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傳播能力被嚴重低估:安全距離不是6英尺而是8米!

2020-12-16 騰訊網

重磅!

美國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

新冠病毒的傳染威力被嚴重低估了

危險不只是6英尺

是26英尺(8米)

美國目前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 規定人們公共場合下要保持6英尺(及1.8米)的距離。

然而近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適當的條件下,噴嚏、咳嗽和呼氣產生的液滴可以在空氣中停留並蔓延超過26英尺,即8米遠。!

據稱 ,這也是為什麼上周五美國CDC終於正式建議美國人除了保持社交距離之外, 在公共場合要戴口罩。

這個研究報告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副教授,專門研究流體力學的Lydia Bourouiba。

Lydia Bourouiba稱:

「目前規定的3到6英尺的社交距離

根本難以行成與新冠病毒間的保護牆!

以下這個圖片是從研究報告發布的一個視頻中截取的。研究人員從不同角度拍攝了噴出的液滴的走向,看不見的液滴霧氣可以流動26英尺開外。

點擊播放 GIF 1.3M

1

病毒如何傳播

Lydia Bourouiba闡釋說,液霧和液滴的運動距離有很多種,比如發作人的生理、環境、周圍空氣的溼度和溫度等。打噴嚏時傳播的距離可達26英尺,咳嗽時傳播的距離可達16到19英尺。

那麼液滴數量呢?根據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 的一份報告,當有人咳嗽時,他們可以噴射多達3000滴病毒液體,而噴嚏可以產生40000個!

比髮絲還細小的病毒水滴

Bourouiba的報告中還稱, COVID-19在全球的迅速傳播表明,人們對新冠病毒患者排出的液滴的細微程度和傳播廣度判斷不足,導致其傳播加劇。

這些液滴非常小,」Bourouiba說,「人的頭髮有60到120微米厚,這液滴比頭髮細多了,尺寸和微米一樣小,幾乎是看不見的。。

她解釋說,舊的指導方針假設飛沫是兩種類型中的一種,小的或大的,當一個人呼氣、咳嗽或打噴嚏時,會產生短程半彈道軌跡。

噴嚏和咳嗽是由一團攜帶周圍空氣的雲團構成的,雲團內部傳輸著各種大小的水滴。這種被周圍空氣夾住的浮雲可以提供水滴的水分和熱量,防止其在外部蒸發。在氣體雲中,「一滴液滴的壽命可以大大延長,從幾秒鐘延長到幾分鐘,最多可達1000倍。」。

含有病毒的液滴可進入空氣循環系統

Bourouiba說,雲團中的病原體可能會觸及建築物內的空氣循環系統。有研究人員曾在通風口取樣,病毒檢測呈陽性。另一項JAMA網絡的研究發現,攜帶病毒的小液滴可以隨氣流移動後沉積在通風口等設備上。

新鮮空氣有助於清除冠狀病毒飛沫

研究稱,這些發現更說明了照顧COVID-19患者的醫護人員或家人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空氣流通來驅散病毒雲霧,霧滴就可能在醫院和家庭中逗留。所以最好的防禦措施是在戶外進行一些操作, 或打開窗戶通風,驅散病毒雲霧。

2

CDC建議的自製口罩管用嗎?

疾控中心現在建議,美國人在公共場合,如雜貨店和藥店,尤其是在社區傳播率高的地區,要保持至少6英尺的距離是很困難的,要戴上口罩。

當被問及疾控中心建議公眾佩戴口罩或其他簡易設備時,Bourouiba給出的答覆是:

「如果生病的人戴自製口罩或者普通手術口罩,他們呼氣或咳嗽打噴嚏,病菌都會從口罩的側面飛出來,因為這種口罩不是完全密封的。

而對於沒有病的人來說,這樣的口罩無疑也難以避免獲取細菌, 但好處是減少了細菌的接觸面。 」

過敏季來臨,更需格外小心!

Bourouiba還特別提醒注意, 過敏季節會加速新的感染。因為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因對花粉等過敏增加了打噴嚏和咳嗽的機率。

3

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上究竟存活多久?

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冠狀病毒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能存活數小時甚至數天,

病毒的腐爛率也很重要,因為儘管病毒可能在表面停留數天,但隨著病毒的死亡,人們感染的可能性較小。

冠狀病毒可以在不鏽鋼物體上存活2-3天。鋼體通常用於公共運輸和許多其他公共場所,如衛生間、水龍頭和手動紙巾把手

塑料

冠狀病毒可以在塑料物體上存活2-3天。這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許多共享物品是由塑料製成的,而且可能沒有經過完全消毒。外賣食品的容器、電燈開關、手機殼、電梯按鈕等一般都是塑料製品。

紙板

冠狀病毒可以在紙板上持續長達24小時。所以接收快遞、外賣飯盒都需要小心

玻璃

《醫院感染期刊》(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今年1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顯示,一種病毒在玻璃上的存活時間可能長達4天!,這取決於位置和溫度。這份報告描繪了SARS-CoV病毒的持續性,它與目前引起COVID-19的病毒相似。手機屏幕、鏡子和玻璃門等物品可能支持病毒。

冠狀病毒在銅上只能持續約4小時左右。銅離子可被用作消毒劑,反病毒。這就是為什麼舊的門把手是黃銅的原因之一。」醫院還增加了患者環境中對銅的使用。

總結下來的圖表:

白宮已經莊嚴警告:

未來2周是美國的最關鍵期!

會有更多人因新冠感染或死亡

大家儘量不要去超市、藥店等地!

但是顯然,

很多人還是免不了

要外出購買蔬菜牛奶等必需品。

那麼出門購物或接收快遞後,

對物體表面的殺菌清潔是很必要的!

看看CNN的主播醫生

如何清理超市買回來的食品包裝表面:

關鍵要素主要是三個:

戴手套

給桌面分幹、髒兩區

取掉手套的過程注意不要伸到裡層去,取掉手套後要洗手!

以上內容綜合整理自: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Stanford University;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的傳染危險不只是6英尺而是26英尺(8米)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在全球大爆發,截至發稿時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近233萬宗,累計死亡人數破16萬,歐美形勢最為嚴重
  • 研究表明新冠氣溶膠可包含仍存活的病毒 傳播距離遠超6英尺安全距離
    一項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氣溶膠包括可以感染和在細胞中繁殖的活病毒,它證明病原體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傳播,且傳播的距離比建議的6英尺(1.8米)社交距離遠得多。200多名科學家幾周前敦促世界衛生組織(WHO)承認COVID-19的氣溶膠傳播。該組織後來承認了這點,但堅持認為,飛沫傳播是COVID-19傳播的主要途徑。
  • 2米不夠?新研究否定「6英尺」社交距離:新冠病毒很容易傳播到5米外
    新研究否定「6英尺」社交距離:新冠病毒很容易傳播到5米外  黃琨 • 2020-05-20 18:40:36 來源:前瞻網
  • 新冠氣溶膠可包含仍存活的病毒 傳播距離遠超6英尺
    新冠氣溶膠可包含仍存活的病毒 傳播距離遠超6英尺2020-08-13 11:56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空氣中的COVID-19傳播是通過感染者在咳嗽、打噴嚏、大喊大叫,甚至只是正常說話時排出的微小飛沫和氣溶膠發生的。 一項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氣溶膠包括可以感染和在細胞中繁殖的活病毒,它證明病原體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傳播,且傳播的距離比建議的6英尺(1.8米)社交距離遠得多。  200多名科學家幾周前敦促世界衛生組織(WHO)承認COVID-19的氣溶膠傳播。
  •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微粒傳播 建議人們保持6英尺安全距離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微粒傳播外媒稱,新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空氣中的微粒傳播,在房間中四處漂移,感染人們。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2日報導稱,新冠病毒能否通過空氣傳播一直是緊張辯論的話題。人們現在知道,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噴出其他人可能會吸入的唾液以及黏液時,人們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 疫情下戶外運動6英尺是安全距離?研究表明並非如此
    如何安全的在戶外運動是人們最想了解的內容。 由於「新冠」病毒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此前,英國衛生部曾推出一項衛生建議,建議在戶外的人之間應該保持6英尺(約1.83米)的距離。這一建議是否真的安全呢? 近日,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衛生工程師馬克·霍爾內分析了這一措施原理。
  • 美疾控中心更新指南: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傳播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5日報導,美疾控中心當天更新了關於新冠病毒的指南,表示這種病毒「有時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感染距離超過6英尺(約1.8米)外的人。美疾控中心網站:新冠病毒有時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美疾控中心表示,基於目前的科學,人們與新冠患者接觸的時間越長、距離越近,就越有可能被感染。一些已經發表的報告顯示,在「有限的、不常見的情況」下,人們能夠被6英尺外的新冠患者感染,或者在新冠患者離開不久的區域內被感染。
  • 研究發現飛沫最遠可傳6米,是美疾控推薦社交距離的3倍多
    9月10日,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期刊《Nano Letter》刊登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在溼冷條件下,飛沫最遠可傳播6米。該研究團隊認為,在溼冷環境中,美國疾控中心(CDC)推薦的保持6英尺(約為1.83米)的社交距離,並不能完全消除所有接觸飛沫的可能。
  • 全球戰「疫」:舊金山灣區6英尺的「間距」生活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舊金山灣區6英尺的「間距」生活中新社舊金山3月21日電 題:全球戰「疫」:舊金山灣區6英尺的「間距」生活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曾經做過水手的美國作家薩繆爾·蘭亨·克萊門給自己取了個馬克·吐溫(
  • 騎自行車和跑步會增加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一項研究引發爭議
    當你路上遇到騎自行車和跑步的人,或許保持警惕,甚至要保持1.5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因為有研究稱,騎行者和跑步者咳嗽或者呼吸噴出的飛沫可以傳的更遠。近日,來自比利時和荷蘭的一個研究小組自我發布了一份未經同行審議的研究報告,報告稱,騎自行車和跑步者在路過他人時應格外小心,並警告他們通過呼吸道傳播的飛沫可能會傳至1.5米以外。
  • 在距離病人13英尺(4米)的空氣中發現冠狀病毒
    文/侃社會百態一項新的研究COVID--19:檢查了醫院病房患者的空氣樣本發現這種病毒可以傳播13英尺(4米)--是目前指南規定的人們應該在公共場合離開的距離的兩倍。它們增加了關於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爭論,科學家們自己也警告說,他們在這個距離上發現的少量病毒並不一定具有傳染性。他們發現,病毒主要集中在病房的地板上,「可能是由於重力和氣流導致大部分病毒飛沫漂浮在地面上。」在電腦滑鼠、垃圾桶、床邊欄杆和門把手等頻繁接觸的表面也發現了較高的含量。「此外,ICU醫護人員鞋底的一半樣本測試呈陽性,」研究小組寫道。
  • 美英調查稱1.8米以上新冠感染率是矮個子兩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8日報導,一項針對2000名美國人和英國人的新調查顯示,身高超過6英尺(約1.82米)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是身高較矮人群的兩倍。調查發現,個子較高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這些發現也表明,新冠病毒還可能通過氣流攜帶的氣溶膠傳播,而不只是通過飛沫傳播,飛沫比氣溶膠大,傳播距離較短。曼徹斯特大學教授伊萬在周一的大學新聞發布會上說:「這項關於身高和感染之間關係的調查結果表明,向下落的飛沫傳播不是病毒唯一的傳播機制,氣溶膠也有可能傳播病毒。」
  • ...英國或升級警報考慮再封鎖 美疾控中心稱「冠狀病毒可在超6英尺...
    全球累計確診逾3144萬例,死亡逾96.8萬例。美國累計確診逾703萬,印度累計逾556萬,巴西超455萬。美國、印度和巴西分別一日新增病例逾3.1萬、7.4萬和1.3萬。美國疾控中心刪除其此前草案,稱「冠狀病毒可在超6英尺距離空氣中傳播」為誤報。媒體稱英國針對新冠疫情的警報級別將從三級提高至四級。英首相據稱正考慮再度封鎖全國6個月。
  • 中距離無可挑剔,組織能力被低估,麥科勒姆還能更進一步嗎?
    中距離無可挑剔,組織能力被低估麥科勒姆本賽季在5~9英尺的近距離投籃範圍命中率達到了40.6%,10~14英尺和15~19英尺這兩個中距投籃範圍內他的命中率高達53.1%和50.3%。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三個區域麥科勒姆85%以上的得分都來自於個人的持球單打,這可謂非常出色。
  • 擔心傳播新冠病毒?美疾控中心發布萬聖節活動指南
    萬聖節就要到了,而美國新冠疫情指標又有抬頭傾向,最近一周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呈上升趨勢。為防止新冠病毒在萬聖節活動中傳播,美國疾控中心發布了萬聖節活動指南,按照安全風險將節日活動分為三個等級,並建議人們採取安全的慶祝方式。
  • 一分鐘了解「6英尺」的社交距離到底有多遠?
    Max Pepper/CNN | CNN Wire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我們與他人保持6英尺的距離,以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但是——我們要如何判斷我們與他人的距離足夠遠呢?
  • 社交安全距離是2米,走路跑步騎車要隔多遠?運動安全距離是多少
    最近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國外疫情依然嚴重,所以目前還不是放鬆的時刻。不過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居家防疫後,在目前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選擇外出活動,雖然大多數人還是戴口罩,不過也有少數人已經開始摘了口罩活動了,尤其是喜歡運動鍛鍊的人。
  • 美記曬園區採訪布置 保持20英尺安全距離
    賽後湖人記者Tania Ganguli曬出園區採訪的一些照片,根據要求記者們和被採訪者要保持20英尺(6米)的距離。小莫裡斯接受採訪時也與女記者保持著明顯的距離。除此之外,根據規定板凳球員的座椅間距為6英尺(1.8米)。
  • 世衛發布新冠傳播方式簡報:封閉場所不排除氣溶膠傳播可能
    央視新聞7月10日消息,當地時間7月9日,世衛組織發布科學簡報,介紹新冠肺炎傳播方式。此外,存在新冠肺炎在一些封閉場所暴發的情況,尤其是感染者在擁擠不堪、通風不良的室內場所中與他人長時間相處時,不能排除氣溶膠傳播的可能。世衛組織需要更多研究來調查這些情況,評估其對新冠肺炎傳播的意義。感染者會在什麼時候傳播病毒?
  • 全球肉製品廠頻發疫情,食品傳播新冠?問題還是在人
    食品傳播新冠病毒?專家: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自新冠疫情成為「全球大流行」以來,肉製品廠集體感染的現象就引起了關注,最早出現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據「今日美國」統計,截至6月6日,已有33個州的216家肉製品廠至少2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