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科技融合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14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當前金融科技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需要通過實踐積澱基礎,形成未來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一方面,在金融科技領域,一些比較超前、突破性的應用,需要在基礎理論支撐、產業協同發展以及場景應用開發等方面進一步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從需求導向來看,面對來自業務發展、規則制定、風險防範方面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調整金融科技戰略部署。

  「金融科技彌補了傳統金融的不足,已經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包容性增長的關鍵環節。」在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和北京市朝陽區金融辦聯合主辦的「金融科技與區域金融發展」研討會上,專家們表示,在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之下,我國長期存在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矛盾面臨新的改革契機。金融與科技的融合能夠發揮各自優勢,聚集各方資源,在生產、消費、流通等環節中,提供符合區域特點及需求的場景金融服務,賦能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區域性試點先行

  談及金融科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認為,技術具有共性,但是場景在每個城市和地區千差萬別,地方政府除了招商引資之外,在金融科技產業鏈的生態化發展、創新與安全的把握當中也將發揮更多的作用。當前,我國地方金融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強化了地方政府的金融監管職責,即由地方政府解決地方金融機構的風險問題,這對於地方金融帶來了更高要求,但無論在哪個階段,地方政府都發揮著重要的平臺作用,尤其能夠促進技術與場景的對接。

  中國金融學會金融科技專委會秘書長楊竑認為,生產關係的變革推動社會生產結構調整、國家政策部署以及行業規劃指導,區域性的實踐驗證成為必然。當前採用的主要方式是區域性試點先行,試圖突破一些關鍵瓶頸,包括業務、技術、標準和規則,並引發進一步研究與相關政策的制定。

  從近段時間的實踐來看,疫情發生以來,將科技創新融入政策制定、疫情防控以及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等環節,各地形成了諸多有益探索和實踐。

  以北京為例,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市海澱區提前預判疫情對企業融資方面的負面影響,聯合區內多家企業率先試點建設基於區塊鏈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於2月7日實現該平臺的正式上線。為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朝陽區依託其中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構建了「交易場景+金融」的融資模式,目前,該平臺已入駐金融機構35家,註冊企業7000餘家,完成放貸2100餘筆,金額近70億元。

  據北京市朝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朝陽區加強金融科技產業布局,出臺多舉措加大對金融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動區域金融科技的發展,其中一些金融科技項目在不斷先行先試中發揮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巨大作用。以位於朝陽區的百信銀行為例,人行營管部將百信銀行AI Bank Inside產品納入2020年的第一批應用;今年8月,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第二批11個創新應用正式向用戶提供服務,其中包括百信銀行參與的「基於區塊鏈的企業電子身份認證信息系統(eKYC)」。

  技術實現因需而變

  在楊竑看來,當前金融科技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需要通過實踐積澱基礎,形成未來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一方面,在金融科技領域,一些比較超前、突破性的應用,需要在基礎理論支撐、產業協同發展以及場景應用開發等方面進一步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從需求導向來看,面對來自業務發展、規則制定、風險防範方面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調整金融科技戰略部署。「技術實現必須因需而變,並伴隨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和管理規制協同推進。」楊竑介紹說。

  百信銀行副首席信息官於浩瀚認為,在當前科技發展推動銀行業走向開放的背景下,金融服務日趨「無感化」,銀行的產品能力將體現在智能服務水平上,數據是優化產品和服務水平的基礎。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除傳統的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聲譽風險外,科技風險、合作方風險和欺詐風險也成為主要的風險事項。

  楊濤認為,從宏觀層面看,金融科技不僅僅是「金融+科技」自身的問題,經濟發展趨勢和金融發展格局也會對其形成制約。從微觀層面來看,討論金融科技的問題需要聚焦到小的層面,即「不同的技術+具體的業務」在落地過程當中遇到的具體矛盾和挑戰。比如,在探討支付企業擁抱B端服務時,其合作的實體企業進行財務入帳可能需要銀行回單,無法接受支付企業或者銀聯回單。這些類似的問題涵蓋了金融融資、風險管理、資源配置等各個領域,是推動金融科技真正落地的痛點與難點。

  注重協同發展

  對於金融科技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楊竑認為應注重協同發展,比如,整體與區域的協同,正確理解與分析國家戰略要點,研究行業發展的特點與進程,同時客觀認知自身所處的位置、發展意願和資源能力;長與短的協同,金融科技助力行業發展、推動市場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斷更新變革是發展的常態,有關基礎設施、環境支撐、實施方法和選擇路徑都應該成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微觀的商業模式走穩、走準,推而廣之就是未來的目標。

  於浩瀚對此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建立由政府主導的數據資產交易平臺,解決數據豐富度問題,同時在數據隱私保護和商業價值之間取得平衡;在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非接觸服務方式方面,建議在同步研究業務辦理和科技監管引入新技術手段的基礎上,給予更大的創新空間;在數據監管方面,探索由行為監管向功能監管轉變,由規制化監管向數據科技監管轉變,防範系統性風險。

  楊濤認為,在當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需要注重擴大內循環、鞏固外循環,並且金融科技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除了一些短期的刺激政策之外,新經濟和數字經濟將成為經濟中長期發展的動力。因此,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來看,金融科技不僅是一個局部的產品或服務,也不僅是一個商業模式或者渠道,而是通過推動金融的數位化改革進一步適應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挑戰,這是討論金融科技的一個重要起點。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大良:科技創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良街道積極貫徹落實順德區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取得哪些成效?10月16日上午,「灣區智聚 未來新城——2020年大良街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給出了答案。
  • Z-ONE護航計劃上地街道聯合中關村軟體園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7日,上地街道與中關村軟體園聯合啟動「Z-ONE護航計劃」,向上地企業開放中關村軟體園優質服務平臺,以優化地區營商環境,賦能區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開創了新時期政企協同的新模式。「Z-ONE護航計劃」啟動儀式現場「Z-ONE護航計劃」中的「Z」代表中關村軟體園,「ONE」代表上地街道與中關村軟體園齊心協力,賦能區域經濟發展。「Z-ONE護航計劃」將依託中關村軟體園專業領先的服務資源,為上地地區企業提供七大平臺化服務,賦能企業發展。
  • 大成基金譚曉岡:變革、賦能和聚力,金融機構呼喚高質量發展
    中小銀行發展論壇副理事長、大成基金總經理譚曉岡在峰會中表示,中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和轉換增長動能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以資管新規落地實施和金融科技加速應用為重要標誌,中國中小銀行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也正發生著深刻變化。大變局蘊含大機遇,大機遇呼喚大合作。
  • 科技創新賦能現代產業體系 灃東新城高質量發展引擎強勁
    這些都在推動著灃東新城發展重心向產業發展轉移,構建著現代產業體系,為區域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灃東新城緊抓發展機遇,沉澱技術優勢,積極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地。在系統提升核心硬實力的同時,也見證著產業集聚下園區發展專業化特色化的融合與賦能。對檢驗檢測產業的引進與落地,便是實例之一。
  • 陳穎:金融科技是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核心力量
    很榮幸參加這個會議,一方面聽取各位領導對於中小企業發展的展望,也聽到了各位前輩對於我們金融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和銀行相應的金融服務融合,提升服務效率,提出了殷切希望。剛才看到了很多銀行同業在金融科技服務小微企業,服務普惠金融方面很多很好的做法,受益良多。
  • 專家熱議經濟金融發展新趨勢:科技賦能、綠色發展、開放共享成關鍵詞
    今年以來,疫情深刻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無接觸經濟」「線上經濟」「低碳經濟」迎來發展機遇。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要倡導綠色金融,用好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公眾的能力。同時,中國經濟和金融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因此要繼續推動新一輪發展和更高水平改革開放。
  •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
    以全球化視野、國際化高度打造的兩岸金融中心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近日正式發布,用科技賦能新金融,打造金融科技生態鏈體系,助力我市金融業加快發展,助推廈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2019年9月,我市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提出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目標。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金融局、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思明區政府的指導下,華鑫證券、嘉晟集團聯合打造「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構建金融科技聚集高地,布局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集群。
  • 區域經濟金融發展論壇暨「2020天府金融指數」發布會順利舉行
    在區域功能改進過程中,存在的一大誤區就是簡單的按照市場原則進行配置資源。我們必須加強政策性金融的引導,同時也要看到政策性金融在資源稟賦和循環戰略功能構建中的局限性。面對傳統政策性金融和市場化金融工具的雙重失靈,以科技賦能金融,創新金融工具,彌補目前的缺陷。
  • 百位金融科技專家齊聚南京 共商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大計
    金融機構發展金融科技,要立足解決金融的痛點、難點,要與產業深度融合,要注重社會效益,承擔起社會責任,實現更多讓利於社會,讓中小企業從中獲益。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江蘇蘇寧銀行首席科學家郭毅可視頻演講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江蘇蘇寧銀行首席科學家郭毅可發表題為《鑄就人工智慧重器 賦能金融產業升級》的視頻演講。
  •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 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正式發布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打造金融科技生態鏈體系,助力我市金融業加快發展,助推廈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  2019年9月,我市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提出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目標。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金融局、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思明區政府的指導下,華鑫證券、嘉晟集團聯合打造「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構建金融科技聚集高地,布局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集群。
  •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引金融「活水」 賦能高質量
    隨著營銷旺季到來,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又傳來一個喜人的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0日,該行各項存款餘額超過3000億元,這標誌著該行資金實力、服務能力均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為高質量賦能地方經濟「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棗莊農商銀行:念好「四字經」 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
    棗莊農商銀行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通過組織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黨員集中學習等形式,深刻學習領會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圍繞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念好新、精、優、強「四字經」,著力實現農商銀行高質量融合發展。
  • 區塊鏈加速賦能實體經濟 AFF科技多元金融集團攜手Melabis共同發展...
    AFF科技多元金融集團——區塊鏈+工業大麻實體經濟落地AFF Multi Finance Group(AFF科技多元金融集團)是一家跨行業、現代化、多元化的科技金融集團,擁有來自法律、會計、數字銀行、電訊、區塊鏈等領域的國際頂尖管理專家與技術團隊,其產業經營涉足眾多領域,成為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企業之一
  • 科技創新賦能龍華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激起滿池春水,激發龍華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作為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之一,龍華區擁有著雄厚的產業基礎,強大的創新成果轉化能力。近年來,龍華區通過完善科技創新發展規劃與政策體系,大力培育和引進高端創新資源,優化區域創新生態,在高質量發展的徵程中駛入了快車道。
  • 泰安:引流金融活水 賦能實體經濟
    魯網12月13日訊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打不垮的競爭力。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抵押擔保措施,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銀行融資較為困難。近年來,泰安市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具有行業特色的金融服務,讓科技變資本、成果變實力,有效支持了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收到當地企業的廣泛好評和社會各方的關注。日前,記者來到泰安,實地探訪了當地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泰安模式」。
  • 聚力金融中心建設 賦能高質量發展
    站在總結「十三五」與開啟「十四五」的交匯點上,建鄴金融再次交出了優異的答卷,發揮集聚優勢,升級「建鄴金服」品牌,為區域發展注入金融動能的同時,致力於成為創新名城南京的「資本引擎」,我國東部地區重要金融中心。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中央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對金融領域做出了這樣的部署。南京建鄴正是「創新金融」模式的生動實踐者。
  • 信思金: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四個面向」為高校等發揮科技創新重要作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科技創新。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和時代需要培養急需的重點領域人才,為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產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提供豐富的科技人才資源;組織交叉學科研究團隊,策劃重大研究項目,著力解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等面臨的短板和弱項,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提供科技支撐。
  • 「金融+實業」賦能高質量發展 ——中信集團助力湖南發展紀實
    中信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炯表示,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長沙市委、市政府及各級政府的支持下,中信集團在湖南的金融業務、非金融業務都得到了較大發展。  中信銀行長沙分行作為中信集團湖南區域聯席會主席單位,更是積極履行主席單位職責,攜手集團在湘子公司打造「中信湖湘聯合艦隊」,發揮獨特的「金融+實業」協同優勢,更好地服務湖南高質量發展。
  • 金融科技塑造韌性世界 推動催生融合規範發展 2020中國(深圳)金融...
    、專家學者、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代表,圍繞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金融科技的機遇與挑戰、金融業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新興技術風險管控等話題展開討論。,探討如何推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健康發展、金融科技發展前瞻及重點問題、電子交易和科技平臺對國際市場的融合促進與規範、金融科技賦能全球經濟復甦等話題。
  • 永州市舉辦「轉型跨越 創新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
    11月24日上午,以「轉型跨越,創新賦能」為主題的永州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永州市民營企業服務中心舉行。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張健,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崔國強出席並講話。市委常委、副市長賀輝致辭,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呂斌主持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