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無限期」推遲星鏈衛星發射:回收船在與海洋的鬥爭中失敗

2020-12-12 天天頭條

SpaceX公司的第13次「星鏈」任務(Starlink)的發射被無限期推遲,原因是「回收區域的惡劣天氣」,後來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解釋說,「這是無人回收船在與海洋鬥爭中失敗的案例。」

這是次任務被稱為「Starlink-12」,因為這的第12次的星鏈衛星V1.0(Starlink v1.0)的部署任務。這次發射原定於9月17日發射,但在發射前一個小時被推遲到了9月18日。

SpaceX官方推特

SpaceX當時沒有給出原因,但現在報告說,回收區(大西洋)的天氣是此次任務24小時推遲,和隨後的無限期發射延遲的原因。

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更進一步詳細的解釋推遲的原因,據他透露,SpaceX的無人駕駛回收船在強大的大西洋洋流中無法保持穩定的位置,迫使該公司無限期推遲任務。在SpaceX的無人駕駛回收船回收區情況好轉之前,該公司可能無法啟動「星鏈」任務。不過,馬斯克似乎已經有了一個解決方案。

馬斯克的解決方案

在同一條推文中,馬斯克透露,SpaceX的無人駕駛回收船「將推進器升級以用於未來的任務」,這顯然是對無人回收船被洋流壓倒的直觀反應。

無人回收船「OCISLY」

不過,有一個簡單的問題:無人駕駛回船「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JRTI)是同一艘目前無法在強洋流中保持其位置的船,僅在幾個月前剛剛完成了大規模升級。

在這些升級之前,無人回收船JRTI和OCISLY實際上是一樣的,都配備了一些中等的發電機和四個相對較小的定位推進器(圖中亮藍色設備)。

無人回收船「JRTI」

經過半年多的工作,無人回收船「JRTI」的另一端有了更大的方位角推進器艙,其功率輸出至少是原來的兩倍。而在「JRTI」的助推器著陸甲板之外的空間已經或多或少被新的發電機填滿了。

換句話說,如果不進行一些重大的結構調整或縮小獵鷹助推器的著陸區,僅看「JRTI」中已經升級的發電機和推進器,很難想像SpaceX會對其進行怎樣的實質性升級。

無人回收船「JRTI」已經裝備了巨大的推進器和動力升級

在無人回收船「JRTI」的等待工作的時間裡,東部海濱仍在感受颶風薩利的餘波,而颶風泰迪也只有幾天的路程。從現在起約24小時,「Starlink-12「任務的獵鷹9號助推器的著陸區域將遭受30-40英裡/小時(的風力,在颶風泰迪的影響下將達到15英尺(4.5m)的峰值波高。如果目前的預報沒有重大變化,可能在9月24日或25日之前,該地區的海洋將可能難以維持獵鷹9號助推器B1058的降落。

獵鷹9號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等待執行「Starlink-12任務」

雖然氣候變暖很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大多數颶風的強度,但目前的氣候模型並不一定能預測全球變暖導致大西洋颶風頻率的增加。因此,考慮到熱帶風暴季節只持續了一年中的一小段時間,在火箭助推器無人回收船的性能升級上投入巨資是否真的值得,還有待商榷。如果SpaceX公司想要在佛羅裡達每年持續發射50-100次以上的火箭,這可能是很值得的。

獵鷹9號火箭部署星鏈衛星渲染圖

無論如何,如果SpaceX確實進行了遠遠超出「JRTI」當前設置的升級,那麼該公司的兩架主力回收船的最終外觀很難想像是什麼樣子的,但這何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目前的預測保持不變,「Starlink-12」任務不太可能在下周晚些時候發射,這一推遲已將「Starlink-13」任務(原為9月下旬)推向了10月。

相關焦點

  •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 SpaceX無限期推遲下次火箭發射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原定的下次火箭發射被無限期推遲,這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該公司造成嚴重影響的第一個跡象。 現在,SAOCOM 1B正被安置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CCAFS)的SpaceX有效載荷處理設施中,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將不得不等待來自阿根廷和其他國家的團隊才能進入其中,並為發射做準備。 雖然推遲發射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世界上數十個國家正在考慮(或已經頒布)極端對策以減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將造成的損害時,這並不令人驚訝。
  • SpaceX「星鏈」衛星第八次發射推遲:受熱帶風暴「亞瑟」的影響
    SpaceX「星鏈」衛星第八次發射推遲:受熱帶風暴「亞瑟」的影響  Connor Feng • 2020-05-19 11:18:12 來源:前瞻網 E2041G0
  • SpaceX發射第四批60顆「星鏈」衛星
    中新社休斯敦1月29日電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29日將第四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發射240顆「星鏈」衛星。據SpaceX官網消息,美東時間29日上午9時6分,「獵鷹9」號火箭搭載60顆衛星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約8分鐘後,火箭第一級返回並降落在大西洋上的無人駕駛回收船上。這是該火箭第一級第三次成功回收。火箭發射約1小時後,這批衛星被送至地球上空290千米處的靜止軌道。
  • SpaceX第二次實現「一箭五飛五回收」,57顆星鏈全部帶遮光板
    2顆 載荷質量:17.83噸(57顆x 260公斤/顆 星鏈+2顆 x 55公斤/顆 黑天衛星) 主要看點:今年下半場首次發射星鏈任務SpaceX第二次推出小衛星拼車發射(繼6月13日之後)第二次實現「一箭五飛五回收」SpaceX第58次成功回收火箭現已總計發射
  • SpaceX又完成一次重要發射!將第三代GPS衛星送上太空
    今天凌晨,北京時間2020年7月1日4:10,SpaceX用一枚全新的獵鷹9號火箭完成一次重要發射任務,將美國第三代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III的第三顆組網衛星SV03成功部署到中地球軌道。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發射八分多鐘後,獵鷹9號第一級平穩回落到海上無人回收船上,這是SpaceX第一次在執行美國國家安全發射任務中進行火箭回收。GPS可以說是美國的大國重器,軍用為主,民用為輔,原本歸屬美國空軍,現劃分至2019年12月剛成立的美國太空軍。
  • 天公不作美,SpaceX再次推遲發射第10批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三,就在發射進入倒計時最後時刻,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宣布因惡劣天氣推遲第十批星鏈衛星發射,但表示將很快確定下次發射時間。資料圖在這次發射中,SpaceX計劃使用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起飛,將57顆星鏈衛星及運營商BlackSky Global的兩顆地球觀測衛星送入軌道。如果發射成功,SpaceX的入軌衛星數量將達到595顆。
  • SpaceX再次成功發射並回收七手火箭!將7噸衛星送上太空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4日1:30,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一枚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將美國天狼星XM公司重達7噸的SXM-7衛星送上太空。這枚獵鷹9號編號B1051,之前曾執行過六次發射任務——2019年3月載人龍飛船首次無人試飛;2019年6月發射3顆加拿大遙感衛星;2020年1月發射第4批星鏈衛星;2020年4月發射第7批星鏈衛星;2020年8月發射第10批星鏈衛星;2020年10月發射第14批星鏈衛星。這一次是B1051第七次升空,漆黑的外表寫滿了滄桑。
  • 美軍測試SpaceX「星鏈」系統 未來或有數萬顆衛星支持作戰
    自從2015年「星鏈」計劃啟動,經過前期的準備,在2018年2月份,兩顆原型測試衛星進入太空,為全球組網邁出第一步;2019年5月24日,憑藉SpaceX公司設計的「獵鷹」9將第一批60顆衛星發射升空,這批衛星將部署到550公裡的軌道上,用於進一步驗證「星鏈」計劃;2019年11月11日,SpaceX公司再次利用「獵鷹」9火箭將第二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使「星鏈」星座計劃的工程化應用大大向前邁進一步
  • SpaceX公司完成今年衛星發射收官之作
    由於此次發射衛星任務是美國偵查局方面有保密要求,所以這次發射直播過程沒有二級火箭畫面,Space X公司只展示了一級火箭回收的全部過程。此次Space X公司成功為美國國家偵察局發射了一顆新的且神秘間諜衛星,從發射到衛星入軌有的直播沒有被允許播放出來,這顆被稱為 「大猩猩」的神秘衛星載荷於周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升空,原計劃提前兩天前發射但是因技術故障推遲兩天後進行的。
  • 代號「星鏈-9」十發又是57顆衛星
    發射原定6月23日進行,後因天氣和技術等原因而幾度推遲。除天氣因素外,太空探索公司一直未公布導致本次發射長時間推遲的問題的具體性質。這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8次「星鏈」組網發射任務。自去年5月組網發射啟動以來,該公司迄今已通過10次發射將595顆「星鏈」組網衛星送入軌道。
  • 美「六手」一級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星鏈」衛星
    新華社華盛頓8月18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18日順利完成「星鏈」計劃第11次發射任務,用一枚「六手」第一級的「獵鷹9」運載火箭將61顆衛星送入太空。  這61顆衛星包括58顆「星鏈」衛星和3顆美國私營地球影像公司普蘭尼特的高解析度地球觀測衛星。
  • SpaceX星鏈到底是不是賠本生意
    2019年5月以來推出的星鏈計劃是它王牌業務之一,短短1年左右時間已有近900顆衛星進入太空。相對有限的航天發射市場,星鏈是最有希望為SpaceX帶來巨額利潤的業務。1.星鏈到底是什麼?星鏈的本質是個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覆蓋的高速衛星網際網路星座,為用戶提供上網和通信為主的數據服務。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可謂佔據很有前景的賽道。
  • SpaceX成功發射第16批星鏈衛星 獵鷹9號火箭實現七飛七回收
    SpaceX成功發射第16批星鏈衛星 獵鷹9號火箭實現七飛七回收 站長之家(ChinaZ.com)11月26日 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晚上,SpaceX
  • SpaceX首次動用七手火箭、二手整流罩用於發射客戶任務
    編號為B1051.7的獵鷹9號高復用火箭,為了順利實現「一箭七飛七回收」追平新紀錄,發射團隊在12月7日進行了靜態點火測試,一切安好。 今天發射原定48小時前首次嘗試,但由於地面系統檢測而推遲。
  • 衛星網際網路解讀—馬斯克的星鏈與中國航天
    關於馬斯克和SpaceX的新聞,我們總能隔三差五地在網上看到,大部分都是關於火箭回收、衛星發射以及移民火星。2015年,馬斯克在西雅圖公布了一個比在火星上種植蔬菜還要瘋狂的計劃,Starlink——星鏈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建設由數以萬計的星鏈人造衛星組成的網絡,使所有衛星連成一個「星座」,為全世界每個角落提供可靠的網際網路連接。
  • SpaceX復用火箭再破紀錄,首度創下「一箭六飛六回收」
    第四次復用整流罩:6月13日發射第8批1.0版星鏈任務。 第五次復用整流罩:8月18日發射第10批1.0版星鏈任務。 儘管這五次復用整流罩,多數都不是利用網捕船空中網捕回收的,而是受控濺落後海上打撈的,但經過檢查、翻新後,完好無損地再次投入到循環再利用中。
  • SpaceX發第6批60顆衛星,一箭五飛火箭「有去無回」
    美國東部時間3月18日8時16分,SpaceX第6批60顆「星鏈」衛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搭乘獵鷹9號火箭升空,一級火箭首次實現一箭五飛,但回收又失敗了。SpaceX總裁兼營運長Gwynne Shotwell去年底確認,從今年開始,每隔2-3周SpaceX就會發射60顆衛星。到2020年底,SpaceX計劃完成24次衛星發射。執行本次任務的獵鷹9號一子級,曾分別於2018年7月、2018年10月、2019年2月和2019年11月成功執行任務並回收。整流罩曾參與過去年5月首批「星鏈」衛星的發射任務。
  • 一箭八飛八回收,特殊日SpaceX再破復用火箭新紀錄
    成功演繹一箭八飛八回收;②雙船嘗試網捕整流罩未能如願以償因為運輸者一號任務推遲,使得本月中旬發射輪空,於是SpaceX及時調整自家發射任務,前置這次任務部署第16批1.0版星鏈衛星,從今年第三發前移至第二發,及時補位。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第一,這是本月連續第三次發射,距離上一次發射也僅有6天時間。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獵鷹9火箭已經將180顆星鏈衛星送上了太空。第二,這次發射使用的獵鷹9是一枚「三手」火箭,並且在此次發射任務完成後,又一次被成功回收。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SpaceX向極地軌道發射10顆星鏈衛星
    來源:TechWeb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經批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本月晚些時候向極地軌道發射10顆星鏈衛星。據悉,SpaceX是在今年1月4日(距離發射日期僅10天)請求許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