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本報刊發了「破解數位化社會『老來難』」追蹤系列稿件,聚焦網際網路智能化時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不便,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12月14日下午,不少讀者致電晚報諮詢社區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的具體位置和上課時間。為此,本報積極對接廣武門派出所彭裔涵警務室、五泉街道、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廣武門街道新華巷社區、甘肅柏草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蘭州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推出「益起來」老年人學用智慧型手機公益課堂,為社區老年人群體就近提供智慧型手機教學服務,探索社區老年人群體發展需求。
渴望學習新技能
手機課堂解決老人煩心事
12月15日,家住白銀路的鄧阿姨拿著報紙來到甘家巷社區,諮詢手機課堂如何報名。社區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鄧阿姨。「阿姨,我們周四下午開課,您帶著手機來就行,手機課堂是公益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我感覺這課很好,正是我需要的。」鄧阿姨表示,自己和老伴獨居,手機應用正是她目前最想學習的知識,之前想請教子女,但他們早出晚歸,陪伴的時間不多而且年輕人也沒有耐心。遇到類似情況的不止鄧阿姨一人,還有老人因不會用手機支付,請朋友吃飯、帶孫子逛超市遇到各種尷尬場面。
「我們在微信群、朋友圈發布『老爸老媽的智趣時代』老年人智慧型手機課堂招生公告後,很多老年人第一時間就跟我聯繫,踴躍報名。」12月15日上午,甘家巷社區黨委書記楊鈺娟介紹社區老年智慧型手機課堂「駐點常學」經驗時說,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還設立了智慧型手機應用諮詢服務點,幫助老年人及時解決日常手機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書記王婷介紹,該社區老年人人數約佔轄區總人口的40%,她希望聯合專業社工組織在社區舉辦系列智慧型手機培訓課程,引導老年人融入現代生活,提升幸福感。
派出所反詐達人也來了 課程設置合理多元
聽聞記者正在多方聯繫社區就近開辦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提供智慧型手機教學服務時,廣武門派出所社區民警彭裔涵也找到了記者。「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也是咱們轄區居民,老人們反映他們也想要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方便日常生活的需要。我們派出所也想加入進來,在轄區開設手機課堂的同時,多為老人們講解一些使用過程中常見的電信詐騙種類以及識別方法,讓老人們更放心地學手機、用手機。」
據了解,廣武門派出所已建立反詐聯盟群 107 個,精準邀請 12739 人進群,並發送反詐知識短消息 30 餘萬條,線上、線下開展反詐宣傳 34 次,創作反詐短視頻 7 部, H5 網頁 4 個,改編反詐流行歌曲及順口溜 5 組,製作反詐公益宣傳扇 6000 把,發放宣傳彩頁近萬張,多舉措、全方位開展反詐宣傳,最大限度地提高轄區群眾的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意識,守牢轄區群眾的「錢袋子」。
四個課程報名點
方便老年群體就近學習
根據前期甘家巷社區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經驗,經與各個社工組織對接,此次「益起來」老年人學用智慧型手機公益課堂安排有手機基本設置、上網、微信加群、玩轉朋友圈、收發紅包、微信手機支付、乘車掃碼、上網瀏覽等基礎課程,也有下載安裝APP軟體、出行地圖的應用、網上醫療與掛號、退休認證等進階課程。採取線下面對面教學的方式,圍繞老年人「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慧型手機的問題,幫助老年人了解智慧型手機的基礎知識,掌握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技術和方法,提高出行、就醫、消費、辦事等智能應用能力,更好地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
課程設五泉街道(聯繫電話:8111468)、甘家巷社區(聯繫電話:18893706691)、曹家廳社區(聯繫電話17358187845)、新華巷社區(聯繫電話:18809496538)四個報名點,有學習智慧型手機需求的市民可就近選擇撥打聯繫電話諮詢、報名,具體開課時間根據報名情況電話通知;有意願開設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的街道、社區也可撥打晚報熱線4286666聯繫,我們視報名情況,擇期安排蘭州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上門送教,為老年人提供便利貼心地服務。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