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已經100多年了,但直到今天還有人在守皇陵,那這些守皇陵的人是誰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守皇陵人的生活現狀。
其實守皇陵的人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清朝的時候,政府專門設立了守皇陵衛隊,最高峰時達到了3000多人,只要有人靠近皇陵,圖謀不軌,就會被這些守陵人射殺,保護皇陵的一草一木不被侵犯。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守護皇陵裡的寶物,不讓盜墓賊盜挖。他們的工資也是有當時的清政府專項撥款,收入水平並不低,工作還很輕鬆。清朝守皇陵人也是要經過選拔的,首先必須是八旗子弟,因為當時的清政府認為只有用這些八旗子弟來守皇陵,守衛他們自己的祖宗才會盡心盡力,對漢人是不放心的。其次,必須是有功之人的後代,守皇陵畢竟是個閒差,只有那些有功之人的後代才有資格做這樣輕鬆的工作。所以說守皇陵這樣的工作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成為守陵人的,這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榮耀。
經過時代的變遷,清朝早已不復存在,但這些守皇陵的人卻一代一代延續了下來。他們大多都是清朝的時候守皇陵衛隊的後代,經過演化,已經沒有了當年守陵衛隊的面貌了,而成了陵區百姓,但他們的使命卻沒有忘記,依然有很多人兢兢業業地守衛著他們的祖先。現在,他們也是普通百姓的一員,早就沒有人給他們開工資了,守護皇陵也成了他們的義務,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怠慢,依舊承襲了祖先的遺志,守衛著祖先留下的遺產。其實,他們對國家保護文物也是有相當大的貢獻的,所以文物部門對這些守陵人在經濟方面也是有一定補助的。文物部門的補助畢竟有限,他們主要還是靠陵區周圍的良田過活。
另外,陵區在社會主義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旅遊業,使得一些頭腦靈活的守陵人在陵區做起了生意,如開設餐飲,販賣旅遊紀念品等等。更有一些旅遊公司僱傭這守陵人,成為旅遊公司的導遊,為遊客提供嚮導服務,畢竟這些人從小生活在那裡,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能更好地服務遊客。有了文物部門和旅遊公司的支持,這些守皇陵的人的生活也有了變化,不再單靠種田過活了,而是有了選擇性、多樣性,收入也比原來有所提高,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直到今天,那些皇陵守衛者依然還有一大批人住在清皇陵附近守衛著他們的祖先,他們早已忘記了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這裡就是他們的家,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