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郗氏看過來:東晉的四大名門望族之一郗家

2021-03-02 神山之巔

「舊時王謝堂前燕,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個著名的詩句就是中國歷史上門閥制度最盛之時東晉,王、謝兩家是最有名的名門貴族,過去普通百姓家是沒有能力擁有王、謝兩家的東西的。而東晉時大政治家軍事家郗鑑的郗氏家族與王、謝、庾同屬當時四大名門望族。

一,王羲之、王獻之都通婚郗家為其女婿

郗鑑曾駐守徐州,合肥等地擁有雄厚的軍事實力,被稱為東晉國柱,其死後東晉皇帝給以國喪待遇。郗籤當年為自己女兒到王家選婿王羲之留下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郗鑑同丞相王導(也就是另一名門望族王家)同朝稱丞門當戶對,聽說王家子弟很多,而且各個英俊瀟灑、才華橫溢。郗鑑就把想法告訴了王導,王導說那你就到我家挑吧,你挑中誰就是誰。郗鑑就命管家,帶上禮物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都聽說是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的打扮了才出來相見。看來看去,一數發現少了一人。王府的管家就帶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看見靠東牆的床上躺著一個袒腹仰臥的年輕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於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少爺們有二十多個,聽說郗太尉要招女婿都爭先恐後要當郗家女婿,只有一個公子在床上袒腹仰臥若無其事的」。郗鑑說:「我這就是我要的賢婿啊,快帶我去看。」郗鑑來到王府,見這個年輕人豁達文雅、才貌雙全,當場就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此後「東床快婿」一說成為「女婿」別稱就來源於此。也就是「東床令袒」的歷史典故。

王獻之是王羲之與郗夫人最小的七兒子,也是繼承了其書法精髓歷史上並稱「書聖二王」。 而王獻之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其表姐郗道茂,也就是其二舅郗曇的女兒,郗鑑二兒子的女兒。正因為郗曇是王羲之的小舅子,王獻之的老丈人,有一說著名的《蘭亭序》是郗曇的殉葬品,後被盜墓弄出,不知怎樣後來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上死後陪葬至今真本尚未現身,如日後唐皇室墓中發現將是無價之寶。多年前,本公眾號的主人曾作為中央臺唯一專門坐飛機去上海博物館採訪,中國建國以來花最大價錢的書法文物回購《淳化閣帖》,當時此物在美國一獨居老人手中收藏,由於其無後其過世後有可能落入美國博物館再回歸就難上加難,當時國家拿出上千萬 搶救性回購。這還是宋代也還是早仿不是真本。如蘭亭序的真本手跡出現價值要高於此。北京故宮現收藏有蘭亭序較早年代仿本。

 

話說回來,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有名是因後來唐太宗李世民推崇過。事實上郗家的書法也是東晉書法四家之一。王羲之的夫人郗xuan 就是女中筆仙,電影《筆中緣》就是以她和王羲之為原型。而郗鑑的大兒子郗愔書法尤為更佳。曾有王羲之早年書法不及其說。歷史書法文獻也有對郗家書法肯定的記載和地位評價。

此圖為郗鑑大兒子郗愔書法《至慶貼》

(二) 郗、王、謝 三名門望族之間的通婚

東晉是門閥制度中國歷史上最盛時期,也就是社會階層流動性最差的時期。當時通婚講究嚴格的門當戶對,郗家與琅琊王氏通婚足以說明其當時名門望族地位。百度搜索還可以看到好多歷史學研究生的論文直接以東晉郗家為研究對象研究東晉的社會制度。本公眾號的主人公是在東南亞讀的新聞傳播學博士,曾兩度到臺灣世新大學和輔仁大學發表論文演講。一到臺北桃園機場就被臺灣書法家楠溪先生開車接到陽明山的一所別墅借住半月。陽明山有蔣介石,張學良,林語堂,還有山西老鄉閻錫山的窯洞,但普通老百姓很少能在上面有房子的。房子的主人姓謝,他也和書法家楠溪先生講書聖王羲之家與謝家歷史上聯姻,而楠溪先生也從筆者這兒聽到王羲之家與郗家聯姻。他不解,說實話當時自己也不解一直是縈繞心頭未解的問題。直至今天查閱資料才明白。郗家與王家通婚是與二王,王羲之王獻之。而王羲之與郗夫人七個兒子中的老二兒子與謝家通婚。女兒外嫁所生外孫女也嫁到謝家並生下著名詩人謝靈運。也就世說謝靈運是王郗二人的重外孫。資料顯示郗家與謝家子弟也有直接通婚。總之可以看出東晉郗家與王謝同屬名門望族是不爭的事實。

郗鑑代表的東晉郗家是歷史郗氏家族最鼎盛時期。郗鑑的祝父郗濾就漢朝末年御史,在曹操時代也是其左膀有臂之一奠定了郗家日後崛起的基礎。郗鑑的孫子郗超也就是是郗愔的兒子也曾是朝廷重丞風雲人物。但其死後逐漸衰落。直到後來南北朝,郗徽稱為梁朝的開國皇后。直到唐朝有一節度使郗仁美。

郗家族氏的千崖刀郗氏是明清時期派到西南雲南一帶駐軍。前兩世都姓郗(南京漢人過去),但後有戰功,第三世皇帝賜姓刀,後世族譜顯示刀氏和郗氏在一個族譜記載下來。所以包括舞蹈家刀美蘭等姓刀的都有可能是郗氏後人尚未考證。另這些人可能有寮國緬甸泰國一帶。因其別姓(帕.)被當地少數民族同化也與一些泰國政要姓相近,這只是一個大膽想像還有待考證。


神山之巔:不一樣視角的海外新聞公眾號,新聞博士眼選新聞;每天相伴,精彩每天!公眾號兩月突破五萬閱讀人次!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江西四大名門望族之首——陳氏
    說起百家姓很多人第一反應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可是你知道咱們大江西的四大名門望族姓氏嗎?下面一起來領略【陳 氏 chen shi 】九江市德安縣義門村陳姓一族,歷經332年、15代不分家、高峰時期人數多達3900多口。
  • 東晉第一望族琅琊王氏:王羲之、王導、王敦,你最欣賞哪個?
    劉禹錫曾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裡面的王便是指的琅琊王氏。琅琊王氏一族在東晉可以說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王導輔佐東晉建立後,出任宰相,在中樞執政。郗公云:" 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意思是說郗太傅(郗鑑)在京口時,派門生給王丞相送信,想在他們家找一個女婿。
  • 【裕熙】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有你的祖輩嗎?
    琅琊(今山東臨沂)王氏為秦代名將王離之後,中國古代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的士族。與陳郡謝氏並稱「王謝」。琅琊王氏在衣冠南渡時為東晉政權的穩固居功至偉,被稱為「第一望族」,相傳司馬睿一度欲與之平分天下,朝中官員一度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所謂「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為皇后,必以王為宰相」。琅琊王氏在漢唐間擔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兩朝而重複者外,實際有宰相共九十二人。
  • 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鄭氏在列哦!鄭家人頂起!
    琅琊(今山東臨沂)王氏為秦代名將王離之後,中國古代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的士族。與陳郡謝氏並稱「王謝」。琅琊王氏在衣冠南渡時為東晉政權的穩固居功至偉,被稱為「第一望族」,相傳司馬睿一度欲與之平分天下,朝中官員一度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所謂「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為皇后,必以王為宰相」。琅琊王氏在漢唐間擔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兩朝而重複者外,實際有宰相共九十二人。
  • 今日讀:王羲之《十七帖》之郗司馬帖
    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以相當於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郗司馬帖》全文《郗司馬帖》是《十七帖》叢帖的第一通尺牘,3行,26字。全文為: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即日得足下書,為慰。
  • 對話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不要把「應試」和「素質」對立起來
    衡水中學供圖 10月15日下午4點,河北崇禮,近600名校長參與的中國教育報校長大會上,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的演講時間到了。 只見聽眾們迅速從分會場趕過來,一時間座無虛席,沒搶到座位的聽眾站在兩側。
  • 舊時王謝燕,飛入尋常家——從《謝珫墓誌》看東晉謝氏家族的沒落
    至肥水之戰後,謝安(謝珫從叔)因功由「建昌縣公」改封「廬陵郡公」、謝玄(謝珫親叔)由「東興縣侯」改封「康樂縣開國公」,陳郡謝氏威望與勢力均達極致,成為與琅琊王氏並稱的一流望族。《謝珫墓誌》最後一段記載:「大宋革命,諸國並皆削除,惟從祖太傅文靖公安廬陵公降為柴桑侯,玄復苻堅之難,功封康樂縣開國公,餘諸侯爵南康、建昌、豫寧並皆除國。」
  • 京城四大名媛之一李曉玲真實背景被扒,果然是名門望族
    名媛是一個源自古代、在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流行的一個稱謂,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門、有才有貌、又經常出入時尚社交場的美女。此外,她們多對社會有所貢獻,並熱衷慈善。眾所周知,知名藝術家李曉玲與葉劍英的孫女葉明子、萬裡的孫女萬寶寶和談雪晶並封為京城四大名媛。這四大名媛一個個都身世顯赫。近日,一直低調、神秘的京城四大名媛之一李曉玲的真實身世遭曝光。
  • 十大姓氏望族
    李氏成為隴西郡的名門望族是由李崇祖孫三代人創基的: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李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李廣孫李陵戰敗被俘降於匈奴,使隴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隴西李氏已經是權傾朝野的望族。隴西李氏李淵滅隋,建立唐朝,奉李姓為國姓。
  • 嘉興歷史上的名門望族
    所以早在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的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民族學家和教育學家潘光旦先生就對嘉興一地的名門望族做了調查研究,寫出了名著《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書中通過對嘉興望族血系分圖、血緣網絡圖、世澤流衍圖的製作,統計出每個血系的世澤流衍到8.3世,嘉興的望族平均大約能維持200餘年,認為世家大族興廢盛衰的關鍵在於遺傳、教育這些祖宗的力量以及移徙、婚姻、夭壽的狀況。
  • 古代江西的十大名門望族
    現在就江西境內的十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江州陳氏:江州陳氏即義門陳氏,是發源於江西德安縣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公元731年,義門先祖定居廬山之麓,公元832年,始祖陳旺因官置產到德安,開啟了家族興旺的大幕。從731年起,這個家族延續了332年不分家的歷史,合居一處的家人達到3900多人,和諧相處,井井有條。
  • 高密城傳承千年的名門望族!瞅瞅有嫩不?
    高密單氏不知所出,唐宋時為高密望族,高密是單氏的發祥地之一,今浙江金華一帶的單氏便是唐朝時從高密遷去的。  高密康氏不見史書記載,據近年西安出土的康文通墓誌載,康文通,字懿,青州高密人。祖父仕隋為上柱國,父仕唐為散大夫,當為隋唐時期高密望族。
  • 廣州十大名門姓氏,快看看你是否望族之後
    從古自今廣州都是一個名人輩出的地方,由於全國各地的有才之士都紛紛湧向廣州發展,因此不同姓氏的名人就多不勝數,而且有些姓氏由於家族底蘊深厚至今從未衰落,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廣州的十大名門望族姓氏。陳氏:陳這姓氏在全國來說都可謂是第一大,而它在廣州更是十大姓氏之首,其代表人物就有東晉建國大將軍陳元德,而在市中心更有一座全廣州最大氣的祠堂—陳家祠。
  • 茶陵譚氏、馬家河羅氏、百井袁氏...株洲有這些名門望族
    名門望族是指歷史悠久而聲望很高人才輩出的家族,株洲也有一些家族能稱得上為名門望族,如茶陵的譚氏、株洲馬家河羅氏、攸縣梅城龍氏、茶陵東山陳氏、株洲百井袁氏、株洲姚家壩遊氏等等。株洲古桑洲羅氏公元1388年,羅政齋舉家從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來到湘潭境內的馬家河,看中了這個緊靠湘江邊叫鷓鴣坪的地方,於是安下家。羅政齋便是馬家河羅氏始祖,後族人為其立祠,號明德堂,又稱湘潭馬家河鼓磉洲(古桑洲)羅氏。馬家河羅氏中出過著名湘中首富羅瑤,家有農田近萬畝。修建湘潭縣城時,一半的經費由他捐贈,故有「羅半城」之稱。
  • 山東10大名門姓氏表!原來你竟是名門望族之後,失敬失敬!
    有時候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走路偶有霸王之氣虎虎生風沒錯,你就是名門望族之後!
  • 汝南多名門,汝南的二十三大名門望族詳解
    汝南位於河南中南部,地處淮河上遊的丘陵平原地區,在古代發育較早,且離統治中心較近,先後繁育出多達二十三個名門望族。現在就汝南的二十三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汝南袁氏:媯滿後裔諸公,字伯媛。伯媛的孫子濤塗,以祖宗字媛命氏。春秋時,媛氏世襲陳國上卿。當時媛、轅通用,故媛濤塗又寫作轅濤塗。至西漢初,轅氏後裔政將轅字的車旁去掉,以袁為氏。
  • 東晉四大家族:王庾桓謝才是執權柄之手,皇帝不過是表面而治罷了
    曹家本身就算門閥士族,遑論孫氏。就算是那織席販履的劉備,也可算是堂堂高門。西晉脫胎於曹魏,而司馬氏得國不正,也是靠著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才勉力維持。到了東晉,堂堂的皇帝不過是幾個世家大族中被推到前方的代言人罷了。
  • 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名門貴族,創造了半個中國書法史!
    在遙遠的東晉活躍著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名門貴族,他們便是以「書聖」王羲之為代表的頂級門閥士族。王家近三百年間書藝傳承不斷,人才輩出,極盡文採風流,成一蔚然壯觀的文化景象。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 攸縣名門望族——梅城龍氏
    ————品牌推廣————名門望族是指歷史悠久而聲望很高人才輩出的家族,株洲也有一些家族能稱得上為名門望族,如茶陵的譚氏、株洲馬家河羅氏、攸縣梅城龍氏、茶陵東山陳氏、株洲百井袁氏、株洲姚家壩遊氏等等。公元1388年,羅政齋舉家從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來到湘潭境內的馬家河,看中了這個緊靠湘江邊叫鷓鴣坪的地方,於是安下家。羅政齋便是馬家河羅氏始祖,後族人為其立祠,號明德堂,又稱湘潭馬家河鼓磉洲(古桑洲)羅氏。馬家河羅氏中出過著名湘中首富羅瑤,家有農田近萬畝。修建湘潭縣城時,一半的經費由他捐贈,故有「羅半城」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