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鄆哥,是害死武大郎的元兇,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2020-12-26 隨手談詩

為何有人說是賣梨的鄆哥害死了武大郎?

整部《水滸傳》中,我最討厭的小人物就是鄆哥了,小小年紀不幹正事,一邊和武大郎關係好(影視劇中),一面拿著西門慶的錢,一面跟王婆討要好處,王婆不給,反手把事情揭露了,間接害死了武大郎。

鄆哥兒啊,用現在話來說,就是個讓人生厭的熊孩子。

收西門慶的錢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

鄆哥在這一回出場,十五六歲的年紀,日常以賣水果為生,西門慶有事沒事也會打賞他幾個盤纏錢,那賣水果能賺幾個錢啊,小鄆哥就盯上了西門大官人,每天賣水果繞道都要去西門大官人面前晃悠晃悠。這天,小鄆哥又提著一籃子雪梨,四處尋找西門慶:

「自來只靠縣前這許多酒店裡賣些時新果品,時常得西門慶齎發他些盤纏。其日,正尋得一籃兒雪梨,提著來繞街尋問西門慶。」

四處尋不著西門慶,有人就告訴鄆哥,西門大官人勾上了武大老婆,在王婆茶房裡快樂呢。

問王婆要好處

鄆哥來到王婆茶房裡,就要撞進去找西門慶,王婆當然不讓,鄆哥說您吃肉,我喝湯,好處不能都讓您一個人佔了,要不然我把這事兒告訴武大郎,看你怎麼辦!

「鄆哥道:『乾娘,不要獨吃自!也把些汁水與我呷一呷!我有什麼不理會得!』婆子便罵道:『你那小猢猻,理會得什麼!』鄆哥道:『……我說出來,只怕賣炊餅的 哥哥發作!』」

鄆哥和王婆扭打起來,被王婆扇了兩個大耳刮子,小猴子打不過老虔婆,一邊罵一邊哭,就去找武大郎告狀了。

向武大告密

鄆哥從王婆那裡出來,找到武大郎,先假模假樣寒暄兩句,然後暗示潘金蓮偷腥,卻不說對象是誰,武大郎為了套話,許諾他十個炊餅,這小子卻說炊餅不管用,要吃喝一頓。畢竟平常也賺不了幾個錢,趁著手握驚天大秘密,當然要敲詐一頓啊。

你瞧,這是好人會做的事兒麼?

這一次,敲詐了武大郎一頓酒肉,幾個燒餅,還有數貫錢,秉著拿人欠錢、替人辦事的原則,鄆哥不但把秘密全盤說出,還替武大郎想好了報仇的計策:

「鄆哥道:『我吃那老豬狗打了,也沒出氣處……明朝便少做些炊餅出來賣,我自在巷口等你。若是見西門慶入去時,我便來叫你……我便一頭頂住那婆子,你便只顧奔入房裡去,叫起屈來。此計如何?』」

鄆哥倒也是個實誠人,直截了當跟你說,我就是因為挨了打,沒地方出氣,所以才告訴你這些秘密。

結果真到了王婆的茶館,武大郎被西門慶一頓暴打,飛起右腳正中心窩,武大倒地不起,此時鄆哥見勢不妙,撇開王婆,丟下武大郎,自己個兒跑路了。

後來的事大家都清楚了,王婆計啜西門慶,潘金蓮害死武大郎。

的武松好處

武松出差回來,發現哥哥暴斃,覺得事有蹊蹺,便到處搜集證據,聽說了鄆哥曾和武大郎一起抓人,他便找到鄆哥,又是一頓好酒好菜招待著,還得了5兩銀子做盤纏,而此時鄆哥的想法是:

「這五兩銀子,如何不盤纏的三五個月?便陪他吃官司也不妨。」

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5兩銀子,即使吃官司也在所不惜。然後,武松又許諾鄆哥,官司完了之後,還要再給你十四五兩銀子做本錢,這一來,鄆哥才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給武松聽。

他這可不是出於正義感啊,完全是看在阿堵物的面子上。

你別看這鄆哥年紀不大,心思卻十分縝密,幾頭要好處,但就因為今日沒有討到西門慶的打賞,也沒有從王婆那裡榨出點汁水,便全然不顧西門慶平日給他的施捨,就去向武大郎告密,想出這條計策,橫豎把人往死裡整——若成功了,西門慶吃官司,若失敗了,自己也沒有損失。還從打虎英雄兜裡先後討得20兩銀子。

這個十五六歲的熊孩子,真是不一般!

相關焦點

  • 他是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禍首,武松為何卻放過他?只因他藏得太深
    在小說《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為兄報仇是一個極為經典的情節。當得知兄長遇害後,武二郎將參與此事的人都請到家中,一一進行了清算。但有個人因為隱藏得深,卻逃過了武松的問責。此人是誰呢?咱們接著往下看。武大郎憨傻的武大郎在武大郎被殺這件事上,鄆哥絕對要算一個穿針引線的人。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是怎樣的?與《水滸傳》中形象一樣嗎
    譬如說,武大郎和潘金蓮這兩個人物的形象是否存在謠傳的可能?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武大郎和潘金蓮兩個人物的形象多半都是從《水滸傳》原著或者被改編的影視作品中了解的。那麼我們就了解一下《水滸傳》原著中兩人的形象。
  • 水滸傳:武大郎跟潘金蓮結婚這麼久,為什麼沒能留下一男半女?
    按照《水滸傳》中的說法,武大郎的形象實在是不咋地:「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三寸丁,谷樹皮」,不要想歪了啊,可不是指他的丁只有三寸。
  • 《水滸傳》:三件不同的風月豔事,揭示了相同的人生哲學
    一部《水滸傳》,不僅寫滿了豪強爭雄江湖險惡,也道盡了世態涼熱風月豔情,給後人留下了說不盡的人生智慧,學不完的的韜略胸襟。今天,我們就從解剖三件風月豔事入手,看一下能從中得到哪些人生啟迪。想到我把你石秀請到家裡當親兄弟對待,你反倒做這種對不起我的事,這不是引狼入室麼!他怒火中燒,當即把屠宰作坊那套家巴什全砸了。第二天,石秀一看就啥都明白了:自己的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啥也別說了,捲鋪蓋捲走人吧。
  • 到底是誰害死了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都只是棋子
    在小說《水滸傳》中,武二設祭和鬥殺西門慶是流傳很廣的經典篇章,講述了武松替哥哥武大郎報仇的故事。武松出了趟遠門,替縣太爺去京城送禮,回來以後就被告知哥哥武大郎已經死了,而且死得非常蹊蹺。為了查清哥哥的真實死因,武松大費了一番周折,終於查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就是潘金蓮、西門慶、王婆三人狼狽為奸,合謀害死了武大郎。武松在取得人證物證以後,立即就去縣衙告狀鳴冤,可是縣太爺早已收了西門慶的賄賂,把原本鐵證如山的案件判成了證據不足、不予立案。原本想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可是法律卻不站在自己這邊,走投無路的武松只得鋌而走險,以武力來替哥哥報仇。
  • 尚未泯滅的正義之心——說說《水滸傳》中的何九叔和鄆哥(之五)
    你到臨時,只做去送喪,張人眼錯,拿了兩塊骨頭,和這十兩銀子收著,便是個老大證見。若他(武松)回來,不問時便罷,卻不留了西門慶麵皮,做一碗飯卻不好。」何九叔聽了道:「家有賢妻,見得極明。」顯然,何九叔在老婆的指點下,已經知曉如何妥善應對眼前這場危機的辦法了。
  • 水滸傳:向武大郎告密的鄆哥,最後結局怎樣了?
    凡是看過《水滸傳》的人,都應該認識小鄆哥這個角色。這位賣梨子的小哥,家境貧寒,與家裡的父親相依為命,外出掙錢養家。想他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他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小鄆哥和武大郎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兩人一起出去擺攤,早已熟識。而且在武大郎戴綠帽子時,也把這件事告訴了武大郎。
  • 《水滸傳》中的「武大郎」,身高1米4,娶了個1米7的好媳婦
    《水滸傳》中的「武大郎」,身高1米4 ,娶了個1米7的好媳婦四大名著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由此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數不勝數。在四大名著當中,《水滸傳》是讓很多人熱血沸騰又倍感憋屈的一部作品,其中許多英雄好漢都讓人十分佩服和喜歡,但是他們最後的結局,卻叫人不勝唏噓。
  • 宋文華身高1.4米,潘長江1.6米,這兩個人哪個更像武大郎
    文/主任武大郎這個角色在水滸傳中並不是主角,戲份不多,出場機會也不多,他的成名是因為兩點,一個是被自己老婆潘金蓮所殺,而是因為他是武松的大哥。而無論是潘金蓮還是武松,都可以說是水滸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正是因為這點,所以他自然也受到很多人關注。
  • 《水滸傳》武大郎賣炊餅為何一賣一整天?早點回來不行嗎?
    俗話說「老不讀三國,少不讀水滸」,因為水滸中經常打打殺殺,充滿了血腥味道。如李逵殺人無數,嗜殺成性,吳用經常使用詭計,將好漢逼上梁山,只有少數幾人才算作真正的好漢。一提到梁山好漢,不得不說打虎英雄武松,武松「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事跡更是婦孺皆知,稱得上是水滸中頂天立地的好漢。
  • 武大郎是被武松害死的?看完原因,不得不承認
    潘金蓮在《水滸傳》裡是一個有罪的人。但是她的罪在於殺人,而不是貶低她的人格。幾百年來,她不應該被中國人在道德上罵成「婊子」。特別是當我們進一步考察她為什麼殺人,她是怎樣走上殺人之路的,以及她的道德內涵時,我們會發現潘金蓮的一生真是一場大不幸,一場大悲劇。
  • 「武大郎」宋文華在劇組武功最高,身高不足一米五,老婆卻一米七
    武大郎因矮醜挫被妻子嫌棄,妻子出軌和姦夫西門慶聯手害死他的故事,然而現實中的「武大郎」卻不是這樣的。01宋文華,1955年出生於河北石家莊,是國家一級演員,年輕時曾在北京工人武術隊擔任教練,別看他長得矮小,但他可是個高手,還曾獲得過傳統武術賽的冠軍。
  • 「武大郎」宋文華原來是個高手,身高不足1米5,娶了個老婆1米7
    這句話本是《水滸傳》中一句臺詞,可如今這句話卻被網友用來調侃自己朋友,大家都知道水滸傳這部名著中除了有108位梁山好漢,還有一角讓大家記憶猶新,他就是「武大郎」扮演者宋文華。提到武大郎這一角色,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他的炊餅和他那貌美如花的妻子潘金蓮,在劇中武大郎人醜長得矮,最後還被自己嬌妻聯合西門慶害死了,然而現實中的武大郎扮演者卻不是這樣。
  • 遊覽武大郎懸棺,疑其並非《水滸傳》中的創作原型
    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城東約3千米的武家那,是傳說中武大郎的故裡,在這個村子裡,有近1000來人姓武,據說都是武大郎的後人。村裡有他的祠堂,祠堂裡有他的塑像、碑誌、懸棺等物。武大郎墓歷史上多次被挖掘,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再次挖掘了武大郎古墓。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身高七尺,與《水滸傳》截然相反
    我叫武植,承蒙百姓厚愛,給了一個武大郎的稱號。今天呢,鄙人是來伸冤的。唉,時運不濟,交友不慎,沒想到落得一個這般名聲。我也不想怪施耐庵先生了,畢竟他家的後人已經出面道歉了。但是,我還是想澄清一下自己,特別有關我愛妻的真相。由於流言和虛假的信息,她被視為不守婦道的代名詞,飽受德行和道義上的痛罵。我實在是不想讓她名聲受汙,故有此一現。
  • 武大郎很窮嗎?其實他很有錢,完全能養活潘金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武大郎又矮又窮。矮是真的,窮不是真的,雖然比不過富二代西門慶,但養活潘金蓮沒問題。武大郎的發家史和西門慶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都靠婚姻獲得了不少的好處。張大戶是個懼內的人,只好將潘金蓮許配給鄰居武大郎,還白給了武大郎不少嫁妝,而且潘金蓮自身也有些積蓄,武大郎從此開始發跡。武大郎娶了潘金蓮後,就在市中心花了十多兩銀子典了一個兩層小樓。在明代,一個七品官的俸祿是7.5石米,大約3兩多銀子。而且在市中心賣炊餅生意肯定好,賣的也要貴一些。
  • 武大郎之死是自取其咎
    實際上,武大郎並不憨厚,只不過是因為沒有能力,外在體現出來的一種愚鈍罷了。而且這個身殘心也殘的武大郎,其實一點都不老實。武大身上最致命的問題,在於愛無能,以及極度的狹隘自私。很多人誤以為武大郎對武松和潘金蓮都非常關愛,但實際情況則是,無論是對於弟弟武松,還是對於妻子潘金蓮,武大郎都沒有愛過,他會照顧武松,也只是出於一種身為哥哥的責任和生活上的慣性,他從來都沒有設身處地為弟弟和妻子著想過。武大郎自然是死於西門慶之手,但武大郎的死,也是他自取其咎。為什麼?我們先從武大郎和潘金蓮成婚這事兒上說起。
  • 武大郎:捉姦是技術活一定要量力而行!
    至於潘金蓮出軌的前因後果,感興趣的小夥伴呢,可以親自去翻閱一下《水滸傳》的原著,我們先來看看潘金蓮為何能夠出軌出得如此心安理得,肆無忌憚。這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潘金蓮與西門慶之間的醜事,還是讓武大郎知道,只見這武大郎經過一番精密的安排是成功的將其捉姦在床,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次成功的捉姦才是其噩夢的開始。
  • 520潘金蓮毒死武大郎?看完這五本《水滸傳》小說,告訴你真相
    雖然520和本單身狗沒有任何關係,但是看到群裡傳來傳去的一張圖,「武大郎在5月20日被下毒,身亡」,本著考證的精神,自己去找了找。歷史上的武大郎武植,自然是和被潘金蓮毒殺沒什麼關係,於是來看看《水滸傳》中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