老人進行每一步操作。
  • 為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課點讚
    其實,對於2G全面退網,有關部門已經給了老年人一個較長的適應期。雖說原先的「老人機」音量大、字體大、按鍵大、續航久、操作簡單,是老年人的首選和必選。但這種老人機或許與網絡時代、智能時代格格不入。要讓老年人學會用「智慧型手機」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雖然有的功能不會使用,但簡單的接聽功能肯定是會用的。
  • 合肥「最美洗腳妹」為老人開設手機課堂 期待更多志願者加入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成了很多高齡老人的難題。一直致力於公益慈善的劉麗,從今年8 月起就開設了「手機公益課堂」,幫助老人解決難題。目前,該課堂學員已有50 多人,平均年齡70歲,最大的有91歲。
  • 智能時代下,老年人該怎麼辦?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件節省時間、節省精力的事情,但是對於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老年人來說,生活則變得很不方便,有被時代「拋棄」的感覺。那麼,在這個智能時代,老年人該怎麼辦呢? 其中,大部分人為老年人,包括不識字的老年人,包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有知識有文化的老年人。智慧型手機目前已很普及,但是有多少老年人能熟練的使用智慧型手機和手機中的應用呢? 這種情況在隨著今年新冠疫情的持續控制下,被放大,只要出門,不管去哪都需要提供健康碼,超市、坐公交、銀行、市場等等所有場所幾乎都需要提供健康碼。
  • 前進裡社區:老年人「手機課堂」開課
    日前,大港街前進裡社區組織老年人在市民教育活動室參加2021年首期老年人「手機課堂」活動,教授老人們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受到老年居民的普遍歡迎。「大家和我一起再來一遍,點右上角這個加號,然後把您朋友的號碼輸進去,再搜索,就能找到這個朋友了……」在「手機課堂」上,社區志願者王耀民主要介紹了智慧型手機的基本操作方法,教授老人們如何拍照、如何連接網絡、如何使用微信等。老人們聽得認真,時不時拿出小本子作記錄,學習氛圍濃厚。「手機課堂」不僅讓社區老年人享受到了網絡時代的精彩生活,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社區活動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
  • 記者體驗|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中的APP出行仍有很多不便
    ■各種共享單車、助力車都有專用APP,老人們操作起來備感困難。本報關注「智能生活下老年人的困擾」系列報導推出後,受到廣泛關注,今日繼續圍繞老年人的出行進行體驗採訪,傾聽老年人的聲音。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網約汽車……時下,拿一部智慧型手機,人們就可以使用各種交通工具了。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舉辦老年人智慧型手機「1對1」公益培訓活動
    為了讓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德州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聯合岔河社區居委會,在岔河社區定期、定時開展老年人智慧型手機「1對1」公益培訓活動。11月28號上午九點,計算機與信息學院教師黨員、學生黨員和志願者來到岔河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手機教學服務。活動中,志願者從智慧型手機的基本功能入手,引導老年人用手機進行一些簡單操作。
  • 一堂智慧型手機學習課 幫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前些年,智慧型手機對65歲的馬躍輝來說,只是接打電話的工具。他告訴記者,他也下了幾個APP,但從註冊到使用,兩眼一抹黑,「比如說到醫院裡面看個病,或者在超市裡面,都是工作人員幫我們操作,我們自己一般都不去操作,因為我們也接觸得少。」
  • 秭歸開設智慧型手機培訓班 解老年人「觸網」難
    (通訊員 魏啟揚 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向紅梅)12月29日,在秭歸縣老年大學專門為老年人開設的「智慧型手機班」課堂上,80多位老人一邊聽課,一邊擺弄著各自手中的智慧型手機。上課玩手機,不僅不被批評,玩得好了,還會得到老師表揚。  戴著500度老花鏡,78歲的張秀蘭坐在第一排,聽課格外認真。她不時把眼鏡摘下,抬頭看屏幕上的指示,又謹慎地在手機上操作。
  • ...長沙一社區開辦智慧型手機課堂,老年學生:我不要成為社會淘汰品
    就是大家都用手機交錢買東西。可我只曉得數票子。」12月6日,她第三次參加社區開設的免費智慧型手機課堂。「我現在82歲,還能活幾年,要好好提高自己。」老人說。向12歲的「小老師」請教袁泳賓曾是一名初中化學老師,現在一個人住在長沙中南院社區。
  • 社區開辦免費智慧型手機課堂 120位老人過上智能生活
    ■關注智能技術時代行業「便老服務」現狀每周四下午兩點,68歲的邢奶奶和她的老朋友們都會準時到甘家巷社區報到,參與社區和甘肅柏草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開展的「老爸老媽的智趣時代」老年人智慧型手機課堂活動。課堂上,社工們一對一、手把手地教授老年人智能出行、微信、照相、付款掛號等手機應用技巧,讓老年人緊跟時代步伐,享受「智能生活」。1 老師認真教 老人用心學家住甘家巷的邢奶奶說,自己有智慧型手機已經三四年了,可就是不會用,基本上就是打個電話,還只會接電話不會撥。
  • 老年人和智慧型手機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為了解決父親「無法發紅包」的困境,包院長專程跑了一趟銀行,幫父親辦理好了新卡。為了讓父親能夠更便捷地乘坐公交、地鐵以及網上購物,包院長幫父親在新卡裡預存了兩千塊錢,還購買了保險保障資金安全。在兒子的幫助下,85歲的老包開始享受起了智能生活帶來的各種便利。現在,「手機達人」老包已經學會了用手機炒股、訂餐、打遊戲,還不忘時時向老友們分享自己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