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
作為一個出色的音樂人、詞曲創作者、製作人、導演、脫口秀節目主持人,高曉松的頭銜和成為數不勝數,不可置否的是,沒有人會否定高曉松的才華和優秀,他是一個全能的藝術家。
他的作品總是會輕而易舉的打動別人的內心,會輕易的戰勝每個聆聽者的心理防線,去觸碰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用優美的文字將那些感受一點點的釋放出來,打動每一個人。
高曉松是這個世界大家公認的奇才,他出類拔萃的才華不斷的刷新著人們對於優秀的認知。可是大多數人對於高曉松的記憶更多的還是停留在他是一個優秀的音樂人,一個極富才華的製作人,一個才華橫溢的胖胖的中年大叔。
鮮少有人知道,在高曉松的家中,他恰恰是最沒有名氣的那一個,高曉松的每一個親人皆是出身名門望族,為祖國的各個事業在源源不斷的輸出著各種優秀而頂尖的人才。
清華大學裡的"教授們"
清華大學是國人心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大學,是每個孩子年少時都期待的大學,它為足骨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頂尖人才,而能夠在清華大學上學便已經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情,可是在高曉松的家中,他的父親、母親、舅舅皆是清華大學裡享有盛名的教授。
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出生於德國柏林,自小所接受便是良好而優渥的西方教育,1948年開始在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學習,也是在這個時候張克群徹底開啟了自己對於知識的求學之路,並且一路無法自拔。
在1961年,張克群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建築學系,更是因為自身出眾的能力被我國的"建築學界奇才"梁思成教授收為弟子,傳授自己的所學。在校期間張克群的成績優異,把那個群十分的吃苦耐勞,是梁思成頗為得意的弟子。畢業之後的張克群一直從事著建築事業,是我國的一級建築師,更是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
高曉松的父親高立人同樣也是一位優秀卓絕的人才,在攝影專業有著自己的追求和信仰,曾經更擔任過中國攝影學會國際影展主席、中國攝影學會理事等多個職位,是攝影界的"泰鬥"人物。毫無意外的是,高立人曾經也擔任過清華大學的教授一職。
不僅僅高曉松的父母,高曉松的舅舅張克潛至今仍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自小出生在北京的張克潛便對於科學和文學十分的感興趣,對於這方面的研究也是伴隨著年紀的增長愈發深入,在跟隨家長們的步伐和期許順利考入了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後張克潛便徹底開發了自己對於科研的追求。
1953年畢業後張克潛從助教、講師、主任一步步成為了如今的清華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其學術成就可見一斑。
強大如外公、外舅公
高校的父輩皆是與清華大學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而高曉松的外公和外舅公同樣也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張維作為高曉松的外公,他不僅僅是簡單的學者,更是深圳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1913年出生的張維在年僅20歲時便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獲得了工學士學位,而這也只是張維求學生涯中最開始、最基礎的一步。
隨後的幾年裡,張維又前往英國留學,在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繼續進修獲得了工學碩士學位,隨後又在1944年在德國進修了工學博士學位,畢業於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這些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學都有了張維求學的印記。
學成歸國後的張維陸續被清華大學聘請為教授講述力學課程,在1957年成為了清華大學副校長,這位才華橫溢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才是祖國不可缺失的瑰寶。
高曉松的外舅公施今墨並沒有從事學術研究,反而是鑽研於醫術,成為了當時的"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施今墨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醫者,更是一個十分有魄力的革命家,在1906年施今墨便參與了同盟會,並且成為了其中的骨幹成員。
在醫術方面,施今墨是我國中醫臨床的專家,憑藉著一身精湛的醫術救活了無數條鮮活的生命,也培養出了很多優秀、醫術卓越的"醫學大能",為祖國的醫學事業發展做出了極其突出、卓越的貢獻。
名門望族的外婆
縱觀高曉松的家譜,可謂是真正的名人輩出,其中的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國家的"瑰寶級"人物,但是對比而言,高曉松的外婆陸士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名門望族"。
1911在蘇州知府衙門的內宅獅子林裡,一個嬰兒的啼哭聲劃破了寂靜的空氣,一個嶄新的生命降臨到了這個世界,其父母給她起名為陸秀珍,也就是陸士嘉。因為家中條件優越,生活優渥,自小陸士嘉便接受了十分良好的教育,在上小學時便與錢學森、張維做同學,在自己18歲時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的物理系,成為了物理系中唯一的女生。
隨後幾年的陸士嘉在校期間十分努力的學習,並且成績斐然,常年霸榜第一名。在求學的路上,陸士嘉從未停止過自己的步伐,她擁有十分伶俐聰慧的頭腦,還具備敢打敢拼的心理素質,很快便在專業領域成為了一名領導者。
1941年,同樣在德國留學的陸士嘉遇到了張維,兩個人自小便認識的情誼更是迅速升溫,兩人順利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學成歸國後的陸士嘉擔任過清華大學航空系教授,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備人之一,她對於流體力學的研究成果卓越,更是世界流體力學教授普朗特的唯一一個亞裔女博士。
陸士嘉的成就和功績在歷史的記錄中散發著光芒,她是祖國的瑰寶,是國家教育事業的"實幹家",更是優秀的黨員。
原以為高曉松便已經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原來高曉松的家族才是真正的"臥虎藏龍",想來高曉松能夠成長為一個如此優秀的藝術家,跟優秀的家庭教育和薰陶有著重要聯繫。
文/史海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