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韜武略,智勇雙全通商是用來稱謂那些有謀略的名將,縱觀中國古代史,能配的上這個稱呼的實則並不多,而郭子儀恰巧是其中一位。郭子儀在歷史上的定位是唐中興名將,他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政治家,軍事家。出生與刺史家庭的他到底有什麼功績,能夠讓他在史上享有如此盛名?且讓我們看一下他的豐功偉績吧。
耀眼的官路旅途
出生與此時名門世家的郭子儀本身水平並不低,並非依靠家族萌陰來獲得仕途。早在他年少之際,就高中武舉以此從軍,慢慢的積累軍功到達九原太守。此後更是在平定安史之亂和河中之亂中力挽狂瀾,加官進爵,進封為汾陽郡王。按照常理來說,正常大將到達這種水平已經是當世之名將了,而郭子儀的高光時刻還遠不在此,他單騎退回紇的事跡將永遠為後人流傳。
《唐書》武舉自武后而始
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節點,盛唐也從此不再是盛唐。當時安祿山,史思明憑藉軍事力量,迫使唐明李隆基外出逃難,甚至於馬嵬坡下必須結束楊貴妃的生命,才能換來禁軍的效忠。當時的郭子儀部正是其中勤王的部隊之一,當得知君上有難,在守孝期間的郭子儀便帶兵出徵勤王。安史之亂雖然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社會動蕩,然而安祿山,史思明本身的軍事指揮才能的確一般,無法與郭子儀等人匹敵,郭子儀多次採用軍事戰略使得史思明部隊難以為繼,此後郭子儀更是擁護太子李亨為帝,維護了唐王朝的穩定。
單騎說退回紇美名傳
當人們談論到郭子儀時,他曾單騎說退回紇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話題。此後單騎退兵這個詞,也成為將軍們的畢生所求。在涇陽之地,原來作為盟友的回紇進犯唐朝。在回紇的情報中,此時的中興名將郭子儀已經過世,由於被虛假信息欺騙,回紇背棄盟約開始向唐朝進攻。而郭子儀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率軍祭擊敗了回紇,並殺掉了他們的將領,此後更是單騎到回紇部隊交往,勸回紇退兵,此後回紇也的確退兵回去。
總結
除了文治武功外,郭子儀的明哲保身同樣令人佩服。在擁有了如此多的戰功之外,他並沒有因此居功自傲,反而更加的謹小慎微,也因此更為皇帝皇帝所尊重。在郭子儀離世後,被賜諡號忠武,並且皇帝專門命令廢朝五日,帶領群臣去悼念郭子儀。在中國歷來皇帝多和名將不和的封建社會,郭子儀可以說得到歷代皇帝的尊重,這是其他名將們所不能及的成就。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