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聯重科混凝土泵送機械分公司副總經理高榮芝
2020年,在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推進下,處於工程機械後周期的混凝土機械行業步入了高速發展期。而隨著更新高峰來臨及國六排放的後續推進,混凝土機械新一輪上升周期已經可以預見!
回顧上海寶馬展,中聯重科以凌雲系列泵車開啟的「智慧施工時代」,受到了行業專家、用戶的重點關注。中聯重科混凝土泵送機械分公司副總經理高榮芝將從研發、服務等多個領域,為我們講述了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的核心布局。
輕量化技術的巔峰之作
眾所周知,在泵車行業,臂架的長度和橋數是影響施工範圍和施工效率的決定因素。中聯重科凌雲系列67米、59米和50米泵車,分別對應著5橋、4橋和3橋在法規下的最長臂架。高榮芝說:「我們之所以給這個系列取名為凌雲,就是希望讓客戶知道這款產品是行業內臂架最長的合規泵車。67米泵車的最大布料高度達67米,59米、50米泵車在同等布料高度下,分別和行業內62米、52米泵車布料範圍相當,且佔地面積更小,場地適應能力更強。」
在技術層面,凌雲系列泵車主要有兩大亮點。首先,凌雲系列泵車採用行業首創的鏤空臂架設計,在實現車體輕量化的同時,泵車的疲勞測試達到了8年45萬方的能力。其次,凌雲泵車搭載的獨立雙迴路液壓系統,實現了液壓油箱容積和系統性能的完美匹配。不僅能幫客戶提升施工能力,還能幫客戶節約使用成本。
油電混合 節能環保
工程機械由於產品設計使用的特殊性,燃料消耗和汙染物排放量相對較大。近些年來,隨著排放標準日趨嚴格,以工程車為代表的新能源領域迎來全新「風口」,相比燃油車,電動車型具有動力強勁、零排放、噪聲低等無可替代的優勢。
高榮芝表示:「電氣化是工程機械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也在電氣化方面進行了技術布局。」
中聯重科混凝土泵送機械分公司副總經理高榮芝
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中聯重科基於行業首創的油電混合泵送技術,推出了混合動力車載泵。柴油機泵送的同時驅動永磁同步電機,實現純電泵送,為用戶提供了兩可的方案選擇,既節能環保,又提高了產品的複雜情形適用性。混合動力車載泵在燃油消耗率、噪聲、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實時監測電池電量,智能充放電,充放電次數位於行業前列,可保電池使用壽命10年無憂。
市場規劃 領先一步
2020年,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態勢一片大好,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作為知名企業,業績表現更為突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今年的表現如此耀眼呢?高榮芝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新品不斷。長期以來,國內工程機械底盤多以進口為主,受疫情影響,進口底盤供不應求。中聯重科通過早已啟動的國產供應鏈,大膽使用解放和重汽等國產品牌的底盤,不僅穩定了自身的戰略布局,還為客戶提供了更節能的優質產品。
其次,積極應對疫情。高榮芝表示:「我們是行業內第一家把推廣搬上網際網路的廠家。早在3月11日,我們就在網上進行了新產品的發布會。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的產品服務和維修,我們特別研發了一個裝有攝像頭的智能安全帽。如果發現了疑難問題需要總部專家支持,我們當地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智能安全帽,將問題實時傳輸回總部,相應的修理方法和說明會投送回用戶的手機上。」
引領行業 智造未來
面對寶馬展上百花齊放的工程機械,高榮芝認為,未來的工程機械主要有三大發展方向,分別是智能化、數位化和綠色化。「智能化就是無人化,我們希望通過自動布料、5G遙控等先進技術,用設備取代簡單的體力勞動;數位化主要在管理方面,中聯重科特別成立中科雲谷公司,幫助主機廠家和客戶提升數位化管理水平;綠色化要求不僅要完成工程任務,且對環境友好。」
對於未來混凝土機械行業的發展態勢,高榮芝很是看好,「首先,混凝土設備是施工設備的中遊,土方設備今年的火爆,標誌著混凝土設備還在增長期;其次,隨著排放標準的升級,過去的混凝土設備急需更新換代。未來兩年,混凝土設備仍將處於穩定增長的態勢。」
21-sun編輯也祝願,在未來的混凝土機械市場中,中聯重科能繼續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為廣大客戶帶來更多優秀、節能的智能產品。